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行车,由于自然光线差,照明不佳,导致观察困难、判断时间增长、错漏增多,加上人体机能水平降低,操作可靠性下降,因此发生事故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大。据统计,某省1995年发生的1169宗重大以上交通事故中,夜间有594宗,占重大以上交通事故总量的50.8%。此外,尽管夜间的交通流量比白天少得多,仅占白天的10%~20%,发生事故的概率却比白天高5~10倍。据美国、前苏联等国家统计,夜间交通事故占交通事故总量的46%~54%(死亡近60%)。因此,充分认识夜间行车特点及其困难,采取相应的安全对策,是一个需要深入探讨和总结的重要课题。
一、夜间行车的特点
㈠自然光线变差,观察困难。
夜间自然光线变差,这是与白天行车的一个本质上的差别。由于夜间行车主要靠车灯照明,光度较低,照明不良,人的视力暗适应性能力降低,视力下降50%以上,加上道路环境明暗变化和车灯强光刺激等因素影响,因而给驾驶员的观察带来诸多不便,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1.观察距离缩短。目前多数国产车配备的远光灯为75W,能看清物体的距离约50~60米(100W大灯约80米左右),近光灯55W,能看清物体的距离约15~20米。虽然夜晚明亮的环境下,人眼对大物体较易感知,但距离比白天缩短了约53%。此外,由于人的夜间视力分辨力下降,目标颜色的深浅差别消失,只能根据亮度来分辨物体颜色,一般来说,白色的物体较易发现,发现距离约82米,能确认的距离却只有42米。即使使用100W远光灯,当车速60m/h时,发现目标用的时间约为5秒,确认并作出处置的时间约为2.5秒。上述是夜间行车条件的一个困难之处,它要求驾驶员必须正确认识和领会控制“安全车速”定性与定量科学概念的重要性。
2.观察范围变窄。在没有路灯照明的条件下行驶,观察范围仅是车灯光束所能照及的有限路面,且受路面不平、上坡、下坡、转弯和会车等影响,难以掌握道路环境的全面动态,这给方向机动和避碰操作带来一些困难与风险。
3.车灯强光刺激,引起晃眼、眩目。夜间行车常要会车,光线明暗变化显著,影响人的视力。据学者测定,人的视力从明处走向暗处,约需2分钟才能趋于稳定,其中逆向暗适应性时间(指会车后)一般约10秒,在此段时间里,眼睛难以按要求分辨道路和物体,很容易发生意外。
4.视觉容易疲劳,产生错觉。由于光线和照明不良,观察时须集中注意力,而会车时引起的周期性眩目,使视网膜频繁调节暗适应,视觉容易疲劳。此外,视野被照明的范围局限,加重了视力的紧张感,降低了人的耐力和心理的稳定性,容易产生错觉,如视度较差时易误近为远、误小为大、狭窄道路当作宽阔道路、误坡道为平路等,有时明暗、黑白变化也会诱发各种幻觉。所有这些,增大了驾驶员的心理负荷,加速了驾驶疲劳,使驾驶员疲劳征兆的出现时间比白天缩短了50%。
㈡参照物和辨别时间减少,判断失误增多。
夜间由于光线暗淡,视野狭窄,参照物减少,目标背景清晰度较差,导致反应时间增长约0.7秒、可见距离缩短,因而判断目标的时间大为减少。此外,对道路车辆动态的辨别,仅靠目标本身的灯光,常看不到目标原体、类型(大小、形状)及其真正动态,导致判断失误增多。
㈢人体机能降低,操作可靠性下降。
夜间行车,在人的昼夜节律未调节过来以前正是人体生理节律上的低潮期,实际上改变睡眠习惯本身就足以引起疲劳,据学者测定,白天的睡眠效果仅及夜间的26%,而夜晚则易疲劳困倦,记忆力、视力、听力等下降,反应迟钝,动作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协调性变差,特别是下半夜易出现瞌睡,导致车祸。
㈣诱发意外事件的因素增多,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大。
问题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四条:首先是由于夜间能见度的大幅度下降,有的驾驶员缺乏直觉能力与非直觉能力有机组合的驾车本领,导致观察、判断错漏增多;二是驾驶员在生理上、心理上、技术上以及在车辆的特殊保养上,未做好相应的转换工作;三是对道路环境、行车条件以及夜间的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等各种正常与异常变化情况不熟悉,面对各种意外而无能为力;四是对夜间驾驶疲劳和事故诱因(如心急赶路、盲目开快车等)防范不力,人的记忆、思维、反应能力和操作的可靠性下降,很难及时预见和发现一些潜伏隐患,常招致措手不及或忙中出错,事故概率也随之增高。
二、安全对策。
根据上述的夜间行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一些相应的安全对策,从现有经验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㈠车辆保养、使用要满足夜间行车的要求和需要。一是选用性能、设备特别是灯光设备较好的车辆,以配备100W远光灯为宜;二是出车前必须严格执行例检制度,上车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光学元件损坏的要及时修复,并按标准件更换,切忌凑合;三是备好一些必须的零配件,如大小灯泡、大灯聚光镜、2支三节以上电池的手电筒等,并配备应急灯;四是定车定人,有利于促进驾驶员落实维修保养责任,更好熟悉、掌握车辆。
㈡选派素质较好、年轻、有经验的驾驶员。驾驶员年龄以30岁左右为宜,因人的夜间视力随年龄增大而衰退较显著,年龄每增大13岁,就要增加一倍的亮度才能看清楚某一物体。
㈢加强对驾驶员夜间行车有关知识的教育。教育内容可分为以下五个专题:⒈夜间行车特点;⒉灯光设备的正确使用,在使用车灯照明的条件下观察、识别目标的基本知识;⒊夜间车速控制、跟车、会车、超车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⒋常遇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置;⒌人体作息节律和昼夜节律的基本知识,如何防范驾驶疲劳、困倦瞌睡。
此外,应高度重视组织夜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研讨活动,也可分五个专题:⒈在自由状态下行驶,盲目开快车,导致碰撞路障,驶出路面;⒉会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减速,眩目时操作不当,导致碰撞或驶出路面;⒊强行超车而引发意外;⒋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⒌车辆故障,如前照明灯突然熄灭,处置不当等。
通过上述一些专题的教育,驾驶员要深刻认识和牢固掌握“控速为本”的驾车原则。
㈣熟悉行车路线的道路环境,减少意外事故发生,要求驾驶员应牢记以下重点之处:
⒈事故多发路段;⒉困难危险路段;⒊坡道、弯道特别是有急弯路段;⒋可充分利用的路面诱导、辅助标志;⒌沿途集镇分布,可供停车进餐、休息、修车的地点和相应里程等。
㈤科学安排夜间行车的计划任务。
1.运输营运单位应配备足够的驾驶员,如双司机、实行夜班制和白班制两套人马,如须倒班时以1个月左右为宜。
2.对需要跨省区长途运输的营运单位,应建立《驾驶员行车档案》,记录每天或每次的行车里程、时间和前一天的睡眠时间等;实行下达“调度任务单”制度,作为驾驶员长途行车通过检查关卡的“通行证”,从根本上避免“昼夜兼程”,强制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
3.避免黄昏时刻行车,此时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很弱,眼睛的暗适应性还未形成,打开前照灯的光照度也恰与道路环境的自然光照度(约100米烛光)相等,不能形成对照,不易看清周围行人、车辆动态,加上太阳落山前后地球磁场的急剧变化、昼夜转换,人的生理节律不稳定等,导致事故发生率较高,日本驾驶员称这段时间为“恶魔时间”。
4.下半夜需要行车时应安排每个小时的行车计划,特别是凌晨3时和5时两个比较难捱的时刻,可中间安排停车进餐(热食)、小休等,切忌心急赶路连续行车。如“双司机”换班时,接班司机被叫醒后必须进行15分钟以上的“调节”活动,以确保人体的一些主要机能器官达到“觉醒”状态,方可上岗操作。
5.掌握一些进行生理、心理调节的科学方法,严防困倦瞌睡。这里的要点在于结合自己的经验,熟练掌握“主动调节”的三个系列:
口诀。这是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醒”,以不断活跃思维与情绪,切忌呆板单调“埋头”开车。由于夜雾笼罩,环境单调,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狭窄车灯光束范围内,易被催眠,困倦瞌睡。
动作。通过人体各种动作,可以提高或降低兴奋、紧张状态,以增强或加速心理调节的作用,减少代谢过程障碍,保持人体正常机能水平。
代谢。人体各种能量的转换,也是一个代谢过程。出车前应补充足够的营养素,防止一些无效消耗,以保持人体有较多能量。
在开车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细水长流”,防止贪多求快,一味超车、开快车,使人体能量消耗过多、过快,破坏体内各机能器官的协调性,增加体内有害能量的积累,使代谢紊乱。除了适时活动身体、保持协调性、消除不适感外,还须及时补充清凉、提神饮料,喝些咖啡、浓茶,吃点酸辣果点,以解暑降温,特别是要适时“加餐”,补充热量消耗,保证体内代谢过程处于“有序”状态。因为人体进食后约4小时,胃内开始排空,故中间2小时左右应补充糕点,4~5小时后应进适量热食。
综上所述,夜间行车特点及其困难之处,在于由于车灯光束照明的范围非常有限,这给驾驶员的观察、判断、处置带来诸多困难,而人体所形成的生理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种思维、反应模式等行为习惯,使人体在短时间内要有效地完成昼夜转换并非易事。
本文提出的安全对策,除了强化管理谋略之外,涉及驾驶员的主要有四条:⒈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夜间安全行车相应经验,摆脱白天依赖那种“一目了然”的驾车习惯,到达直觉能力与非直觉能力有机组合的较高思维境界;⒉遵守并完成昼夜节律转换,即白天能睡,夜间能“吃”;⒊掌握“控速为本”的驾车本领,这是正确处理速度、方向、制动三者协调关系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一条;⒋学会主动进行心理、生理调节,有效防范驾驶疲劳和操作失误。
一、夜间行车的特点
㈠自然光线变差,观察困难。
夜间自然光线变差,这是与白天行车的一个本质上的差别。由于夜间行车主要靠车灯照明,光度较低,照明不良,人的视力暗适应性能力降低,视力下降50%以上,加上道路环境明暗变化和车灯强光刺激等因素影响,因而给驾驶员的观察带来诸多不便,这主要反映在以下几点:
1.观察距离缩短。目前多数国产车配备的远光灯为75W,能看清物体的距离约50~60米(100W大灯约80米左右),近光灯55W,能看清物体的距离约15~20米。虽然夜晚明亮的环境下,人眼对大物体较易感知,但距离比白天缩短了约53%。此外,由于人的夜间视力分辨力下降,目标颜色的深浅差别消失,只能根据亮度来分辨物体颜色,一般来说,白色的物体较易发现,发现距离约82米,能确认的距离却只有42米。即使使用100W远光灯,当车速60m/h时,发现目标用的时间约为5秒,确认并作出处置的时间约为2.5秒。上述是夜间行车条件的一个困难之处,它要求驾驶员必须正确认识和领会控制“安全车速”定性与定量科学概念的重要性。
2.观察范围变窄。在没有路灯照明的条件下行驶,观察范围仅是车灯光束所能照及的有限路面,且受路面不平、上坡、下坡、转弯和会车等影响,难以掌握道路环境的全面动态,这给方向机动和避碰操作带来一些困难与风险。
3.车灯强光刺激,引起晃眼、眩目。夜间行车常要会车,光线明暗变化显著,影响人的视力。据学者测定,人的视力从明处走向暗处,约需2分钟才能趋于稳定,其中逆向暗适应性时间(指会车后)一般约10秒,在此段时间里,眼睛难以按要求分辨道路和物体,很容易发生意外。
4.视觉容易疲劳,产生错觉。由于光线和照明不良,观察时须集中注意力,而会车时引起的周期性眩目,使视网膜频繁调节暗适应,视觉容易疲劳。此外,视野被照明的范围局限,加重了视力的紧张感,降低了人的耐力和心理的稳定性,容易产生错觉,如视度较差时易误近为远、误小为大、狭窄道路当作宽阔道路、误坡道为平路等,有时明暗、黑白变化也会诱发各种幻觉。所有这些,增大了驾驶员的心理负荷,加速了驾驶疲劳,使驾驶员疲劳征兆的出现时间比白天缩短了50%。
㈡参照物和辨别时间减少,判断失误增多。
夜间由于光线暗淡,视野狭窄,参照物减少,目标背景清晰度较差,导致反应时间增长约0.7秒、可见距离缩短,因而判断目标的时间大为减少。此外,对道路车辆动态的辨别,仅靠目标本身的灯光,常看不到目标原体、类型(大小、形状)及其真正动态,导致判断失误增多。
㈢人体机能降低,操作可靠性下降。
夜间行车,在人的昼夜节律未调节过来以前正是人体生理节律上的低潮期,实际上改变睡眠习惯本身就足以引起疲劳,据学者测定,白天的睡眠效果仅及夜间的26%,而夜晚则易疲劳困倦,记忆力、视力、听力等下降,反应迟钝,动作的灵敏度、准确度和协调性变差,特别是下半夜易出现瞌睡,导致车祸。
㈣诱发意外事件的因素增多,发生事故的危险性增大。
问题的症结,主要有以下四条:首先是由于夜间能见度的大幅度下降,有的驾驶员缺乏直觉能力与非直觉能力有机组合的驾车本领,导致观察、判断错漏增多;二是驾驶员在生理上、心理上、技术上以及在车辆的特殊保养上,未做好相应的转换工作;三是对道路环境、行车条件以及夜间的交通参与者(车辆、行人)等各种正常与异常变化情况不熟悉,面对各种意外而无能为力;四是对夜间驾驶疲劳和事故诱因(如心急赶路、盲目开快车等)防范不力,人的记忆、思维、反应能力和操作的可靠性下降,很难及时预见和发现一些潜伏隐患,常招致措手不及或忙中出错,事故概率也随之增高。
二、安全对策。
根据上述的夜间行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确定了一些相应的安全对策,从现有经验看,主要有以下几条:
㈠车辆保养、使用要满足夜间行车的要求和需要。一是选用性能、设备特别是灯光设备较好的车辆,以配备100W远光灯为宜;二是出车前必须严格执行例检制度,上车前对车辆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光学元件损坏的要及时修复,并按标准件更换,切忌凑合;三是备好一些必须的零配件,如大小灯泡、大灯聚光镜、2支三节以上电池的手电筒等,并配备应急灯;四是定车定人,有利于促进驾驶员落实维修保养责任,更好熟悉、掌握车辆。
㈡选派素质较好、年轻、有经验的驾驶员。驾驶员年龄以30岁左右为宜,因人的夜间视力随年龄增大而衰退较显著,年龄每增大13岁,就要增加一倍的亮度才能看清楚某一物体。
㈢加强对驾驶员夜间行车有关知识的教育。教育内容可分为以下五个专题:⒈夜间行车特点;⒉灯光设备的正确使用,在使用车灯照明的条件下观察、识别目标的基本知识;⒊夜间车速控制、跟车、会车、超车的操作方法、注意事项;⒋常遇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置;⒌人体作息节律和昼夜节律的基本知识,如何防范驾驶疲劳、困倦瞌睡。
此外,应高度重视组织夜间典型事故案例分析的研讨活动,也可分五个专题:⒈在自由状态下行驶,盲目开快车,导致碰撞路障,驶出路面;⒉会车不按规定使用灯光、减速,眩目时操作不当,导致碰撞或驶出路面;⒊强行超车而引发意外;⒋疲劳驾驶导致车辆失控;⒌车辆故障,如前照明灯突然熄灭,处置不当等。
通过上述一些专题的教育,驾驶员要深刻认识和牢固掌握“控速为本”的驾车原则。
㈣熟悉行车路线的道路环境,减少意外事故发生,要求驾驶员应牢记以下重点之处:
⒈事故多发路段;⒉困难危险路段;⒊坡道、弯道特别是有急弯路段;⒋可充分利用的路面诱导、辅助标志;⒌沿途集镇分布,可供停车进餐、休息、修车的地点和相应里程等。
㈤科学安排夜间行车的计划任务。
1.运输营运单位应配备足够的驾驶员,如双司机、实行夜班制和白班制两套人马,如须倒班时以1个月左右为宜。
2.对需要跨省区长途运输的营运单位,应建立《驾驶员行车档案》,记录每天或每次的行车里程、时间和前一天的睡眠时间等;实行下达“调度任务单”制度,作为驾驶员长途行车通过检查关卡的“通行证”,从根本上避免“昼夜兼程”,强制确保驾驶员有足够的休息睡眠时间。
3.避免黄昏时刻行车,此时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很弱,眼睛的暗适应性还未形成,打开前照灯的光照度也恰与道路环境的自然光照度(约100米烛光)相等,不能形成对照,不易看清周围行人、车辆动态,加上太阳落山前后地球磁场的急剧变化、昼夜转换,人的生理节律不稳定等,导致事故发生率较高,日本驾驶员称这段时间为“恶魔时间”。
4.下半夜需要行车时应安排每个小时的行车计划,特别是凌晨3时和5时两个比较难捱的时刻,可中间安排停车进餐(热食)、小休等,切忌心急赶路连续行车。如“双司机”换班时,接班司机被叫醒后必须进行15分钟以上的“调节”活动,以确保人体的一些主要机能器官达到“觉醒”状态,方可上岗操作。
5.掌握一些进行生理、心理调节的科学方法,严防困倦瞌睡。这里的要点在于结合自己的经验,熟练掌握“主动调节”的三个系列:
口诀。这是进行心理调节的重要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自我提醒”,以不断活跃思维与情绪,切忌呆板单调“埋头”开车。由于夜雾笼罩,环境单调,注意力长时间集中在狭窄车灯光束范围内,易被催眠,困倦瞌睡。
动作。通过人体各种动作,可以提高或降低兴奋、紧张状态,以增强或加速心理调节的作用,减少代谢过程障碍,保持人体正常机能水平。
代谢。人体各种能量的转换,也是一个代谢过程。出车前应补充足够的营养素,防止一些无效消耗,以保持人体有较多能量。
在开车的过程中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细水长流”,防止贪多求快,一味超车、开快车,使人体能量消耗过多、过快,破坏体内各机能器官的协调性,增加体内有害能量的积累,使代谢紊乱。除了适时活动身体、保持协调性、消除不适感外,还须及时补充清凉、提神饮料,喝些咖啡、浓茶,吃点酸辣果点,以解暑降温,特别是要适时“加餐”,补充热量消耗,保证体内代谢过程处于“有序”状态。因为人体进食后约4小时,胃内开始排空,故中间2小时左右应补充糕点,4~5小时后应进适量热食。
综上所述,夜间行车特点及其困难之处,在于由于车灯光束照明的范围非常有限,这给驾驶员的观察、判断、处置带来诸多困难,而人体所形成的生理节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种.种思维、反应模式等行为习惯,使人体在短时间内要有效地完成昼夜转换并非易事。
本文提出的安全对策,除了强化管理谋略之外,涉及驾驶员的主要有四条:⒈深刻理解、熟练掌握夜间安全行车相应经验,摆脱白天依赖那种“一目了然”的驾车习惯,到达直觉能力与非直觉能力有机组合的较高思维境界;⒉遵守并完成昼夜节律转换,即白天能睡,夜间能“吃”;⒊掌握“控速为本”的驾车本领,这是正确处理速度、方向、制动三者协调关系具有全局性影响的关键一条;⒋学会主动进行心理、生理调节,有效防范驾驶疲劳和操作失误。
飞机安全常识
据国外媒体报道,虽然从统计数据上看,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每一次事故都惊心动魄。6月1日,法航一架空客A330客机在大西洋海域上空失事。航空安全再度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可是,虽然乘坐飞机旅行已经成为很多人生活的一部分,但人们对航天安全仍。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飞机安全常识,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飞机安全常识文档下载网址链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夜间行车特点与安全对策
下一篇:乘坐长途汽车的安全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