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关于传统茶酒礼仪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跪拜礼在社交礼俗中,跪拜礼是古代使用年代最长、频率最高的基本礼节。那么有关传统跪拜礼仪有哪些?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有关传统跪拜礼仪,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有关传统跪拜礼仪

跪拜礼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中人们互相致意的姿势,盛行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到辛亥革命废除跪拜礼之前,它一直在社会活动中普遍流行。《周礼·春官·大祝》把跪拜礼分为九种,合称“九拜”,即稽〔qi 启〕首、顿首、空首、振动、吉拜、凶拜、奇拜、褒拜和肃拜。

稽首是最隆重的跪拜礼,属于臣拜君、子拜父、学生拜老师以及拜天、拜神、拜庙之礼。其动作是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然后头也伏在手前边的地上停留一段时间。因为头至地稽留多时,故称稽首。顿首是地位相等的人互用的跪拜礼,其行礼方法与稽首同,只是俯身引头至地就立即抬起。因为头触地的时间很短,只略作停顿,所以叫顿首。空首是国君回答臣下,或尊者对卑者的答拜礼。行空首礼时,身体先取跪姿,然后拱手至地,接着引头至手。所谓“空”,就是头并没有真正叩到地面,而是悬在空中。空首又叫“拜手”,或省称为“一拜”。古人在行稽首、顿首礼时,一般要先行拜礼。以上三种是正拜,按清代凌廷堪《礼经释例》卷一附《周官九拜解》的解释,属“吉事之拜”。

振动、吉拜和凶拜三种是“凶事之拜”。振动是丧礼中最重的跪拜礼。振动的行礼方法,郑玄注解《周礼》释为“战栗变动之拜”。凌廷堪《礼经释例》以为,“拜而成踊谓之振动”。踊指跳起脚来哭的动作。以此看来,振动所指是行拜礼时,跳脚击手,哭天怆地,浑身战栗不已的状况。吉拜是“拜而后稽颡〔sang嗓〕”,“因以其拜与顿首相近,故谓之吉拜”;凶拜是“稽颡而后拜”(《周礼》郑玄注)。稽颡也是古代的跪拜礼,其礼为屈膝下拜,以额触地,在子为父母、妇人为丈夫与长子居丧时,答拜吊唁宾客行此礼,表示极度的悲痛和感激。另外请罪、投降时,亦行稽颡礼。

奇〔ji 机〕拜是指一次拜,褒拜是反复两次以上的拜礼,二者都是进一步说明拜的次数,不是独立的拜礼。奇拜、褒拜与上述六种拜礼的关系是“纬”与“经”的关系。稽首都是再拜,没有奇拜的情况,顿首及空首则都有奇拜。而褒拜则适用于稽首、顿首、空首等各种拜礼。如乡饮酒礼中所说的“再拜”,就是顿首之褒拜。

肃拜是妇女的正拜,其拜仪是屈膝跪地,下手不至于地而头微俯。男子在军中也行肃拜礼,这是因为将士戴盔披甲,不便于行其他拜礼。肃拜是九拜中礼节最轻的。女子之所以比男子礼轻,大概与母系社会时期女性长期居于受尊敬的地位,不必行大恭大敬之礼的传统习惯有关。而且就是这种较轻的肃拜也只沿用到唐代。武则天自立皇帝后制定礼仪,将女子的拜姿改为正身直立,两手手指相扣放胸前或左腰侧,微俯首,微动手,微屈膝。这种拜仪当时称为“女人拜”。唐宋时期,女人在行这种拜礼时常常口称“万福”,以祝愿对方多福,所以后来又把女人拜叫作“道万福”或“万福礼”。这种拜俗从武则天改制开始, 一直沿用到清代。清朝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四《狐谐》篇载, 一名叫万福的儒生在济南收留一夜奔女,自称为狐,极诙谐。 一日万福置酒聚友,其中有个名叫孙得言的客人出一联开万福的玩笑,其联云:“妓者出门访情人,来时‘万福’,去时‘万福’。”众人苦思难对,而狐女却对出下联曰:“龙王下诏求直谏,鳖也‘得言’,龟也‘得言’。”顿时令众人“绝倒”。这个故事的含义无须多论,但却说明“道万福”在清代仍十分普遍。

清代还有一种三跪九叩礼。据《清宫琐记》载,行此礼时先放下马蹄袖,然后跪下上身挺直,将有手伸平举起到鬓角处,手心向前,然后放下,再举起再放下,这样连举三次站起来,即为 一跪。如此三次即为三跪九叩礼。在 一些特别的场合,如大臣被皇帝召见时,还需要碰响头,即在叩头时要使地砖上发出咚咚的响声。

另外,比拜轻的还有双手叠抱胸前拱手致意的揖礼,这是宾主相见的礼节。《仪礼·乡饮酒礼》郑玄注说:“推手曰揖。”古代揖礼根据对象的不同,推手时有高、平、下之别。其中对庶姓、没有亲属关系者,行礼时俯身,推手稍稍向下,称“土揖”。对异姓有婚姻关系的,俯身,手从胸前向外平推,叫“时揖”。对于同族同姓的就用“天揖”,俯身推手时略微向上举高。用于略尊于己者的揖礼,叫“长揖”,即行礼时站立俯身,两手合抱拱手高举,然后自上而移至最下面。《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曾记载了郦生见刘邦“长揖不拜”的事。按照礼仪,郦生作为一个贫困儒生,去谒见已统率大军的沛公刘邦,当行跪拜礼。但由于刘邦“倨床使两女子洗足而见郦生”,很不礼貌,所以郦生十分不满,便只长揖为礼。后来长揖成了不分尊卑的主客相见礼。《明史·海瑞传》载:“御史诣学宫,属吏咸伏谒,瑞独长揖。”海瑞面对上官,只独自行长揖礼,突出地反映了他不媚权贵的性格。

传统文化之礼仪

1.用膳礼仪

尊老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其中很明显的体现在用餐礼仪上。开始用餐时一定是长辈先动碗筷。而且吃饭时,要求要端起碗,大拇指扣住碗口。咀嚼饭菜要闭嘴咀嚼,细嚼慢咽,并且尽量做到食不言。

2.行走之礼

古人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3.见面之礼

古人对见面时所行的礼仪也很重视,有拱手礼,作揖礼,跪拜礼。拱手礼为最普通的见面礼仪,双手合抱,置于胸前,立而不俯。作揖也是双手抱拳,拱起按下低头,上身略向前屈。跪拜礼为古代下级向上级,平民向官吏所行之礼,较为常见。现今也只在偏远乡村拜年活动能够见到。

4.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

传统的丧祭之礼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丧祭之礼作为生者对死者寄托哀思的礼仪,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既要充分地寄托哀思,又不能伤及生者的身体,这就需要对丧祭时间的长短及表达方式,都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而这也就是中庸之道在丧祭之礼中的运用了。

先说丧礼。《礼记·杂记下》:“子贡问丧,子曰:‘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颜色称其情,戚容称其服。’”《礼记·丧服四制》亦云:“三日而食,三月而沐,期而练,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这里,已为服丧者规定了一条基本原则,那就是“敬为上,哀次之,瘠为下”,既要哀,又须“毁不灭性,不以死伤生”。而如何把握这其中的“度”呢?《礼记·丧服四制》明确提出:

始死,三日不怠,三月不解,期悲哀,三年忧,恩之杀也。圣人因杀以制节,此丧之所以三年,贤者不得过,不肖者不得不及。此丧之中庸也,王者之所常行也。

子女为父母服三年之丧,既能充分地表达丧亲之痛,又不至于毁伤身体,这便是丧礼中的中庸之道。故孔子说:“夫三年之丧,天下之达丧也。”《礼记·三年问》还对此作了进一步的论述,并对三年之丧的具体时间也作了界定。

所谓“三年之丧,二十五月而毕”,据《礼记集说》引石梁王氏曰:“二十四月再期,其月余日不数,为二十五月。”这实际上也是在尽量缩短服丧的时间。而且,即使在二十五月期间,服丧者倘有疾病,也还是可以变通的。《礼记·杂记下》记孔子的话说:“身有疡则浴,首有创则沐,病则饮酒食肉。毁瘠为病,君子弗为也。毁而死,君子谓之无子。”既要服丧,又要爱护自己的身体,不可“毁瘠为病”,这不能不说是中庸之道的双向调节机制在起作用。

再看祭礼。《礼记·祭统》云:“祭者,所以追养继孝也。”又云:“养则观其顺也,丧则观其哀也,祭则观其敬而时也。”而所谓“时”,即是指祭祀的次数既不能“数”,也不能“疏”,应该恰到好处。正如《礼记·祭义》所说:“祭不欲数,数则烦,烦则不敬;祭不欲疏,疏则怠,怠则忘。”而如何才能做到不烦、不忘呢?这又需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古代所制定的春、夏、秋、冬“四时之祭”(《礼记·祭统》,后世改为春节、清明、七月之望、十月之朔),便是既不“数”又不“疏”,完全合乎“中庸之道”的祭祀之礼。而这一礼仪之所以被延续了两千多年,不是没有道理的。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