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十个有趣的冬至习俗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冬至,又名冬节、大冬、亚岁、小年、履长节。冬至为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在阳历的二十二、二十三日间。下面是小编收集推荐的冬至下雨有什么说法,欢迎阅读参考。

冬至的意思介绍

冬至的“至”是“到头”的意思,可不是“到”的意思。什么到头了呢?原来是阳光直射点南移或北移到头了。北半球在冬至那一天,太阳南移到头了,该北移了;北半球夏至那一天太阳北移到头了,该南移了。这是因为地球的公转轨道上,有一个“冬至点”。地球运行到冬至点,是冬至的那一刻。天文学可以精确地计算到“微秒级”。冬至点就是“近日点”,这时地球运行的角速度、线速度都是最大。相反,夏至点上,地球在“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最小。

其实,中国在古代就知道“冬至点”的存在。【幼学琼林】上讲“立秋而桐叶落,冬至而葭灰飞”。葭灰就是芦苇膜烧成的灰。冬至那一天,把“葭灰”放在地面上,一到冬至那一刻,葭灰会飞起来,表示“冬至一阳生”的“阳气”把葭灰吹起来了。

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日出到日没有10小时左右。冬至以后,随着地球在绕日轨道上运行,阳光直射地带便逐渐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渐增长,夜晚逐渐缩短。冬至日虽然太阳高度最低,日照时间最短,地面吸收的热量比散失的热量多,冬至后便开始“数九”,每9天为一个“九”。到“三九”前后,地面积蓄的热量最少,天气也最冷,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作为一个节日来过。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还有一些以冬至天气看后期冷暖的谚语有:“冬至出日头,正月冷死牛”、“冬至有雨明春暖”等。以冬至风向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南风百日阴”,“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以冬至冷暖预测后期天气的谚语有:“冬至冷,春节暖”,“明年暖得早”等等。

冬至下雨说法

第一句农谚是“冬至无雨一冬晴”,这是在安徽地区流传的老农谚了,意思是说在冬至节气这天如果没有下雨,那一冬的雨水就偏少了,会以晴天为主。相反,如果冬至节气这天下雨了,那冬季降雨(雪)也就多。今年自从6月份以后,国内多个地区降水都较往年偏少,南北方都在等着降雨呢。如果冬至节气还不下雨,那真的冬季就雨水少了,村里的老人都在期待着冬至来一场大雨。

"冬至宜雨不宜晴”,冬至下雨有什么说法

第二句是江西地区流传的农谚“冬至无雨过年雨,冬至下雨过年晴”,字面意思也显而易见,说的是在冬至节气的时候下雨了,那过年的时候就会是以晴天为主。而冬至节气这天是大晴天,那过年的时候降雨(雪)就会比较多。春节是我国最受重视的传统节日了,春节期间有着走亲访友的习俗,如果这个时候下雨(雪),那不仅很冷,而且还不利于走亲访友。农民朋友期待冬至节气下雨,就是希望过年的时候有个好天气。在好些地方都有着类似的说法,比如“冬至晴,新年雨”、“冬至晴,春节阴”、“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等。

第三句农谚是“冬至晴,明年阴雨多”。这是通过冬至节气这天的天气,来预测来年雨水多少的农谚。字面意思是冬至这天是晴天,那明年的阴雨天就多。而持续的阴雨天对农作物的生长反而是不利的。类似的农谚还有湖南地区流传的“冬至毛毛雨,夏至涨大水”等,意思是说冬至如果下雨,而且是毛毛细雨,那么来年夏至期间下大雨的可能性就比较大。

第四句农谚则是“冬至无雨,来年夏至旱”,这是广西地区的农谚,说的是冬至节气如果不下雨,那来年春季的雨水就少,会一直持续到夏至,甚至还有可能出现旱情。

在有些地方还有通过冬至节气这天的冷暖,还预测冬季和春节冷暖的农谚,比如俗语“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冬至暖,烤火到小满”等,说的就是冬至节气冷,那明年春天就回暖早。相反冬至暖和,那么开春以后就暖得迟。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