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伶传》(泛读课文)
作家作品
侯方域明末清初诗文作家,参加复社,对魏忠贤进行过斗争,其代表作《壮梅堂文集》等。
主旨
通过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败后胜,说明文艺创作的成功在于深入和熟悉生活,并要在现实中学习;事业的成就来自不怕挫折,刻苦钻研,持之以恒。侯方域是复社的成员,痛恨閹党,文中又有讥讽权奸之意。
疑难词句
1、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等演到一半,演唱合音律节拍,声音高低快慢,两个班子都演得很好。——因为马伶比不上李伶的演技,感到耻辱,脱掉戏衣走了。——兴化部不肯换别的演员,就停止演出了,而华林部就此特别出名。
2、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同类;
3、问桃花渡,游雨花台。问:探访;
4、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出。
课文翻译
马伶是金陵戏班里的演员。金陵是明朝的留都,祭祀土神、谷神的庙坛和文武百官还都在这里,而且又处在国家太平兴隆时期,人们容易寻欢作乐。那些探访桃叶渡、游览雨花台的男男女女,多到脚趾相错杂的地步。戏班子因演技高而出名的,大约有几十个,而其中最的有两个:一个叫兴化部,一个叫华林部。
一天,有个新安商人聚合两个戏班子举办了一个大堂会,邀请了南京城里所有的贵客文人和那些艳丽的妇人、娴静的淑女,他们没有不来的。安排兴化部在东边的戏台,华林部在西边的戏台。两个戏班子都上演《鸣凤记》传奇,就是所说的椒山先生杨继盛的故事。等到演至一半,若论演唱符合节拍、讲究音律,声调高低快慢富于变化都称得上很好。当演到夏言和严嵩两个宰相争论是否收复河套时,西面戏台扮演宰相严嵩的演员叫李伶,东面戏台则是马伶。坐着的客人于是看着西面的戏台而赞叹,有的人大声呼叫拿酒来,有的人移动坐位更加靠近西面的戏台,头不再转向东面。演出继续进行不久,东面的戏台已不能再演下去了。询问其中的原因,是马伶因比不上李伶而感到耻辱,已经卸妆溜走了。马伶是金陵里善于演唱的演员,他走了以后,兴化部又不肯马上用别人替代他,于是竟然停止了演出,而华林部就此特别出名。
走后将近三年,马伶回来了,告知他以前戏班子的所有人,向那个新安商人请求说:“请您今天为我请一次客,把上次那些宾客请来,我希望与华林部一起再演一次《鸣凤记》,奉献一天的欢乐。”演出开始后,不久又演到争论是否收复河套,马伶又扮演宰相严嵩登场。李伶忽然大惊失色,匍匐上前向马伶自称弟子。这一天,兴化部的名声大大超过了华林部。
当天晚上,华林部的人来拜访马伶,说:“您是当今杰出的演员,然而无法胜过李伶。李伶扮演的严嵩宰相已经妙到了极点,您又是从哪儿学来的诀窍而超过李伶的呢?马伶说:“的确是这样,世上的人无法胜过李伶。而李伶又不肯把扮演的诀窍传授给我。”
当今宰相昆山人顾秉谦,是与严嵩宰相同一类的人。于是,我跑到京城,请求在他门下做了三年的差役。每天在朝房里伺候他,观察他的行动,仔细听他的话,时间长了就掌握了他的特点,这就是我所拜的老师。华林部的人一直向马伶拜别而去。
马伶,名锦,字云将,他的祖先是西域人,当时还称他马回回。
侯方域说:马伶自找老师这件事,可真奇特呀!他因李伶演技高超,没有办法求得,竟然跑去侍奉顾秉谦,见到顾秉谦就好像见到了严嵩,以严嵩本人(的言传身教)来教授如何饰演严嵩,怎能不精妙呢?啊!羞愧自己的技艺不如人家,而远走千里,做了三年差役。倘若三年还学不到要学的东西,就仍然不回来。他的意志如此坚定,技艺的精湛又何须再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