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表明,当今人们多吃少动的生活方式导致全球肥胖发生率逐年攀升,进一步导致慢性代谢病的大规模爆发,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肥胖可怕么?它真的会威胁我们的健康吗?
肥胖不等于病态
如何确定自己是不是肥胖呢?目前,国际上通常使用身体质量指数 BMI(Body Mass Index)来衡量我们的体重是否超标,BMI 的计算公式为:体重(Kg)/ 身高(m)2。BMI 介于 18.5~24.9 为正常体重,大于等于 25 即被视为超重,大于等于 30 将被定义为肥胖。随着 BMI 增加,肥胖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升高,譬如我们所熟知的高血压、Ⅱ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及癌症等。然而,胖子真的就不健康吗?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虽然同样被定义为肥胖,一些人确实患有上述及更多并发症,但另一部分人血糖血脂各项正常,除了胖并没有其他毛病。因此,并不是所有肥胖者的健康都会亮红灯。事实上,当我们使用 BMI 去衡量肥胖程度时,是以假设脂肪组织在全身平均分布为前提的,并没有考虑到即使同样为脂肪,其分布位置的些微差异便可影响健康这艘航母的航向。医生们发现,临床上有这样两类人群,一类是 BMI 正常,但仍面临往往由肥胖导致的代谢问题,而另一类则是 BMI 属肥胖,但代谢水平完全正常。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那些体重看似正常的人发生代谢紊乱呢?
来自内脏脂肪的威胁
进一步检查了这两类人的体内脂肪分布后发现,前者虽然体重正常,但内脏脂肪却是非常多的,而后者虽然超重,其内脏脂肪却相对很少。什么是内脏脂肪呢?总体来说,脂肪组织在体内的分布位置主要集中在两处,即皮下和内脏,皮下脂肪即位于皮肤内侧,腹腔和胸腔之外,而内脏脂肪则位于腹腔内,在网膜和肠系膜周围。
脂肪的分布状况与性别、年龄、家族遗传、疾病状况等等因素都有很大关系。早在 1947 年,法国的内科医生 Jean Vague 首次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病的病人并不一定比健康者更胖,并且脂肪集中在腹部的胖子更容易发生代谢异常,这一发现在当时受到了学界的种.种质疑。后来,80 年代初,Per Björntorp 连续发表了多篇研究结果,指出脂肪组织形态、身体体型及脂肪堆积部位是导致全身代谢紊乱的重要影响因素,腰围与臀围的比值(WHR)与冠心病及糖尿病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因此,肥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能导致全身代谢问题的腹部肥胖!但至于为什么内脏脂肪比皮下脂肪的危害更大,基础研究工作者仍在为此付出巨大努力以探究竟,由于脂肪组织内部的细胞种类多样、功能复杂,有假设认为,不同部位的脂肪组织其细胞种类可能不同,发挥的功能也大不一样。此外,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分解产生的游离脂肪酸及分泌的各种物质也会很快通过血液进入紧邻脏器,特别是肝脏这个全身最重要的代谢器官,因此它的多与少同我们的健康紧密相连。
脂肪,你好——你是谁?从哪来?要干嘛?
“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时光斗转,无论骨感的飞燕,还是丰腴的玉环,社会的审美标准在变化,不变的却是接受这审美考验的对象,即长在人们身上的“肉”。轮廓分明,弹性十足者为“瘦肉”,生物学术语称之肌肉;轮廓不清,软绵绵随意堆积者则为“肥肉”,生物学术语称之为脂肪组织。在今天,“减肥增肌”常常挂在健身者的嘴边,意为减少体内肥肉堆积,增加瘦肉含量,一为健康,二为美观。那么,被众多女性同胞视为万恶之源的脂肪,究竟是怎样的一种存在呢?
你是谁?
众所周知,保持体内各种生理过程的平衡状态,健康才能左右相伴,比如水盐平衡、能量平衡。脂肪组织作为重要的储能器官,在维持体内能量平衡的过程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当能量摄入超过输出时,即吃得多动得少,脂肪组织立即将多余的能量以甘油三酯的形式储存在脂肪细胞的脂滴中,当遇到长时间饥饿不得进食的情况,这些甘油三酯将会被分解为可以供应能量的脂肪酸,通过血液运输至体内需要能量的其他器官,比如肌肉。因此,脂肪组织里大部分为储存的甘油三酯,是体内能量的仓库。在过去靠天吃饭,遇逢饥馑之年,脂肪可是维持生存的重要法宝。
你从哪里来?
然而,脂肪组织并非天生就有储存的能力,它的发育来源是哪里呢?脂肪组织的发育过程一般需经过两个阶段,首先为“身份授予阶段”,即胚胎干细胞定向发育为具有脂肪分化能力的脂肪前体细胞。之后为“身份证明阶段”,即当过多的能量消耗不掉时,这些具有储脂潜能的脂肪前体细胞将受到周围环境刺激,逐渐分化为成熟的脂肪细胞,同时将多余能量储存起来,亮出自己的身份。就人类而言,在胚胎发育三个半月左右的时候,即可看到明显的脂肪组织分布,在出生后到大约十岁,脂肪组织中将不断积累脂肪前体细胞,此时的细胞数量将维持至成年。一个成年人,每年大约有 8% 的脂肪细胞进行更新换代。
更加不可思议的是,科学家们利用谱系示踪技术,对年轻小鼠脂肪组织中 PPARγ (脂肪细胞的标记物)进行荧光标记,发现那些被标记的脂肪细胞竟与脂肪组织内的血管壁细胞存在着生理联系,此外,带有血管壁细胞标记物 PDGFRβ 的一些细胞群,同样具有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能力。更多的实验结果也证明,脂肪组织发育的“原始器官”竟可能是血管壁!
你将归为何处?
实际上,就其种类和分布,脂肪组织并没有我们概念里那样简单。就细胞类型而言,可分为白色脂肪、棕色脂肪以及米色脂肪(接受外界刺激后,具有从白色脂肪转变成棕色脂肪能力的细胞)。而根据分布位置,白色脂肪又可大致分为皮肤之下的皮下脂肪和包裹在内脏周围的内脏脂肪。白色脂肪可用于储能、保温、润滑、减轻内脏器官的震荡;而棕色脂肪大多分布在锁骨及脊髓周围,并没有白色脂肪中存在的单个巨形脂滴,取而代之的是多个小脂滴及众多活力极高的线粒体,可用于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因此,刚出生的婴儿棕色脂肪量最多,以帮助其适应比子宫内环境寒冷的外界气温,成年人的棕色脂肪则消失殆尽。米色脂肪的发现则比前两者晚得多,它隐藏在白色脂肪当中,只有遇到一定刺激时,如寒冷刺激,将会自带“产热属性”,使其更像棕色脂肪,至今科学家们仍未完全研究清楚米色脂肪究竟是谁家亲戚。
相关文章:
1.饮食与健康的演讲稿
2.搞笑的话关于肥胖
3.为什么有些人会容易胖原因是什么
4.有关健康教育演讲比赛
5.营养与健康演讲稿
徐悲鸿是怎么成为中国美术界的一代宗师?
上一篇:肥胖是病吗?胖子是否真的不健康?
下一篇: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四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