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学7—12章教学课件
第七章 头痛
19、偏头痛(migraine)是临床常见的原发性头痛,其特征是发作性、多为偏侧、中重
度、搏动样头痛,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有恶心、呕吐,光、声刺激或日常活动均可加重头痛,安静环境、休息可缓解头痛。
20、偏头痛发作期的治疗的特异性药物:麦角类制剂和曲普坦类药物。
21、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以往称紧张性头痛(tension headache)或肌收缩性头疼(muscle contraction headache),是双侧枕部或全头部紧缩性或压迫性头疼。约占头疼患者的40%,是临床最常见的慢性头痛。
第八章 脑血管疾病
2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是由于局部脑或视网膜缺血引起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症状一般不超过1小时,最长不超过24小时,且无责任病灶的证据。
23、TIA药物治疗: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
24、不同脑血管闭塞的临床特点
(1)颈内动脉闭塞的表现:症状性闭塞可出现单眼一过性黑矇,偶见永久性失明(视网膜动脉缺血)或Horner征(颈上交感神经节后纤维受损)
(2)大脑中动脉闭塞的表现:1)主干闭塞:导致三偏症状,即病灶对侧偏瘫(包括中枢性面舌瘫和肢体瘫痪)、偏身感觉障碍及偏盲。2)皮质支闭塞:①上部分支闭塞导致病灶对侧面部、上下肢瘫痪和感觉缺失,但下肢瘫痪较上肢轻
25、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
脑桥腹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 syndrome)
脑桥幅内侧综合征(福维尔综合症)(Foville syndrome)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 syndrome)
26、脑血栓神经影像学:发病后应尽快进行CT检查
性脑栓塞最常见的原因。心房颤动时左心房收缩压降低,血流缓慢淤滞,易导致附壁血栓,栓子脱落引起脑栓塞。
29、腔隙性梗死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基础上,血管壁发生病变,最终管腔闭塞,导致供血动脉脑组织发生缺血性坏死(其梗死灶直径
30、常见的腔隙综合征(5种):纯运动性轻偏瘫,纯感觉性卒中,共济失调性轻偏瘫,构音障碍——手笨拙综合征,感觉运动性卒中。
31、脑出血(ICH)最常见病因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绝大多数高血压性ICH发生在基底核的壳核及内囊区。长期高血压易导致豆纹动脉和旁正中动脉等深穿支动脉破裂出血,故又称出血动脉。
32、CT显示不同部位高密度出血灶
33、脑出血患者一般无需进行腰椎穿刺检查,以免诱发脑疝形成。
34、脑出血的手术指征:
(1)基底核区中等量以上出血(壳核出血>=30ml,丘脑出血>=15ml)
(2)小脑出血>=10ml或直径>=3cm,或合并明显脑积水。
(3)重症脑室出血(脑室铸型)
(4)合并脑血管畸形、动脉瘤等血管病变
35、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病因:
(1)颅内动脉瘤:是最常见的病因(约占50%~80%)
(2)血管畸形
(3)其他
36、SAH一般症状主要包括:
(1)头痛:患者常将头痛描述为“一生中经历的最严重的头痛”
(2)脑膜刺激征:颈强、Kerning征和Brudzinski征
(3)眼部症状
(4)精神症状
(5)其他症状
37、SAH常见并发症
(1)再出血(2)脑血管痉挛(3)急性或亚急性脑积水(4)其他
38、临床疑诊SAH首选头颅CT平扫检查。DSA仍是临床明确有无动脉瘤的诊断金标准。均匀血性CSF是SAH的特征性表现。
39、脑血管疾病可干预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心房颤动及其他。
第九章 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40、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MND)是一系列以上、下运动神经元改变为突出表现的慢性进行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表现为上、下运动神经元损害的不同组合,特征表现为肌无力和萎缩、延髓麻痹及锥体束征。
41、阿尔兹海默病(AD)是发生于老年和老年前期、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和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临床上表现为记忆障碍、失语、失用、失认、视空间能力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力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
42、AD的组织病理学上的典型改变为神经炎性斑、神经原纤维缠结、神经元缺失和胶质增生。
43、AD的药物治疗:改善认知功能:①胆碱能制剂:多奈哌齐②NMDA受体拮抗剂:美金刚。
第十章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44、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临床诊断:①口唇或生殖道疱疹史,或本次发病有皮肤、黏膜疱疹;②起病急,病情重,有发热、咳嗽等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③明显精神行为异常、抽搐、意识障碍及早期出现的局灶性神经系统损害体征;④脑脊液红、白细胞数
增多,糖和氯化物增多;⑤脑电图以颞、额区损害为主的脑弥漫性异常;⑥头颅CT或MRI发现颞叶局灶性出血性脑软化灶;⑦特异性抗病毒药物治疗有效支持诊断。(疱疹、前驱症状、神精、脑脊液、脑电图、CT、MRI)
45、化脓性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压力常升高;外观混浊或呈脓性;细胞数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升高;糖含量下降,通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
46、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压力增高可达400mmH2O或以上,外观无色透明或微黄,静置后可有薄膜形成;淋巴细胞数显著增多,常为(50~500)x106/L;蛋白质增高,通常为1~2g/L,糖及氯化物下降,典型脑脊液改变可高度提示诊断。
47、抗结核治疗:异烟肼(INH)、利福平(RFP)、吡嗪酰胺(PZA)或乙胺丁醇(EMR)、链霉素(SM)
48、新型隐球菌脑膜炎脑脊液检查:压力常增高,以淋巴细胞为主,蛋白质含量增高,糖含量降低。脑脊液离心沉淀后涂片做墨汁染色,检出隐球菌可确定诊断。抗真菌治疗:两性霉素B,氟康唑。
第十一章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49、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是一种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炎性脱髓鞘性疾病。本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近皮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主要临床特点为病灶的空间多发性和时间多发性。
50、Poser(1983年)诊断标准:临床确诊MS:病程中两次发作和两个分离病灶临床证据。
51、MS急性发作期治疗: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是MS急性发作期的首选治疗方案;疾病调节治疗:β-干扰素
第十二章 运动障碍性疾病
52、帕金森病(Parkinson disease,PD),又名震颤麻痹(paralysis agitans),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临床上以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态平衡障碍为主要特征。
53、PD临床表现:运动症状: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障碍。
54、中国帕金森病的诊断标准(必备标准)1、运动减少:启动随意运动的速度缓慢。2、至少存在下列1项特征①肌肉僵直;②静止性震颤4~6Hz;③姿势不稳
55、PD治疗药物:1)抗胆碱能药;2)金刚烷胺;3)复方左旋多巴;4)DR激动剂;
5)MAO-B抑制剂;6)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56、肝豆状核变性(hepatolenticular degeneration,HLD)又称威尔逊病(Wilson disease,WD),是一种遗传性铜代谢障碍所致的肝硬化和以基底核为主的脑部变性疾病。临床特征为进行性加重的锥体外系症状、精神症状、肝硬化、肾功能损害及角膜色素环(K-F环)
空城计的优秀教学课件
上一篇:有机合成化学教学课件
下一篇:四季歌美术教学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