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合”高效课堂小组建设的说明
一、合作小组构建
(一)基本形式
合作学习小组通常由6名(也可以是3-4名,决不可8人一组)学生组成,遵循的原则“组内异质,组间同质”。所以在构成上要求小组成员的性别、学业成绩、智力水平、个性特征、家庭背景等方面有着合理的差异,使每个小组成为全班的缩影或截面。组内异质为互助合作奠定了基础,而组间同质又为在全班各小组间展开公开竞争创造了条件。
(二)操作方式
以构建6人合作小组的操作程序为例,全班可以组成10—12个合作小组。
(1)从全班挑选出10-12名学习成绩好、组织能力强,在同学中威信较高的学生担任每组的行政组长,全面负责小组的各项事务。(产生这10-12名学生,可以通过竞聘产生,如:公布岗位,学生自主申报,公开竞聘,颁发聘书,聘期一学期,也可由班主任任命。)
(2)根据学业水平、学习能力、管理能力、性别、性格差异等将其余学生分配到各个小组,使各组的综合实力基本处于同一个水平。6名组员按照学业水平的高低分别编号为A1、A2、B1、B2、C1、C2;A层次的2个学生面对面坐,B、C层次的学生分别坐在A学生的两侧,这样既便于同一层次学生讨论,又便于A学生对B、C学生的助学。
(3)由班主任与各科教师统一协调,根据每组成员的性别、性格、成绩、智力等方面的比例结构进行组间平行微调,使同号的组员实力相当,组际之间的各科水平和综合水平基本平衡。男女比例要适当,而且每组都要有女生。为何呢?一般而言,女生书写认真,步骤规范,能按老师的要求去做;而男生思路灵活,讨论积极,往往注重结果,步骤不规范,书写相对潦草,这样男女生可以取长补短;再者,从思维方式上看,男生侧重理性思维和抽象思维,而女生侧重形象思维,在学习空间几何时可以互帮互助,共同进步。(有利于激发兴趣)
(三)小组座位图例
B |
A |
C |
C |
A |
B |
二、合作小组建设
(一)选出得力学科组长
采取自主申报制
(1)让行政组长组织选出学科组长。(语、数、外、物化、政史、地生等)
(2)纪律组长和值日组长。
(3)值得注意事的是:小组的每一位成员都要担任某个或者多个学科的组长或其它的管理、服务的任务,明确各自的职责。语文、英语组长要带领早读,所以要具有较好的学习基础和组织能力。
(二)开展小组文化建设
(1)起组名:响亮而积极向上。
(2)做组徽:醒目而富有含义。
(3)制祖规:富有警示作用且简洁而有针对性。
(4)奋斗目标:近期与长远目标。
(5)小组C卡:将小组文化制作成标志牌置于小组桌面,一方面展示各组的风采,另一方面也起到提醒作用。标志牌鼓励手工制作,体现个性。例如:组规的制定,那些平时作业不肯写,纪律不好的学生,让他们去制定组规,然后让大家去讨论,一旦出现问题,我们可以说组规是你定的,你自己对照,这样对他们就具有很强的约束力。
注意:这些内容均要由小组的所有成员参与设计。
(三)组长的培训
(1)明确分工。首先要明确行政组长、学科组长和纪律组长各自的责任和作用,并且指导他们如何开展各自的工作。比如,纪律组长着重要把握好几个容易出问题的时间段:课间、没有教师在场的活动课、自习课等。又比如,学科组长在检查导学案完成情况时要重视检查书写和学习态度,忽视正确率;同时对于C层次的学生不要求完成难度过大的题目。又比如,语文、英语组长在早读之前,如果本组成员基本到齐,就应当组织朗读相关的内容。
(2)定期开会。目的是交流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共同寻求高效的管理方法。召开组长会议的时候,班主任要到场倾听,对于一些好的做法要适时地予以肯定、表扬和激励,同时对于一些疑惑要加以指导,发现典型,加以推广。
(四)团队意识的培训
(1)帮人就是帮自己。要让优秀学生明白,教会B、C层次学生学习,让B、C层次学生把知识也学得懂的过程,也是自己深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帮助BC层次学生不但不会影响自己,反而能提高自己的水平。
(2)一枝独秀不是春。要让所有的学生都明白,高效课堂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价的,个人的表现再好,成绩再优秀都不会得到肯定和表扬,只有小组的成绩才是自己的成绩,只有自己的团队整体优秀了,自己才是优秀的。也以此强化学生的团队意识,督促学生在小组内开展互助,提高整个小组的水平。
(五)学习规范的培训
年级一定要制定统一要求。要使所有的学生熟悉掌握高效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和基本要求。
A. 听课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重点和订正均使用红笔做上醒目的记号。
B. 将典型的错题整理在错题集中及时复习。
C. 将同一学科的导学案分别整理在各自的文件夹内。
D. 合作和展示的要求:小组讨论的时候要全体起立、声音适中;展示的同学要自带组内的粉笔、教棍;展示的声音洪亮,肢体语言丰富,并用红笔画出关键词。
(六)小组评价与激励
小组的评价和激励是促进合作型小组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 ,是保持小组活力的关键所在。
(1)等级加分。无论是传统课堂还是高效课堂,积极参与讨论和展示的往往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这样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因此他们推行了等级加分的激励体制,即A、B、C三个层次的学生在展示的环节上得到的分值是不同的,通常情况下,A层次的学生每展示成功一次得到2分,B层次的学生则会得到4分,而C层次的学生则可以得到6分,以此鼓励B、C层次的学生展示。为了得到更过的分数,A层次的学生往往会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想方设法教会B、C层次的学生,这样一来,合作性学习小组的作用就充分体现出其优越性了。
(2)进行考评。在教室前方黑板右上方有小组评价表 (我们也可以另外制作一块放到教室前方北边的墙上),分为预习、合作、展示、点评、反馈、合计六个部分,教师(或者学科代表)根据各组在课堂上各个环节的表现为其打分,每节课结束前对得分较高的小组适当地鼓励。班级学习委员,每天将各组每节课的得分汇总填写在评价表上,一周再汇总各组得分, 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本周星级小组称号,并公示在班级荣誉栏中。
(3)实施星级小组和“五星”学生评比。他们制定“五星”、“星级小组”评价实施方案。“五星”学生指的是勤奋之星、参与之星、点评之星、展示之星和希望之星。各“星”都有相应的评比标准。
小组合作考评表
1★ ▲ ▼ |
5 |
9 |
2 |
6 |
10 |
3 |
7 |
11 |
4 |
8 |
12 |
注:★代表回答流利并完整;▲代表回答基本符合要求;▼代表回答不合要求
(4)星级小组评比
A.每周表彰——每周总得分前三名的小组获得本周星级小组称号;同时还根据各人在课堂上的表现,评选出每周的“五星”学生,公布在教室外面的墙壁上。
B.每月表彰——每个月获得星级小组次数最多的小组自动成为当月的星级小组;同时根据一个月的表现评选出五星学生。学校统一为他们照相,并在学校橱窗展出。而且每个月都发荣誉证书。
C.学期表彰——每学期结业典礼上,还对整个学期的星级小组和“五星”学生进行表彰,颁发证书。
醒世恒言:一头狮子领着一群羊可以打败一只羊领着的一群狮子!
在“和合”课堂模式下如何批改导学案
赣榆外国语学校 王善法
“和合”课堂是以生为本、以学为本、以学定教的课堂,只有真实了解并把握学情,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和合”课堂倡导前置、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它以导学案为纽带,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独学、群学、活学来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导学案完成情况来检验学习效果。因此,科学合理地批改导学案,对及时了解学情,明白各个层次学生的“已知”与“未知”,凸显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准确为课堂教学中“群学”与“活学”方案的实施提供可靠的信息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导学案该如何批改?是否需要全批?
就时间段而言,“和合”课堂大可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时间段不同,导学案所起的作用也不相同。因此,一般情况下,应做好两次导学案批改工作。
第一次批阅在独学后、群学前。目的是了解学生独学态度、独学习惯和独学能力,主要是掌握学生独立时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会,不同层次学生主要收获是什么,主要问题是什么。本次批阅一是要迅速浏览(不是全批)所有学生的导学案,判断学生是否尽其所能进行独学,不求人人做完,但求人人做出会做的部分,并能标出困惑或问题,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反应出独学的真实情况。二是要在上中下三个层次中分别选取三分之一左右导学案样本(每个小组都要选取),进行认真分析,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情,将学生的收获和困惑进行系统梳理,作为课堂“群学”过程中展示、质疑、争论的重点(即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实际操作中,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在课前让学生代表将自己的学习收获或者存在的疑问板书在黑板上,供“群学”时引用。第一次批阅时导学案可能会出现较多错误,这是正常现象,因为独学阶段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不全面的,是浅层次的。
第二次批阅是在达标检测反馈整理后,目的是检查“群学”过程中纠错、落实情况,达标检测情况,反馈整理情况,为下一步调整教学方案,因材辅导提供信息。导学案收齐后要迅速浏览:“群学”时是否留下纠错痕迹;达标检测完成与互批情况如何;反馈整理是否到位;问题标注是否用双色笔;导学案内容是否写满等,只要符合这些要求,即可过关。对发现的个别问题要及时帮扶,尤其学习态度的帮扶更为重要。批阅后要及时返还给学生,学生再次整理并按序装订成册以备后面复习之用。
导学案的批阅是为了调研学情,以学定教,方法可以灵活多变,可以是老师独批,可以是师生互批,可以是课堂现场面批,还可以是课后面批,只要教师亲自参与,了解并掌握真实全面的学情,导学案批改的目的就达到了。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和合”课堂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项 目 |
内 容 |
得分 |
|
学习目标 (6分) |
符合课程标准(3分) |
·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 |
|
符合学生实际(3) |
·目标明确、具体,与学生自身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相适应,关注学生差异。 |
||
学习条件 (31分) |
导学案编制与使用(15分) |
·导学案在有效时间内提前下发,预习部分学生完成并批改 ·突出重点、难点,内容结构完整、层次清晰。 ·导学案要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内容精致化,导学简单化。 |
|
学习指导 (8分) |
·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参与的机会。 ·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根据学习方式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 ·教师的语言准确,有激励性和启发性。 |
||
参与态度 (8分) |
·对问题情景能很好关注。 ·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 ·上课学生无打瞌睡现象。 ·学生无不遵守纪律现象。 |
||
学生参与 (27分) |
参与广度 (9分) |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人数较多。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分。 |
|
参与深度 (9分) |
·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或能发表个人见解。 ·能按要求独立思考,多角度分析问题。 ·学生间能主动倾听、合作、分享。 |
||
学习调控 (9分) |
·能够根据反馈信息对教学进程进行适当调整。 ·及时采用积极,多样的评价方式。 ·机智地处理临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
||
学习气氛 (30分) |
宽松程度 (9分) |
·学生的人格受到尊重。 ·学生的回答问题得到鼓励,质疑问难得到赞许。 ·学习进程张弛有度。 |
|
融洽程度 (6分) |
·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精神饱满。 ·师生、生生交流和谐、平等、积极、有效。 |
||
目标达成度 (15分) |
·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能灵活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多数学生能完成学习任务。 ·巩固案(或当堂检测)在规定的单位时间内完成,合格率较高。 |
||
学习效果 (6分) |
成功体验 (6分) |
·学生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愉悦。 ·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愿望。 |
赣榆县外国语学校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