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县地处安徽省淮河中游南岸,东临淝水,西界淠河,南依江淮分水岭,北靠八公山。国土面积2986平方公里,辖32个乡镇,耕地184万亩,总人口1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7万人。1991年,寿县遭受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全县受灾程度之深,在安徽省也属罕见。灾后,寿县迅速恢复生产,加快建设,取得了抗灾史上的重大胜利。
一、1991年洪涝灾害损失惨重
寿县由于位处江淮丘陵地区,是淮河的“洪水走廊”,有“七十二水归正阳”之说,洪涝灾害频繁,被称为“水口袋”。解放前1450年至1949年的5XX年间,共发生水灾122次。解放后的50年间,全县发生较大型洪涝灾害18次,几乎两、三年就有一次。全县50%耕地、60%的人口和70%以上的工农业总产值,长期处在洪患威胁之下。1954年大水,在7月份的22天中,累计降雨量700毫米,正阳关水位达26.55米,是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洪水位,全县淹没耕地114万亩,被水围困25.8万人;1991年夏,淮河地区普降暴雨,从5月18日到7月10日,寿县降雨达到968.7毫米,是历史同期的5倍,其中6月12日至14日三天降雨424毫米,为全省同期降水量最大值,超过2XX年一遇。与此同时,淮河上游及大别山区洪峰迭起,寿县内湖外河水位暴涨,正阳关最高水位达26.51米,超保证水位0.51米。外洪内涝夹击,寿县古城被水围困达3个月之久。全县32个乡镇有27个乡镇受灾,成灾人口85.2万人,特重灾民41.4万人,11.5万户43.9万间房屋被毁坏,46万灾民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9.8亿元,其中灾民固定资产损失达2.2亿元。农业受灾最重,损失达5.5亿元,全县复种面积315.6万亩,受灾266.1万亩,绝收110万亩,受灾面积占复种面积的84%,因灾减产占预计产量的58%。全县314个乡以上工业企业有254个受灾停产或半停产,经济损失8153万元。基础设施大部分被毁,129处生产圩堤全部漫溃,水利、交通、电力、通讯、气象、文教卫等设施直接经济损失达9730万元。
二、抗洪救灾取得巨大胜利
面对严峻的灾情,寿县防汛抗旱指挥部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全力以赴抗洪救灾。经过全县人民艰苦奋战,创造了抗灾史上的奇迹,'91抗洪斗争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一是保住了城墙和淮、淠河大堤。寿县淮、淠河堤防133公里,战线长,任务重。在张马淠堤、正南淮堤、寿西淮堤全部超出保证水位的情况下,由于各防汛指挥所指挥得力,有关区镇乡的高度重视,5000多名干部民工的卓绝努力,终于克服了沙基沙堤、险工险段多的不利条件,及时处理险情和隐患600多处,战胜了三次洪峰,征服了有记录以来超保证水位最高的汛情,确保了淮淠河大堤的安全,创造了奇迹。县城保护着12万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城墙溃破,损失将难以估计。在县防指、城防所的精心部署下,加强了城防力量,提高警惕,严加防守,确保了城墙安然无恙。来我县视察指导的上级领导及我县人民都对保堤保城人员的成绩举手称赞。事实上保堤保城的干部民工确实付出了极大的心血和汗水,其功绩将永垂史册。
二是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在如此巨大的雨情、汛情、灾情面前,由于各级的高度重视,采取了果断措施,积极抢险,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全县共组织了大小船只1500多艘(4.7万个吨位),及时安全地转移了40多万灾民,使全县的防汛抢险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没有出现大的问题,这是广大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表现。
三是抢救了大量的国家财产。在巨大的洪涝灾害面前,广大干部职工把国家和集体利益放在首位,顽强与洪水作斗争,抢救国家财产。全县乡以上工业企业投入2万人,284万元的防汛器材,共抢救了机电设备和原材料、成产品等价值2697万元。特别是县水产公司的干部职工,日夜奋战,以硬拼死保的精神,保住了价值300多万元的冷库及其设备,减少了国家的重大损失。农业部门抢运良种40万公斤,免受损失。
四是维护了大局利益。在连续长期的强降雨中,上游水库、干渠超历史的泄洪,淹没了我县大片土地,广大干群毫无怨言,保护了大局。瓦埠区接到县防指调船的通知,区委、区公所连夜组织,提前送船30艘。隐贤镇还发动群众给外县围困群众送干粮送日用品。这种顾全大局,乐于奉献的精神值得赞扬。
五是维护了社会正常秩序。主要是维护了社会的治安秩序、交通秩序、市场秩序,使人民群众的生活、工作环境受到保护,稳定了民心,稳定了大局。
三、取得抗洪救灾胜利的原因
'91抗洪工作能够取得巨大胜利,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有
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有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有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
一是抗洪救灾斗争始终得到了党中央、xx的亲切关怀和巨大支持。在寿县人民奋力抗洪救灾的关键时刻,xx总书记、李鹏总理、田纪云副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先后来到寿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指导抗灾救灾工作。7月7月至8日,正当寿县汛情处于最紧张的时候,xx总书记亲临灾区视察,明确指出了“振奋精神、加强领导、团结协作、战胜灾害”的指导思想。7月20日下午,原xx总理李鹏同志乘坐直升飞机抵达被洪水围困的寿县县城。冒着39度的高温,李鹏来到城外东津村、花园村灾民住地,代表党中央、xx,代表xx总书记,向受灾群众表示亲切慰问。看到灾民情绪稳定,灾区秩序安定,他对当地干部说,当前我们要解决好灾民们的吃饭、住宿、医疗三大问题。要告诉大家,困难是暂时的,有党的领导,有国家和人民的支持,有灾区群众的努力,我们一定能战胜灾害,重建家园。中央40多家部、委及省委、省政府对寿县的特大洪涝灾害也十分关注,主要领导纷纷亲临寿县视察灾情、慰问灾民。带来了温暖和支持,给了广大干群抗灾以巨大的鼓舞和力量。
二是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这次抗御百年不遇的灾害中,寿县各级党组织经受住了考验,是坚强的战斗堡垒。各级领导班子在大灾面前,指挥有方,决策果断。广大的共产党员、国家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在这次大灾中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有的不顾年老体弱深入灾区,为灾民解决实际问题;有的与民工同吃同住同劳动,参加战斗,指挥战斗;有的哪里最危险就出现在哪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有的不怕苦不怕累,坚守岗位,日夜奋战;有的乡村干部和党员,在极其艰险的情况下,冲锋陷阵,首先抢救困难户。全县上下涌现出许多奋不顾身,可歌可泣的先进典型。
三是人民群众发挥了主力军作用。参加保堤保城抢险抗灾斗争的40多万民工,不怕牺牲,无畏无惧。他们宁愿不要小家,誓死确保大堤,日夜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有的民工家庭房倒屋塌,有的不知妻儿去向,有的连续两、三天饿着肚子,但仍众志成城,坚持不懈,奋力拼搏,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一心跟党走,坚决夺取抗洪救灾胜利的凯歌。充分显示了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是抗洪救灾的主力军。
四是人民子弟兵的无私救援。在寿县抗洪抢险进入最关键的时刻,人民解放军的一千多名官兵,日夜兼程,奔赴抗洪救灾第一线,与寿县干群同唱抗天歌。他们“视灾区为故乡,视灾民如亲人”,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有险情哪里上。解放军除直接参加寿县的保城保堤外,还为当地灾民送来了帐蓬等急需的救灾物品。人民解放军勇于拼搏的革命精神,激励全县人民的抗洪救灾斗争。
五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体现。寿县洪涝灾害发生后,全国各地人民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无产阶级革命精神,积极支援寿县受灾人民,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全县人民度过难关,战胜灾害的信心。据不完全统计,灾后寿县共收到上级拨给的救灾款700多万元,救灾粮1400万公斤,救灾煤6000多吨,接受各地捐赠、援助款1000多万元,衣物23537件,各种熟食5万公斤,捐献药品价值逾万元,帐蓬300顶,还有一大批搭庵棚的毛竹、油毡、铅丝等。我县区镇乡干部职工及轻灾区群众也积极向灾区捐款捐物。
四、灾后灾民生活得到了保证
大水给寿县人民带来了来顶之灾,全县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几十万灾民严重缺粮。面对困难以及将来临的雨雪关、春节关和春荒关,县委、县政府把安排灾民生活、确保灾民安全度过“三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做到了“四个确保”。
一是确保灾民有饭吃。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全县共发放救灾粮6833.94万公斤,保证灾民每人每天至少有1斤口粮;下拨救灾煤7010吨,安排钱煤配套款218万元,保证灾民不断炊。
二是确保灾民有衣穿。全县共发放衣物95万件,其中棉衣21万件,棉被4万床,重点是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和“三光户”,保证了灾民有过冬棉衣和过冬棉被。
三是确保灾民有房祝1991年9月底前,投资3186万元建起过冬庵棚10.6万间;同时开展建房试点,建造17处3500间两层楼房。1991年底,建成永久性房屋2.71万间,安排灾民1.44万户。
四是确保灾民有病能医。全县设立56个医疗点,组织87个医疗队和350个消毒小组深入灾区治病发药,监测疫情病情,保证灾民有稳定的情绪和足够的体力,搞好生产自救,确保了大灾之年无大疫。
六、灾后恢复和发展进展顺利
大水过后,寿县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团结起来,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以满腔的建设热情,去重建美好的家园,去谱写振兴寿县的创业之歌。提出了:一年医治创伤,两年恢复元气,三年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建设目标。
按此目标,寿县当年就打了“五场硬仗”。一是作物补种硬仗。从7月2日至8月5日,及时补种各类作物35万亩;二是秋种硬仗。战胜百日无雨的严重干旱,播种小麦90万亩,油菜67万亩,为来年午季丰收打下了基础;三是工业复产硬仗。用3个月时间,通过自力更生,使全县254个因灾停产的县办工业企业及乡镇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四是水利冬修硬仗。从10月至来年2月用5个月时间,出工30万人,投入劳动积累工1200万个,完成土石方1100万立方米,及时修复水毁水利工程4640处;五是水毁设施恢复硬仗。及时修复水毁的教育、交通、通讯、电力、广播等方面的水毁设施,共修复和新盖校舍8000余间,使118所水毁的中小学于9月1日都按时开学。修复水毁公路313条512.3公里。架设电力线杆5283根,广播线杆5992根,供电恢复正常,广播重新接通。仅用8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灾后恢复,医治了水灾的创伤。
此后,寿县紧紧抓装八五”期间有利的发展机遇,立足县情,深刻反思,突出重点,加快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4.5亿元增加到28亿元,年递增24.8%。财政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1993年甩掉“讨饭型”财政帽子,1994年消化历年赤字实现收支平衡,1995年成为亿元财政县,1998年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比1992年增长6.7倍,年递增31.6%,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3年的3.7%,提高到1997年的8.2%,位列全省第14位。农民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176元增长到1998年的1782元。县级经济综合实力由全省41位上升到34位。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65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5万人。“八五”期间,成为寿县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此间,寿县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寿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寿县非旱即涝,十年九灾。通过1991年灾后反思,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兴寿之要,惟在治水”。多年来,寿县始终把治水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每逢冬春,都要组织40万大军会战在水利冬修第一线,县乡有重点,村村有工程,户户都出力。在用工方式上创造出了“推磨转圈”,在发挥综合效益上创造了“塘口经济”。几年来,寿县“书记、县长一张图、水利部门一本书、一任接着一任干”,已连续多年被盛地评为水利兴修先进县。全县上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水利是产出回报率最高的产业,兴修水利能够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每年都要坚持抓,一张蓝图绘到底,决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据统计,从1991年至1998年,全县累计投入劳动积累工9811万个,资金9612万元,兴修各类水利工程5.49万处,完成土石方8455.9万立方米。通过兴修,我县堤防防洪标准已提高到40年一遇,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41.77万亩,排涝自排能力达到1890秒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
作为沿淮贫困县,寿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的呢?除群众投工投劳外,寿县开辟了三个渠道,一是如期足额征收水利四项规费;二是每亩耕地征收2斤稻谷进行集资,建立水利发展基金;三是采劝以劳代工,以工折资,以资入股,以股分利”的形式,在全县广泛兴起股份合作制兴修水利热潮。1997年全县兴修的840口当家塘,40%都是以这种形式建成的。
二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寿县是农业大县,优势在农业,希望在农业,潜力在农业。抓住了农业,就抓住了全县发展的根本。几年来,寿县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践中,寿县广大干群充分体会到,只有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促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寿县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抓大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重在提高复种指数,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三元结构;畜牧水产加大发展步伐,生猪饲养量由1991年的58万头发展到1998年的129万头,水产品捕捞量由1991年的7820吨发展到1998年的5.6万吨,林牧渔业比重达到49.3%。二抓提高农业科技含量。1991年以来,寿县先后推广10项农业新技术,并实行农业三师技术承包制度,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0%。三抓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县现已建成优质粮、油料、席草、林果、水产、棉花、蔬菜、生猪、白鹅、蚕桑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粮油棉、畜牧、水产、果菜、席草、茧丝绸等六大支柱产业。建成安丰油脂、板桥草席等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得以增强。灾后几年,我县的农业发展势头强劲,199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4亿元,是1991年的6倍;粮食总产年递增8.5%,到1998年已达95万吨,与油料、水产一起,均跻身于全国百强县;畜牧生产、农机化生产等位居全省前列;林业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称号。
三是大力发展县乡工业。农业大县的根本出路在于找准农业与工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寿县按照“主攻县乡工业,加快发展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实行县乡工业“一把手”工程。1992年以来寿县共投入资金3.5亿元,新上技改项目87个,扶优造舰,重工强工,县乡工业和乡镇企业快速扩张,先后建成寿春水泥、寿州化工、安丰油脂、皖西机械、棉麻工贸等5家工业集团,有7家企业进入国有大中企业行列,拥有亿元企业4家。199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6.4亿元,为1991年的近10倍,年递增37%;乡镇企业实现营销收入38.9亿元,是1991年的10倍,年递增43.5%。
四是大力推进村镇康居建设步伐。寿县紧紧抓住灾后加大投入的机遇,把村镇建设放在农村奔小康的突出位置来抓,将14个重灾乡镇17个重点村列为村镇规划建设示范点。在规划上,田、林、路、渠综合考虑,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土地管理相结合,与土地调整相结合,与发展庭院经济、多种经济和乡镇企业相结合,与新农村远景建设相结合。在资金筹集上,寿县坚持“一个为主,五个一点”的办法,即群众自筹为主,互助一点、贷款一点、保险赔偿一点、国家支援一点、减免一点,到1992年底,全县灾民基本上都住上了安全、实用的住房。1992年后,寿县陆续对17个建制乡镇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64个小集镇的建设水平,建设100个中心村,全面改造农村居住环境。到1998年底,全县已建成100户以上的康居点135个,50户以上的康居点630个,农村住房有了很大改善。1991年,寿县农村80%是草房;1998年,80%改变为永久性砖瓦房,新建住房达15.7万间6.3万户,灾后过渡性庵棚已基本消灭。与此相适应,1995年,实现了村村通电,新建和改造高压线路845.1公里;1996年,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31部;1998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381个村实现晴雨通车,公路密度由1992年18.4公里/万平方公里发展为37.7公里/平方公里。
七、寿县灾后恢复和发展带来的启示
水灾既是灾难,也是机遇,通过寿县1991年以来灾后恢复和发展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灾后重建家园要充分利用好五个有利条件。一要利用好群众空前的政治热情。经过抗洪救灾的考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增强,全县人民凝聚力得到增强,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显着改善;二要利用好群众强烈的灾后重建意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灾后重建的强大内在动力;三要利用好灾后提供的农村治理的有利空间。不破不立,洪水冲了土房子、草房子,毁了破坛坛、旧罐罐,为高起点、高水平重整山河提供了有利空间;四要利用好灾后重建的政策机遇。中央和地方为了支持灾后的恢复和发展,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定要将之用足、用好、用活;五要利用好灾后的市场机会。灾后的市场需求量大,必然有一个经济活跃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二是要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大灾过后,可以暴露出许多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因此,灾后各行各业都要抓好深刻反思,问一问,淹明白了没有。对于造成灾害的原因,抗灾避灾的措施,灾后重建应注意的问题等,通过反思得出结论,唤醒干部,唤醒群众,认识规律,激发斗志。在灾后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应本行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这样的规划才有针对性,才有新起点。如寿县围绕抗灾避灾问题,面对作为淮河行蓄洪区的客观现实,提出灾后建房实行“四靠”,即靠公路、靠庄台、靠集镇、靠岗地。靠庄台、靠岗地,有利于避开水灾;靠集镇有利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抗灾能力;靠公路有利于行蓄洪时安全撤离。灾后重建和发展,必须拿出重整山河的大气魄,实行田、林、路、渠、园、镇、宅、厂、校、嘲十位一体”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全面改造。田、林、路、渠、园治理,是改造自然的需要;镇、宅、厂、校、场治理,是改造社会的需要。
三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大灾之后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好时期。这个时候,民心最齐,能够握紧拳头,集中力量,把各类资金捆起来使用,形成规模优势。如寿县当年救济的1个亿资金,30%用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50%用来解决灾民住的问题,在解决群众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用了17%的资金投入到以前投入太小,而且今后政策上不可能短时间投入太多的公益事业上,如防洪、除涝工程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办一些过去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
四是灾后工作的落脚点要放在发展上。受灾就是一次机遇,是灾区经济全面调整和大发展的机会。重点要抓好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灾后也是科技推广的最好时期。如寿县当年灾后秋种缺种子,由政府负责提供,全部实现了良种化;由于水灾,当年耕牛大量死亡,又为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创造了条件。灾后,群众对党和政府更加信赖,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对面指导生产,农民容易接受。总之,灾后重建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精心组织,不搞简单复制型恢复,真正把重建后的抗灾能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农民容易接受。总之,灾后重建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精心组织,不搞简单复制型恢复,真正把重建后的抗灾能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ƒ五、灾后灾民生活得到了保证
大水给寿县人民带来了来顶之灾,全县几十万灾民无家可归,几十万灾民严重缺粮。面对困难以及将来临的雨雪关、春节关和春荒关,县委、县政府把安排灾民生活、确保灾民安全度过“三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做到了“四个确保”。
一是确保灾民有饭吃。1991年6月至1992年5月,全县共发放救灾粮6833.94万公斤,保证灾民每人每天至少有1斤口粮;下拨救灾煤7010吨,安排钱煤配套款218万元,保证灾民不断炊。
二是确保灾民有衣穿。全县共发放衣物95万件,其中棉衣21万件,棉被4万床,重点是五保户、军烈属、特困户和“三光户”,保证了灾民有过冬棉衣和过冬棉被。
三是确保灾民有房祝1991年9月底前,投资3186万元建起过冬庵棚10.6万间;同时开展建房试点,建造17处3500间两层楼房。1991年底,建成永久性房屋2.71万间,安排灾民1.44万户。
四是确保灾民有病能医。全县设立56个医疗点,组织87个医疗队和350个消毒小组深入灾区治病发药,监测疫情病情,保证灾民有稳定的情绪和足够的体力,搞好生产自救,确保了大灾之年无大疫。
六、灾后恢复和发展进展顺利
大水过后,寿县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县委、县政府号召全县人民团结起来,发扬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抗洪精神,以大无畏的英勇气概,以满腔的建设热情,去重建美好的家园,去谱写振兴寿县的创业之歌。提出了:一年医治创伤,两年恢复元气,三年进入发展快车道“的建设目标。
按此目标,寿县当年就打了“五场硬仗”。一是作物补种硬仗。从7月2日至8月5日,及时补种各类作物35万亩;二是秋种硬仗。战胜百日无雨的严重干旱,播种小麦90万亩,油菜67万亩,为来年午季丰收打下了基础;三是工业复产硬仗。用3个月时间,通过自力更生,使全县254个因灾停产的县办工业企业及乡镇企业全部恢复生产;四是水利冬修硬仗。从10月至来年2月用5个月时间,出工30万人,投入劳动积累工1200万个,完成土石方1100万立方米,及时修复水毁水利工程4640处;五是水毁设施恢复硬仗。及时修复水毁的教育、交通、通讯、电力、广播等方面的水毁设施,共修复和新盖校舍8000余间,使118所水毁的中小学于9月1日都按时开学。修复水毁公路313条512.3公里。架设电力线杆5283根,广播线杆5992根,供电恢复正常,广播重新接通。仅用8个月时间就基本完成了灾后恢复,医治了水灾的创伤。
此后,寿县紧紧抓装八五”期间有利的发展机遇,立足县情,深刻反思,突出重点,加快建设,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都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到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由1991年的4.5亿元增加到28亿元,年递增24.8%。财政收入逐年大幅度增长,1993年甩掉“讨饭型”财政帽子,1994年消化历年赤字实现收支平衡,1995年成为亿元财政县,1998年财政收入达到2.3亿元,比1992年增长6.7倍,年递增31.6%,财政收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993年的3.7%,提高到1997年的8.2%,位列全省第14位。农民人均收入由1991年的176元增长到1998年的1782元。县级经济综合实力由全省41位上升到34位。贫困人口由1992年的65万人减少到1998年的5万人。“八五”期间,成为寿县经济发展最快、城乡面貌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此间,寿县重点抓了四个方面:
一是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寿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寿县非旱即涝,十年九灾。通过1991年灾后反思,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刻认识到“兴寿之要,惟在治水”。多年来,寿县始终把治水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每逢冬春,都要组织40万大军会战在水利冬修第一线,县乡有重点,村村有工程,户户都出力。在用工方式上创造出了“推磨转圈”,在发挥综合效益上创造了“塘口经济”。几年来,寿县“书记、县长一张图、水利部门一本书、一任接着一任干”,已连续多年被盛地评为水利兴修先进县。全县上下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水利是产出回报率最高的产业,兴修水利能够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效益,是“富民工程”、“德政工程”,每年都要坚持抓,一张蓝图绘到底,决不能“好了疮疤忘了痛”。据统计,从1991年至1998年,全县累计投入劳动积累工9811万个,资金9612万元,兴修各类水利工程5.49万处,完成土石方8455.9万立方米。通过兴修,我县堤防防洪标准已提高到40年一遇,有效灌溉面积增加到141.77万亩,排涝自排能力达到1890秒立方米,新增蓄水能力1.5亿立方米。
作为沿淮贫困县,寿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所需的大量资金从哪里来的呢?除群众投工投劳外,寿县开辟了三个渠道,一是如期足额征收水利四项规费;二是每亩耕地征收2斤稻谷进行集资,建立水利发展基金;三是采劝以劳代工,以工折资,以资入股,以股分利”的形式,在全县广泛兴起股份合作制兴修水利热潮。1997年全县兴修的840口当家塘,40%都是以这种形式建成的。
二是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寿县是农业大县,优势在农业,希望在农业,潜力在农业。抓住了农业,就抓住了全县发展的根本。几年来,寿县始终坚持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动摇,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实践中,寿县广大干群充分体会到,只有变对抗性农业为适应性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才能促使农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此,寿县主要抓了三个方面,一抓大农业结构调整。种植业重在提高复种指数,变粮经二元结构为粮经三元结构;畜牧水产加大发展步伐,生猪饲养量由1991年的58万头发展到1998年的129万头,水产品捕捞量由1991年的7820吨发展到1998年的5.6万吨,林牧渔业比重达到49.3%。二抓提高农业科技含量。1991年以来,寿县先后推广10项农业新技术,并实行农业三师技术承包制度,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40%。三抓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全县现已建成优质粮、油料、席草、林果、水产、棉花、蔬菜、生猪、白鹅、蚕桑等十大商品基地,形成粮油棉、畜牧、水产、果菜、席草、茧丝绸等六大支柱产业。建成安丰油脂、板桥草席等亿元产业化龙头企业,反哺农业的能力得以增强。灾后几年,我县的农业发展势头强劲,1998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8.84亿元,是1991年的6倍;粮食总产年递增8.5%,到1998年已达95万吨,与油料、水产一起,均跻身于全国百强县;畜牧生产、农机化生产等位居全省前列;林业荣获“全国造林绿化百强县”称号。三是大力发展县乡工业。农业大县的根本出路在于找准农业与工业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以工补农,以工促农,提高农业的工业化水平。我县按照“主攻县乡工业,加快发展开发性农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思路,实行县乡工业“一把手”工程。1992年以来寿县共投入资金3.5亿元,新上技改项目87个,扶优造舰,重工强工,县乡工业和乡镇企业快速扩张,先后建成寿春水泥、寿州代工、安丰油脂、皖西寿勇、棉麻工贸等5家工业集团,有7家企业进入国有大中企业行列,拥有亿元企业4家。1998年,全县实现工业总产值36.4亿元,为1991年的近10倍,年递增37%;乡镇企业实现营销收入38.9亿元,是1991年的10倍,年递增43.5%。四是大力推进村镇康居建设步伐。寿县紧紧抓住灾后加大投入的机遇,把村镇建设放在农村奔小康的突出位置来抓,将14个重灾乡镇17个重点村列为村镇规划建设示范点。在规划上,田、林、路、渠综合考虑,做到四个结合,即与土地管理相结合,与土地调整相结合,与发展庭院经济、多种经济和乡镇企业相结合,与新农村远景建设相结合。在资金筹集上,寿县坚持“一个为主,五个一点”的办法,即群众自筹为主,互助一点、贷款一点、保险赔偿一点、国家支援一点、减免一点,到1992年底,全县灾民基本上都住上了安全、实用的住房。1992年后,我县陆续对17个建制乡镇进行改造和完善,提高64个小集镇的建设水平,建设100个中心村,全面改造农村居住环境。到1998年底,全县已建成100户以上的康居点135个,50户以上的康居点630个,农村住房有了很大改善。1991年,我县农村80%是草房;1998年,80%改变为永久性砖瓦房,新建住房达15.7万间6.3万户,灾后过渡性庵棚已基本消灭。与此相适应,1995年,实现了村村通电,新建和改造高压线路845.1公里;1996年,实现了村村通程控电话,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2.31部;1998年,实现了乡乡通油路,381个村实现晴雨通车,公路密度由1992年18.4公里/万平方公里发展为37.7公里/平方公里。
七、寿县灾后恢复和发展带来的启示
水灾既是灾难,也是机遇,通过寿县1991年以来灾后恢复和发展的工作实践,我们有以下几点启示:
一是灾后重建家园要充分利用好五个有利条件。一要利用好群众空前的政治热情。经过抗洪救灾的考验,党员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得到增强,全县人民凝聚力得到增强,党群关系、政群关系、干群关系得到显着改善;二要利用好群众强烈的灾后重建意识。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是灾后重建的强大内在动力;三要利用好灾后提供的农村治理的有利空间。不破不立,洪水冲了土房子、草房子,毁了破坛坛、旧罐罐,为高起点、高水平重整山河提供了有利空间;四要利用好灾后重建的政策机遇。中央和地方为了支持灾后的恢复和发展,出台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一定要将之用足、用好、用活;五要利用好灾后的市场机会。灾后的市场需求量大,必然有一个经济活跃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无限“商机”。
二是要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发展规划。大灾过后,可以暴露出许多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因此,灾后各行各业都要抓好深刻反思,问一问,淹明白了没有。对于造成灾害的原因,抗灾避灾的措施,灾后重建应注意的问题等,通过反思得出结论,唤醒干部,唤醒群众,认识规律,激发斗志。在灾后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本行业的特点,制定出适应本行业的发展思路和发展规划,这样的规划才有针对性,才有新起点。如寿县围绕抗灾避灾问题,面对作为淮河行蓄洪区的客观现实,提出灾后建房实行“四靠”,即靠公路、靠庄台、靠集镇、靠岗地。靠庄台、靠岗地,有利于避开水灾;靠集镇有利于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强抗灾能力;靠公路有利于行蓄洪时安全撤离。灾后重建和发展,必须拿出重整山河的大气魄,实行田、林、路、渠、园、镇、宅、厂、校、嘲十位一体”综合治理,统筹规划,全面改造。田、林、路、渠、园治理,是改造自然的需要;镇、宅、厂、校、场治理,是改造社会的需要。
三是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大灾之后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最好时期。这个时候,民心最齐,能够握紧拳头,集中力量,把各类资金捆起来使用,形成规模优势。如寿县当年救济的1个亿资金,30%用来解决灾民吃饭问题,50%用来解决灾民住的问题,在解决群众基本生活的前提下,用了17%的资金投入到以前投入太小,而且今后政策上不可能短时间投入太多的公益事业上,如教育、卫生等,办一些过去想办而办不成的事情。
四是灾后工作的落脚点要放在发展上。受灾就是一次机遇,是灾区经济全面调整和大发展的机会。重点要抓好结构调整和水平提高。灾后也是科技推广的最好时期。如寿县当年灾后秋种缺种子,由政府负责提供,全部实现了良种化;由于水灾,当年耕牛大量死亡,又为农业机械的推广使用创造了条件。灾后,群众对党和政府更加信赖,引导农民按市场需求调整农业产业结构,面对面指导生产,农民容易接受。总之,灾后重建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精心组织,不搞简单复制型恢复,真正把重建后的抗灾能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整农业产业结构,面对面指导生产,农民容易接受。总之,灾后重建一定要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依靠科技,精心组织,不搞简单复制型恢复,真正把重建后的抗灾能力、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三大行业人才需求特点调查研究报告
上一篇:休闲渔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下一篇:技术许可合同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