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继续扬鞭再向前,前途无量正灿烂。努力备考,愿你前途无量,考入理想院校。以下是

  2018年自学考试《美学》精选试题及答案【29-32】1

  【第一篇】

  6.1.艺术本体论讨论的问题是(A)

  A.艺术的存在方式 B.艺术意象的生成规律 C.审美经验的发生规律 D.艺术创造主体的活动规律

  6.2.艺术的本质体现于___中。(C)

  A.图式化结构 B.接受者的心理建构 C.意象世界 D.创造主体的创造活动中

  6.3.艺术存在于由三个环节组成的动态流程之中,这其中哪一个环节是首要的一环?(A)

  A.艺术创造过程 B.艺术品中 C.艺术接受过程 D.艺术传播过程

  6.4.在现代阐释学看来,艺术的本质体现于人类——中。(D)

  A.集体无意识 B.普遍的互相联系 C.存在的实在性和荒谬性 D.无限延伸的审美经验

  6.5.艺术创造的核心是(D)

  A.创作冲动 B.主体的灵感 C.艺术操作 D.意象生成

  6.6.在意象的孕育这一过程之中,主客体的相遇就其实质而言,是一种(C)

  A.不期而至的惊讶 B.理念与表象的交流 C.因感动、感应而引起的内在情感激荡 D.完全的精神升华

  6.7.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的表达。(C)

  A.精神层面 B.初步 C.物态化和物化 D.形而上

  6.8.在现代美学看来,艺术天才是一的。(B)

  A.实质上不存在 B.客观存在 C.人们心里的主观存在 D.完全不存在

  6.9.艺术想象力不仅仅是唤醒和引发丰富的形象、感受,更为重要的是(D)

  A.把想象变成物态化的存在 B.突破客观的规律 C.把想象与回忆结合起来 D.将其融会和整合

  6.10.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中论述了诗人的迷狂状态(灵感)。(D)

  A.《法律篇》 B.《克力同篇》 C.《巴门尼德篇》 D.《伊安篇》

  6.11.艺术技巧的操作在质料上留下的痕迹就是(A)

  A.艺术的形式 B.艺术品的不确定部分 C.用以填补艺术品空白的依据 D.败笔

  6.12.黑格尔将艺术分为三类,而这一分类的出发点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美的理念的形式与内容的辩证关系 D.审美特性的差异

  6.13.把美看作“绝对理念的感性显现”的是(A)

  A.黑格尔 B.布托 C.刘勰 D.柏拉图

  6.14.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这一指导分类标准的依据,属于(A)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5.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划分标准是(C)

  A.艺术与现实之间的关系 B.艺术作品与欣赏者之间的关系 C.艺术作品自身的存在方式 D.艺术作品与创造主体之间的关系

  6.16.艺术的特点为只能够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瞬间进行表现。(B)

  A.绘画 B.雕塑 C.建筑 D.戏剧

  6.17.最为纯粹的时间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8.与情感活动联系得最为紧密,也动态色彩的艺术是(C)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19.你认为下列哪一种艺术综合了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共同特征?(D)

  A.建筑 B.绘画 C.音乐 D.戏剧;

  6.20.艺术接受的核心是(D)

  A.接受主体的参与 B.艺术品的中介作用 C.鉴赏 D.意象的重建

  6.21.波兰哲学家英伽登认为,文学作品的特殊结构在于它的结构框架。(C)

  A.格式塔 B.矛盾性 C.图式化 D.多义性

  6.22.从整体上来看,艺术的接受是一个——的过程。(B)

  A.飞跃 B.阶段性 C.不可控 D.有计划的

  6.23.所谓“艺术接受的阶段性变化”指的是接受者随着对艺术品的的深入发掘而导致的主体感受的变化。(B)

  A.结构 B.符号与意义的关系 C.空白与不确定处 D.意象的组织

  6.24.在审美鉴赏中“悟”的阶段,形式符号最终被——了。(D)

  A.抛弃 B.凝固 C.扬弃 D.克服

  6.25.因为在实际生活中“悟”的境界很不容易达到,所以——就显得十分必须。(A)

  A.审美鉴赏指导 B.超越观这一阶段 C.延长“品”这一阶段 D.细读文本

  【第二篇】

  7.1.中国上古的美育意识从自发到自觉,在诗、歌、舞一体的“”中表现得最为明显。(B)

  A.礼 B.乐 C.术 D.射

  7.2.中国古代以乐感化的传统,最早可以追溯到传说中的(B)

  A.尧的时代 B.舜的时代 C.禹的时代 D.周文王的时代

  7.3.礼乐纳人学校教育是在(A)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始皇时期

  7.4.《左传》中季札观乐时,非常推崇_____,认为它“五声和,八风平,节有度,守有序,盛德之所同也。”()

  A.《颂》 B.《风》 C.《雅》 D.《诗》

  7.5.在先秦时,美育的理想是(A)

  A.乐 B.和 C.礼 D.仁

  7.6.把和与同严格区分开来的是(B)

  A.《乐记·乐情》 B.《国语·郑语》 C.《毛诗序》 D.《尚书o舜典》

  7.7.“乐者,所以变民风,化民俗也,其变民也易,其化人也着。”出自(D)

  A.舜 B.朱熹 C.刘向 D.董仲舒

  7.8.建安时期,首先提出“美育”一词的是(C)

  A.曹操 B.曹丕 C.徐斡 D.阮籍

  7.9.是人性觉醒、个性发展的时代,且使美育有了自己的范围,不再只是教化的一部分的时期是(C)

  A.先秦 B.两汉 C.魏晋 D.隋唐

  7.10.朱熹提出的类似于亚里士多德“净化”思想的观点是(D)

  A.虚静 B.以物观物 C.文以载道 D.消融查滓

  7.11.中国明清时期提出“见文当观心”观点的是(B)

  A.李贽 B.金圣叹 C.汤显祖 D.李渔

  7.12.指出戏曲要情节离奇,文词警拔,有益于道德教化,三美俱擅的是(A)

  A.李渔 B.金圣叹 C.李贽 D.曹雪芹

  7.13.近代率先把“美育”一词引入中国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4.受西方传统观念的影响,把美育看成审美理论在教育中的运用的是(A)

  A.蔡元培 B.梁启超 C.王国维 D.纳兰性德

  7.15.倡导“以美育代宗教”的是(C)

  A.王国维 B.梁启超 C.蔡元培 D.鲁迅

  7.16.主张美育是“趣味教育”的是(B)

  A.王国维 B.梁启超 C.叶圣陶 D.鲁迅

  7.17.认为美育“即情育”的是(C)

  A.鲁迅 B.康有为 C.王国维 D.朱熹

  7.18.西方美育思想最早开端于(A)

  A.古希腊罗马 B.中世纪 C.文艺复兴 D.启蒙运动

  7.19.在西方,最早明确谈到审美教育的人是(B)

  A.毕达哥拉斯 B.柏拉图 C.亚里士多德D:康德

  7.20.“音乐应该归宿到对于美的爱。”出自(D)

  A.贺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苏格拉底 D.柏拉图

  7.21.“具有净化作用的歌曲可以产生一种无害的快感。”出自(A)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普罗提诺 D.马佐尼

  7.22.中世纪后期,世俗文化深入神学,古希腊罗马的“”被用来作为教会教育的内容。(A)

  A.七艺 B.六艺 C.五经 D.四书

  7.23.文艺复兴时期,取代神学观念的是(D)

  A.虚无主义 B.自由主义 C.浪漫主义 D.人文主义

  7.24.美育作为独立学科在人类文化正式出现的标志是(D)

  A.柏拉图的《理想国》 B.亚里士多德的《诗学》 C.贺拉斯的《诗艺》 D.席勒的《审美书简》

  7.25.说“艺术对象创造出懂得艺术和能够欣赏美的大众”的是(C)

  A.恩格斯 B.列宁 C.马克思 D.毛泽东

  7.26.将“美和善”混为一谈的观点是(B)

  A.美育是情感教育 B.美育是人格教育 C.美育是艺术教育 D.美育是道德教育

  7.27.黑格尔曾说,“美只能在形象中见出”,这说明(A)

  A.美是诉诸感性的 B.美可以潜移默化 C.美具有能动性 D.以上皆不对

  7.28.在艺术作品中,情感的载体是(B)

  A.人物形象 B.感性形象 C.理性形象 D.自然形象

  7.29.“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出自(A)

  A.《文心雕龙》 B.《南词叙录》 C.《淮南子》 D.《绘事发微》

  7.30.提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是(D)

  A.冉求 B.朱光潜 C.老子 D.孔子

  7.31.“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出自(D)

  A.庄子 B.苟子 C.韩非 D.老子

  7.32.将“万古长空,一朝风月”视为境界的是(C)

  A.儒家 B.道家 C.佛教禅宗 D.理学家

  7.33.提倡“顿悟顿修”的是(C)

  A.老子 B.庄子 C.慧能 D.玄奘

  7.34.王国维说“一切境界无不为诗人设”,这表明人生的境界是(C)

  A.道德境界 B.功利境界 C.审美境界 D.科学境界

  【第三篇】

  多项选择题

  1.1.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ABC)

  A.维特根斯坦 B.杜威 C.李泽厚 D.费希纳 E.布洛

  1.2.下列属于主张美学应研究人自身的审美心理的是(ABCE)

  A.费希纳 B.弗洛伊德 C.荣格 D.蒋孔阳 E.布洛

  1.3.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包括(ABCD)

  A.艺术美 B.自然美 C.科技美 D.日常生活中的审美 E.心灵美

  1.4.美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包括(ABCDE)

  A.哲学 B.心理学 C.民俗学 D.人类学 E.社会学

  1.5.美学学科发展的三个阶段包括(ACD)

  A.审美意识 B.审美意象 C.美学思想 D.美学学科 E.审美形态

  1.6.下列作品蕴含有高级审美意识的是(ABCE)

  A.《牡丹亭》 B.《红楼梦》 C.《俄狄浦斯王》 D.仰韶文化(鹰鼎) E.贝多芬的交响曲

  1.7.中西悲剧意识的差别有(AB)

  A.西方悲剧意识与宗教意识有关,中国的则没有直接联系 B.悲剧结局不同,西方残缺,中国大团圆 C.西方悲剧源远流长,中国在五四后才有悲剧意识 D.中国的悲剧意识强于西方 E.中国没有悲剧意识

  1.8.美学成为独立学科的标志是(BC)

  A.审美意识的产生 B.专门的系统的美学着作问世 C.形成了独立的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D.对审美心理的探索 E.对审美关系的侧重

  1.9.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是(ACD)

  A.在继承德国古典哲学基础上发展起来 B.完全是马克思独创 C.具有生成性 D.认为物质生产劳动决定其他一切实践 E.具有自发性

  1.10.马克思对存在的认识,包括三个阶段,即(ABC)

  A.自我意识 B.人自身 C.现实的人 D.审美的人 E.道德的人

  1.11.自由表现为三种基本形态,即(ABC)

  A.人与自然关系中的自由 B.人与社会关系中的自由 C.人与他人及自我关系中的自由 D.人在审美中的自由 E.人在欣赏中的自由

  1.12.人生境界的特点在于它的(AD)

  A.个体内在性 B.自足性 C.圆融性 D.生成性 E.觉解性

  1.13.冯友兰先生认为人生的四种境界是(ABCD)

  A.自然境界 B.功利境界 C.道德境界 D.天地境界 E.审美境界

  1.14.宗白华认为人生的六种境界中有(ABCDE)

  A.功利境界 B.伦 理境界 C.政治境界 D.学术境界 E.宗教境界

  1.15.审美境界的特点是(AB)

  A.从心境上看,超越功利,达到相对自由的状态 B.从接收效果上看,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 C.只具有一个层次 D.等同于人生境界 E.与人生境界对立

  1.16.审美关系是人与世界之间的自由关系,自由表现在(BCD)

  A.超现实性 B.审美主体关注对象的意义形象,并展开联想和想象 C.超功利性 D.审美是人与世界的精神情感交流 E.主观性

  1.17.下列属于西方的审美形态的是(BCD)

  A.神妙 B.崇高 C.喜剧和悲剧 D.丑和荒诞 E.意境

  1.18.审美活动的独特性在于(AB)

  A.以感性方式打动人心 B.提升人,使人本质力量得到揭示 C.以求真为目的 D.以求善为目的 E.是人类活动的一种

  【第四篇】

  2.1.审美趣味的外在表现是(BC)

  A.鉴赏力

  B.审美兴趣

  C.审美品位

  D.审美个性

  E.审美能力

  2.2.下列关于审美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CD)

  A.审美活动追寻的是一种独特的精神价值

  B.审美活动与认识活动一样揭示出事实并终止于事实

  C.审美活动与道德活动相联系,内在地包含着“善”

  D.审美活动内在地包含着人的“终极关怀”

  E.审美活动对现实世界根本否定

  2.3.马克思揭示私有制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本质特征的着作是(AB)

  A.《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判断力批判》

  D.《共产党宣言》

  E.《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2.4.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是(CD)

  A.审美需要

  B.审美趣味

  C.审美主体

  D.审美对象

  E.审美经验

  2.5.下列不属于审美对象的物质因素的是(BE)

  A.色彩

  B.体积

  C.形状

  D.音响

  E.旋律

  2.6.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人们曾总结出多种形式组合的形式规律,有(ABCDE)

  A.多样统一

  B.整齐一律

  C.节奏韵律

  D.均衡对称

  E.对比调和

  2.7.在探讨美的本质问题时,我们不应该把美看成是(AD)

  A.某种固定不变的物质实体

  B.某种具有客观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价值

  C.开放性的系统

  D.某种单纯的因素所构成的某种单一的现象

  E.许多规定的综合,多样性的统一

  2.8.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以其超越眭、自由性,使得审美对象更为生动逼真地展现出其气韵与神貌,下列表现这一主体境界的有(CD)

  A.“言有尽而意无穷”

  B.“自由游戏”

  C.“坐忘”

  D.“非现实化”

  E.“欲辩忘言”

  2.9.以下着作属于主张巫术说的着作有(ACE)

  A.《艺术的起源》

  B.《艺术与知觉》

  C.《金枝》

  D.《美育书简》

  E.《原始文化》

  2.10.以下属于审美意识的内容的是(ABD)

  A.审美愿望

  B.审美理想

  C.审美需要

  D.审美趣味

  E.审美体验

  2.11.原始人类在物质生产中的审美创造有(AC)

  A.器物造型

  B.固定装饰

  C.器物装饰

  D.非固定装饰

  E.语言活动

  2.12.原始人类的自我修饰与美化主要分为固定装饰与非固定装饰两种类型,下列属于非固定装饰的是(ABE)

  A.耳环

  B.锥髻

  C.文身

  D.凿齿

  E.戒指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