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翻译
安石说:昨日承蒙指教,私下以为和您交往相处已经很久了,而议论政事每每意见不合,这是因为我们在治国的根本方法上存在很多差异。虽然想强作解释,也终究不会得到您的理解,所以想省去回信,不再一一为自己辩解。又想到您待我不薄,在书信往来上不应草率从事,所以现在详细地阐述事情的原由,希望或许得到您的原谅。
大概读书人所争论的,主要在于概念和事实的关系,概念和事实弄清了,天下的道理也就掌握了。这次您用来指教我的,是侵犯了其他官员的权力、滋生事端、搜刮钱财、不听建议,以招致天下人的怨恨诽谤。而我则以为,接受皇上的命令,在朝廷上议论修订法律制度,然后交给各职能部门,不是侵犯其他官员的权力;称扬前代贤王的政治,以求兴利除弊,不是滋生事端;为国家管理财政,不是搜刮钱财;驳斥错误的言论,斥责奸伪巧辩的小人,不是拒绝别人的建议。至于召来很多怨恨诽谤,本来就预料到会是这样的。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日子不是一天了,士大夫多把不关心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作为美德。皇上就是要改变这种风气,而我也不管反对者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以抗击,那么众人怎能不大吵大闹呢!盘庚迁都,相与抱怨的是老百姓,不光是朝廷的士大夫。盘庚不因为有人怨恨的原故就改变了他的计划;考虑到这是合理的才付诸实施,是他看不出这样做有什么可后悔的地方。如果您指责我占据宰相的位置已经很久了,还没能帮助皇上大有作为,给百姓带来恩惠,那我是知罪的;如果说我现在什么事都不该做,只是墨守成规旧法,就不是我所敢领教的了。没有机会会面,心中不禁充满向往之意。
一、选择题
1.被列宁称作“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的是()
A.曹操
B.韩愈
C.司马光
D.王安石
2.《答司马谏议书》的反驳方法是()
A.驳论点
B.驳论据
C.驳论证
D.驳前提
3.下列文章中属驳论文的是()
A.《论毅力》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答司马谏议书》
4.下列句中的“见”字,用以表示被动的是()
A.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
B.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C.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
D.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5.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不反复不宜卤莽
B.以致天下怨谤也
C.不任区区向往之至
D.君实所以见教者
二、填空题
1.《答司马谏议书》是王安石写给__________的一封信。
2.论说文一般可分为议论文和__________两类。
3.论证一般可分为立论和两类。
4.王安石,字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曾封荆国公,世称__________。
5.本文选自__________,属__________。
三、翻译下列句子
1.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
2.今君实所以见教者。
3.人习于苟且非一日。
4.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
5.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
6.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
参考答案
一、1.D2.A3.D4.A5.B
二、1.司马光
2.说明文
3.驳论
4.介甫、半山、王荆公
5.《临川先生文集》 书信体驳论文
三、1.所以今天我详细地说明一下理由,希望君实您或许会原谅我。
2.现在君实您用来指教我的。
3.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的生活已经不是一天了。
4.盘庚不因为有人埋怨的缘故而改变自己的计划。
5.至于怨恨和诽谤如此之多,那是本来就预知它会这样的。
6.士大夫们大多把不关心国事,附和世俗之见以讨好众人认为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