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都是望子成龙,为了孩子有个好未来,不断督促他进步,可一句好话能让孩子重拾信心,一句不好的话却能让孩子陷入自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您。
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
01
最戳孩子的几句话
1、你怎么这么笨!
当被别人说笨的时候,是什么感觉——失落、窘迫、愤怒?这些话在孩子身上,不会减少,只会放大。孩子的承受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没有完善,很容易被别人的话所影响, 对孩子要多点耐心和信心,可以换成:
错了没关系,再试几次一定会成功的;做到这样已经很不容易了呢!
2、哭什么哭,你还有脸哭?
“哭什么哭,再哭我打你了!”
“你看看别人,谁像你这么爱哭!”
“哭有什么用.....”
有些爸妈一听孩子哭,就心烦意乱立马阻止,尤其一些男孩的父母认为,男孩子哭缺少男子汉气质,坚决不允许孩子哭,甚至告诉孩子哭很丢脸。 孩子委屈时,哭可以缓解情绪,他们年龄小,不懂得如何调节情绪,想哭就让他们哭会吧。 父母可以耐心等孩子哭完后再跟TA讲道理,请注意别在孩子哭的兴头上讲,因为这时候孩子听不进去,也别为了不让孩子哭而妥协,这会让孩子以后拿哭做杀手锏来达到目的。
3、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
谁家孩子还没撒过几个小谎啊,爸妈发现了怎么应对才守键! 都知道撒谎不是好事,但打骂孩子只会让TA更不敢说真话。孩子屡教不改,父母气急就会说出“我以后再也不会相信你了”这种话。爸妈不信任孩子,孩子会很受伤,连最亲近的父母都不相信TA,还有谁相信呢?孩子会更加内向敏感,缺乏安全感。所以,发现问题一定要跟孩子好好说哦。
4、你太不争气了,我对你很失望。
父母总是对孩子抱有很大的期望,这种期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就变成了压力,也就导致了父母们的期望越大,失望越大。 父母如果经常说这句话,孩子会越来越不相信自己,失去自信,觉得自己很“蠢”,什么都做不好。 孩子得不到父母的肯定,自尊心一点一点地被父母的话所磨灭,到最后索性就不学好了,越来越叛逆。5、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您说不行就不行啊,为人父母也得讲道理不是! 这一招确实有效,孩子听过之后十有八九不会再“反驳”。但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就此信服,暂时的沉默会在一次次累计之后,形成更严重的反抗。惧怕不等于信服,口服不等于心服,家长的威信不应该用在逼孩子就范上,要尊重孩子的选择,遇到分歧多跟孩子商量。
6、你看看人家XXX。
别人家的孩子听话懂事学习好,早起早睡抢着做家务,天天看书从不玩游戏。 很多孩子都是听着父母讲“别人家的孩子”长大的,父母们总是夸大别人孩子的优点跟自己孩子的缺点比,多少孩子心里也曾偷偷的想过:你也不如别人的父母啊。 每个孩子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特长,聪明的父母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发掘孩子的潜力,而不是只看到孩子的缺点,贬低孩子的能力。
7、你可真行啊,学好不行学坏快。
有话直说,该骂就骂,别这么阴阳怪气的! 有些爸妈总忽视孩子的优点,放大TA的缺点,孩子做错事,指出来就好啊,不要说反话讽刺孩子,伤害TA的自尊心。 其实,多想想孩子为什么会犯这样的错误,帮TA改正,即使避免不了跟孩子争论,也好过不明就理,一错再错!知错能改就好!
8、算了,看你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既然您都这么说了,也不要怪孩子放弃自己!父母不断说这句话,孩子就会信以为真。一旦遇到困难,很容易放弃自己,轻易妥协,失败之后也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一蹶不振。 父母的否定和不看好,其实给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理由,永远不要对孩子说“你不行的“,赏识和信任才是TA突破自己的动力所在。
9、为了妈妈,你努点力好么?
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采用激将法刺激孩子,有些父母则是打起了亲情牌。
“你看妈妈为了你,工作那么辛苦,舍不得吃舍不得穿,把所有最好的都给你了,你就算为了妈妈,好好学习行不行?”
这句话的确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心理冲击,有些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个累赘,给父母造成了困扰,带着很大的心理压力去学习,能学好吗?有些父母老了会说,我的孩子不爱回家,虽然对我们从不吝啬,却也没有亲子间的温情。 其实,你们原本可以和孩子成为朋友。别让这些刀子伤了孩子的心,这些话,千万别对孩子说了!
用积极家庭教育培养幼儿性格优势
众所周知,儿童早期积极心理的发展,尤其是性格优势方面的良好发展,能为其今后的人生最优发展提供强有力基础。例如,宾夕法尼亚心理韧性项目,教学生解决问题、应对困难与应付消极情感的技巧与策略,就是积极心理学在青少年发展方案设计上的有效尝试,效果良好。
研究发现,6岁之前接受积极心理教育的孩子,在环境适应、心理健康、自我管理、同伴关系、学习态度等方面均有较好的表现和发展。例如,在小学阶段表现优秀、具有普遍型学习动机的孩子,大都在幼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信任、乐观、希望、自主性、主动性、自控力等性格优势。
大量家庭教育实践表明,积极心理教育要从小开始,能有效避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情绪、行为、人际交往等方面的问题。幼儿时期自控力发展不良的孩子,在小学生活中往往更加任性、乱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不能忍耐和坚持、无法克制冲动,学业成绩不良。具有感恩特质的幼儿,在学习生活中更加倾向于与人为善、乐于助人,形成健康人格,人际关系和谐。拥有积极情绪的幼儿,在小学阶段更能排解愤怒,较少与人发生口角、打架或破坏课堂秩序,较少表现出攻击性或自暴自弃的行为。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学会使用积极家庭教育的科学方法,培养孩子具有乐观、感恩、善良、利他行为等积极心理品质。比如孩子胡闹时,如果父母习惯性采用永久性(“你总是这样”)、普遍性(“每次你都这样”)的信息批评时,孩子就获取了悲观的解释模式;当父母采用可变化的、特定的信息责怪时,孩子就开始习得乐观的解释模式。所以,当父母发现孩子有错时,积极的家庭教育着重归结特定、暂时性的原因,避免责怪孩子的个性或能力,从而使其从小习得乐观这一积极心理品质。
有个经典的案例:妈妈带着10岁的姐姐和3岁的弟弟去动物园,从上车开始,姐姐就不停地捉弄弟弟,说爸爸是她一个人的,弟弟真正的爸爸是只猩猩,一会儿动物园的狮子会咬掉他的头……姐姐很少这样捣蛋,妈妈心里很不高兴地批评她说:“你真是烦死了。你为什么总是这样顽皮?本来打算我们三个人出来好好玩的,你却来捣蛋破坏。反正每一次,你都要搞一些把戏,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妈妈把姐姐称为顽皮小孩,将其个性一笔抹杀,指责她总是破坏妈妈的计划(永久性及不能改变的)。姐姐得到的信息是:“我是个很坏的人,妈妈希望我不是她的孩子,我总是搞坏她所做的事。”这样的批评是有害的,让姐姐觉得自己没有价值,唯一能够做的就是很情绪化地退出。
很显然,姐姐的行为需要被批评和惩罚,妈妈要她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并加以改正,可以这样批评:“你不准再捉弄弟弟了。你今天是怎么了?你一向都是个好姐姐,你教弟弟玩游戏,与他分享玩具,可是今天你对他一点儿都不友好。动物园对于小宝宝来说可能是个可怕的地方,你这样吓他对他没有一点好处,你知道我是不喜欢这种行为的。我要你向弟弟道歉,如果你今天再捉弄他,晚饭后就不准到外面去玩,知道了没有?”
妈妈指出特定与暂时的行为问题(今天捉弄),同时指出这种行为不是姐姐一向就有的(很好的姐姐),用“你教弟弟玩游戏”“与他分享玩具”等实际的例子来指出问题并非普遍性,告诉她必须做的特定的事(向弟弟道歉),以及如果再继续捉弄会有怎样的后果(晚饭后,不准到外面去玩)。
姐姐得到的信息是:妈妈觉得我通常是个好姐姐,可是她觉得今天我对弟弟很不好,我可以向弟弟道歉,那么妈妈和弟弟都会很高兴。妈妈的批评显然是特定情境下而且是可变的,指引姐姐迈向正确行为,而没有指责她的个性,这种批评才是有效的。
孩子最初的乐观或悲观的解释风格是在儿童时期逐渐形成的,大多是从聆听父母如何批评他学到的。父母要充分认识到幼儿积极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习幼儿积极家庭教育的知识,掌握幼儿积极家庭教育的方法,建设幼儿积极家庭教育的环境,逐渐成为积极家庭教育的学习者、实践者、推广者和受益者,使积极家庭教育真正成为助力幼儿健康、快乐、幸福成长的福祉。
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相关文章:
1.15句家长不能对孩子说的话
2.家庭教育12句不能说的话
3.关于家庭教育的好句子
4.家长放手教育孩子的经典语录
5.家庭教育心得:合理惩罚孩子
家庭教育决定孩子的一生:幼儿园家庭教育三大误区
上一篇:家庭教育绝不说这几句最伤孩子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