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计划是将教学原则转化为教材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一下册第2课《故都的秋》语文教案,感谢您的欣赏。
《故都的秋》课文原文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
在灰沉沉的天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
“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分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 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Anthology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俯》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⒈把握散文“形”与“神”的辩证关系。
⒉理解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分析其表达效果。
过程与方法目标:⒈品读课文,体味诗意的秋景图。
⒉讨论比较,鉴赏评价。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养成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教学难点:散文的“形”与“神”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⒈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把握文章情感。
⒉请大家阅读课文
⒊提问:全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明确:课文分四个部分:(1—2)思秋
(3—10)绘秋
(11)议秋
(12—13)恋秋
三、精读课文,赏析文本
㈠赏析第一部分
⒈学生齐读1、2两段。
⒉提问:文章的1、2两段各写了什么内容?作者分别用了哪些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征以及感觉。?采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明确:
⒊提问:通过刚才的分析,你认为作者主要从哪个方面写故都的秋?请用一字概括。
明确:
㈡赏析第二部分
写到秋味,作者是如何描绘表达的?要是同学们写秋,会如何描绘呢?现在,分
析课文的第二部分。
⒈作者为了表现故都的秋味,给我们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五幅故都的秋景图是什么?
庭院清秋图落蕊轻扫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佳日秋果图
这五幅秋景图分别从色、形、声、味、实来体现一个共同的主题,那就是“清”、“静”、“悲凉”,而这又是散文的特点的体现,大家能说出是什么特点吗?
强调:形散而神不散
⒉提问:请问“形”与“神”在文中各指什么,两者的结合点是什么?
明确:
⒊同学们把知识掌握得很好。那么,作者又是如何把握散文的情与景的呢?
明确:
㈢赏析第四部分
⒈学生齐读12、13段
⒉一支生花妙笔,把浓浓的秋味表现得淋漓尽致,几乎醉倒了我们,然而却先醉倒了作者自己。他再次提到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为何?
明确:
⒊回答得很好。既然运用了比喻,哪本体和喻体各是什么?
明确:
四、讨论探究、理解主旨
⒈提问:为什么北国之秋给作者以悲凉之感?(提示:结合作者生平与写作背景。)
明确:
⒉提问:你认为郁达夫在文中是颂秋还是悲秋?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
明确:
五、总结
《故都的秋》是一篇诗化的散文,学罢此文,我们仿佛和郁达夫先生共同品尝了一回老北平的大碗茶——齿颊留芳,清爽宜人;又仿佛听完了一曲字正腔圆的京剧清唱——余音绕梁,不绝如缕。
六、板书设计:
故都的秋
郁达夫
思秋
绘秋
议秋
恋秋
《故都的秋》教学反思
在本班普通班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不明显,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课后语文课代表与我私下交流时一语道破天机,“课前基本没有预习,对文本的内容不熟悉,伤感悲凉,忧郁孤独的感情不能较好的领悟。他说:“课堂上若能有充分时间品读就好了。”教学设计方案尝试按散文文体规律:形散而神不散的教学思想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教师营造的“故都的秋”独特的秋的意境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合作发现、协同发展。教学是把双刃剑。在教学过程中,若能有效的整合文本资源和学生资源,可能是另一重境界了。这堂课给我留下了深深的思考。在教学前,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尊重学生的独特阅读体验,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问题的解决而忽视问题的发现。其实,与解决问题是思维的两个互逆的过程,两者缺一不可。
教材只是作为教学活动展开的一种文本和载体,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有必要重新对其审视和反思,充分挖掘整合其中的审美价值和人文价值,教学的模式决非是一个个框框,倘若教师背着框框进课堂,无论是教师自己还是学生个体,手脚都会被束缚,就不可能生成活的课堂。
人教版高一下册第1课《荷塘月色》语文教案
下一篇:人教版高一上册《鸿门宴》语文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