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初三语文上学期知识点模板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语文科目,是中考的第一科,对每一届初三考生来说都非常有挑战。因为语文科目考试的状态,直接影响考生后面四科的考试状态,可谓关系重大。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初三语文学习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

  一、炼字品析

  题型阐释:

  炼字品析,就是品味、分析古诗词中用得精妙的字词,具体包括思想情感和表达效果这两类内容。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精题回放:

  例1.

  湖上

  (宋)徐元杰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

  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箫鼓几船归。

  说说诗中使用“乱”字的好处。

  例2.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①,山衔落日浸寒漪②。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③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水岸。②漪:水波纹。③腔:曲调。

  诗中的“衔”“横”两字富有表现力,请选择其中一字作简要赏析。

  闯关策略:

  古人写诗,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在用字遣词时进行精细推敲和创造性搭配,使所用的字或词获得凝练精美、形象生动、含蓄深刻的表达效果。

  这种对字词进行艺术化加工的方法,就叫做炼字。在诗句关键处炼得妙字,犹如画龙点睛,会令全句夭矫生姿,让人拍案叫绝。

  炼字品析题,考查考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细致、精微地品味、赏析语言的能力。

  解答这类题目,可以采用比较鉴赏法。

  第一步,理解所炼之字的字面意思,确定它的词性及意思。如例1的“乱”,字面意思是“杂乱”“纷乱”,兼有动词、形容词的词性;例2的“衔”“横”,字面意思是“用嘴含”“横着坐”,词性是动词。

  第二步,推想炼出“妙字”之前的“平字”,可能是什么。如例1,可能最初是“花开红树数莺啼”,例2可能是“山连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跨牛背”。

  第三步,比较推敲、提炼后的“妙字”比推想出的“平字”在情、态、韵等方面多了一些什么。因为古诗词炼字多在动词、形容词、数量词、虚词上做文章,所以,我们思考时,也应多从动词的动静、拟人效果,从形容词的修饰性、色彩感,从数量词的夸张效果,从虚词的表情达意功能等角度切入。

  如例1,如果用“数”,只说明春天红林深处黄莺不止一只。而用“乱”,则既具动感,让人眼前仿佛有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又闻声音,耳中仿佛听到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朱自清《春》中“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闹”字与此处的“乱”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2,前一个动词,用“衔”而不用“连”,不仅在形态上更贴切,而且运用拟人手法,写活了山,写出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后一个动词,用“横”而不用“跨”,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

  提醒一点,炼字品析的“析”,不能架空分析,泛泛地说运用了什么修辞,说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等空话;要结合语境,分析炼字使怎样的事、景、人、物、情更形象、更含蓄、更有意蕴等。

  例1(答案):“乱”字不仅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红林深处传出的此起彼伏的鸟鸣声,还表现出了黄莺上下飞舞,穿梭于林间枝头的动感。

  例2(答案):“衔”字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活了山,写出了落日将沉未沉的情态。“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地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等)。

  二、内容理解

  题型阐释:

  内容理解,就是理解诗句所叙何事、所咏何人、所写何景等,有时也要求考生根据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作简单的推断、概括、分析、探究等。

  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个词,指的是什么”“某个词,包含哪些含义”或“写出某句诗的大意”等。

  精题回放:

  例1.

  春 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结合全诗,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例2.

  饮 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闯关策略:

  赏析古诗词,内容理解是前提,只有先弄懂诗词所写的基本内容,才能进而想象其画面,体味其情感,感知其形象,领悟其主旨,才能进一步踏入审美的妙境。理解,是赏析的前提和基础。

  内容理解,先要扫清字词障碍,这是第一关。中考古诗词考查,虽然一般不会像文言文那样直接考字词释义,但题目里其实暗含这样的要求。

  譬如例1,“说说《春望》中的‘望’字包含哪些含义”。

  考场上答题时,可先推想词典里“望”的义项,应该有四项:

  (1)向远处看,如眺望;

  (2)心中所愿,如盼望、期望;

  (3)拜访,如看望、探望;

  (4)有名的,人所敬仰的,如望族、声望。然后通读全诗,从整体上去理解。

  第一、二两联,主要是写景,其实也就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他望到了什么呢?他望到的是山河破碎,春天的凄凉景象。第三、四两联,写作者内心的想法以及表现在行动上的细节,从这里我们可以读出他心中的期盼: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

  如此我们就知道了春望的“望”,既是写作者眼中所见,也是写作者心中所愿,有“望见”和“期望”两层含义。

  有时仅仅从字面上去理解还远远不够,还得联系作者的生平事迹、心路历程。

  如例2,如果是世俗追逐富贵之人,都喜欢热闹,希望自己家门庭若市。倘“无车马喧”,门庭冷落,难免孤独与寂寞。但陶渊明是一位隐士,他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一心归隐田园,就是为了实践自己“淡泊宁静,心无尘杂”的人格理想。

  即使身居人境也能尘杂不染,是因为他能做到“心远”。“心远”就是思想上摒弃富贵荣华之念。一个人丢掉了物欲,断绝了尘想,精神就远远超出于尘世之外了,哪里还会因为“无车马喧”而“孤独与寂寞”呢?

  初中阶段,是培养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起始阶段,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好高骛远,要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来。学习古诗词,同学们不妨用点文言文学习的“笨”方法,从题目到正文,先一句句把意思弄清楚,再进一步深层理解。

  例1(答案):

  (1)满头白发,愁苦不堪。(2分,每点1分。)

  (2)①诗人眼中所见:山河破粹,春天的凄凉景象。(2分)②诗人心中的期盼:亲人团聚,国家安定。(2分。意思对即可,只抄写诗句不得分。)

  例2(答案):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三、描绘画面

  题型阐释:

  描绘画面,就是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中展现的画面。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用自己的话,描绘某一句(联)所展现的画面”。

  精题回放:

  望 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齐鲁青未了”所展现的画面。

  闯关方略:

  “诗是动的画,画是动的诗”,古诗词里面有许多写景的联句,展现的画面之美令人心醉。读古诗,脑海里能描绘出形象鲜明的画面,光影流动,动静参差,那才能说感受到了美,才能叫欣赏。描绘画面,对考生的想象能力、描述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要求。

  解答这类题目,读懂诗句、理解内容是前提。譬如上面这句“齐鲁青未了”,先要理解“齐鲁”“青”“未了”各是什么意思。“齐鲁”是齐国和鲁国,春秋战国时两诸侯国名,泰山以南是鲁,以北是齐,这里指齐鲁大地;“青”,是指山色青翠;“未了”,是无穷无尽的意思。

  这句话合起来意思就是:齐鲁大地那青翠的山色无穷无尽。

  但这样回答,不是描绘,而是解释。描绘,还要结合上下句去联想想象,结合上一句“岱宗夫如何”(泰山怎么样啊),我们应意识到这一句其实是写作者远望泰山,强烈地感受到它的巍峨、辽阔,它“拔地而起,参天耸立”。接着用描写性的语言组织答案:泰山拔地而起,参天耸立,苍翠的山色中掩映着辽阔无边的齐鲁大平原。

  为了增添语言的描写性,我们一可以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使语言更形象、生动;二可以添加联想与想象,把古诗因为追求简练而省略的内容补充出来。

  当然,在平时的古诗词学习中,更要有意识地调动自己的全部感受去看、听、触、嗅每一首诗歌。如欣赏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你可以闭上眼睛,想象出这样一幅图画:浩瀚的戈壁滩上,烽烟孤直上升;奔腾的黄河之上,一轮夕阳悬挂。你眼前的线条、色彩、动静是不是那么鲜明呢?

  四、情感体味

  题型阐释:

  情感体味,即体会诗歌中传达的思想感情、蕴涵的感情基调,以及作者的情绪等。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情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等。

  精题回放:

  例1.

  村晚

  (宋)雷震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例2.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注释】除夜:除夕之夜。

  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诗,用自己的话回答。

  闯关方略:

  古诗词以含蓄为贵,诗人直抒胸臆、情感外露的并不多见,往往融情于叙述、描写、议论之中。

  情感体味题,考查的是考生“披文入情”的能力,即顺着文辞的通道进入并解析作者情感世界的能力。

  一是明确诗歌的题材。

  古诗从题材看,可分为田园诗、边塞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诗、咏史诗、怀旧诗等很多类,各类诗歌感情的抒发也有规律可循。

  如例一《村晚》是一首田园诗,田园诗往往抒发喜爱山川美景之情,表达远离污浊官场的洁身自好情怀。照着这个思路理解《村晚》,大抵不差。

  例二《除夜作》是一首思乡诗,思乡诗一般表达游子的思乡怀人之情,按照这个常识理解《除夜作》,应该八九不离十。

  二是分析诗歌的意象。

  几千年古诗写作传统的沿承,使很多意象的意义指向都已固定、明确,如杨柳、孤蓬、浮云用来表达离愁别绪,明月、鸿雁、杜鹃用来表达思乡怀人之情。

  例一《村晚》里出现了青草、池塘、远山、落日、牧童、短笛等意象,尤其牧童是“横坐”牛背,短笛是“无腔”“信口”吹,这些都描绘出乡村生活的悠然宁静,作者如此描绘乡村晚景,他的喜爱、欣赏之情自然是蕴藏其中的。

  答案:抒发了诗人对乡村晚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或:表达了诗人对悠然宁静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三是把握表露情感的词语。

  古诗词的标题、正文部分有时会有一些直接表露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如《书愤》中的“愤”,《春夜喜雨》中的“喜”,《示儿》中“但悲不见九州同”的“悲”字,等等。

  例二《除夜作》中,也出现了很明确的表露心绪的词语“凄然”,另外“寒”“思”“霜鬓”等词也含蓄地透露了作者的情感。本题要求分析作者心情“转凄然”的原因有哪些。

  通读全诗,一是“旅馆寒灯独不眠”,一是“故乡今夜思千里”,一是“霜鬓明朝又一年”;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即一是除夕之夜独自一人寄居旅馆,二是对故乡亲人无比的思念,三是感慨年华易逝。

  解答古诗词情感体味题,为了表达精确,还要储备一些专业性词语,如“离愁别绪、恬淡闲适、清高孤傲、孤寂惆怅、凄苦烦闷、伤感不平、苦闷无聊、乐观旷达、轻松愉悦、壮志未酬、忧国忧民、借古讽今、怀古伤今、物是人非”等,在分析古诗词情感时经常用到,不可不知。

  五、主旨领悟

  题型阐释:

  主旨领悟,即领悟诗词里作者的写作意图,或者理解作品蕴涵的哲理。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某句蕴涵了怎样的道理”“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等。

  精题回放:

  例1.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你从第三、四句诗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例2.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对于诗的后两句,有人认为是表达诗人对江南景物的神往,有人认为是借古讽今。你赞同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

  闯关方略:

  初中阶段,对古诗词主旨的领悟,主要集中在理趣诗、怀古诗、咏物诗中。

  理趣诗中,一般都有脍炙人口的哲理句,有时人们正是因为这些哲理句而记住了整首诗,某种意义上,这些诗能流传至今,是沾了哲理句的光。

  理趣诗中的哲理,不是直白地说出来的,如果是那样,有理而无趣,跟和尚写的阐发佛理的偈言有什么差别?

  理趣诗妙在无意说理而理随境生,妙在寓论于景、寄理于物。在理趣诗中,理语通常与情语、景语融为一体,景语、情语就是理语。

  如例一,“问渠……”这两句表面是写景,是说方塘之水——问那方塘的水怎么会这样清澈?因为有水从源头不断流来,从而成了活水。但结合题目《观书(书法)有感》,我们知道这其实是作者阐发对书法艺术的感悟:这作品为什么如此清新隽永呢?

  原来是由于书写者内心有源源不断的艺术灵感注入啊!书法艺术如此,万事万物也是同样道理。回答题目的设问,我们还应该结合自身学习知识,或者接受新事物的经历、体会来谈。

  示例:要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丰富,就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或:要保持心灵境界的澄明,就要不断接受新事物的洗礼。)

  怀古诗,是指以历史故事、古人事迹为题材的诗作。古人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又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所以,他们写怀古诗的目的多是怀古伤今,或借古讽今。历史故事、古人事迹,只是他们感慨的触发点。

  如例二,如果将其单纯看作一首写景的诗歌,你可能觉得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

  但如果你深入一层——意识到作者的眼光穿越历史的“烟雨”,想到几百年以前的南朝统治者推崇佛教,大兴佛寺,劳民伤财,但佛寺并不能挽救病入膏肓的南朝政权,而现在晚唐的统治者正重蹈前人的覆辙——那它就不是一首简单的写景诗,而是怀古诗。

  作者是在借古讽今: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原题答案:赞同前者:后两句写出了深邃悠远、朦胧迷离的江南景色,与前两句的明朗绚丽相映衬,使江南春的图画更加丰富多彩。赞同后者:后两句写出了南朝笃信佛教造成寺庙的恶性发展,引发作者的慨叹,表达对唐朝推崇佛教的现实的不满。

  咏物诗,即描摹物象的诗歌。大自然的万物,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的对象。咏物诗往往不是单纯地描摹事物,咏物是为了抒情、言志。如虞世南的《蝉》,句句写的是蝉的形体、习性和声音,而句句又暗示着诗人高洁清远的品行志趣,可谓物我互释。这就告诉我们,咏物的深层意义是咏人。

  六、形象感知

  题型阐释:

  形象感知,主要是指对诗歌中“人”的感知,包括诗人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类题目常见的提问方式是“整首诗(或某一句)勾勒(或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精题回放:

  例1.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例2.

  春望

  (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尾联刻画了诗人怎样的形象?

  闯关方略:

  诗歌里的形象,主要有两类:一是自然形象,如山川草木、花鸟虫鱼;二是人物形象,包括作者自我形象和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中考考查的一般是人物形象,例一、例二里考查的都是作者自我形象。

  解答形象感知题,应先“建模”,在头脑里储存一些常见的人物形象类型,如心怀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杜甫《登高》),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陶渊明《归园田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辛弃疾《破阵子》)……

  然后,结合诗词内容,结合作者生平,结合其创作诗歌的背景与心境,进行具体分析。

  如例一,从整首词对太守“狂”态的描写,尤其是从下阕引用冯唐的典故和画线句的描写中,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一位英雄形象,他英武豪迈、气概非凡,内心则壮怀激烈,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北宋仁宗、神宗时期,国力不振,国势衰弱,时常受到辽国和西夏的侵扰,令许多有为之士义愤难平,苏轼即是如此。

  他借出猎的豪兴,将深隐心中的夙愿和盘托出,以西汉魏尚自况,希望朝廷能派遣像冯唐一样的使臣,重新信任、重用自己。答案:勾勒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

  再如例二,尾联是一个细节描写,写诗人为国事、家事而愁,头发因为频繁的抓挠而越来越少,以至于簪子都插不上去了。这里描写的是诗人忧愁焦虑、憔悴不堪的形象。答案:满头白发,愁苦不堪。

  形象感知题,解答的关键,有时不在诗内,而在诗外。我们要对历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譬如知道晚唐诗歌多为表达悯农情怀和对黑暗现实的批判,而南宋诗歌多为表达壮志难酬的忧愤和对朝廷偏安一隅的不满。

  同时,对一些重点诗人的生平、心迹也要有个大致的把握,如杜甫诗中多是忧国忧民的形象,李煜后期词中多是愁苦、悲哀的形象。

  中考语文我们做题时应该注意什么?

  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在题型上力求新颖,在考查知识的层面力求广泛。从卷面上看,文字表述内容越来越多,阅读量明显提高,考查的能力点越来越综合,需要考生调用多项知识储备,进入具体情境,深入分析才能解决问题,因此中考语文试卷整体上在试题的“活”和“宽”上在下功夫。如果我们想在语文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除了在平时复习中扎扎实实,在考场答题时的确也要注意一些方面,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己水平的发挥。

  综合来看,以下四点需要初三考生在做语文考试题时特别注意。

  第一,审清题干抓关键

  凡是大考,尤其是大考中的第一科考试,考生往往情绪紧张,注意力不够集中,在这种情况下,做任何题目,都需要考生注意一定要认真读题。在语文考试中有一些题干表述比较长,从选择题开始就会有表述比较长的题目出现,这种长题干的题目,容易出现丢、漏题干信息的情况,因此更需要考生细致阅读。

  建议先把题干中的主要信息圈出来,抓住核心关键内容:

  首先是明确题干中的问题。有的题干的问题是一个问题,有明确的疑问词“为什么”“怎样”“什么”等,如“阅读第③段,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你怎样理解‘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现实意义”(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3题);有的题干不止一个问题,有的问题没有明确的疑问词,如“在你看来,这篇小说的主题是什么?根据你对小说主题的认识提出一个问题,并简要说明理由”(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0题),这个题干有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有疑问词,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都没有疑问词,这样的表述,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要引起考生特别重视。

  其次是要明确问题的答题范围,有的问题要求在全文范围下作答,有的要求在某段或某些段落之间进行总结概括,一定要看清答题区间,然后才能进行深入思考。如“阅读第②段,说说作者是如何阐述‘忠’的时代价值的”(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2题),这个题目就明确要求了答题范围——第②段,我们作答时要从第②段中寻找答案。

  再次是要看清示例,如果题干中列举了一些“示例”,一定要对这些“示例”引起重视。因为这些“示例”既是做题时的提示,也是答案表述的限制。比如2015年中考的第18题:

  18.阅读小说,根据你对“超级智能住宅”的认识,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分别填入一个四字词语。(2分)

  当房子刚建成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体贴入微,当妻子提出自己的要求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 ① ;当丈夫与房子矛盾激化时,房子的表现可以概括为 ② 。

  这里面的“体贴入微”就是一处“示例”,这个“示例”既是①②处答案填写的提示,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在实际做题时考生要特别注意。

  第二,参透考点法优先

  我们都知道,近几年的中考题型变化很多,无论是实际的中考真题,还是在中考前各区县的模拟题,都有一些创新题型出现。多数考生都对这些题型很陌生,感觉做题没有把握。其实,大可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无论哪道题,题型仅仅是问题的表述方式,这些表述方式有很多种表示方法,我们在复习时无法穷尽题型,但是我们可以透过题型,紧紧抓住这道题所考查的考点。在《中考说明》中语文科目的考查考点罗列非常明确,我们对这些考点要了然于胸。

  实际在考场做题时,只需要透过题干,发现题目所要考查的考点,对应考点来作答就可以了。比如“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16题),这道题的题干表述应该属于创新题型——用“示意图”来对【材料一】的相关信息进行说明,实际上这道题考查的还是考生筛选信息和概括信息的能力——说明文的常规考点。

  阅读题干,结合《中考说明》的考点进行思考,明确考点后,我们按照平时的做题方法(做题思路)进行思考,就可以很顺手地进行作答了。对应“筛选概括”题,我们就关注文字的主要信息,对应“作用分析”题,我们就关注“内容层面”“结构层面”等相关的信息梳理,对应“赏析理解”题,我们就关注文字背后以及勾联上下文的内容与情感,还有与主题的关系等等。

  需要我们考生注意的是有一些能力综合题,要综合调用做题的方法,不能单一地进行思考。比如(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4题):

  4.恰当地嵌入书名、地名、人名是写对联的技巧之一。孙伏园悼念鲁迅先生的挽联,就巧妙地嵌入了鲁迅先生的作品名称和主编的刊物名称,意中有意,感人至深。在下面对联的横线处,依次填写作品名称或刊物名称,与原联相符的一项是

  踏_______,刈野草,热风奔流,一生_______;

  痛_______,叹而已,十月噩耗,万众_______。

  A.毁灭 彷徨 莽原 呐喊 B.莽原 呐喊 毁灭 彷徨

  C.莽原 彷徨 毁灭 呐喊 D.毁灭 呐喊 莽原 彷徨

  提示:《呐喊》《彷徨》《野草》《而已集》《热风》《十月》《毁灭》是鲁迅先生的作品(含译作)《莽原》《奔流》是鲁迅先生主编的刊物。

  这道题是一道典型的能力综合题,考生做题时需要调用与鲁迅相关的文学常识,还要有对联的基本知识等等,只有把这些考点都关注了,这道题才能完成得很好。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能够在复习时及时储备一些典型的“例题”(中考真题或者模拟题),在实际作答时,明确考点后,结合曾经做过的那些与这一考点相关的“例题”思路,来解决面对的新问题,这样做题效果应该会更好。

  第三,关注文本入情境

  现在的语文试题的一个主要特征是,通过文字创设具体情境,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来解决问题。无论是试卷前面的选择题,还是后面的阅读题、作文题,都需要我们考生关注具体的文本表述,都需要回到文本(文段、文章)之中,细细阅读,前后勾联,回归具体情境,全面思考,回到文本寻找题目的答案,回到具体情境,寻找具体的答案,结合文本具体分析,结合文本具体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罗素说:“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其实,“世界上并不缺少答案,缺少的是发现答案的眼睛”,做语文题,尤其是。如果我们考生能在作答时关注具体的文本,进入创设的情境之中,勾联前后文的文字表达,依据文本内容进行逻辑判断,结合情境进行逻辑分析,很容易就会发现答案的所在。

  如(2015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卷第21题):

  21.读完这篇文章,对于传统美德的时代价值,你的认识是 。(不超过25字)

  这一道题,需要考生回到文本之中寻找答案,不难发现文中的第②段末尾“今天弘扬‘忠’,就是提倡每一个人既要热爱我们的文化、族群,又要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做好每一件事。这种于国于事的担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强大动力”,第③段段首“传统美德对促进人际和谐有积极作用”和第④段段首“就个人而言,传统美德有助于为安身之命提供精神营养”,这些内容是本题的核心信息,整合概括后,我们就可以得出本题的答案。

  如果是面对作文题,更要关注题目文字中创设的情境,比如在面对小作文题时,要特别注意,要求我们以怎样的身份,面对怎样的对象,写一段什么情境(内容)的话等等,这些都是需要回到文本本身才能关注到的。

  因此,在中考语文考场,我们做题时一定要时刻关注文本,进入问题的实际情境进行作答。

  第四,放松心态理时间

  语文作为第一科考试,任何一个考生都多多少少会有一些紧张,坐在考场上,学会调整自己的内心,非常重要,越是心态平稳,越是可以很好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首先要树立信心,平稳面对。无论在做题中遇到多少新题、怪题,都需要我们平静面对,这些题只是换了一种我们不熟悉的表述方式出现,只要我们认真阅读,就可以发现题目背后所蕴含的考点。所有的考点,我们在初三一年的学习和复习中都已经掌握得很扎实了,给自己信心,我们就会有一个平静的考试状态,我们的水平才能更好地展现。

  其次要合理规划时间,保持做题节奏。语文考试内容较多,文字阅读量比较大,需要我们考生合理地规划好做题时间,根据自己个人的情况,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和做题顺序来答题,规划好做题的大概速度,预留好写作文的时间,千万不能因为一两道小题,打乱自己一贯稳定的做题节奏,决不能因小而失大。

  再次要注意字迹清晰,卷面整洁。语文考试的文字表述量比较大,我们考生在作答时一定要注意把字迹写工整,合理使用修改符号,力求自己的答案清晰整洁,要点明确,这样更能体现出一个初三考生整体的语文素养,正所谓“字如其人”!

  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卷综合能力考查越来越突出,主要集中在“阅读能力”、“分析能力”、“表达能力”这三大能力的综合上,这些能力,我们初中三年一直都在训练,因此不足为惧。中考语文考场做题时,只要我们注意力集中,学会调用已有的知识储备,记住以上四个方面:“审清题干抓关键,参透考点法优先。关注文本入情境,放松心态理时间”,相信你一定可以考出优异的成绩!


初三语文诗歌鉴赏答题套路相关文章:

1.初三语文诗歌鉴赏习题及答案解析

2.语文古诗词鉴赏题典型十大规律与阅读答题技巧

3.2019中考诗歌鉴赏遇到形象感知题怎么办 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技巧介绍

4.小升初语文古诗文鉴赏题的套路和必背古诗词

5.2019中考语文诗歌鉴赏的解答技巧和真题训练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