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毕业生如何升入高中学习既是学校教育评价与管理的一个专业问题,也是涉及社会公平受广大民众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昨天上午,刚完成温岭初中教育考察的市教育局局长应恩民说,“武义策略”用的是中考招生“五挂钩”,而在温岭也提出了相应的中考改革设计理念,其目的都是为了让初中教育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轻负担高质量”。
“温岭经验”可作借鉴
温岭市高中招生制度改革始于1999年,经过9年的实践,已经在我省产生很大影响。此前,省教育厅、省教科院对其高中招生的指标分配志愿录取模式进行了专题调研。上月末,市教育局组织基础教育处、市教研室、教科所等有关工作人员一行赴温岭进行了考察。
据介绍,温岭市每年的初升高学生数在1.5万人左右。作为一个经济较发达的城市,百姓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十分强烈,愿意为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而进行投资的家长不在少数。自1999年开始,该市教育局依据当地教育发展的现状率先提出将重点高中部分招生计划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并每年增加比例,到2007年实现100%全额分配,实现教育“出口”公平。
根据“温岭经验”,各初中学校名额分配的依据为三项指标:一、初中学校上年度督导评估等级,即学校的综合办学水平。二、初中学校上年度中考的全科学生学业平均水平。三、初中学校本年度的毕业生数。中考招生改革设计理念就是让每一所初中都成为通往优质高中的桥梁,让每一所初中和高中都在新的平台上实现优质教育。它向社会做出了一个大胆的承诺:每一所学校都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就近入学是最合理的选择。
“名额分配确保城乡孩子的出口公平。”“分配指标引导每一个孩子教育过程的公平。”“学校不仅仅盯优秀生,开始狠抓中等生和后进生,转变一个后进生并不亚于培养一个优秀生逐渐成了很多初中学校的共识。”省教科院调查数据表明,该市有八成学生家长认为这一改革有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其中不少家长和教师认为,100%全额分配,0机动名额预留的招生改革体制缓解了择校风,打破了“人情网”,让教育公平以及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成为可能。
中考“指挥棒”瞄准“减负”
“基础教育是普及教育,高中教育是15年普及教育的一个部分,高中段学校还不具备或者说也没必要去拥有大学才应该从事的教育‘选拔’功能。”市教育局局长应恩民说,2003年我市在全省率先提前两年基本普及了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从学前三年到高中段教育的15年教育,2004年得到全面普及。如今的15年教育普及率达到98.91%,高于温岭市92%的普及率。从某种程度上说,优化率也可以做得比温岭更好。而近几年,为减轻初中生的升学压力,我市的中考“指挥棒”已经在逐步变化。
淡化中考文化成绩价值取向而设立综合素质测试内容、报考单招单考特长班须取得相应的标志性成果、试行保送、定向录取、特长录取等多元化招生方式、中考科目增加体育科目……从2006年我市婺城区等五个省级课改实验区以及义乌市课改实验区试行新课改后第一次中考改革方案后,近年来,在录取评价体制和方式上已分步进行改革尝试,将中考“指挥棒”瞄准“减负”,引导教育方向转向“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终身发展”上来。
应恩民说,今年7月和11月,市教育局先后两次召开民主恳谈会,就中考招生体制改革、规范初中办学行为推进“轻负担高质量”等问题问计于民,初中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成为“民智”关注的焦点问题。这些“民智”将成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明年中考招生制度的重要依据,并在大家的监督下,将今后的相关工作做得更好。
中考改革:分步实施 有序推进
“淡化中考选拔的功能,强化教育评价体系,抑制择校促进均衡。”应恩民说,2009年的中考招生方案目前已经开始着手制定,将延续我市以往“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
据介绍,中考改革的目的是进一步构建科学、公正的教育考试机制,从单一的文化考试到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的确立并逐年强化、充实评价体系,中考招生体制的改革最终将与新课程理念的价值取向相一致。
据透露,2009年我市的中考招生方案可望把重点高中多数招生指标分配到初中学校,并将以初中学校综合办学水平、优秀率、全科合格率、后20%的学生比例和毕业生数、规范办学情况等作为重点中学招生指标分配的主要依据。而今后一段时期,我市将围绕“协调、均衡、优质”的发展主题,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核心,以实施素质教育为主题,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以促进教育公平为基石,实现新阶段教育全面协调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程度和教育现代化的水平,把育人模式加快转换到为了一切孩子和孩子的全面发展上来,努力为人人提供合适的教育。
北京中考改革将尝试多种测试 志愿服务纳入
上一篇:学生对改革和老师评价有自己的看法
下一篇:中考传闻要改革考生不必太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