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四摸历史试题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时期,诸侯王曾多次接受并重用大夫荐举的官员,将相往往由国君从平民中提拔任命,中下级官吏则通过“养士”和“军功”培养,这反映了
A.世官政治受到了冲击 B.官僚政治已经确立
C.郡县制成为发展趋势 D.选官具有主观色彩
2.《战国策·秦策》:“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正度量,调轻重,决裂阡陌,教民耕战,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商君“正度量,调轻重”的措施客观上有利于
A.重农抑商的实施 B.农耕经济的繁荣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争霸战略的实现
3.汉在秦乡置“三老”基础上,增加了县“三老”。刘邦对选拔县乡“三老”的要求,不仅是要年龄大、学识广,最重要的是要“能率众者”。“三老”选拔说明汉代
A.察举官员注重声望 B.地方家族势力强大
C.不拘一格任命官员 D.中央加强控制地方
4. 《旧唐书•食货志》记载:“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径八分,重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一千文重六斤四两。仍置钱监于洛、 并、幽、益等州。秦王、齐王各赐三炉铸钱,右仆射裴寂赐一炉。敢有盗铸者身死,家口配没。”这主要表明
A.唐朝初年确定了国家铸币的法定地位和标准
B.唐朝初年,秦王、齐王等诸侯有自主铸币的特权
C.唐朝铸铜业的显著发展,使货币发行量激增
D.隋朝经济迅速发展,社会对货币需求量大增
5.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反映出
A.君权对相权的制约 B.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
C.宰相职权范围扩大 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6.有学者研究材料发现:宋代的商税率大致约为3%,国家权力对商业的征税力度,比农业要低得多;清代商人出现亏损时,统治者常常要“优商”“恤商”。与之相比,统治者很少在农家收成下降时优恤农民。这表明
A.古代统治者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 B.商人地位逐渐超过其他社会阶层
C.古代对商业采取的政策较为灵活 D.宋以后国家商业税收超过农业税
7.据清代《畴人传》统计,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到清初,在天文历法方面有一定成就的共收录243人,其中自西汉至明中叶约150人中,出生于官学的“司天学生”和“星历生”仅有2人;出生于“司天官属”和“司天役人”的也只有2人。这一数据反映出
A.科技教育成为私学的主要内容 B.官员选拔标准制约官学教育内容
C.理学传播成为官学主要教育内容 D.封建儒学教育扼杀士子创新思维
8.黄宗羲政治观的闪光点主要体现在能够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理念付诸实践,构筑了传统民本政治通往近现代民主政治的桥梁。这是因为黄宗羲的思想
A.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 B.否定了传统儒家思想
C.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是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来源之一
9.一张义和团的告示说:“若辈洋人,借通商与传教以掠夺国人之土地、粮食与衣服,不仅污蔑我们的圣教,尚以鸦片毒害我们……占据上海,蹂躏台湾,强迫开放胶州,而现在又想来瓜分中国。”这表明义和团运动
A.是民族意识觉醒的结果 B.具有宗教战争的性质
C.带有强烈盲目排外色彩 D.因八国联军侵华而起
10.右图是晚清甲午战前工业企业资本构成图,对其理解正确的是
A.外国资本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
B.清政府是早期工业化的主导力量
C.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后发展缓慢
D.实业救国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潮
11.在老百姓眼里,“康党”根本不值得半点同情,他们都是一群瞎折腾的“白脸奸臣”,正如维新派也将一般老百姓说成“愚民”、“群盲”不可救药一样。这说明
A.维新变法的失败是因为百姓的反对 B.民主宪政思想缺乏普遍的社会认同
C.维新变法时期的中国民众愚昧落后 D.维新变法违背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潮流
12.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对这段话解读最准确的是
A.宣传了天赋人权思想 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
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 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
13.右图是1913年,南阳兄弟烟草公司出品的“新爱国”香烟的烟盒封面(烟盒右侧文字为,“中
国人,中国金钱,中国实业,中国利权,爱国诸君请吸香醇精美之爱国香烟”)。从中可以推断出当时
A. 西洋烟草在华销售锐减
B.南洋公司注重营销策略
C.“实业救国”思潮开始涌动
D.民族工业发展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14.国民革命军第129师师长刘伯承在战士不情愿换掉已经穿戴了多年的红军装、五星帽,而要换上青天白日帽徽时说,“这帽徽是白的,可我们的心永远是红的!同志们,为了救中国,暂时同红军帽告别吧!”他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促成统一战线确保民族解放 B.争取党内合作保障抗战胜利
C.倡导国共合作进行国民革命 D.开辟正面战场彻底消灭日军
15.1952年下半年开始,全国高等学校进行了大规模的院系调整。下表为调整后工科生和文科生占在校生的比例变化情况。这一调整
年份
1949年
1953年
1965年
工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26.2%
37.7%
43.8%
文科生占在校生比例
33.1%
14.9%
6.8%(1962年数据)
A.促进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B.符合教育自身发展规律
C.确保了人才结构合理 D.适应了经济建设需要
16.为了制定1954年宪法,毛泽东要求各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及在京各中央委员阅看一些主要参考文件:
国别
宪法
苏俄(联)
1918年宪法;1936年宪法
中华民国
1913年天坛宪法;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中华民国宪法
法国
1946年宪法
其它
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
材料表明,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起草工作的特点是
A.民主政治建设趋于制度化 B.具有世界眼光与历史视野
C.与资本主义宪法区别明显 D.深受“一边倒”外交的影响
17.1985年1月,国家物价局与国家物资局在联合发出的《关于放开工业生产资料超产自销产品价格的通知》中规定,允许企业按市场价格销售“计划外”的产品。这说明
A.计划经济体制开始瓦解 B.目的是增强企业灵活性
C.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 D.现代企业制度开始确立
18. 据新华社报道,原籍常州的台胞周纯娟女士是第一个取得入境大陆探亲签证的人。当她第一次探亲走出机场出口的时候,82岁的周老先生一眼就认出女儿,健步迎 上去与女儿紧紧拥抱,眼睛全湿润了,泪水里浸满了40年的思念。这一历史事件表明
A.两岸达成了“一个国家”共识 B.台湾*结束对大陆敌对政策
C.两岸关系缓和出现历史性变化 D.大陆对台政策发生根本性转折
19.《希腊哲学史》中写道:“(城邦)一旦制定了法律,它就作为共同条例公诸于众,平等地不偏不倚地对待所有的人。……它又是城邦一致协议而规定的,以此规范每个公民的生活。”这表明古希腊法律
A.反映了城邦居民的共同意愿 B.是维护民主政治的有力工具
C.限制了城邦公民的自由权利 D.在社会生活中具有重要地位
20. 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说:“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并不是自然形成的。然而自然的律令(指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却不是人们约定的;法律所确定的利益是自然 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这位思想家是
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普罗泰格拉 D.柏拉图
21.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A.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B.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C.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D.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22.有学者认为,15世纪欧洲的绘画把人放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它严格按照物理学规律来绘画,肯定自然主义,反对中世纪的象征主义,为近代科学创造了一个理论前提。该观点
A.描绘了艺术与科学的必然关系 B.揭示了文艺复兴时期绘画艺术的特征
C.否定了神学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D.诠释了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历史条件
23.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文艺复兴为人本主义者们“清理了场地”,那么启蒙运动则是“大兴土木”。这里的“大兴土木”是指
A.摧毁蒙昧和专制主义 B.建设工业文明国家
C.弘扬理性和科学思想 D.创立民主法治社会
24.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联邦议会不同于西方的上院,在这里它是真正的实权机构,相当于各邦使节构成的帝国合议机关。在正常情况下,皇帝以帝国的名义对外宣战,必须征得联邦议会的同意。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联邦议会有权行使立法权 B.联邦议会成为了国家的权力核心
C.国家元首形式上对议会负责 D.具备资产阶级民主权力制衡原则
25.《共产党宣言》是近年来美国教育部公布的“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之一,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美国中学生可以了解
①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②无产阶级首先在一个落后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
③巴黎公社的经验教训 ④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A .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26.19世纪英国的学校为女生开设读、写、算术、平板缝纫等极其有限的课程,在于培养其未来做好妻子、好母亲而非职业培训;男生则学气象学、地质学、陶瓷制作、电学、电铸术等利于未来就业的课程。男女课程的差别表明
A.工业革命提高了妇女地位 B.工业革命促进了男女合理分工
C.工业革命强化了性别分工 D.妇女不适合学习男子所学专业
27.复旦大学历史学家姜义华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旧俄国长期统治下形成的政权万能论以及宗法式的情绪对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头脑侵袭的结果。”其意在说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专制特色 B.旧俄国宗法传统在苏联得到推崇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适合社会主义 D.无产阶级革命结果的彻底失败
28.美国“怀特计划”强调,国际货币基金由会员国按规定的份额缴纳,份额的多少根据会员国的黄金外汇储备、国际收支及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而英国“凯恩斯计划”则坚持多边自由汇兑。两者的主张实质上反映出英美
A.争夺国际金融霸权 B.要求稳定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C.经济实力差距巨大 D.力争建立相对独立金融体系
29.有学者指出,1750~1850年是西方文明突飞猛进的阶段;1840~1919年是中华文明浴火重生的岁月;1917~1937年是苏式社会主义文明诞生走向强大的关键时期。作者该论述的共同标准是
A.民主政治制度全面确立 B.经济发展模式发生变化
C.工业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D.启蒙思想发挥指导作用
30.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说:“国家只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所拥有的巨大力量,最终是要移交给超国家的全球性机构的。从‘联邦的世界’走向‘世界的联邦’,理所当然,势在必行。”材料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A.全球经济一体化已客观存在 B.全球经济一体化利与弊并存
C.强调全球政治合作的必要性 D.加快推进政治一体化的进程
31.伊朗儿童和未成年人知识发展研究院主任马杰德·格德里按照对伊斯兰女孩的期望,设计出萨拉娃娃。他说:“芭比像一匹特洛伊木马。她腹中藏着西方文化,比如化妆和不合礼节的服装。一旦它进入了我们的社会,就会对我们的儿童施加这种影响。”材料主要说明
A.伊朗对经济全球化持否定态度 B.伊斯兰文化落后于欧美文化
C.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无法共存 D.不同价值观念之间冲突明显
32.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作家吉迪恩·拉赫曼指出:在布什任内,美国已发觉自己无法通过使用蛮力来领导世界。而奥巴马的任务则是考察美国现在是否可以通过劝说来领导世界。这一论断反映出
A.多极化发展削弱了美国霸权地位
B.世界多极力量共同反抗美国强权
C.美国军事大国优势已经逐步丧失 D.金融危机强化了世界各国的合作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3题~第3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5题~ 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33.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初,两广总督陶模在广东境内的广海、宝璧、龙骧、江大、江巩、江固7舰置设无线电台, 开启船舶局之建设……“专为江防通信之用”。同时在广州、威远、马口、前山、军署5地置设无线电台,从而又开启陆地局之建设……“专为传递军政消息,民间 不能享用”。1905年,直隶总督袁世凯于直境海圻、海容、海筹、海琛4舰置设无线电台,仍军用。同时又在南苑、保定、天津3地置设无线电台,亦军用。 1908年,两江总督端方在上海吴淞口建设无线电台,为海军军舰通信之用,“是为我国海岸电台设立之始”。至此,近代中国无线电报建设已全面开启。在此前 后,清政府又于崇明、上海、北京等地增设陆地局,用于公共通信。清末10年中国已建船舶局、陆地局各11处,另建有海岸局1处,主要分布在粤、沪、津、京 等部分沿海省份以及首都地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末无线电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特点出现的历史背景。(12分)
材料二
民 国后,船舶局、陆地局与海岸局皆陆续获得添增。至1925年,船舶局已有应瑞、肇和、通济等52处,其中有清凌局用于气象,另有华甲、华乙、华丙、华丁、 海天5局做商用。陆地局增达90余处,其中已有哈尔滨、张家口、北京、武昌、汕头等26处用于公共通信。……民国北京政府因应船舶间通信之需,增广州、青 岛、营口等海岸局12处,仅葫芦岛、上海高昌庙2处为军用,余10处皆为民用。12处海岸局部办有三属:隶交通部有北京、天津、张家口等18局;隶陆军部 有南苑、保定、天津3局;隶海军部有上海高昌庙、厦门等40局。省办主要有四属:隶东三省有哈尔滨、东江、营口等70余处;隶广东有广州、威远、广海等 12处;隶云南有昆明2台;隶江苏有南京、南通2台。除船舶局外,陆地局和海岸局大抵分布在东部沿海的奉吉黑、直隶、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省,西南西 北边疆的云南、新疆、蒙古等省,以及中部的湖北、河南等省。而湖北、河南各仅1处,余则全在沿海及沿边省份。
——根据夏维奇《“缓慢”抑或“迅速”——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电报发展》改编
(2)根据材料二,指出民国北京政府时期与清末相比较无线电报业发展呈现出的发展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13分)
3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面甲乙两组图片是新中国两个不同时期的工业化宣传画。
乙图
回答问题:
从图甲到图乙,能够反映建国以来我国工业化变化的多种趋势,指出其中的一个变化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说明。
(要求:趋势变化提炼正确,并符合历史真实;能够史论结合的进行说明。)
请从下面所给的35、36、37、38四道题中选定一题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方框涂黑,按所涂题号进行评分;不涂、多涂均按所答第一题评分;多答按所答第一题评分。
35.(15分)历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从1958年直到*时期,我国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从农村迁往城市,集镇的严加限制,对从集镇迁往城市的也严加限制。
*结束后几年,为了稳定社会秩序,国家先后出台了一些农转非(农业户口转为非农业户口)政策。比如,允许城市职工在农村的年迈父母、病残或家庭有困难的下乡知识青年等“农转非”。
1984年,越来越多的农民转向集镇务工、经商,他们迫切要求解决集镇落户问题。1984年10
月,国务院出台政策规定:凡申请到集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和家属,公安部门应准予在集镇落户。
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和市场经济的兴起以及国家城市化进程建设,1997年
全 国各类流动人口达1.1亿。1998年7月,国务院对户口管理作了“四项改革”:对要求随父母在城市落户的未成年人、已在投靠的配偶所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 的公民、需到城市投靠子女的公民、在城市投资及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其直系亲属符合当地政府有关规定的,均可准予在城市落户。
——摘编自李平《新中国户籍管理制度的变迁》等
(1)根据材料概括“*”前后我国户籍管理政策的变化趋势,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导致其变化的体制背景。(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新时期我国户籍管理制度调整的积极意义。(6分)
3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张澜先生是中国近代的民主人士,为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为今之计,政府所执之政策,应急倾注于社会方面,力为民众谋裕其生计,毋使不均。并须速求教育之普及,使民众关于生计得有相当之智识,自由发展。而先知先 觉诸人,而将公平正确之国家社会主义著为书报,发为演说,介绍于我国民,使咸晓然于社会主义之真,非同于强盗土匪之掠夺。盖必先求避去无意识之社会革命, 使社会秩序不至于破坏。
——1919年4月28日张澜《答梁乔山先生书》
材料二
1949年4月,张澜出席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他说:“这个新的政治制度,将不同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现有制度。我们的新制度,当然放弃了旧民主主 义中的总统制、内阁制那一套陈腐的旧东西,同时我们亦不同于苏联及东欧各国的政权治权合一的制度。根据我们的民主集中制,中国人民把政权掌握在自己的手 里,而人民又确确实实有了一个集中行使立法权和行政权的权力机关。”
(1)根据材料一概括张澜的思想主张。(5分)
(2)材料二中张澜先生的思想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10分)
3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反法西斯国家签字的《联合国家宣言》、《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其它有关国际协议都规定同盟国家不得与敌国单独媾和,对日和约应先经中、苏、美、英四国外长会议准备,并采取大国一致原则签订全面对日和约。
材料二
1951年9月4日,美国召集了许多同盟国在旧金山召开了与日媾和会议,朝鲜、中国没有受到邀请。南斯拉夫、印度、缅甸受到邀请但拒绝参加会议。与会的 48个同盟国于8日签署了《与日媾和条约》,即《旧金山和约》。和约主要内容:盟国承认日本对其领土和领海有完全的主权;日本承认朝鲜独立;日本放弃对台 湾及澎湖列岛的一切权利;日本同意将琉球群岛和小笠原群岛等置于联合国托管之下而以美国为管理*;日本得自愿加入集体安全协定;盟国可与日本缔结双 边协定在日本驻军;盟国放弃对日本的赔偿要求。在和约签订的当天,美国与日本还签订了《日美安全条约》。参加会议的苏联、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反对条约的内 容,拒绝签字;越南、朝鲜、蒙古宣布不承认该条约;周恩来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声明,也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合法性。
——以上材料均出自《世界现代史》
(1)依据材料,概括指出中国政府不承认《旧金山和约》的理由。(6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旧金山和约》的影响。(9分)
3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在学界,钱穆是一个传奇,他中学都没毕业,从18岁开始在乡间执教小学与中学18年,其间勤学苦读,著有《论语要略》《孟子要略》《先秦诸子系年》等文史 著作,解决了当时聚讼纷纭的一些学案,令史学家顾颉刚大为欣赏,推荐他至北京燕京大学任教。自1930年起,钱穆先后任教于燕京、北大、清华、北师大、西 南联大等校,培育英才无数。当时学界将之与胡适并称“北胡南钱”。
钱穆是完全靠自修苦读而在学术界确立地位的一个学者。其治学颇受清儒章学诚“六经皆史”思想的影响。对中国历史尤其是对中国历代思想家及其思想源流的研究 和考辨,均自成一家之言。他在儒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突出,如认为司马迁的《史记·孔子世家》真伪混杂,次序颠倒,后世传说亦不可轻信,遂详细考辨孔子 的生平事迹,以及孔子的政治活动和著述等,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南国都市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钱穆的学术造诣如此之高的原因。(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钱穆能成为一代史学大师留给后人的启示。(6分)
吉林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四摸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ACDAACBDABBC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BADBBCDCDBDD题号2526272829303132 答案ACACBCDA 第Ⅱ卷
33. (1)特点:主办者主要是地方督抚;主要目的是军用通讯;组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和首都地区;分属不同部门:船政局、陆地局和海岸局。(任答三点,6分)
历史背景:列强入侵,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救亡图存的需要;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报技术传入中国;中央集权削弱,各地督抚势力做大,权力增强,自主性大。(6分)
(2)发展趋势:
①从分布看,由沿海部分省份向整个沿海区域以及沿边省份拓伸,主要是国防的需要。
②从目的和功用看,由军用通讯维护国防安全转向民用通讯服务民生。
③从经办主体看,由单一向多元转变。无线电报在清末主要由地方(督抚)经办,入民国后则有中央(部办)与地方(省办)分办。(6分)
影响:
①促进了中国电信近代化,信息传递更加迅速便捷;
②有利于增强各地经济文化交流,促进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③改变了人民的生活、生产方式和思想观念;
④有利于军事情报的迅速传递和维护国防安全。(7分,3点6分,4点7分,言之有理即可)
34. (12分)
一等(12~10分)①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②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9~5分)①能够结合评论对象,观点较明确;②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评论对象,观点不明确;②未引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信息一:
现代化的模式发生变化:由学习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追赶型现代化转变为创新型和引领性现代化。(2分)
说明: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国家主权遭受严重威胁;缺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实行“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向苏联学习;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和保卫国家安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短时间内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盲目求快的左倾错误导致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严重资源破坏,农轻重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4分,原因和影响各2分)
今天,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工业化取得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增强;但是大而不强,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严重, 创新不足,国际竞争力不强;增长乏力和产能过剩等问题日益突出;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互联网+时代来临。这一发展战略必将促进中国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强进的推动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入新阶段。(4分,原因和影响各2分)
总结升华:
经济发展政策和战略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也深刻影响着社会的发展,二者紧密相连;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结合国情,符合经济发展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整经济发展战略才能促进现代化的健康稳定和谐发展。(2分)
信息二:
现代化的核心和目的发生变化:由以铁为中心优先发展重工业,追求量的制造业大国为目标转变为以创造为核心,重视环境、智能化和强化基础并重追求质的制造业强国为目标。(2分)
说明:
建国初期中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包围,国家主权遭受严重威胁;缺乏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实行“一边倒”倒向社会主义国家的外交政策,向苏联学习;为了加快实现现代化和保卫国家安全。这一经济发展战略促进我国短时间内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和盲目求快的左倾错误导致了违背经济发展规律,严重资源破坏,农轻重比例失调等一系列问题。(4分,原因和影响各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