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16小题,每小题1分,共16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中国思想家孟子提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他的这一观点是()
A.形而上学观点
B.唯心主义观点
C.辩证法观点
D.唯物主义观点
2.现在建造大楼,第一步是搞设计,然后才有大楼的建成。设计就是求大楼之理,因此“理在事先”。这种观点是()
A.客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B.主观唯心主义的表现
C.直观唯物主义的表现
D.辩证唯物主义的表现
3.“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的准确意思是()
A.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有价值
B.有价值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C.没有使用价值就一定没有价值
D.没有价值就一定没有使用价值
4.资本区分为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的依据是根据资本不同部分()
A.自然形态的不同
B.在交换价值的实现方式不同
C.在使用价值生产中所起得作用不同
D.在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5.毛泽东指出,解决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最基本的根据是()
A.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
B.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
C.认清中国社会的特殊国情
D.认清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6.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论联合政府》
7.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同稳定的关系
B.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8.1946年,中共决定将减租减息政策改名为实现“耕者有其田”政策的文件是()
A.《井冈山土地法》
B.《兴国土地法》
C.《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
D.《中国土地法大纲》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D.社会主义荣辱观
10.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核心是()
A.环境承载能力
B.绿色科技
C.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遵循自然规律
11.信念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精神状态,按其性质可分为科学信念与非科学信念。确立科学信念的基础是()
A.感情真挚
B.富有理想
C.确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
D.真诚信服与坚决执行的态度
12.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
B.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修养,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
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
D.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
1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是()
A.依法治国
B.党的领导
C.公平正义
D.执法为民
14.民事主体中的“法”人是指()
A.依自然规律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
B.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
C.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
D.18周岁以上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
15.******主席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最符合包括台湾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A.实现两岸的直接“三通”
B.持续推进两岸经济文化合作交流
C.以和平方式实现统一
D.尽快签署两岸永久和平协议
16.201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90周年来当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我们党的一切执政活动的标准。
A.实事求是、改革创新
B.以人为本、执政为民
C.与时俱进、开拓进取
D.大公无私、襟怀坦白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7.《川西录》中记载,先生(指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的这一观点的错误处在于()
A.把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等同起来
B.把人对花的感觉夸大成脱离花的独立实体
C.认为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
D.肯定人对花的感觉的能动性
18.牛顿说:“假如我能比别人瞭望得略微远一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这句话说明()
A.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
B.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是发展人类知识的必要途径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19.剩余价值率与利润率的区别在于()
A.根据剩余价值、利润这两个不同的量计算出不同的比率
B.同一剩余价值量以不同的计算方法得出不同的比率
C.剩余价值率表明资本主义剥削程度,利润率表明资本增殖程度
D.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
20.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是马克思原创的观点。这一区分提供了一把解决经济学上最复杂问题的钥匙。其最根本的意义在于()
A.揭示了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B.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
C.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D.为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1.“新民主主义革命,不是任何别的革命,它只能和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毛泽东将“官僚资本主义”列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对象的主要原因是()
A.它是资本主义
B.它严重阻碍着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
C.它构成******反动统治的经济基础
D.它具有买半性、封建性、妥协性
22.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其理论意义是()
A.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
B.对探索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有重要的意义
C.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D.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和创新
23.在和谐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
A.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
B.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
C.形成全社会的共同理想,增强全社会得凝聚力
D.营造全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
24.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取得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必须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
A.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
B.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动摇
C.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D.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不能丢
25.辛亥革命没有完成的历史任务是()
A.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
B.没有****清政府的通知
C.没有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
D.没有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
26.20世纪早期。在一群受过西方教育的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在他们的带领下,中国迎来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启蒙运动和空前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产生的原因是()
A.辛亥革命没有解决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
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
D.中国出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
27.土地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革命时期,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1948年4月,毛泽东在《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将土地改革的总路线概括为()
A.依靠贫雇农
B.团结中农
C.有步骤、有分别的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D.发展农业生产
28.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40年代前期开展的整风运动,被认为是“深刻影响二十世纪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坚实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滥觞”,这场整风运动()
A.最重要的任务是反对宗派主义
B.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使马克思主义路线在全党范围内确立起来
29.爱因斯坦说:“我评定一个人的真正价值只有一个标准,即看他在多大程度上摆脱了自我。”对这句话正确的理解是()
A.个人价值的大小要看社会对他的满足程度
B.人生价值的大小取决于“自我”价值的实现程度
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D.对社会贡献越大,摆脱“自我”的程度也就愈大,个人的人生价值也就愈大。
30.中华民族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道德传统,下面关于中华优良道德传统的叙述有()
A.“公义胜私欲”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C.“不学礼,无以立”
D.“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31.法律不但由国家制定或认可,而且由国家保证实施。也就是说,法律具有国家强制性。法律的国家强制性,法律的强制性表现在以下哪些方面()
A.表现为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
B.国家机关赋予某些即存在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活动
C.表现为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
D.表现为国家机关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依据法律程序,制定、补充、修改、废止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
32.******在“七一”讲话中指出,90周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的大事有()
A.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B.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C.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实现了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
33.2011年4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在海南博鳌召开,******在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推动共同发展共建和谐亚洲》的主旨演讲,强调,亚洲人民历来具有()。这些优良传统是亚洲精神的重要体现民事亚洲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值得倍加珍惜、发扬光大。
A.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B.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C.开放包容的学习精神
D.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
三、分析题:34~38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制定位置上。
34.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5年以来,中国在国内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国际提出建设和谐世界。
材料2:
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尤其要关心那些生产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深入到贫困地区、困难企业中去,深入到下岗职工、农村贫困人口、城市贫困居民等困难群众中去,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要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利益,带领群众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摘自******《坚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的讲话(2003年1月3日)
材料3:
“一个舰队决定它速度快慢的不是那个航行最快的船只,而是那个最慢的船只。”******说,“如果我们改善了困难群体的生活状况,也就改善了整个社会的生活状况。”
——摘自国务院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2007年3月16日)
请回答:
(1)材料1中中国提出这些主张的哲学依据是什么?从这一依据出发,在解决矛盾(不和谐)问题的方法论上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2)材料2体现了我党的执政理念是什么?
(3)材料2和3体现了社会主义发展的价值趋向的内涵是什么?怎样贯彻?
35.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自其官工兵商法制之明备而观之,则人知其职,不督而办,事至纤悉,莫不备举。”
——摘自严复:《原强》
材料2:
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是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
——摘自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材料3: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由此进一步奠定了法治建设的经济基础,也对法治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997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并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大任务。1999年,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中国的法治建设揭开了新篇章。普及法律知识的对象是全体公民,重点是国家公务人员。对普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目的不仅是要让每个公民知法守法,更重要的是让广大公民学会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国家公务人员,则是要求他们牢固树立法治观念,更加自觉地依法办事。
——摘自2008年2月28日新华社《中国的法治建设白皮书》
请回答:
(1)如何正确理解“法治”与“法制”,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内涵。
(2)怎样理解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是什么?
(3)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
36.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自从一八四零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在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人物。那时,求进步的中国人,只要是西方的新道理,什么书也看。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国内废科举,兴学校,好像雨后春笋。努力学习西方。我自己在青年时期,学的也是这些东西。这些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新学,包括那时的社会学说和自然科学和中国封建主义的文化即所谓旧学是对立的。学了这些新学的人们,在很长的时期内产生了一种信心,认为这些很可以救中国,除了旧学派,新学派自己表示怀疑的很少。要救国,只有维新,要维新,只有学外国。那时的外国只有西万资本主义国家是进步的,它们成功地建设了资产阶级的现代国家。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在那时的中国人看来,俄国是落后的,很少人想学俄国。 这就是十九世纪四十年代至二十世纪初期中国人学习外国的情形。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6月30日)
材料2:
在救亡图存运动中,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曾经把目光转向西方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在中国发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1年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制度。但是,辛亥革命后试图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包括议会制、多党制等,并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很快就在中外各种反动势力的冲击下归于失败。时人悲愤地感叹道:“无量头颅无量血,可怜购得假共和。”中国人民仍然处于被压迫、被奴役、被剥削的悲惨境地。中国的出路在哪里?中国人民在黑暗中思考着、摸索着、奋斗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2005年l0月19日)
请回答:
(1)试比较康有为、孙中山“向西方寻找真理”的路径和选择有何不同。
(2)“日本人向西方学习有成效,中国人也想向日本人学”反映的是哪一派政治人物的主张?他们的主张是怎样实践的?结局如何?
(3)为什么辛亥革命“没有实现中国人民要求独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37.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人肉搜索”,是指在互联网上集合众多网民的力量搜索信息的方式,针对某个个人的信息搜索,也称“网上通缉”。2006年3月的虐猫事件,参与虐猫的三个关键当事人都被人肉搜索找到;2008年3月美国网民人肉搜索揪出虐杀幼犬士兵;在汶川地震时期,有一个辽宁女性在网上发了一个视频,说灾区对她生活构成了影响,用恶毒的语言辱骂灾民,网民从发起搜索到找到她所有的个人信息,到公安机关把她抓起来只有半天的时间。关于人肉搜索逐渐形成了正反两方观点,对人肉搜索持肯定态度的一方认为它不仅可以在最短时间内揭露一些事件背后的真相,维护社会道德秩序。反对的一方则一针见血地指由,未经授权公开资料是对隐私权赤裸裸地侵犯,而人肉搜索的参与者们有成长为网络暴民的趋势。如发生在韩国的狗屎女的事件,一个女孩在地铁上,她的小狗拉屎了,一部分在座位上,一部分在她腿上,她自己把她腿擦干净以后,没有管座位上的,这个行为被人拍下来以后传到网上,结果引起网友群起攻之,她承受不了这样的压力,自杀了。
材料2:
2008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朱志刚在分组审议刑法修正案(七)草案时提出:“人肉搜索”“网上通缉”泄露公民姓名、家庭住址、个人电话等基本信息,是严重侵犯公民基本权益的行为,建议将“人肉搜索”行为在刑法中予以规范,此消息一出,人肉搜索该不该管?该怎么管?立刻成为舆论焦点。
请回答:
(1)以上案例反映出网络生活的什么特点?
(2)怎样认识网络道德与现实社会道德的关系?
(3)当今大学生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
38.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2001年,中国与东盟率先达成建立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在推进区域经济合作方面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同样,中国对于建立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也持积极态度。在2003年10月“10+5”会议上,中日韩三国领导人签署了《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联合宣言》,标志着三方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中国与东盟的“10+1”合作机制更是取得了不少成果。
材料2:
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对东亚一体化从消极观望转向积极介入,从双边为主转向加入地区合作机制。最近,克林顿国务卿参加东盟系列会议期间,代表美国政府签署了《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签署该条约是加入东亚峰会的条件之一,美国此举引发了人们对其可能加入东亚峰会的联想。另一个是美国提出了“湄公河流域开发计划”,介入到东亚次区域经济合作当中。参加东盟会议期间,克林顿与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等湄公河下游流域国家外长同时会晤,商讨加强环境、卫生、教育等领域的合作,提议国际河流管理机构湄公河委员会与美国密西西比河管理委员会建立“伙伴关系”。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分析中国参与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2分析美国奥巴马政府对东亚政策的变化。
8.答案:C
解析:1946年5月4号,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即“五四指示”,其主要内容是要坚决地支持和引导广大农民群众,采取各种适当方法,使地主阶级剥削农民而占有的土地转移到农民手中;使用一切方法吸收中农参加运动,绝不侵犯中农土地;一般不变动富农土地,对富农和中农有所区别;不可将农村中反对封建地主阶级的方法,运用于城市中反对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斗争。这就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实现“耕者有其田”的政策。故答案选C.
9.答案:A
解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其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抓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树立共同理想,突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掌握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打牢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故选A。
10.答案:D
解析: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通过人与自然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具体来说就是: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故选项D正确。
11.答案:C
解析:信念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对虚幻的世界、不切实际的观念、荒谬的理论的盲目相信、狂热崇拜;另一种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以事物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为基础的思想见解或理论主张的坚信不疑、身体力行。后者就是我们所主张的科学信念。因此,C是正确选项。
12.答案:B
解析:这句话的意思是:“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达到仁,仁就来了。”有能一天把自己的力量用在实行仁德上吗?我还没有看见力量不够的。这种人可能还是有的,但我没见过。”在这里孔子认为“仁”这种道德品质和道德境界,对人们来说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因此争取选项为B.
13.答案:A
解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价值的追求;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故选项A是正确的。
14.答案:B
解析:民事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公民(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A选项是自然人的概念。C是不具有法人资格,但是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即“其他组织”。D选项的内容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故选B。
15.答案:C
解析:时政类考题,要求了解******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上的讲话。
16.答案:B
解析:时政类考题,要求了解******在我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二、多项选择题:17~33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的字母涂黑。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7.答案:AB
解析:此题以大哲学家王阳明的主观唯心主义论述设问,考察了唯心主义观点的错误处。A项的含义是,把人的对于认识对象主观感觉和对象本身的客观存在相等同。B项的含义是,把人对于对象的感觉夸大成可能脱离那个对象的另一个试题。C项认为,人对于对象的感觉与那个对象具有同一性。D项认为,相对于认识对象,人的感性认识具有能动性。分析题干可以看到A.B是正确答案。因为王阳明这句话承认了对花的感觉与花的存在具有同一性,同时不仅肯定了人对花的能动性,还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18.答案:AB
解析:本题考察了认识的来源,间接经验等知识内容。实践是人类的主要来源之一,但与此同时,不能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通过读书,或传授等方法来获取间接经验,是发展人类知识的必要途径。CD本身描述是正确的,但是不符合题干的含义。故选项AB正确。
19.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察了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联系与区别。剩余价值率,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其公式为m'=m∕v.利润率是剩余价值与全部预付资本的比率,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是同一剩余价值量不同的方法计算出来的另一种比率。如以p`代表利润率,C代表全部预付资本(c+v),那么利润率p`=m/C=m/(c+v)。通过剩余价值率和利润率的公式就可以分析出,其分子是同一个增值额,只是分母不同,后者比前者多了一个C,显然利润率总是小于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又叫剥削率,表明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利润率则表明资本的增殖程度。故答案BCD是正确的。
20.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察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个基本的概念和其意义。可变资本即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不变资本即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二者都是由资本家投入的资本,资本家将其称为成本。当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别背抹煞后,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就被掩盖了,也就无法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而且剩余价值率也就无从谈起,揭示资本主义剥削程度也就没有了科学依据。A选项不符合题干。故选BCD.
21.答案:BCD
解析:这句话源于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反对官僚资本主义,并非因为它是资本主义,而是因为官僚资本主义是依靠帝国主义、勾结封建势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而发展起来的买办的封建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对广大劳动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对民族工商业的巧取豪夺,严重地束缚了中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中国革命的对象。故选项BCD是正确的。
22.答案:ACD
解析: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把我们队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科学水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探索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等下平对社会主义本质所作的理论概括、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既是坚持和继承,又是发展和创新,为我们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并在实践中创造出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奠定了科学的思想基础。B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重要实践意义。故选ACD.
23.答案:ABCD
解析:考察了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在文化建设中,只有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才能形成全社会的供同行理想,增强全社会的凝聚力;才能树立全社会的和谐理念,培育全社会的和谐精神;才能形成全社会的良好道德风尚,形成全社会的和谐人际关系;才能营造社会的和谐舆论氛围,塑造全社会的和谐心态。故选ABCD.
24.答案:ACD
解析: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党能否长期执政的关键所在。人心背向,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的根本因素。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党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坚持群众是真正的英雄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不能丢。故答案ACD正确的。
25.答案:AD
解析:辛亥革命****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这些都是辛亥革命取得成就。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的任务,中国社会的性质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项AD是正确的。
26.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察了新文化运动这一知识点。A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社会原因,也可以说是根本原因。B选项是新文化运动的阶级基础,是重要条件。C选项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思想原因。D选项错误,出现宣传社会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群体是在新文化运动以后。故选项ABC是正确的。
27.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察了解放战争时期的土地政策。ABCD都是土地改革的内容。
28.答案:BD
解析:本题考察了整风运动这一知识点。整风运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故A选项错误。我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是在七大的时候,故选项C也是错误的。只有BD符合题意。
29.答案:CD
解析: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在于一个人对于社会贡献的大小,而不是社会对个人的满足程度。个人对社会的贡献越大,其个人价值也就越大。AB选项本身描述错误。
30.答案:ABCD
解析:“公义胜私欲”体现了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强调对社会、民族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的道德传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体现了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人际和谐的道德传统;“不学礼,无以立”体现了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的道德传统;“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体现了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的道德传统。这四项都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故ABCD都是正确的。
31.答案:AC
解析: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制定,一是认可。B选项的内容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认可方式。D选项的内容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制定方式。因此,选项AC是正确的。
32.答案:ABC
解析:时政类考题,要求熟悉******在我党成立90周年上的讲话。
33.答案:ABCD
解析:时政类性考题,参考胡在论坛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