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翻译学研究中,翻译可分为直译和意译两种常见方法。直译是指按照原文的字面含义尽量保持原文的一种翻译形式。直译强调“准确”,是要求考生逐字逐词地将原文转换成汉语的过程,尽量保持原文的用词以及语言风格。对于初学者来说,直译更加简单直观,容易掌握。但值得一提的是,直译并不等于“字字对译”或“死译”,不顾中英文含义和语言结构上的差异一字一词“对号入座”,反而会扭曲原文。例如:“milky way”,如果按字字对译,就可能得出“牛奶路”,可是真正的含义是“银河”。而“background”按字字对译,就可能是“后操场”,而真正的含义是“背景”。另一种翻译的方法是意译,意译是指将英语所表达的含义用汉语做出释义性的翻译。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别是汉藏语系和印欧语系中的代表语言,它们有着截然不同的语言方式和结构特征。在翻译过程中,一些表达方式在直译的情况下是行不通的,因此,有时候为了达到语言通畅并且与中国语言习惯吻合,我们也可以采取意译的方法。例如:“throw one stone to catch two birds”直译为:“一石二鸟”,而按照汉语的习惯,我们一般翻译为“一箭双雕”。又如,英文中“as timid as hare”就不能翻译成“胆小如兔”,而应该按照汉语的习惯翻译成“胆小如鼠”。
其实,我们应当理解,无论直译还是意译并非孰对孰错,也不是绝对的概念,两者之间并非楚汉相隔。相反,在语言翻译使用中,两种方法应该相互补充、相互协助。但必须明白的是,意译多为建立在先直译并理解原文的基础之上的更为灵活的一种语言技能。
例如:Study serves for delight, for ornament and for ability. 如果直译的话,可以说成:读书可以使人开心,妆点言辞并且提高能力。而如果意译的话,王佐良把这句翻译成: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
而在科技语言为主的考研翻译中,我们应本着“能进行直译则先直译,直译翻译不通顺时再进行意译”的原则来应对。这样一来就不会产生严重偏离原句理解的翻译版本,易抓小分且不失大分。尤其在备战考研的阶段里,我们坚决反对在没有深刻分析原句结构、没有充分理解原文的情况下就行脱离原文的盲目意译,貌似通顺则并非原意是得不到理想成绩的。
1990年的考研翻译主要讲的是:人的性格和行为分析。第一个考查的句子是They want to explain why we possess certain characteristics and exhibit certain behaviors.整个句子是个复合句,句子的主干是they want to explain;后面是由why引起的宾语从句,而and连接两个并列的谓语。explain有“解释,说明”的意思;possess有“拥有,具有”等意思;characteristic有“特征”的意思。在本句中,由于这个词是一个复数词,结合前面的certain,可以翻译成“某些性格特征”。exhibit有“展出,展览,显示,显出”的意思,后面的宾语是“behavior(行为)”,结合汉语习惯,可以把exhibit翻译成“表现出(某种行为)”。所以整句话可以翻译成:他们想要说明,为什么我们具有某些性格特征并表现出某些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