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 )
A、关于自然界、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B、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对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革命性和科学性想统一的世界观
2、爱因斯坦指出:"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
A、哲学是全部科学的汇集
B、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基础
C、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D、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3、在哲学第一次科学地对哲学基本问题做出完整概括和论证的是:( )
A、费尔巴哈
B、马克思
C、恩格斯
D、列宁
4、否认思维和存在同一性问题是:( )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不可知论
5、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 )
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
B、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的问题
C、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
D、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
6、主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A、主张只有理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B、主张只有感性认识才是可靠的
C、认为人的精神是崇高的
D、认为世界是人的主观精神的产物
7、客观唯心主义的特征是:( )
A、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是可靠的
B、认为世界是某种独立精神的产物
C、人的意志是世界的本质
D、物质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8、20世纪西方的上帝观发生了变化,认为"上帝在我心中"、"上帝代表爱",这是( )
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相对主义的观点
9、唯心主义产生的认识论根源是( )
A、主观与客观、认识与实践相分离
B、世界观与方法论相分离
C、主体与客体相分离
D、自然观与历史观相分离
10、哲学的党性,即哲学的党派性是指(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和斗争
B、无产阶级世界观和资产阶级世界观的对立和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和 斗争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和斗争
11、古代西方唯物主义发展的成果是:( )
A、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B、赫拉克立特认为或是万物本原
C、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
D、金木水火土是构成世界万物基础
1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 )
A、指导性
B、实践性
C、先进性
D、与时俱进
13、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的特点是:( )
A、革命性
B、阶级性
C、实践性
D、科学性
14、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 )
A、坚持以人为本
B、强调人的主体性
C、高扬人 的理性和人道主义精神
D、反对科学和理性,提倡非理性主义
15、*对事物从客体的或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个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D、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16、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特性是:( )
A、普遍性
B、特殊性
C、科学性
D、客观实在性
17、认为一切物质都有意识的观点是( )
A、唯物论的观点
B、庸俗唯物论的观点
C、物活论的观点
D、唯意志论的观点
18、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范畴的正确理解是:( )
A、物质是各种实物的总和
B、物质是从各种物的总和中抽象出来的 ]
C、物质的特性是它的可感知性
D、物质是自然界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19、列宁指出:"当然就是物质与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围内才具有绝对的意义""超出这个范围,物质和意识的对立无疑是相对的"这里讲的"非常有限的范围"是指:( )
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
B、物质和意识何者为第一性和第二性
C、物质和意识是否具有反作用
D、意识是否根源于物质
20、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
A、实践
B、运动
C、静止
D、空间和时间
21、近代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在概念中运动".这是:( )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2、"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句话说明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是:( )
A、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B、运动是相对的,静止是绝对的
C、静止是绝对的,运动也是绝对的
D、静止是相对的,运动也是相对的
23、时间空间是( )
A、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
B、人们经验规定的东西
C、人类感性的直观形式
D、独立于物质的客观存在
24、时间空间的相对性是指:( )
A、时间空间的特点是具体的、可变动的
B、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条件的、不变的
C、时间和空间的存在是依赖人的存在
D、时间空间的存在是无限的
25、否认时间空间的无限性,主张时空的有限论,就是:( )
A、从实际出发认识时间和空间
B、会引出一个超时空的神灵世界,给宗教留下地盘
C、马克思主义的时空观
D、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和观点
26、认识事物的逻辑起点是:( )
A、运动
B、时间
C、空间
D、静止
27、实践的科学含义是( )
A、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D、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8、实践高于理论的认识,是因为实践具有:( )
A、客观实在性
B、自觉能动性
C、直接现实性
D、社会历史性
29、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世界在本质上是:( )
A、物质和精神的统一
B、各种物质实体的总和
C、主体和客体的统一
D、多样性的物质统一
30、"忧心忡忡的穷人甚至对最美丽的风景都没有什么感觉;贩卖矿物的商人只看矿物的商业价值,他没有矿物学的感觉"这是:( )
A、先验论的观点
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人的感觉具有主体性
D、经验论的观点
31、意识的本质是( )
A、大脑的机能和属性
B、人脑的机能和属性,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C、大脑的分泌物
D、思维的各种现象
32、庸俗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不了解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B、抹杀了意识的主观特征
C、不懂得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
D、不懂得意识的客观实在性
33、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是指( )
A、意识是沟通客观和主观的桥梁
B、意识是客观精神和主观感觉的产物
C、意识的形式是客观的,而内容是主观的
D、意识的内容和源泉是客观的,而形式是主观的。
3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制约
C、意识受主体状态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35、一寺院门口挂着旗幡,山风吹过,旗幡飘动。一和尚说是幡动,另一和尚说是风动,惠能说,不是幡动,不是风动,仁者心动。惠能的观点是:( )
A、唯物主义
B、辩证法
C、主观唯心论
D、客观唯心论
36、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
A、生产实践
B、处理和变革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审美和文艺体育实践
37、相信"意念移物",甚至相信可以用意念来直接改变物质结构,就是信奉:( )
A、主张精神主宰客观物质世界的主观唯心主义
B、主张精神是脱离人脑独立存在的客观唯心主义
C、认为人的思想是特殊物质的机械唯物主义
D、认为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时间唯物主义
38、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句话表明人的意识具有:( )
A、客观性
B、能动性
C、对象性
D、任意性
39、"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的说法是:( )
A、主张物质和意识具有统一性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主张思想就是物质的庸俗唯物主义的观点
C、认为世界是绝对精神外化的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D、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观点
40、唯心主义认为世界统一于:( )
A、物质
B、意识
C、存在
D、实践
4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
A、实践的观点
B、联系的观点
C、发展的观点
D、矛盾的观点
4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
A、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B、在实践基础上主观对客观能动的反映
C、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D、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43、意志、情感、灵感、直觉在认识中属于:( )
A、理性因素
B、非理性因素
C、主体素质
D、客体素质
44、下列观点中有唯物主义合理因素的是:( )
A、知先行后
B、知行合一
C、知行相资以为用
D、销行以归知
45、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是( )
A、纯精神的活动
B、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C、日常的活动
D、利己主义的活动
46、把客体仅仅当作人的直观的对象,这是( )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D、旧唯物主义的观点
47、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 关系是:(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C、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D、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48、"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感觉和思想到物"是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它属于:( )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对立
C、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D、辩证唯物主义反映论与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对立
49、对不可知论及其一切哲学上的怪论最令人信服的驳斥是:( )
A、社会实践
B、科学理论
C、唯物主义
D、客观事物
50、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烯、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起数量已达到数百万种,这一情况表明:( )
A、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人类通过实践将"自在之物"转化成"为我之物"
C、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要点三
上一篇:成考专升本政治马哲复习要点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