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剧集《中国医生》观后感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把“医生”这一群体再次推到了最前列。我们从新闻里,看到这群人,成为了新时代的“逆行者”。
因为他们的出现,让原本躁动慌张的气氛因子,有了冷静下来的力量。他们勇于冲到第一线,成为阻挡病毒的一道防线。
他们同样是父母的孩子,家中的顶梁柱,孩子的爸妈……
即便如此,他们的态度是义无反顾,他们的口号是:不计酬劳,无谓生死。
他们是,中国医生。
正是在这个时节,纪录剧集《中国医生》悄然上线,豆瓣评分9。2分。
它真实地纪录了这群群体日常工作的点滴,向观众剖析了他们作为普通人的那一面,他们也很脆弱,也有难处。这一切正如同剧集开场的那句旁白,“这是中国医疗系统的.一个缩影。”
1、
“我很怕我突然死掉,但我不能死。”
这是朱良付医生(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主任医师)对着镜头说出的一句话。
不仅仅是因为他是家中的丈夫和父亲,同时,他更是一名医生,“差不多得用25年时间,才能培养出这样的一个医生,如果我死了,那就是浪费国家资源。”
这是他的工作态度,对他来说,从早上工作到第二天凌晨五点,早就是家常便饭了。因为他每天面对的是死亡率最高,也是死亡速度最快的病例——脑卒中。
即便如此,也曾有患者家属对他说,“我想把你撕成碎片!”
这位老太太一边苛责他“害死了她的老伴”,一边让朱良付给她看看近期升高的血压。
“理解吗?”这是他问出的一句话,似乎是在追问大众,又似乎是在自问。他无奈,因为患者和家属,其实“也知道你是个好大夫,但这并不耽误他们投诉你。”
这种困惑对他而言,没有答案。身在其职,他必须这么做。
每每面对这样的事件,医生需要很快做好自己的心理建设,甚至没有更多时间去消化,因为下一个病人已经在候诊了。
“最难的事情是将心比心,感同身受是做不到的,我们能做的只有尽量换位思考。”
2、
11年。
第一集说培养一位医科主任要25年,而第二季则告诉我们,单纯培养一个医生,规范化至少11年。
从学生时代到成为医生之后,他们依旧要先从住院医师做起,除了本科室病房内的常规治疗,还要在值班时处理急诊科的相关病例。
上一集关于责任,而这一集关于成长。
今年是28岁的徐晔(南京鼓楼医院烧伤科住院医师)工作的第三年。相比起第一集中的两位医生,他的微表情多少还是有些稚嫩,在面对着病患家属无法提供百万的要药疗费时,“无奈”二字直接打在了脸上。
他知道,病患现阶段如果出院去到其他县级医院,条件自然没有那么好。为了让病患家属能安心在医院治疗下去,徐晔再三向医院基金会提出援助。
“医生最怕的,其实是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在得到医院基金会的同意之后,他忍不住地笑了。
但最终,家属还是因为经费的问题,在没有任何告知的情况下,办理了出院手续。徐晔在得知之后,一个人默默站在病患住过的病房,整个人瞬间被沮丧笼罩着。
在这三年中,这类事情他已经见了很多次,但再次发生的时候,他依旧还是一种无奈。大家常常把人生比作一场修行,对于医生而言,整个做成更是一种高阶修行。
“为什么总有人说医生很冷酷,不是冷酷,是冷静。”
或许正是经历了那么多次生离,经历过那么多遍的离别,医生们慢慢长大,让自己变得更强大,能让“我会尽全力医治”变得更有信念感。
3、
这是纪录剧集当初在央视首播的时候的名字。它相较于医疗题材的行业剧而言,没有更多戏剧性,而是更加的平淡真实。
它甚至没有过多戏剧性的拍摄,剧集到现在,也没有过多地去展现重疾,也没有用特别煽情的音乐,而是简单几句的解说词,点到为止。
团队深入全国六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妇产科、急诊科、肿瘤科、整容烧伤科、麻醉科、手术室、ICU等科室,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纪实拍摄。用返璞归真的叙述手法,去向大众全方面立体展现“医生”这个群体。
这群人值得被这个时代记住,尤其是在当下,他们不仅是天使,同样也是英雄。
过去1年里,我们用《烈火英雄》记住了消防英雄,用《中国机长》铭记了那群“空中英雄”。我们同样也需要用影像牢记这群“白衣英雄”。
每天新闻的滚动,都是他们冲在第一线的身影。
20xx年非典时期,钟南山院士说,“把最重的病人,送到我这里来。”
17年过后,年过八旬的他,坐在餐车,成为第一批逆流而上的人。在对抗着疫情同时,还实时亮相电视前,向群众解读疫情,让大家了解并做好预防。
有参加过非典抗战的医生,写《请战书》,“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
有驰援湖北的青年医生,还在恋爱的他们,不约而同地报了名,选择成为家人,“回来后,我娶你。”这是两人把自己的爱,给了更多需要爱的人。
在这场战役中,正是他们的身影,时时刻刻在温暖着我们,感动着大家,同时给社会力量。
他们就是中国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