随着地理信息技术发展与研究方法变革,新时期的地理学正在向地理科学进行华丽转身,研究主题更加强调陆地表层系统的综合研究,研究范式经历着从地理学知识描述、格局与过程耦合,向复杂人地系统的模拟和预测转变。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怎样学好中学地理。
教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觉地、独立地进行学习,不仅需要向学生讲方法,而且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进行系统地培养训练。阅读地理书一般可分为两步进行。第一步:看懂教材并学习运用地理语言。具体的做法是:先细读课本目录及课题。每段教材前的黑体字标题,一般都是该章节的核心。读书时,围绕着教材的核心,对教材中的关键词语进行圈点、注释。例如,时区一段,在“东边地点的时刻总比西边地点的时刻要早”一句中,教学生把“时刻”、“地点”、“早”加以圈点。要有意识地掌握地理词语,提高词语在形成概念过程中的中介作用,同时锻炼地理语言的规范化。在学习每一个新内容时,都在课本上加工整理。可旁注的旁注、宜概括的在段首概括,有时在字里行间评价几句。阅读教材,要根据课文的叙述,整理知识的线索,头脑中要有学习的程序概念。
例如,学习黄河凌汛一段时,教师先在黑板上写出:“凌汛的概念”、“发生时间”、“发生河段”、“原因”、“后果”、“排除方法”等。学生读书时在“黄河在水文上有冰坝阻塞水流现象,这叫凌讯。”一句前注上“凌汛的概念。”在“凌汛在上游河套一段和下游……”一句前注明“发生的河段”等。又如,在学习季风活动和各地雨季时,黑板上可写出“锋面”、“产生锋面的条件”、“降水的条件”、“雨带移动的原因”、“年内雨带移动规律”等,引导读书。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读书,探求。总之,教读书的第一步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切不可放任自读。第二步:独立阅读教材,掌握教材的重点和一般内容的联系与逻辑结构关系。按地理知识结构写出内容提要。能配合课文内容制作简单的表格、表解和图。具体的做法:方法很多。可以利用开卷考的形式阅读未学过的新教材,解答问题。例如,由中国总论转入“东北三省”学习时,教师要教给学生学分区的方法,除从整体到部分的读图练习外,要教学生找出这一区突出的自然特点。如气候的长冬严寒,找出区内自然环境的差异性,南北的气温差和东西的降水差,以及与此有密切关系的经济特点,与全国的交通联系情况等等。
到了“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一章就可让学生试着按学习东北区的方法研究新区。教师可以提出“从温度带和干湿状况说明黄河中下游五省二市的气候区内差异”、“按气候对农业影响的知识结构分析黄河中下游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按主要农作物的分类,找出黄河中下游地区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大部同学都能从教材的不同节、段组织整理,找出解答。另外,教师要有驾驭课本的能力,善于抓住适宜的课题和教材内容,根据资料、数据制表、配图,经常为学生示范。同时也要反复训练学生,参加实践。有时,还可以由教师依照教材内容先讲一段,学生边听边记录(可以参看课本),教师检查听课笔记。学生听教师有声有色的讲述,容易抓住重点。如在学习长江中下游农业时,有的同学就记出了下面的要点:我国重要的农业区——“鱼米之乡”米 /鱼水稻(双季)全国第一/场所——长江、湖、水库麦棉两熟、麦垅花/环境——流速适宜,利产卵油菜(与稻轮作),越冬蚕丝、太湖流域/种类——青、草、鲢、鳙因而被称为鱼米之乡虽然提要中有些列法不够科学,但能试着构成纲要性的记录还是可取的。
怎样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篇:怎样学好中学地理
下一篇:[复习大纲]历史分区域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