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是以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记述二战期间密室里的人的生活实录。
安妮日记读后感1
对十三岁的安妮来讲,这日记本就像打开一扇门,它通向成长,通向无限的希望。安妮说过“没有日记,也就无我。”然而,安妮不再有机会回味这一切了,因为同时拉开的,是战争的序幕,随着警报的拉响,恶梦就开始了。而她面对死亡的阴影,她的心灵一直是和平与真挚的。安妮说:“我常常沮丧,但从不绝望,我把这段躲藏的生活看作是有趣的冒险,它仅仅是趣味生活的美丽开端。当我抬头凝望天空,我总会感到事情会越变越好,残酷终将结束,和平与宁静会重新来临,我更加坚定自己的理想,也许有朝一日我能够实现所有的梦想:我最大的梦想是成为一名记者并最终成为享誉盛名的作家。我仍然坚信,人们的内心是善良而美好的。”所以,在阅读《安妮日记》时,大的战争背景下,我们将得到更多的是一种温暖人心的东西贯彻始终。有一种.种欢快温暖的种子萦绕在每一个角落,细节随处可见,是安妮带给周围的每一个人。她可以说:“我必须承认,坐在天窗下面,感觉到阳光照在你的面颊上,拥抱着一个可爱的男孩,有什么比这更愉快吗?”
安妮经历了快乐,期望,隐匿,抑郁,意欲,悲愤,挣扎,死亡的人生历程。安妮在日记中如实记录了两年间隐秘、艰苦的生活状况,自己的寂寞、苦闷,对现实的恐惧、憎恶,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对战争、人性的深入思考。她渴望用年轻的激情、勇气和天性的善良拥抱自然,拥抱世界,但是战争回报给她的却是苦难和死亡。安妮在写日记的两年多里,生活困窘,她多次写到阿姆斯特丹的被轰炸所造成的恐惧,也不断谴责种族歧视,而藏匿又充满了恐怖的日常生活,在平凡中深深地打动着人心。她在见证着战争与迫害。1947年,幸免遇难的安妮的父亲,将安妮的日记整理后出版。迄今为止,日记已被译成55种文字在全球发行三千万册,成为一笔人类共同的精神遗产。安妮真正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我希望在我死后,仍能继续活着。” “走入世界,为人类尽一份力量。”
我想一定会有许多孩子像安妮一样,在法西斯疯狂怒吼中,微笑着说,“我相信善良。”永远无法忘记安妮赤裸身体被削发的空洞眼神,永远……
希望类似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了。祈求和平。
安妮日记读后感2
越来越多的人在看安妮,在说安妮,在写安妮。我不知道这是一种悲哀还是一种庆幸。
安妮,曾经在大家看来一个颓废的代名词。
可是,现在却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追随她了。
我记得很久以前,女友和我这样解释安妮:安妮不是颓废者,她只是太热爱生活,因而用一种我们这常人无法理解的方式表达,颓废的本身并不代表
放弃,而是一种另类方式的奋斗。
当时的我唯一能读懂的只有闪烁在好友眼里的激动和亢奋。
后来我看安妮。
再到后来慢慢接受安妮。
然后到现在的迷恋安妮。
这个过程是一发不可收拾的。
一个喜欢穿白棉布裙、帆布鞋,一个会轻易写死亡,文字是有着美丽的疼痛,一个做文时天马行空的无比才情的典型上海小资女作家,就这样走进了我的生命我的世界。
我一直都很欣赏安妮的生活方式,足够的自我和放纵,这是我永远不可能做的到的。在我的世界里有秩序,游戏有规则,很多时候,叛逆,仅仅只是欲望。而在安妮身上,所以的一切都可以是幻想,也都可以是真实,是真正的大快人心。
每次从我口中发出“安妮”这两个字的时候,内心总会有种莫名的情愫,吸引我的是那些孤独美丽的文字网和致命的疼痛。
安妮日记读后感3
我时常会在深夜独自守着一盏暗黄的灯看安妮的书,很多的时候通常是一边看一边哭泣,一边哭泣一边欢笑,裹着毯子在凌晨的时候感受着最深刻的黑暗和孤独。这些动作都是寂寞无声的,因为发出任何的声响都会破坏这美丽的黑夜。
她带给我的不仅仅只是一时的感动或者心痛,更多的是一种来自灵魂深处的触动和共鸣。我想,也许我可以套用朋友的一句话:没有谁的文字可以让两颗心如此接近……
如果可以,请让我学会安妮的洒脱,纵然在面对死亡的时候依然可以笑靥如花,毫无惧色。如果可以,请让我学会安妮的坚强,那种在所有伤痛面前都不轻易低头的大义凛然。
我一直很欣赏我的一位语文老师说的一句话:“有些人可以写出大量的文字垃圾,却无法创造出好的文学作品。”
安妮,就是用文字舞蹈的精灵,用文字施法的女巫。手中的笔翩翩起舞,就汇成一曲交响。
关于我和安妮在一起的日子,那些在岁月中沉积下来的画面,一切在画面中感动的瞬间。如今看来,始终足以继续令我记忆和难以忘怀。安妮,是一段不老的童话。
对于安妮的了解我想说的只能如此,因为太过熟悉亲密无间反而变得陌生无比。再多的语言,更多的话语也没法表达我对安妮的体会,一切仍需用心倾听,一切仍需用爱感受。
颓废与积极终究只是一种生活方式,更重要地是可以活得自我,活得真实。
安妮日记读后感4
在这个暑假里,我阅读了《安妮日记》,这本书是一个犹太女孩在德国纳粹大肆屠杀犹太人期间躲在阁楼上写的一本日记。
她原本拥有一个幸福的家庭,爸爸、妈妈、姐姐们都很爱她。但是大屠杀的到来毁灭了这一切:无数人没有了亲人,没有了家,无数人倒在了子弹下,还有无数人被送往了集中营……但那些人并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就是死亡!
安妮一家选择了躲藏,他们与几个邻居一起躲到了他爸爸的公司楼,生活了25个月之久,在这段时间里,有警察来访的恐惧,有生日到来的欢乐,有小偷拜访的绝望,还有安妮恋爱的兴奋……他们面对突如其来的生活变故乐观,勇敢面对内心的恐惧。她天真、可爱、活泼、率直,在受到委屈和责备后,仍未笑着面对生活。他们在那里渴望生存,不顾一切的去寻找活下来的希望。安妮也在这里学习到了很多的道理,成长了许多。但,不幸的是,他们最后无奈还是被送往了集中营,最后只有安妮的爸爸一人生还。
看了这本书,我很感动,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儿竟然能够在这么非常的情况下写出这么细腻的日记:她渐渐学会思考,沉着和冷静。
在这之后,为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安妮当时的生活处境,我又看了一部叫做《辛德勒的名单》的电影,我很震惊,一个人的生命居然这么的没有价值,人的尊严被践踏:一个军官早上起来拿着枪对着下面的犹太人乱打;一些人试图躲在房子里,却被纳粹兵发现,士兵对着他们扫射……这部影片除了一个穿红衣服的小女孩儿和和给与人希望的红色火苗是有颜色的,其他全部都是黑白的,茫茫人海中,唯一看到一个穿红色大衣的小女孩儿,是多么的令人欣慰啊!小女孩最终还是死了,这么可爱的孩子被这样无情的杀死,也等同于希望破灭了。
大屠杀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夜,安妮用她的笔表达了对的德国纳粹的控诉,也告诉了我们她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让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祈祷明天的安宁。
安妮日记读后感5
有一本书让我感动不已,思绪万千。那一本关于“美好生活”的书叫做《安妮日记》。
故事的主人公是安妮·弗兰克,是一位德国犹太女子,安妮·弗兰克家里并不是太富裕。
“我常常问自己,要是没躲起来,要是我们都遇难了,那就不会受难么多苦,不会连累那些保护我们的朋友,不是挺好的吗”?安妮·弗兰克是个活泼、可爱的犹太女孩,由于德国法西斯的残暴屠杀,她不得不和父母、姐姐躲进“后屋”。在后屋里,他们白天不能开窗,晚上也不能开灯,天天说话只能低声细语,一个月都不能洗澡,食物又日渐短缺,但是他们仍然坚持的活下来。
一个个志向远大,才智过人的犹太青年就这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人世。这些法西斯分子真是可恶啊!
从这本日记中,我感到,安妮也和和常人相同,有自己爱的、敬佩的、也有自己讨厌的甚至厌恶的人。但是她和常人不同的是,她虽然身陷逆境,却仍然有颗善良、爱学习、随时约束自己的心,她做了错事会把话说重了,自己都会认真的面对,及时纠正,还要自己反省,并为之道歉。这一切,我做的不是太好,我要努力,向她学习!
我同情安妮,更敬佩安妮,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向安妮一样时常自我反省,也希望世界永远和平,快乐!
相关文章:
1.《安妮日记》读后感10篇
2.安妮曰记的读后感10篇
3.安妮日记的读后感10篇
4.《安妮日记》读后感5篇
5.《安妮日记》读书心得体会
高考化学实验题必考的知识点
上一篇:高中英语选修八第二单元知识点
下一篇: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五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