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教案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浙教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西门豹》教案,一起来看看吧!
《西门豹》课文原文
战国时候,魏王派西门豹去管理漳河边上的邺。西门豹到了那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就找了位老大爷来,问他是怎么回事。
老大爷说:“都是河伯娶媳妇给闹的。何伯是漳河的神,每年要娶一个年轻漂亮的`姑娘。要不给他送去,漳河就要发大水,把田地全淹了。”
西门豹问:“这话是谁说的?”
老大爷说:“巫婆说的。地方上的官绅每年出面给河伯办喜事,硬逼着老百姓出钱。每闹一次,他们要收几百万钱;办喜事只花二三十万,多下来的就跟巫婆分了。”
西门豹问:“新娘是哪儿来的?”
老大爷说:“哪家有年轻的女孩子,巫婆就带着人到哪家去选。有钱的人家花点儿钱就过去了,没钱的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女孩儿被他们拉走。到了河伯娶媳妇那天,他们在漳河边上放一条苇席,把女孩儿打扮好了,让她坐在苇席上,顺着水漂去。苇席先还是浮着的,到了河中心就连女孩儿一起沉下去了。有女孩儿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人口越来越少,这地方也越来越穷。”
西门豹问:“那么漳河发过大水没有呢?”
老大爷说:“没有发过。倒是夏天雨水少,年年闹旱灾。”
西门豹说:“这样说来,河伯还真灵啊。下一回他娶媳妇,请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
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西门豹带着卫士,真的来了。巫婆和官绅急忙迎接。那巫婆已经七十多岁了,背后跟着十来个穿着绸褂的女徒弟。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巫婆叫徒弟把那个打扮好的姑娘领了来。西门豹一看,女孩儿满脸泪水。他回过头来对巫婆说:“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说我要选个漂亮的,过几天就送去。”说完,他叫卫士抱起巫婆,把她投进了漳河。
巫婆在河里扑腾了几下就沉下去了。等了一会儿,西门豹对官绅的头子说:“巫姿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说完,又叫卫士把官绅的头子投进了漳河。
西门豹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那些官绅都提心吊胆,连气也不敢出,西门豹回过头来,看着他们说:“怎么还不回来,请你们去催催吧!”说着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
官绅一个个吓得面如土色,跪下来磕头求饶,把头都磕破了,直淌血。西门豹说:“好吧,再等一会儿。”过了一会儿,他才说:“起来吧。看样子是河伯把他们留下了。你们都回去吧。”
老百姓都明白了,巫婆和官绅都是骗钱害人的。从此,谁也不敢再提给河伯娶熄妇,漳河也没有发大水。
西门豹发动老百姓开凿了十二条渠道,把漳河的水引到田里。庄稼得到了灌溉,年年都得到了好收成。
《西门豹》语文教案
学习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察挂图(或播放课件),说说图中人物及其神态、动作。
2、揭题谈话。你知道西门豹为老百姓做了哪些好事吗?是从哪里知道的?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读准字音。“绸”是翘舌音,“尚”是后鼻字,“麻烦”的“烦”读轻声。
认清字形。“渠”是上下结构,“灌”是左右结构,不要和“罐”相混,注意“溉”与“概”的区别。
2、自读课文,想想课文讲的是件什么事,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读后小组讨论、交流。教师相机辅导,理清课文脉络。按“摸清底细、破除迷信、兴修水利”的提示,找出课文中相应的部分。
三、课文释疑,学习“摸清底细”部分(第1~9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
问题:西门豹到了邺这个地方以后是怎样“摸清底细”的?读后开展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四次问答的内容。
2、在学生自读、讨论及教师点拨的基础上,概括出西门豹四次发问的主要内容
(1)了解原因。
(2)了解作恶的坏人及其头目。
(3)了解受害者。
(4)了解漳河的情况。
3、分角色朗读四次对话。
4、引导学生探究。
(1)从哪里可以看出西门豹已“摸清底细”?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2)西门豹说“河伯还真灵啊”,你认为他真这么想吗?为什么?
(3)西门豹说“我也去送送新娘”,他真的是去“送”新娘吗?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研读探究,学习“破除迷信”部分(第10~15自然段)
1、带着问题默读。你认为西门豹破除迷信的方法巧妙吗?妙在哪里?
要求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记下读不懂的问题,准备和同学讨论。
2、小组讨论,汇报交流。
(1)西门豹怎样惩治巫婆的?
引导学生抓住西门豹怎么说、怎么做的有关重点语句,让学生体会西门豹的巧妙之处。西门豹惩治巫婆的关键,是说新娘不漂亮,这个借口既救了新娘,又为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提供了理由,一举两得。一句“麻烦你去跟河伯说一声”就客客气气而又坚决地叫卫士抱起巫婆,将她投进了漳河。
(2)西门豹怎样惩办官绅头子的?
启发学生体会假戏真做的妙处:西门豹待巫婆“沉下去了”后,还“等了一会儿”,对官绅头子说“巫婆怎么还不回来,麻烦你去催一催吧。”又叫卫士把官绅头子投进了漳河。
(3)西门豹怎样教训其他官绅的?
引导学生读有关语句,体会西门豹讲究策略、区别对待:“面对着漳河站了很久”“请你们去催催吧!”“又要叫卫士把他们扔下漳河去”,官绅一个个求饶,西门豹还说“再等一会儿”,显得煞有介事,最后才让官绅们“都回去吧”。达到了惩办首恶、教训胁从的目的。
(4)教育了广大老百姓。
要引导学生知道西门豹不仅惩治了恶人,让百姓看清巫婆、官绅骗钱害人的真面目,还破除了百姓心中的迷信,明白要防涝必须治水、兴修水利。
3、观察插图,加深理解。
引导学生读文看图,抓住课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对照插图,发挥想象,说说他们怎样“求饶”,“求饶”些什么,让学生借官绅之口说出河伯娶媳妇的真相,加深对官绅们丑态的了解,进而理解西门豹破除迷信所达到的效果。
4、练习,训练思维。
在研读这部分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概括地评价西门豹破除迷信、惩办邪恶的方法,先让学生分析讨论,然后完成以下填空题:
西门豹惩治巫婆和官绅头子的办法真( )!他要巫婆和官绅头子下漳河去找河伯说情。如果他们下漳河去,就会被( ),而他们不愿下河,怕下河,就说明漳河里( )。他们进退两难,就证明了给河伯娶媳妇是( )的,他们的鬼把戏( )。
所填内容,只要意思对即可。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西门豹摆在巫婆和官绅前面的是一道难题。去不是,不去也不是,其结果是一样的,说明漳河里没有神,给河伯娶媳妇是骗钱害人的。这实际是一个两难推理,可以用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二、自读自悟,学习“兴修水利”部分(最后两个自然段)
读课文,讲一步领悟“破除迷信”与“兴修水利”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明白,若不兴修水利,破除迷信将不会彻底。
三、拟定提纲,复述课文
1、师生合作共同拟定提纲。
如:
(1)摸清底细问明原因
问首恶者是谁
问受害者是谁
问漳河情况
(2)破除迷信
一扔巫婆
二扔官绅头子
三教训官绅
四教育百姓
(3)兴修水利
2、同桌互相复述,教师巡视辅导。
3、让几个学生分别扮演西门豹、巫婆、官绅头子及卫士等角色,把课文演一演。鼓励学生在表演中创造性地加进一些语言和动作。其他学生则是观众,表演后进行评议。
四、布置作业
练习排演课本剧。
西门豹教学反思
《西门豹》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对教材和学生进行深入研究,确定把西门豹是怎样利用送新娘的办法破除迷信的这部分做为重点,并以西门豹的言行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西门豹破除迷信的过程又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其中,惩办巫婆和教训官绅是主要部分。在教学时,我就针对三部分内容的不同特点采用了不同的训练形式。在惩办巫婆时,西门豹的语言十分重要,他用了一个借口,将计就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西门豹的话外之意,我采用了评读的方法,学生在“读—评—赏”的'过程中理解了内容,提高了朗读水平。惩办官绅的内容与前边的内容相似,这部分就以读带讲。教训其他官绅这部分内容中有若干处难点问题,我就采用了质疑解疑的办法,调动学生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读书过程中,了解西门豹不动声色地惩办巫婆和官绅,教育了百姓,最终破除了迷信,治理好了邺这个地方。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始终由学生自己来学。
首先,我出示了两道思考题:
一是在破除迷信的过程中,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请画下来。
二是想想你读懂了什么,并记下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充分的默读自学过程中,实实在在地动脑筋思考,在自悟自得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产生继续学习、解决问题的兴趣。在汇报时,先说说自己读懂的,读懂的内容通过朗读、评读再深入理解;又提出不懂的问题,大家通过讨论互相启发来解决。整个教学过程实际上都是围绕学生展示自己的需要和解决问题的需要进行的,学生的需要是课堂教学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