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一、办学条件。
1、办学规模:我校创建于1958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1300人。学校占地面积1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校园整洁优美,绿化覆盖率超过30%,是本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
2、硬件建设:学校建有功能完善的综合楼,有室内体育室、实验仪器室、美术和形体室、电脑和语音室多间,有县级合格图书馆,图书室藏书23000册。电教设备价值达160万元,有校园闭路双控系统和1000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能容纳400人,教室配备50寸背投和展示台,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每位教师配备U盘。90%的教师开始使用电子备课和网络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学校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3、管理水平: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强,学校民主管理风气浓厚。学校在“重考核、重约束、重奖惩、重激励”的同时,注重“人文”管理,形成了“集体和睦相处、人人有权参与、共同互助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管理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南县名校”、“益阳名校”、“益阳市示范完全小学”、“省文明卫生单位”、“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4、师资状况:学校现有在职教师6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42人,小学高级教师40人。近三年先后涌现出了十几名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十佳班主任、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标兵和艺术教育先进个人。配备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综合实践课教师多人。
5、教学研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验立校,突出特色”的办学宗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能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干部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有1项获国家级奖励,2项获省奖,1项获市奖。
二、履行职责。
1、承担省市教科院(所)工作:近三年,我校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两个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求德育工作新途径”和“《成长册》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了省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今年五月,我校又被省教科院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重点研究单位和实验学校。承担的市级课题有“小学美育和主体性艺术教育研究”和“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学校与县教研室紧密联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由校本教研室牵头,每年组织两次面向全县的大型教学示范观摩活动。并将所有县市级示范课、比武课的设计指导全部下放到教研组,各教研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近三年,教师承担县级以上观摩课近50节次;教师参加教学比武获省级一、二等奖3人、市级一、二等奖10人、县一等奖5人,还有十多人获得县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在当地的影响:近三年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毕业班学科会和教学研究月观摩活动已完全由我校承办,为全县的学校课堂教学和课改实验起到了示范作用。2003年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作了题为《以课改为契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典型发言。2004年在全市少代会上,我校德育工作以《放飞雏鹰》为题作经验介绍。2005年,我校又被省教育厅、妇联和关工委授予“‘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
三、新课程实施中的相关情况。
1、教师培训与学习:学校制定了《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主要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骨干送培方式。三年中,学校有9位教师分别参加了市、省、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30多人到外地学习观摩,且所有送培教师返校后承担讲座或上示范课。并要求每位教师订一份业务杂志,在全面完成通识培训的基础上,目前重点进行实践层面上的研究,学写教学案例和教育述事,每人一个“校本教研记录本”,把教师日常的业务学习、个案反思、心得体会、教育叙事等随时记录下来,让教师在岗位上实践、在业余时间自修,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学校真正成为了学习化组织。
2、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近年来,我们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建立了由校本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经常性研讨活动。按照课改的要求,用“三维”目标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来统领课堂,要求全体教师精益求精,加强课堂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现代气息,闪烁时代的光辉。学校通过主动请、相互研、内部比等研究形式,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近年来老师撰写的论有上百多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发表,其中去年就有9篇获得省级奖励、10篇获得市级奖励、45篇获得县级奖励。
3、校本课程开发: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学校引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同时在重视学生学习和思想形成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的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开发使用校本课程——《成长册》,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成长册》的使用不断帮助学生成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机制。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去年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 100% ,优秀率为 90% 。1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4名学生被分别评为市、县三好学生,18名学生被评为镇三好学生,1人被评为市优秀队员。
4、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与实施:
为了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学习途径,我校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把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把握教师教学的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方向,一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实践中,有的教师尝试把学科教材分解成许多小专题供学生研究,有的教师力图摈弃接受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贯穿学科教学的始终;也有不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带领学生尝试搞课题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大胆探索。
2005年11月3日
南县南洲实验小学
一、办学条件。
1、办学规模:我校创建于1958年,现有18个教学班,学生1300人。学校占地面积10100平方米,建筑面积6520平方米,校园布局合理,校园整洁优美,绿化覆盖率超过30%,是本县规模最大的一所完全小学。
2、硬件建设:学校建有功能完善的综合楼,有室内体育室、实验仪器室、美术和形体室、电脑和语音室多间,有县级合格图书馆,图书室藏书23000册。电教设备价值达160万元,有校园闭路双控系统和1000兆校园网,多媒体教室能容纳400人,教室配备50寸背投和展示台,每个办公室配备了电脑,每位教师配备U盘。90%的教师开始使用电子备课和网络学习,运用多媒体教学成为了学校教师的一种自觉行动。
3、管理水平:学校实行“校长全面负责,党组织保证监督,教代会民主参与”的管理体制,教职工主人翁意识强,学校民主管理风气浓厚。学校在“重考核、重约束、重奖惩、重激励”的同时,注重“人文”管理,形成了“集体和睦相处、人人有权参与、共同互助合作、满足不同需求”的管理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南县名校”、“益阳名校”、“益阳市示范完全小学”、“省文明卫生单位”、“省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实验学校”、“省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称号。
4、师资状况:学校现有在职教师61人,其中本科学历8人,专科学历42人,小学高级教师40人。近三年先后涌现出了十几名国家、省、市级骨干教师、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十佳班主任、十佳少先队辅导员标兵和艺术教育先进个人。配备有专职音、体、美、计算机、综合实践课教师多人。
5、教学研究: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实验立校,突出特色”的办学宗旨,稳步推进课程改革,教师能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理念指导教学活动,干部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究,课题研究成果有1项获国家级奖励,2项获省奖,1项获市奖。
二、履行职责。
1、承担省市教科院(所)工作:近三年,我校先后承担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深化研究与推广实验”的两个子课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求德育工作新途径”和“《成长册》的实践与研究”的研究工作。同时开展了省基础教育科研课题“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工作。今年五月,我校又被省教科院确定为“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重点研究单位和实验学校。承担的市级课题有“小学美育和主体性艺术教育研究”和“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2、参与各级教研活动:学校与县教研室紧密联系,发挥专业引领作用,由校本教研室牵头,每年组织两次面向全县的大型教学示范观摩活动。并将所有县市级示范课、比武课的设计指导全部下放到教研组,各教研组研究热情空前高涨。近三年,教师承担县级以上观摩课近50节次;教师参加教学比武获省级一、二等奖3人、市级一、二等奖10人、县一等奖5人,还有十多人获得县市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3、在当地的影响:近三年面向全县的教学开放周、毕业班学科会和教学研究月观摩活动已完全由我校承办,为全县的学校课堂教学和课改实验起到了示范作用。2003年在全县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教学质量总结表彰大会上,我校作了题为《以课改为契机,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典型发言。2004年在全市少代会上,我校德育工作以《放飞雏鹰》为题作经验介绍。2005年,我校又被省教育厅、妇联和关工委授予“‘双合格’家庭教育先进集体”。
三、新课程实施中的相关情况。
1、教师培训与学习:学校制定了《实施基础教育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方案》,主要采用集中学习、个人自学和骨干送培方式。三年中,学校有9位教师分别参加了市、省、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30多人到外地学习观摩,且所有送培教师返校后承担讲座或上示范课。并要求每位教师订一份业务杂志,在全面完成通识培训的基础上,目前重点进行实践层面上的研究,学写教学案例和教育述事,每人一个“校本教研记录本”,把教师日常的业务学习、个案反思、心得体会、教育叙事等随时记录下来,让教师在岗位上实践、在业余时间自修,不断提高研究能力,学校真正成为了学习化组织。
2、校本教研制度建设:近年来,我们把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作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心,建立了由校本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组成的三级教研网络,经常性研讨活动。按照课改的要求,用“三维”目标和全新的教育理念来统领课堂,要求全体教师精益求精,加强课堂设计,优化教学环节,摒弃陈旧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教学充满现代气息,闪烁时代的光辉。学校通过主动请、相互研、内部比等研究形式,以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的问题。近年来老师撰写的论有上百多篇获县级以上奖励或公开发表,其中去年就有9篇获得省级奖励、10篇获得市级奖励、45篇获得县级奖励。
3、校本课程开发: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对学校教育的需求。学校引进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同时在重视学生学习和思想形成过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性的课改新理念的指导下,我校开发使用校本课程——《成长册》,全面记录和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质、劳动技能素质和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成长册》的使用不断帮助学生成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形成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内部机制。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学生在自我管理、自理能力、创新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去年学生思想品德评价合格率为 100% ,优秀率为 90% 。1名学生被评为省三好学生,4名学生被分别评为市、县三好学生,18名学生被评为镇三好学生,1人被评为市优秀队员。
4、研究性学习的开设与实施:
为了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种渠道学习途径,我校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把研究性学习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学中把握教师教学的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方向,一改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生学习成为在教师引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实践中,有的教师尝试把学科教材分解成许多小专题供学生研究,有的教师力图摈弃接受性学习,将探究性学习贯穿学科教学的始终;也有不少教师在学科教学中带领学生尝试搞课题研究等等,这些都是在学科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大胆探索。
2005年11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