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牛节在很多地方都有举行过,但是不同地区在这项活动的举行仪式以及比赛形式上也有差别。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供大家参考。
国内
侗族的斗牛节习俗
侗族人喜欢斗牛为乐,多在春秋之季进行。虽然同是两牛相斗,但南北侗乡礼仪各异,这些不同的仪式都留下了古代征战的遗迹。"斗牛节”是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侗家喜欢斗牛,村村寨寨都饲养着善斗的“水牛王”。“斗牛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二月或八月里逢“亥”的日子里举行。 节前,各自约好对手,作好斗牛的准备。
节日这天清晨,铁炮三响,“牛王”在锣鼓和芦笙的乐器声中进入斗牛场。这时一支支队伍,手持金瓜、月斧,举着各种旗帜,前呼后拥,绕场三周,算是“入场式”,也叫“踩场”。
接着,各队牵着自己的“牛王”,举着火把,严阵以待。铁炮一响,他们便将火把往前一抛,参斗的两头牛从两端四蹄腾空,冲了上去,斗作一团,难解难分。场外人群呐喊助威,气氛紧张热烈,十分壮观。
苗族的斗牛节习俗
苗家喜爱斗牛,基本上每个集会节日都有斗牛活动,每年秋收后,还有特有的斗牛节。斗牛有几种,一种是耕牛兼斗牛,这种牛比较雄健、耕作时节耕田犁地,节日拉去斗打;一种是专业斗牛,这种牛是根据各种条件精选出来的,平常不耕作,为一个寨子或一个家族共有,由一个选定的具有丰富养牛经验的能手饲养,节日期间拉去参赛。
无论到场斗牛得斗与否,是输是赢,主人都得到亲友们的礼物,鸡、鸭、绸带等礼品。获奖的斗牛:牛王、冠、亚军或第一、二、三名的斗牛则格外光彩,牛主人扛着奖旗或者将奖旗挂在斗牛的两角上,牛与主人都得到人们极大的钦佩羡慕。
国外
西班牙的斗牛节习俗
西班牙是世界上著名的“斗牛王国”。西班牙的斗牛历史悠久,13世纪时便有了斗牛节。现在,西班牙共有大小斗牛场400多个,最大的斗牛场可容纳2万人。每年斗牛次数达5000场以上。
斗牛要举行入场式。首先奏乐乐曲雄壮奔放。乐曲声中,斗牛士入场。他们身穿绣花紧身衣,紧腿裤,头戴三角帽。斗牛士一般20来名,他们的队伍由两名骑士率领绕场一周,向观众致意。这之后由主持宣布斗牛开始。
"西班牙斗牛",起源于西班牙古代宗教活动(杀牛供神祭品)。13世纪西班牙国王阿方索十世开始把这种祭神活动演变为赛牛表演(真正斗牛表演则18世纪中叶)。现在西班牙300多斗牛场(最大的是马德里的文塔斯斗牛场,可容纳2.5万人)。每年3月~11月是西班牙斗牛节,有些时候每天都斗,通常以星期日和星期四为斗牛日(使用体重四百到五百公斤的非洲纯种公牛)。
韩国清道斗牛节2
003年3月15日至23日,为期9天的“清道斗牛节”将在清道郡华阳邑清道常设斗牛场举行。身躯庞大的赛牛斗智斗勇的场面紧张激烈,令观众兴奋不已,不禁为之呐喊助威。这番热闹场面一直到其中一头牛扭头走开为止。其实,当今的斗牛赛可以追溯到农耕时代牧童作为休闲娱乐而进行的斗牛活动,后来又发展成为一个部落或氏族显示势力的一种手段。历史悠久的斗牛赛因为体现了一个民族的团结精神,在日本占领时被终止,直到70年代中期,作为民俗活动重新得到再现。比赛根据牛的体重分为甲、乙、丙等不同的级别。在大会前夕,赛牛为了培养体力,要进行山路跑步、轮胎拉力等艰苦的训练,并且还要接受斗角、顶头、击腹、颈斗、勾角等技术训练。一场斗牛表演要有6头公牛出场,它们的体重在370-500公斤之间。每斗一头牛大约耗时20分钟。每头牛的名字、年龄和体重都由主持向观众进行介绍。斗牛士更少不了要介绍给观众。每当介绍到有名气的斗牛士时,全场会报以雷鸣般的掌声。一个斗牛士水平的高低,不但要看他挑逗公牛的技术,而且要看他是否有一剑杀死公牛的本领。凡是能一剑结果公牛性命的,主持会当众宣布褒奖斗牛士牛耳一只;如果他挑逗动作一直出色,还奖给他牛尾一条。
起源
四月八“斗牛节”,未婚女子在农历四月初八日,相好的女友们要凑些米、油盐、菜肴到野外去“打平伙”,带着“女书”去吟唱,畅谈美丽人生。因这一天,男人都赶着牛牯到野外去斗牛,因此,女子习惯也把她们的活动叫“斗牛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