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
单选题
1.下列人物中,辅佐商汤灭夏的是
A.伊尹 B.傅说 c.皋陶 D.姜尚
2.东汉末年发动黄巾起义的民间教派是
A.五斗米道 B.太平道
C.天师道 D.太一道
3.宋代民谚“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今天的
A.苏州和湖州 B.江苏和湖北
c.苏州和芜湖 D.江苏和湖南
4.元朝派驻路府州县的监临官称为
A.札鲁忽赤 B.达鲁花赤
C.必阁赤 D.探马赤
5.编纂《明儒学案》并创立学案体史学体裁的学者是
A.王夫之 B.王鸣盛
c.钱大昕 D.黄宗羲
6.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中,最早在所属企业中推行泰勒“科学管理法”的是
A.刘鸿生 B.范旭东
C.穆藕初 D.荣宗敬
7.中国近代第一位驻外公使是
A.崇厚 B.郭嵩焘
c.何如璋 D.陈兰彬
8.1912--1927年间中华民国的国旗是
A.十八星旗 B.五色旗
C.井字旗 D.青天白日旗
9.民国年间京剧“四大名旦”是
A.梅兰芳 程砚秋 李世芳 尚小云
B.梅兰芳 程砚秋 王瑶卿 张君秋
C.梅兰芳 程砚秋 苟慧生 尚小云
D.悔兰芳 程砚秋 荀慧生 张君秋
10.1961 中共八届九中全会通过的国民经济调整方针是
A.凋整、 改革、巩固、提高
B.调整、 巩固、充实、提高
c.调整、 改革、充实、提高
D.凋整、充实、发展、提高
11.下列世界古代文学作品中,哪一部不是史诗作品?
A.《摩诃婆罗多》 B.《伊利亚特》
c.《埃涅阿斯记》 D.《俄狄浦斯王》
12.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古波斯宗教领袖琐罗亚斯德创立的宗教被称为
A.祆教 B.摩尼教
C.景教 D.一赐乐业教
13.中世纪实行“索贡巡行”赋税征收形式的国家是
A.德里苏丹 B.基辅罗斯
c.奥斯曼 D.保加尔汗
14.“赋敛轻薄,徭税俭省。各安世业,俱佃口分。假种王田,六税其一。”这段反映印度戒日帝国时期土地和赋税制度的史料出自
A.法显《佛国记》
B.义净《南海寄归内法传》
c.慧立、彦惊《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D.玄奘《大唐西域记》
15.中世纪西欧学校开设的主要课程为七种自由艺术,简称“七艺”..它们是
A.文法、绘画、雕塑、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B.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儿何、天文、音乐
c.文法、修辞、逻辑、算术、绘画、雕塑、音乐
D.文法、绘画、修辞、算术、几何、天文、音乐
l 6.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朋基罗作于罗马西斯廷教堂墙壁上的祭坛画是
A.《西斯廷圣母》 B.《末日审判》
c.《最后的晚餐》 D.《圣母与圣子》
17.1 838年向南非开普敦殖民地附近的祖鲁人发动进攻,最终占领其大部分领土的是
A.比利时人 B.法国人
c.布尔人 D.西班牙人
18.1893年德国制定了连结小亚细亚、直抵波斯湾的铁路修建计划,被称为
A.“3R”计划 B.“3B”计划
C.“3c”计划 D.“3P”计划
19.当代科技革命的主要理论依据是
A.控制论、相对论、系统论
B.相对论、信息论、系统论
C.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
D.相对论、控制论、信息论
20.戴高乐主义的根本立足点是
A.缓和、均势、联盟 B.实现欧洲联合
C.同东欧各国关系正常化 D.新东方政策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D 6.C 7.B 8.B 9. C 10.B
11.D 12.A 13.B 14.D 15.B 16.B 17.C 1 8.B 19.C 20.B
史料分析题
1.阅读材料
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庭、诸中外笼库,悉隶三司。中书省但掌册文、覆奏、考帐,门下省主乘舆八宝、朝会位版、流外较考,诸司附奏抉名而已。台、省、寺、监,官无定员,无专职,悉皆出入分莅庶务。故三省六曹二十四司,互以他官典领,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事之所寄,十亡二三。故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与朝政,侍郎、给事不领省职,左右谏议无言责,而起居郎、起居舍人不执记事之笔。中书常阙舍人,门下罕除常侍,补阙、拾遗改为司谏、正言,而非特旨供职,亦不任谏诤。至于仆射、尚书、丞、郎、郎中、员外,居其官不知其职者,十常七八。
--选自《文献通考》卷四七《职官考一》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和置于“禁中”的中书各指什么机构,其职能如何?
(2)材料中说:“虽有正官,非别敕不治本司事。”那么“正官”在北宋前期的用途何在?
(3)材料所见北宋前期职官制度有哪些主要特点?
2.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公元111-113年间担任罗马比提尼亚一本都行省总督的小普林尼致皇帝图拉真的书信:
陛下,每当遇有疑虑,卑职惯于请示于您,乃因您最能除忧解惑,令卑职茅塞顿开……眼下对于被指控为基督徒者,卑职的做法是亲自询问于彼,“汝为基督徒否?”彼若日然,则再而三相询,并以刑罚相威胁。彼若顽固而叉日然,则令推出处死。盖因无论其信仰若何其固执与倔强如斯,理当受到处罚。亦有他人愚昧如彼者,因其为罗马公民,卑职乃签署命令,遣其至罗马受审。
然而事情通常如此。自卑职处理此类问题以来,控告日增,花样迭出。又有匿名名册出现,罗列诸多被指为基督徒者。……彼等(基督徒)宣称,其全部罪证或过错不过定期于拂晓相聚,轮流吟唱赞美基督之颂歌,一如赞美神明,且宣誓相约,非为犯罪之勾当,而为禁止欺诈、偷盗、通奸、谎报借贷、及拒不归还借贷之物。依其习俗,仪式之后,彼等散去,未几再聚而食,亦为寻常无害之食物……卑职发现此无它,仅为堕落而无节制的崇拜而已。
卑职因此而推迟审查,速速请示陛下。乃因卑职以为有此之必要,尤其考虑到所涉之人甚众。属于各个年龄、各个阶级的众多男女均遭受指控,且仍会如此。不仅城市受到此种卑劣崇拜之感染,村庄和农庄亦如此。
--小普林尼:《书信集》,X,96
材料二
图拉真皇帝给小普林尼的复信:
爱卿普林尼,汝亲自审讯被控为基督徒者,所做甚是。盖不能以固定之形式,定普遍之原则。彼等不应受到搜捕。若彼被控于你,且罪证确凿,则理应受罚。但若彼否认为基督徒,且以祈祷吾邦神明而为证,则无论其过去可疑与否,亦将因其悔悟之意而获赦。然匿名之册不应用之于指控,此类污物产生极为恶劣之影响,不合吾朝精神耳。
--小普林尼:《书信集》,X,97
根据上述史料,回答以下问题:
(1)公元2世纪初期罗马帝国境内基督教的发展状况。
(2)罗马帝国政府对于基督教的政策。
史料分析题
1.【答案要点】
(1)与门下“并列于外”的中书指中书省,北宋前期是掌管文书的普通机构;置于“禁中”的中书即“中书门下”(或政事堂),北宋前期是事实上的宰相机构。
(2)正官在北宋前期用以表示官员品秩。
(3)特点一:形式上继承唐制,实际上有很大区别。三省制徒有虚名;特点二:官称与职掌分离。各部门的官员不在本部门理事,仅带本官衔,加上“差遣”职务,到其他部门任职;特点三:分散、削弱相权。中书与枢密分掌文武,分割宰相兵权;三司掌财政,分割宰相财权。
2.【答案要点】
(1)基督教在罗马帝国广泛传播:不仅传播到了罗马社会的各个阶层,而且从城市传播到农村地区。
(2)罗马帝国政府对基督教采取了审慎的态度,并没有制定积极打击或迫害基督徒的统一政策,但认可了行省对受控为基督徒、且拒不悔改者的严厉镇压。
2015考研计算机专业精选自测练习题
上一篇:2015考研数学模拟试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