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2016年淮南市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6年四川广元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四川广元2016届高三第二次高考适应性统考历史试题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历史发展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列史实出现最早的是

  A.内阁、都察院、风力水车 B.政事堂、御史台、高转筒车

  C.枢密院、土司、木活字 D.中书门下、三司使、以煤冶铁

  25.据《史记》载:一日,魏太子下车,向一位新贵——宫廷文士田子方致意,竟未得到回礼。太子问:“究竟富贵者还是贫贱者应当骄傲?”田子方答:“贫贱者。”并解释,他随时都能在别国宫廷被派上用场。这反映了

  A.士人为诸侯国所重用 B.诸侯国内部等级森严

  C。士人阶层垄断政治 D.士人轻视功名利禄

  26,下表反映了清朝前期雍正到嘉庆年间土地与人口变化的情况。据此,可以推知

  A.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B.资本主义萌芽迅速发展

  C.传统农业逐渐没落 D.精耕细作农业得到发展

  27.鸦片战争后到19世纪末,中国丝织品的内销量折合生丝从5.06万担增至5.49万担,增长8.5%;外销量则由0.44万担增至2.21万担,增长了402.3%。这种情况

  A.阻止了列强对华丝织品倾销 B.为维持贸易顺差提供了条件

  C.对民族丝织业的发展有利 D.使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8.维新变法期间,梁启超在提出“变革之本在育人才”的观点时指出:“政治习惯不养成,政治道德不确立,虽有冠冕世界之良宪法,犹废纸也。”在此,梁启超的“育人才”主张旨在

  A.提高国民参政意识 B.培养具有改革精神的人才

  C。提高围民的政治素养 D。培养从事法制建设的人才‘

  29. 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 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

  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 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30. 1940年8月26日,中国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卫立煌致电朱德:“顽寇陆续增兵,企图扫荡华北。截断我西北国际交通,兄等抽调劲旅,事以迎头袭击,粉碎其阴谋毒计,至深佩慰。”该电文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事斗争

  A.策应了远征军赴缅作战的行动 B。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敌

  C.配合了国民党徐州会战的进行 D.打通了海外援华的物资通道

  31.下表反映了我国某一时期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该时期是

  A.1949-1951年

  B.1953-1955年

  C.1958-1960年

  D.1979-1981年

  32.《查士丁尼法典》规定,当几个人在一个特定事务上具有共同的不可分割的权力和利益时,只有得到每个当事人的同意,他们的共同管理才能终止。这全面体现了

  A.契约原则 B.法治原则 C.集体意识 .D.分权意识

  33. 1811年,英国政府准备对美战争,派人拿着议会批准的100万英镑军费的批文前往英格兰银行要求预付,银行审计长发现上面未盖国王印章,拒绝支付。此事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制度确立 B.银行担心政府违约失信

  C.国王掌控实权 D.议会不能支配政府财政

  34. -位美国学者这样描写“二战”后期的美苏关系:“每一方都像镜子里面看人一样,看到的是反像,即把对方看成是世界上的恶霸。每一方都指责对方表现出希特勒咄咄逼人的姿态。”该学者认为“冷战”源于

  A.美苏两国失去战时同盟的基础 B.美苏双方误把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C.美苏两国社会制度的根本对立 D.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

  35.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这里的“艺术家”是

  A.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40. (25分)近年来,福利制度建设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中的重要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的宗族慈善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当时分散在各个家族中的祭田、族田、贡士庄等已经成为中国古代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族慈善到了宋朝有显著的发展。当时社会贫富贵贱之分日显频繁,由贱入贵的士大夫或经过漫长的卧薪尝胆,或经过数代人乃至众乡亲的节俭共助.他们早已深感入仕的来之不易,故多怀有时家族或乡井的报恩之念。宋代的许多大家族发展出了多种宗族慈善的形式,如义庄、义田、义塾等。他们通过此类义举,在“睦族敬宗”的旗号下,对族内成员在生养、学业、贫病和婚丧嫁娶等方面遭遇困难时加以救济。

  ——《中国慈善发展历史》

  材料二 德国于1863年颁布了《工人疾病保险规定的准则》.1884年颁布了《事故保险法》,1889年颁布了《伤残及养老保险法》,再加上20世纪初颁布实施的其他医疗、工伤、失业等法律,德国建立起了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1941年贝弗里奇设计的社会保障计划涵盖了养老、疾病、残疾、死亡、工伤、失业、妇女、儿童等八大保险项目,此后瑞典发展了这些思想,对公民实行全民性的普遍保障和广泛优厚的公共津贴,而被称为“福利国家的橱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贝弗里奇报告成为战后西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里程碑,也为后来社会保障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一胡继晔《追寻中西方社保文化的起源和发展》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特点。(8分)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近代西方社会保障制度与古代中国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德国建立起当时世界上最完备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的原因。(11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趋势。(6分)

  41.(1 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蒋昭使《产业结构问题研究》

  比较表中的历史信息,提取其中一条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户籍制度萌芽于商朝,据殷商墟|、辞中记载商朝已经有了征派民力共耕公田的籍田之制。战国时期,商鞅将户籍制度发展为“什伍连坐”法。两汉时期,口赋和算赋(人头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项主要来源,兵役与徭役则是国家要求每个丁男承担的重负,为此,两汉政权一直实行编户齐民制度。编户齐民制度的形成与完善,使大量的人丁民户时时处在封建国家政权的直接控制之下……唐安史之乱后,土地兼并风行,政府的财政收入与徭役来源日益枯竭,为了解决危机,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从此。地籍便成为统治者征收赋税的主要依据,而户籍的作用则退居其次了。清政府下令彻底废除人丁编审,户籍管理制度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节选自《中国户籍制度的历史考》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5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户籍制度演变的特点,并分析其演变的原因。(10分)

  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1895年之前,绝少有人提出宪法问题,在中国最早提出宪法问题的是郑现应,1895年,他将“开国会,定宪法”作为救国的主要方略提出。伴随着维新变法的开展,康有为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君主立宪的思想于此初步形成,但因戊戌政变而暂时中止。

  20世纪初,宪政思想的传播一改戊戌政变后的低迷状态,骤然风行鼓荡,尤其是1905年立宪的日本击败专制的俄国后,不但士绅及报刊大力鼓吹,清廷大员魏光焘、岑春煊、端方、孙宝琦等也顺时而动,纷纷上奏立宪。8住总督中有5位奏请立宪,军机大臣则获满汉军机中地位最显要的奕助、瞿鸿机的赞同。宪政成为当时最流行的思潮之一。

  ——摘编自郭卫东《倾覆与再建:明中叶至辛亥革命的政治文明》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宪政思想再度盛行的原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清末宪政运动的特点。(7分)

  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部分)

  (l)根据材料,概括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对象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1933年至1935年诺贝尔和平奖评奖的主要因素。(9分)

  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海瑞,广东琼山人.1549年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文、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赍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产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吏等职。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赍官污吏退田还民,进有“海青天”之誉。

  ——摘编自《海瑞传》

  (l)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海瑞治理地方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封建时代的“海青天”现象。(9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