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向、华立、娃哈哈等企业考察报告
为深化“两年”活动,深入实施“555”工程,围绕企业做大、做强、做长这一主题,8月29日—31日,县委书记周学锋、代县长黄继满、副县长张海松亲自带领列入“555”工程亿元企业培育的18家企业老总,赴绍兴县和杭州市的萧山区、上城区、余杭区,考察了万向集团、华立集团、娃哈哈集团、南方控股集团、三力士公司5家知名企业。县委办、县府办、经贸局、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考察。考察活动得到了绍兴县委、县政府和萧山、上城、余杭区委、区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尤其是万向鲁冠球和华立汪力成两位著名企业家亲自出面接待,使考察组同志感动不已。此次考察,使大家充分领略了发达地区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大企业风范,紧迫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深受鼓舞,信心倍增。考察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辉煌的业绩
这次考察的万向集团等5家企业,都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起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是工业企业的一面面旗帜,它们都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万向集团位于萧山区,创办于1969年,从4000元资产的小铁匠铺起家,现已发展成为146亿元资产、3.18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现有专业制造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形成4平方公里制造基地。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并已进入通用、福特等配套生产线。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在国外设立了18家公司和一家技术中心,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钱潮”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创利税16.08亿元。
华立集团位于余杭区,是一家跨地区、多元化、外向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从1970年成立至今,总资产超过80亿元,员工1万余人。控股国内三家A股上市公司。产业涉及仪表及系统、制药、信息电子、房地产等领域。生产基地分布在杭州、重庆、昆明、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在泰国、阿根廷、美国、加拿大设有制造工厂和研究机构。传统核心产品电能表为“中国名牌”产品,“华立”商标亦荣获“驰名商标”称号。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创利税7.8亿元。
娃哈哈集团位于上城区,创建于1987年,靠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行列,公司拥有75亿元资产,员工1.8万人,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娃哈哈”成为了最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饮料品牌。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43亿元,创利税18.82亿元。
南方控股集团和三力士胶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南方控股集团是一家国家级的纺织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40多亿元,已跻身中国500强企业行列。三力士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胶带生产企业,橡胶V带(三角胶带)连续多年产销量、出口量居全国同行首位,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去年销售达到5亿元以上。
二、珍贵的经验
万向等知名企业尽管发展历程各有千秋,但都具备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和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借鉴。
1、企业家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领袖人物,华立集团老总汪力成、万向集团老总鲁冠球、娃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初见汪力成和鲁冠球,就即刻让人感受到其于儒雅之中所显示出的一股果敢的英气,那是一种由睿智与优雅气度和谐交融的个人魅力,强烈而富有感染力。汪力成不但是企业家,还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曾于2001年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为当年的“中国第一商人”。而鲁冠球更富传奇色彩,这位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农民的儿子,现在已经成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浙江大学MBA特聘导师,获得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政工师职称,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被誉为“农民理论家”、企业界的“常青树”。他们能够把企业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这种能力,固然有其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更主要的在于后天获得。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不倦学习、不断进取的高贵品质,才成就了他们运筹维幄的谋划力、把握先机的洞察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力、知人善任的凝聚力和乐于奉献的亲和力,才能引领他们的企业攻坚越坎,长盛不衰。
2、准确的产业和战略定位,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灵魂。
万向集团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做精、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奋斗十年添个“零”,到2009年实现日创利润1000万元,成长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现代化公司的战略目标,坚持“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动作”的战略方针,实施接轨跨国公司运作、接轨先进技术、接轨国际主流市场三大战略举措,一个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已初具雏形。
华立集团制定了到2010年实现经营规模300亿元,建成全球一流的电力设备制造商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技术创新、资本经营、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确立起华立在各产业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增值;通过实施资本经营战略,高起点切入信息电子、制药、电力自动化等高科技产业,创造了中国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扩张的奇迹;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动应对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在海外建厂,收购海外上市公司,与拉森集团、飞利浦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以全球的视角完成产业布局。华立已初步形成了从国外获取高端技术,在国内实现产业化、而向全国及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
另外,娃哈哈、南方控股、三力士等企业也都非常注重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这些成功企业主业突出,定位、目标明确,战略举措切实可行,围绕目标定位,科学运筹,前瞻决策,最大限度地整合所有资源,形成核心优势,使企业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能够顺势应变,知变善变,以新的发展理念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来保证企业在快车道上稳健运行,让人印象深刻。
3、坚持技术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些成功企业都把推进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作为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及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法宝。
万向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居全国第9位,是世界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并在北美设立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开发设计,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
华立集团有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科技开发人员组成的技术创新队伍,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泰国和国内的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华立每年的科技经费不低于年度销售收入的5%。电能表产业上强大的科研实力是“华立”电表得以32年保持卓越的源泉。公司拥有机械表研究所、电子表研究所等七个不同级别的研究所,自主开发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确保了“华立”牌电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也加强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与以色列著名的上市公司尼斯科公司合作成立浙江华立尼斯科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工发高精密度、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式电表和电能计量系统,保持电能计量技术方面与国际的同步。在信息电子产业上,公司收购了飞利浦CDMA手机芯片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部门,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中首家通过海外资本运作直接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华立与北美著名的电力自动化技术集团拉森集团建立了全球领域的电力自动化战略同盟,并通过在北美的子公司——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时刻关注国外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将北美地区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引入国内,以此实现华立的电力自动化产业在技术上的世界级水准。公司还与国内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华立正逐步从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转变为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4、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一流的企业必定十分注重培育富有朝气、饱含激情、充满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在富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中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万向人把企业宗旨定位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就是要让顾客、员工、股东、社会“四满意”,并以此作为万向的公开承诺,以体现万向存在的社会价值;万向人宏扬“讲真话,干实事”的企业精神,倡导“外树诚信形象,内育职业忠诚”的企业道德观,要求每一位员工在企业内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企业外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形成有独特行为内涵的“万向人”现象。这次我们考察万向集团,鲁冠球老总亲自率领接待人员列队迎送,让我们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赞誉和敬佩。在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迎送仪式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万向人没有把我们当成是一支欠发达地区来的考察队伍,而是把我们当成了可联合的力量、可利用的资源。万向确立的“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的开放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一位万向人心中,并随时随地加以体现。万向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斑。
一流的产品、先进的文化,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娃哈哈集团正是凭借良好的品牌效应,加大了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的力度,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不断扩张规模,占领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企业百强行列。知名品牌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三、深刻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天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有力地支撑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大厦。但就整体而言,我们与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的差距还很大,我们还没有一家规模上10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没有一件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橡胶产品、产业用布等传统行业甚至还没有一家上亿元企业来领跑,产业层次低,升级缓慢。尽快做大、做强我们的企业,形势紧迫,任务艰巨。万向等先进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不但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的信心,而且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企业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要想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家,要想实现百年事业的美好理想,惟一的秘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很快,信息更是瞬息万变,尤其是入世后,如何运作资本,如何防范风险,如何让企业按国际游戏规则运作,需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少学习要落伍,不学习就要被淘汰。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要从战略规则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建立学习型企业,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的风气,一种不断创新的氛围。
2、要十分重视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把握好发展方向。
我县许多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多数企业把精力放在内部管理和传统商业竞争手段上,而忽略了战略设计及落在实处的具体实施。中国“名牌”企业很多,有些“长不大,活不长”,速兴速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重要的一条在于没有明确的产品(产业)定位和战略规划,或者产品与发展战略设计互相脱节,战略与手段大大落后于时代的需求。我县的“圣达鳖精”和“总督衬衫”的消亡,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企业的战略设计,要具有持久性,不可一蹴而就;要有非常明确的产品(产业)定位,近期、中期、长远的具体目标和战略举措,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势没有一个实在的指导方针,不管企业的规模多大、地位多稳定,都有可能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和经济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战略对正处于成长期的我县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3、要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构筑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通常被描述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或“竞争优势”。现代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所有竞争能力都来源于其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县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汽车饰品、橡胶制品、产业用布等传统行业大都生产一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易于仿制的产品,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少,多数实行贴牌生产,代人作嫁衣,赚取微薄加工费,只能以低价竞争和多年的客户感情来维持市场。随着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必须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模仿、借牌赢不来核心技术,更赢不来市场,惟有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们要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学会善于引进和使用人才,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领市场制高点,提升产品档次和规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创出品牌,围绕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生产、营销管理人员素质,抓好市场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靠核心竞争力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竞争优势。
4、要深入理解“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是国际化,因企制宜,走自己的路。
开放是国际化的前提,也是加快发展的手段。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企业要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走出去”是国际化,这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一般轨迹,但“引进来”同样是国际化。在我国入世的新形势下,抓住外资大量流入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契机,高起点地开展合资合作,不仅降低了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可引来可观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于我县一些成长中的企业来讲,更具战略价值。目前,石梁酒业已开创了与英博集团合资合作的先河,银轮公司、天成座椅、永贵电器等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也都纷纷主动上门洽谈合作事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态势。竞争与合作,从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竞争与合作都不可偏废,只有竞争的拼死博杀,而没有合作的协同合力,企业就会失去“天使的翅膀”。
5、要致力于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IBM创始人沃森曾经说过,任何一个组织要想生存与成功,首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必须遵守那些理念。这种理念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种被社会肯定、得到企业上下员工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呐、稳定、激活效应,可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企业内聚力和向心力,产生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焕发员工的能动精神,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精心提炼、积累核心价值观,培育开放、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成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6、政府要为企业的成长、壮大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这次考察的萧山区、绍兴县、余杭区,去年人均GDP分别达5200美元、5600美元、3650美元,工业规模分别达到1600亿、1100亿、767亿,在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中分列第7、第10和第20位。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背后,大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非常突出。因此,政府要坚持不懈地实施扶优扶强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要关心、爱护企业家成长,通过培训、考察、论坛、沙龙、联谊等多样途径,提升企业家素质,培养后备梯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高起点培育巨人企业。要加快洪三、坦头、西工业区等工业集聚区的整合提升和标准厂房建设,按照“大企业、大项目进园区,小企业、小项目进标准厂房”的要求,完成工业的合理布局,拓展工业发展空间。
为深化“两年”活动,深入实施“555”工程,围绕企业做大、做强、做长这一主题,8月29日—31日,县委书记周学锋、代县长黄继满、副县长张海松亲自带领列入“555”工程亿元企业培育的18家企业老总,赴绍兴县和杭州市的萧山区、上城区、余杭区,考察了万向集团、华立集团、娃哈哈集团、南方控股集团、三力士公司5家知名企业。县委办、县府办、经贸局、财政局、发改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陪同考察。考察活动得到了绍兴县委、县政府和萧山、上城、余杭区委、区政府的热情接待和妥善安排,尤其是万向鲁冠球和华立汪力成两位著名企业家亲自出面接待,使考察组同志感动不已。此次考察,使大家充分领略了发达地区蒸蒸日上的经济发展态势和大企业风范,紧迫感、责任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深受鼓舞,信心倍增。考察活动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一、辉煌的业绩
这次考察的万向集团等5家企业,都是近几十年来发展壮大起来的,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蓬勃发展的缩影,是工业企业的一面面旗帜,它们都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取得了骄人的业绩。
万向集团位于萧山区,创办于1969年,从4000元资产的小铁匠铺起家,现已发展成为146亿元资产、3.18万名员工的大型企业集团,是国务院120家试点企业集团和国家520户重点企业之一。公司专业从事汽车零部件生产,现有专业制造企业32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7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9家,形成4平方公里制造基地。主导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达65%以上,并已进入通用、福特等配套生产线。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在国外设立了18家公司和一家技术中心,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产品被授予“中国名牌”称号,“钱潮”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208亿元,创利税16.08亿元。
华立集团位于余杭区,是一家跨地区、多元化、外向型的民营股份制企业。从1970年成立至今,总资产超过80亿元,员工1万余人。控股国内三家A股上市公司。产业涉及仪表及系统、制药、信息电子、房地产等领域。生产基地分布在杭州、重庆、昆明、广州、深圳、北京等地,在泰国、阿根廷、美国、加拿大设有制造工厂和研究机构。传统核心产品电能表为“中国名牌”产品,“华立”商标亦荣获“驰名商标”称号。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102亿元,创利税7.8亿元。
娃哈哈集团位于上城区,创建于1987年,靠14万元借款起家,现已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软饮料产量位居全球第五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百强行列,公司拥有75亿元资产,员工1.8万人,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娃哈哈”成为了最受消费者信赖和喜爱的饮料品牌。2004年实现营业收入114.43亿元,创利税18.82亿元。
南方控股集团和三力士胶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绍兴县,南方控股集团是一家国家级的纺织企业,去年销售收入达到40多亿元,已跻身中国500强企业行列。三力士公司是国内最大的胶带生产企业,橡胶V带(三角胶带)连续多年产销量、出口量居全国同行首位,产品获得了“中国名牌”称号,去年销售达到5亿元以上。
二、珍贵的经验
万向等知名企业尽管发展历程各有千秋,但都具备着一些共同的特质和成功经验。这些经验弥足珍贵,值得借鉴。
1、企业家素质决定企业的兴衰成败。
一个成功企业的背后必然站着一位领袖人物,华立集团老总汪力成、万向集团老总鲁冠球、娃哈哈集团老总宗庆后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初见汪力成和鲁冠球,就即刻让人感受到其于儒雅之中所显示出的一股果敢的英气,那是一种由睿智与优雅气度和谐交融的个人魅力,强烈而富有感染力。汪力成不但是企业家,还是一位博士生导师,曾于2001年被《财富》杂志中文版评选为当年的“中国第一商人”。而鲁冠球更富传奇色彩,这位从田野走向世界的农民的儿子,现在已经成为香港理工大学博士、浙江大学MBA特聘导师,获得了高级经济师和高级政工师职称,在《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了60多篇论文、被誉为“农民理论家”、企业界的“常青树”。他们能够把企业从小到大发展成为实力雄厚的现代化企业集团,这种能力,固然有其与生俱来的天赋,但更主要的在于后天获得。正是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不倦学习、不断进取的高贵品质,才成就了他们运筹维幄的谋划力、把握先机的洞察力、与时俱进的创新力、知人善任的凝聚力和乐于奉献的亲和力,才能引领他们的企业攻坚越坎,长盛不衰。
2、准确的产业和战略定位,是企业持续、稳健发展的灵魂。
万向集团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做精、做大、做强汽车零部件产业,围绕奋斗十年添个“零”,到2009年实现日创利润1000万元,成长为拥有核心竞争力和核心价值的现代化公司的战略目标,坚持“大集团战略,小核算体系,资本式经营,国际化动作”的战略方针,实施接轨跨国公司运作、接轨先进技术、接轨国际主流市场三大战略举措,一个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跨国公司已初具雏形。
华立集团制定了到2010年实现经营规模300亿元,建成全球一流的电力设备制造商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技术创新、资本经营、国际化”三大战略的实施。通过技术创新战略的实施,确立起华立在各产业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获取产品和服务的最大增值;通过实施资本经营战略,高起点切入信息电子、制药、电力自动化等高科技产业,创造了中国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扩张的奇迹;通过国际化战略的实施,主动应对加入WTO后的机遇和挑战,在海外建厂,收购海外上市公司,与拉森集团、飞利浦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步,以全球的视角完成产业布局。华立已初步形成了从国外获取高端技术,在国内实现产业化、而向全国及全球市场的资源配置方式。
另外,娃哈哈、南方控股、三力士等企业也都非常注重企业发展战略问题。这些成功企业主业突出,定位、目标明确,战略举措切实可行,围绕目标定位,科学运筹,前瞻决策,最大限度地整合所有资源,形成核心优势,使企业一步步朝着目标奋进。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企业能够顺势应变,知变善变,以新的发展理念制订新的发展战略,来保证企业在快车道上稳健运行,让人印象深刻。
3、坚持技术创新,构筑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引擎”。
此次考察,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这些成功企业都把推进技术创新、开发核心技术作为企业抢占行业制高点及扩大市场占有份额的法宝。
万向集团拥有国家级技术中心和国家级实验室,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拥有量居全国第9位,是世界万向节专利最多的企业。并在北美设立技术中心,负责新产品开发设计,保持与国际先进技术同步开发。
华立集团有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400多名科技开发人员组成的技术创新队伍,他们分布在美国、加拿大、泰国和国内的杭州、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华立每年的科技经费不低于年度销售收入的5%。电能表产业上强大的科研实力是“华立”电表得以32年保持卓越的源泉。公司拥有机械表研究所、电子表研究所等七个不同级别的研究所,自主开发了数十项国家级、省级新产品,确保了“华立”牌电表技术上的领先优势。同时,公司也加强与国外公司的技术合作,与以色列著名的上市公司尼斯科公司合作成立浙江华立尼斯科电气有限公司,合作工发高精密度、高技术含量的电子式电表和电能计量系统,保持电能计量技术方面与国际的同步。在信息电子产业上,公司收购了飞利浦CDMA手机芯片设计及整体解决方案设计部门,成为我国信息产业中首家通过海外资本运作直接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在电力自动化领域,华立与北美著名的电力自动化技术集团拉森集团建立了全球领域的电力自动化战略同盟,并通过在北美的子公司——太平洋系统控制技术公司,时刻关注国外本行业的新技术、新动态,将北美地区先进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和产品引入国内,以此实现华立的电力自动化产业在技术上的世界级水准。公司还与国内的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华立正逐步从一家传统的制造型企业转变为一家拥有核心技术的高科技企业。
4、先进的企业文化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资源是会枯竭的,惟有文化生生不息。一流的企业必定十分注重培育富有朝气、饱含激情、充满生命力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在富有亲和力和凝聚力的企业文化氛围中紧密地团结在一起。万向人把企业宗旨定位为“为顾客创造价值,为股东创造利益,为员工创造前途,为社会创造繁荣”,就是要让顾客、员工、股东、社会“四满意”,并以此作为万向的公开承诺,以体现万向存在的社会价值;万向人宏扬“讲真话,干实事”的企业精神,倡导“外树诚信形象,内育职业忠诚”的企业道德观,要求每一位员工在企业内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在企业外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形成有独特行为内涵的“万向人”现象。这次我们考察万向集团,鲁冠球老总亲自率领接待人员列队迎送,让我们在惊讶之余,更多的是赞誉和敬佩。在这样一种看似简单的迎送仪式当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深刻的文化内涵:万向人没有把我们当成是一支欠发达地区来的考察队伍,而是把我们当成了可联合的力量、可利用的资源。万向确立的“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的开放理念,已经根植于每一位万向人心中,并随时随地加以体现。万向的成功,由此可见一斑。
一流的产品、先进的文化,塑造了良好的品牌形象。娃哈哈集团正是凭借良好的品牌效应,加大了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的力度,在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建立了70余家全资和控股子公司,不断扩张规模,占领市场,迅速发展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饮料生产企业,跻身全国大型企业百强行列。知名品牌为企业腾飞插上了翅膀。
三、深刻的启示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天台工业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优秀企业家,有力地支撑了我县工业经济发展大厦。但就整体而言,我们与发达地区和先进企业的差距还很大,我们还没有一家规模上10亿元的企业,没有一家集团公司和上市公司,没有一件中国名牌和驰名商标,橡胶产品、产业用布等传统行业甚至还没有一家上亿元企业来领跑,产业层次低,升级缓慢。尽快做大、做强我们的企业,形势紧迫,任务艰巨。万向等先进企业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不但增强了我们做大、做强的信心,而且也给予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1、作为企业的掌舵者,企业家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要想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企业家,要想实现百年事业的美好理想,惟一的秘诀就是学习!学习!再学习!现在的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更新很快,信息更是瞬息万变,尤其是入世后,如何运作资本,如何防范风险,如何让企业按国际游戏规则运作,需要有更丰富的知识,少学习要落伍,不学习就要被淘汰。更为重要的,是企业家要从战略规则的角度出发,致力于建立学习型企业,形成一种崇尚学习的风气,一种不断创新的氛围。
2、要十分重视企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把握好发展方向。
我县许多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但多数企业把精力放在内部管理和传统商业竞争手段上,而忽略了战略设计及落在实处的具体实施。中国“名牌”企业很多,有些“长不大,活不长”,速兴速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其中重要的一条在于没有明确的产品(产业)定位和战略规划,或者产品与发展战略设计互相脱节,战略与手段大大落后于时代的需求。我县的“圣达鳖精”和“总督衬衫”的消亡,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企业的战略设计,要具有持久性,不可一蹴而就;要有非常明确的产品(产业)定位,近期、中期、长远的具体目标和战略举措,不能含糊不清,模棱两可。如果对于将来没有一个长期的明确的方向,对本企业的未来形势没有一个实在的指导方针,不管企业的规模多大、地位多稳定,都有可能在新的革命性的技术和经济的大变革中失去其生存条件。战略对正处于成长期的我县企业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3、要十分注重技术创新和品牌打造,构筑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通常被描述为“独一无二”、“与众不同”、“难以模仿”或“竞争优势”。现代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表明,一个企业的所有竞争能力都来源于其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县大多数企业不具备核心竞争力,尤其是汽车饰品、橡胶制品、产业用布等传统行业大都生产一些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易于仿制的产品,出口产品中自主品牌少,多数实行贴牌生产,代人作嫁衣,赚取微薄加工费,只能以低价竞争和多年的客户感情来维持市场。随着原材料、劳动力价格上升和人民币升值,企业的利润空间会越来越小。因此,必须着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模仿、借牌赢不来核心技术,更赢不来市场,惟有创新才是核心竞争力的源泉。我们要加强研发投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学会善于引进和使用人才,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掌握和发展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占领市场制高点,提升产品档次和规模,增加产品附加值。同时,要创出品牌,围绕品牌建设不断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升生产、营销管理人员素质,抓好市场售后服务,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靠核心竞争力塑造知名品牌,靠知名品牌提升竞争优势。
4、要深入理解“走出去”和“引进来”都是国际化,因企制宜,走自己的路。
开放是国际化的前提,也是加快发展的手段。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企业要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走出去”是国际化,这是跨国公司发展的一般轨迹,但“引进来”同样是国际化。在我国入世的新形势下,抓住外资大量流入特别是跨国公司进入中国的契机,高起点地开展合资合作,不仅降低了跨国经营的风险,也可引来可观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管理经验,对于我县一些成长中的企业来讲,更具战略价值。目前,石梁酒业已开创了与英博集团合资合作的先河,银轮公司、天成座椅、永贵电器等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对手也都纷纷主动上门洽谈合作事宜,这是一种非常好的态势。竞争与合作,从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一体两面”,竞争与合作都不可偏废,只有竞争的拼死博杀,而没有合作的协同合力,企业就会失去“天使的翅膀”。
5、要致力于精心培育企业文化
IBM创始人沃森曾经说过,任何一个组织要想生存与成功,首先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理念,作为一切政策和行动的最高准则,其次必须遵守那些理念。这种理念具体到一个企业来说,就是一种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一种被社会肯定、得到企业上下员工高度认同的企业文化,可以产生强大的吸呐、稳定、激活效应,可以在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成为员工的自觉意识和行为,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形成强大的企业内聚力和向心力,产生奋发进取的集体意识,焕发员工的能动精神,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我们的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精心提炼、积累核心价值观,培育开放、先进、独特的企业文化,为企业成长提供强有力支撑。
6、政府要为企业的成长、壮大发挥重要作用。
我们这次考察的萧山区、绍兴县、余杭区,去年人均GDP分别达5200美元、5600美元、3650美元,工业规模分别达到1600亿、1100亿、767亿,在全国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中分列第7、第10和第20位。在其雄厚的经济实力背后,大企业的支撑、带动作用非常突出。因此,政府要坚持不懈地实施扶优扶强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要关心、爱护企业家成长,通过培训、考察、论坛、沙龙、联谊等多样途径,提升企业家素质,培养后备梯队。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注重大企业、大项目的引进,高起点培育巨人企业。要加快洪三、坦头、西工业区等工业集聚区的整合提升和标准厂房建设,按照“大企业、大项目进园区,小企业、小项目进标准厂房”的要求,完成工业的合理布局,拓展工业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