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芬芳袭人花枝俏,喜气盈门捷报到。心花怒放看通知,梦想实现今日事。喜笑颜开忆往昔,勤学苦读最美丽。继续扬鞭再向前,前途无量正灿烂。愿你前途无量。以下是
【文章一】
第一章绪论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学各发展阶段的代表人物、著作及主要观点。
1.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例1(2001年统考试题)
“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A.《学记》
B.《论语》
C.《大学》
D.《中庸》
【答案】A
【解析】“教学相长”和“及时而教”都出自《学记》,除此之外,还有“不陵节而施…‘学不躐等”“长善而救失”“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禁于未发”等。
【错误防范】对于《学记》中的这些论述,有两个要求:第一,知道这些话出自《学记》;第二,把这些话与当今的有些教学原则等结合起来,如“不陵节而施”和“学不躐等”,它们都体现了当今的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则体现了当今的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例2(2011年统考试题)
西方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
A.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
B.柏拉图的《理想国》
C.拉伯雷的《巨人传》
D.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答案】A
【解析】昆体良的《论演说家的教育》又被译成《雄辩术原理》。
2.独立形态教育学的建立
(1)夸美纽斯
例3(2003年统考试题)
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卢梭
D.裴斯泰洛齐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是指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这是普及教育的思想,他是外国教育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
例4(2006年统考试题)
首次从理论上论证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赫尔巴特
D.卢梭
【答案】A
【解析】夸美纽斯为了实现他的“泛智”的思想,提出了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
例5(2008年统考试题)
明确提出“教育适应自然原则”的近代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乌申斯基
D.第斯多惠
【答案】A
【错误防范】夸美纽斯的著作《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杜威
例6(2001年统考试题)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A.夸美纽斯
B.洛克
C.杜威
D.赫尔巴特
【答案】C
【解析】“教育即生活”和“教育即生长”仅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两个教育主张,他的其他的经验主张也需要掌握,如“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或改组”和“教育无目的”等。
【错误防范】在教育,有两个重要的流派:传统教育派和现代教育派,它们的代表人物分别为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家杜威。他们都强调“三个中心”,但内容不同。赫尔巴特强调“教师中心”“书本中心”(或“间接经验为中心”)和“课堂中心”;而杜威强调“学生中心”(或“直接经验为中心”)、“活动中心”,其中,杜威的“做中学”必须记住。
(3)赫尔巴特
例7(2011年统考试题)
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倡导的“三个中心”是指()。
A.教师、活动、经验
B.学生、活动、教材
C.教师、书本、课堂教学
D.学生、经验、活动
【答案】C
例8(2007年统考试题)
试图在心理学基础之上建立教育方法论,并提出了的阶段教学法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
B.斯宾塞
C.赫尔巴特
D.杜威
【答案】C
【错误防范】这是一个易考的地方。与此相关的还有如下一些内容:
第一,赫尔巴特的著作为《普通教育学》;
第二,赫尔巴特在西方教育史里被称为“科学教育学之父”:
第三,赫尔巴特提出了“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
第四,在“教学”一章提到了“教学为主”的含义,‘‘教学为主’’含义的记忆可以与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结合起来掌握,即将赫尔巴特的“三个中心’’(即教师中心、书本中心、课堂中心)变为“三个为主”——教师发挥主导作用、以传授书本知识为主、以课堂为主,再加一句:大部分时间用于教学。
例9(2002年统考试题)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的教育代表作是()。
A·《爱弥儿》
B.《人的教育》
C.《教育漫话》
D.《教育论》
【答案】D
例10(2005年统考试题)
学前教育家的代表作是()。
A.《教育漫话》
B.《爱弥儿》
C.《人的教育》
D.《教育论》
【答案】C
3.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建立
例11(2004年统考试题)
我国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观点阐述教育问题的著作是杨贤江的()。
A.《普通教育学》
B.《新教育大纲》
C.《论共产主义教育》
D.《教育过程》
【答案】B
【错误防范】克鲁普斯卡娅的《国民教育与民主制度》是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最早探讨教育学问题的著作。
例12(2009年统考试题)
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个教育流派?()
A.形式教育派
B.实质教育派
C.传统教育派
D.现代教育派
【答案】C
【解析】传统教育派的观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间接经验中心)、课堂中心。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等。
现代教育派的观点是: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等。
【错误防范】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方面也存在两大派别: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
育派。
形式教育派的观点是:重视智力,忽视知识。
实质教育派的观点是:重视知识,忽视智力。
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对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例13(2010年统考试题)
主要从事流浪犯罪儿童教育并著有《教育诗》等论著的教育家是()。
A.加里宁
B.克鲁普斯卡娅
C.凯洛夫
D.马卡连柯
【答案】D
4.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
例14(2001年统考试题)
《给教师的建议》的作者是苏联教育家;结构主义学说的倡导者是美国教育家。
【答案】苏霍姆林斯基布鲁纳
【解析】目前的考试没有填空题,上述考点可以以选择题等形式出现。
例15(2002年统考试题)
“教学与发展”理论的倡导者是()。
A.赞可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答案】A
例16(2004年统考试题)
下列哪一条教学原则是教育家赞可夫在《教学与发展》一书中提出的?()
A.程序编排的原则
B.激发动机的原则
C.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的原则
D.结构主义的原则
【答案】C
【错误防范】赞可夫进行了18年的教学与发展的改革实验,他实验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的五大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以及使所有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
例17(2003年统考试题)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出了()。
A.结构主义教学理论
B.儿童智力发展阶段理论
C.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理论
D.范例方式教学理论
【答案】D
例18(2007年统考试题)
苏联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
A.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B.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合作
C.学校与家庭之间的合作
D.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
【答案】A
例19(2005年统考试题)
提出“教学过程化”理论的教育家是()。
A.巴班斯基
B.皮亚杰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答案】A
例20(2009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
A.赞可夫
B.皮亚杰
C.布鲁纳
D.瓦·根舍因
【答案】B
考点二: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的理论派别。
例21(2005年统考试题)
教育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流派。其中杜威倡导的是()。
A.实用主义教育学
B.实验教育学
C.文化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
例22(2006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学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理论派别,其中美国的鲍尔斯与金蒂斯倡导的是
()。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D
例23(2008年统考试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西方兴起了批判教育学理论,其代表作之一是()。
A.斯普朗格的《教育与文化》
B.阿普尔的《教育与权力》
C.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答案】B
例24(2009年统考试题)
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的理论基础之一是()。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A
例25(2010年统考试题)
持有“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儿童中心论”等观点的理论派别属于()。
A.实验教育学
B.文化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批判教育学
【答案】C
【错误防范】2005年、2006年、2008年、2009年和2010年都考查了这部分内容。这部分内容易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因此,对于这部分内容,考生需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掌握四个派别的名称: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
第二,了解每个派别的主要观点。
第三,记住每个派别的代表人物和著作。
考点三: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如教育学的概念、教育规律的含义以及教育学与教育科学体系的关系。
例26(2002年统考试题)
教育学研究的教育现象主要包括教育的现象和现象。
【答案】社会认识
【解析】目前已没有填空题,但是这是一个考点,可以用其他形式进行考查。
例27(2004年统考试题)
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一般为()。
A.教育现象及规律
B.教育政策与法规
C.教育理论与实践
D.教育历史与现实
【答案】A
例28(2008年统考试题)
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称为()。
A.教育规律
B.教育法规
C.教育原则
D.教育政策
【答案】A
【解析】教育规律是客观的,题中提到的“内在的”“必然的”是客观性的具体表现。
教育法规、教育原则、教育政策三者都是人制定的,有人的主观愿望在里面,它们具有主观性的特点,而它们又都是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被制定出来的,因此,它们都具有客观性的特点,即它们是主观性和客观性有机结合的产物。
【错误防范】这道题还容易出成辨析题。如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又如教育规律就是指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这种表述都不全面,教育规律不仅要揭示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而且还要揭示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等。
例29(2007年统考试题)
教育科学现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科学体系,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
A.教育学
B.教育哲学
C.教育心理学
D.教育生理学
【答案】A
【解析】教育学作为一门具体的学科,它的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教育学自身的分化,产生了很多新的学科;二是教育学在不断与其他学科结合,形成了许多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所产生的这些新学科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教育科学体系,而教育学是这个体系中的基础学科。这是一道经常考的选择题。
【文章二】
第二章教育的本质、功能和基本规律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的属性(包括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
考点二:教育的四种起源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考点四: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
考点五: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考点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的属性(包括教育的本质属性和教育的社会属性)。
例1(2011年统考试题)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B.增进人的知识技能的活动
C.培养人的思想品德的活动
D.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的活动
【答案】A
例2(2003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受制于社会生产方式,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这种相对独立性表现为哪几个方面?请简述。
【参考答案】(1)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它并不会随政治经济制度的改变而立即改变。
(2)教育受政治思想、道德观念、哲学、宗教等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上。(3)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可能落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对新的政治经济制度起阻碍作用;教育也可能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水平,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作用。
例3(2008年统考试题)
在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会出现新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新的社会制度建立后,旧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还将继续存在。这说明了()。
A.教育超前于政治经济的发展
B.教育滞后于政治经济的发展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D.政治经济决定教育的发展
【答案】C
【解析】这个题考查的是“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不平衡性可以有两种表现:超前或滞后。
【错误防范】“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这项内容,即“教育要受其他意识形态的影响”,要求考生掌握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对教育影响的两个方面:教育观点和教育内容。
例4(常见练习题)
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与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
A.具有阶级性
B.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C.不能脱离政治经济
D.具有永恒性
【答案】B
考点二:教育的四种起源论(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例5(2001年统考试题)
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A.需要起源论
B.意识起源论
C.生物起源论
D.心理起源论
【答案】D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美国教育家孟禄主张的教育起源论被称为起源论;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
【答案】心理劳动
【解析】这是一个考点,需要考生注意,虽然填空的题型已不存在,但是该考点可以以其他形式出现。
例7(2006年统考试题)
教育起源于无意识模仿的观点属于教育的()。
A.生物起源说
B.心理起源说
C.意识起源说
D.神话起源说
【答案】B
【解析】这是心理起源说的观点,它强调的是教育是无意识模仿的活动。意识的两个基本特征是活动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的活动,如在原始社会,年长一代在生产中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生产经验,在生活中向年轻一代传授一些生活经验,目的是使年轻一代更好地适应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这种生产教育和生活经验的传递就是教育。因此,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例8(2008年统考试题)
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错误主要是否定了教育的()。
A.继承性
B.社会性
C.永恒性
D.独立性
【答案】B
【解析】请考生记住生物起源说的典型表述:“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这样就容易选择了。
【错误防范】以上例5至例8考查的内容都是教育的起源论。教材中所涉及的教育起源论有四种: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
对于生物起源论和心理起源论的内容,一般易考选择题。这部分内容需要考生掌握:(1)两种观点的代表人物:生物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法国的利托尔诺;心理起源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孟禄。(2)他们的主要观点:生物起源论认为,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经产生的现象,老猫教小猫捉老鼠就是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一种无意识的模仿。
对于劳动起源论的内容,希望考生做简答题的准备。主要内容是:(1)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2)劳动为教育的产生提供了现实条件(手、脑、语言);(3)劳动对教育的产生提出了客观要求(年长一代必须把人类积累起来的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传递给年轻一代);(4)教育只能起源于人类社会的生产劳动,并随着生产劳动的发展而发展。
考点三:教育的发展(原始社会的教育、古代社会的教育和现代社会的教育)。
例9(2006年统考试题)
我国是最早出现学校教育的国家之一。据史料记载,夏朝的学校称作()。
A.教馆、坐馆
B.家塾、私塾
C.庠、序
D.律学、书学
【答案】C
【错误防范】殷商和西周的学校名称是“学”“瞽宗”“辟雍”“泮宫”等;此外,学校产生在奴隶社会,也是一个易考的内容。
例10(2004年统考试题)
古希腊的雅典教育特别重视()。
A.军事体操教育
B.雄辩和演说训练
C.“骑士七技”训练
D.人的多方面和谐发展
【答案】D
例11(2010年统考试题)
欧洲中世纪教会教育的内容“七艺”包括“三科…‘四学”,其中“三科”是指()。
A.文法、算术、天文
B.文法、修辞、辩证法
C.哲学、算术、音乐
D.辩证法、几何、音乐
【答案】B
例12(2004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在教育发展,资本主义教育针对封建教育进行了哪些改革?
【参考答案】(1)在教育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自然科学知识,开设了许多新的学科。
(2)在教学方法上,出现了实验、演示、实习等新的教学方法。
(3)在教学组织形式上,以班级授课制取代了个别教学。
(4)在教育目的上,出现了双重目的,即一方面培养资产阶级代理人,另一方面培养熟练的劳动力,并第一次提出了普及义务教育的问题。
考点四:影响人发展的因素(遗传、环境、教育和主观能动性)。
例13(2004年统考试题)
学生的年龄特征是指他们在一定年龄阶段内所表现出来的哪方面的本质和典型特征? ()
A.认识和情感
B.情感和意志
C.生理和心理
D.气质和性格
【答案】C
例14(2002年统考试题)
“孟母三迁”的故事说明了哪种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社会活动
【答案】B
例15(2003年统考试题)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这反映了哪种因素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努力
【答案】B
例16(2007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任意方法使他们改变,或者使他们成为律师、法官,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
【答案】错误。
此说法过分夸大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易导致“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错误。环境和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虽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们并不是无条件的,还要考虑遗传、人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等影响。教育并不能任意决定人的一切发展方向。
【解析】影响人的发展的因素有四个:遗传、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们的作用分别为:遗传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基础;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答这类题的思路:首先,判断对与错。若发现是错误的,要指出来。接着要承认这一因素在人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后就要指出,除了这一因素影响人的发展外,其他因素(要具体点明)也在影响人的发展,它们的作用分别是什么,人的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错误防范】遗传决定论。答题思路:过分夸大了遗传的作用;遗传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或物质基础。人的发展除了受遗传影响外,还受环境、教育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具体来说,环境是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因。总之,人的发展应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例17(2008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答案】(1)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是广泛的、经常的,但却是自发的、无计划的。在肯定环境对人发展影响作用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人的社会实践所起的作用。
(3)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为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例18(2009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参考答案】(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
【错误防范】这里考查的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除了教育因素外,还需要记住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即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同时,环境对人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考点五: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规律。
例19(2001年统考试题)
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性和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答案】顺序阶段
例20(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1)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不均衡性;
(3)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例21(2005年统考试题)
教育者应在儿童发展的某一关键期对儿童施以相应的教育,这是因为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和阶段性
B.不均衡性
C.稳定性和可变性
D.个别差异性
【答案】B
例22(2011年统考试题)
在儿童身心发展的某一关键期施以相应的教育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这说明教育必须适应儿童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
C.不均衡性
D.稳定性
【答案】C
考点六: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关系。
例23(2005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的社会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教育的政治功能,即教育为政治服务的功能。
(2)教育的经济功能,即教育促进物质生产发展和改善,促进一定生产关系的功能。
(3)教育的文化功能,包括传递与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融合文化、选择文化、更新与创造文化等功能。
例24(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育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参考答案】(1)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2)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
(3)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
【解析】“教育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再生产的手段”中的“教育”指的是基础教育(即小学、初中和高中教育),通过中小学教育,使原来被少数人(或教师)所掌握的知识为更多的学生所掌握。
“教育是生产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手段”中的“教育”指的是高等教育,高等教育具有教学和科研两种功能,通过大学教授与硕士和博士研究生们一起研究可以创造出新的科学知识和技术。
例25(2006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的文化功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参考答案】(1)传递、保存文化;
(2)活化文化;
(3)交流融合文化;
(4)选择文化;
(5)更新与创造文化。
【错误防范】教育对文化的作用是一个易考的题.。除了作为简答题准备外,还要浏览一下每小点之下的具体内容,做到一看到一个有关实际例子,就能够判断出它体现了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哪一小点。
例26(2007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中,将存储形态文化转变为活跃文化是教育()。
A.传递文化的功能
B.活化文化的功能
C.交流文化的功能
D.更新文化的功能
【答案】B
【错误防范】这部分考的是教育的文化功能中的一项内容。作为考生,“教育的文化功能”的内容要作为一道较为重要的简答题来掌握。
例27(2009年统考试题)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
A.起决定作用
B.不起决定作用
C.只起加速作用
D.只起延缓作用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来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和D两个选项都是不完全的。
【错误防范】辨析题:“教育救国论”。参考答案:错误。因为它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
例28(2010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在现代社会中教育可以决定社会的发展方向。
【答案】错误。
这种观点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规律表明,教育受社会生产
方式,尤其受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制约。教育对社会发展虽有作用,但只能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轨道上实现,对社会发展仅起加速或延缓作用,它不能决定社会发展的方向。否则,将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
例29(201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育有哪些主要的社会功能?
【参考答案】(1)政治功能:通过教育巩固和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促进政治体制的完善与变革的功能;
(2)经济功能:通过教育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
(3)文化功能:是指教育传递保存文化、活化文化、交流文化和选择文化的功能。
【文章三】
第三章教育目的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考点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
考点三: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存在的两种错误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考点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和教育方针。
考点五:素质教育。
考点六:体育和美育。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关系。
例1(2009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
【答案】不准确或错误。
此说混淆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的的规定下,各级各类学校有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
【解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识记这两个定义。
考点二: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客观依据和理论依据)。
例2(2005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社会需要是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答案】错误(不准确或不全面)。
除社会需要外,制定教育目的还应考虑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才能等个性发展的需要。
例3(2007年统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方法是()。
A.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德育与智育、体育相结合
D.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答案】D
【错误防范】在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部分,易考的小题有:(1)“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该内容易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的部分为“社会分工”;(2)“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的片面发展的主要特征”,该内容易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选择的部分为“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
例4(2008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发达国家机器大工业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物质极大丰富,因此,在这些国家中就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答案】错误或不全面。
机器大工业生产只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并不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还要受到社会制度的制约;人的全面发展还必须通过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实现。
【错误防范】这部分考查的内容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除了上面的内容外,还需要考生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社会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第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是人的片面发展的主要特征。
考点三:在确立教育目的的问题上存在的两种错误理论(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
例5(2007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1)教育目的是根据个人的发展需要而制定的。
(2)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社会价值只是表现为它有助于个人发展。
(3)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教育目的就在于促使本能不受影响地发展。
【解析】教育受社会制约,同时也受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这是教育的两大基本规律。教育目的的确立必然受到社会的制约和人的发展规律的制约,所以,我们在制定教育目的时,既要考虑社会的需要,同时也要考虑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不能只强调其中一个方面。在教育目的的确立依据问题上,教育曾形成过两大理论流派:一是个人本位论,二是社会本位论。个人本位论只强调人的需要,忽视社会的需要。社会本位论只强调社会的需要,忽视人的需要。这里只考了其中的一种错误观点。
【错误防范】有三点需要注意:
第一,不仅要掌握个人本位论的基本观点,而且要知道如何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评析:个人本位论的积极意义在于:首先,它确立了儿童在学校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强调尊重儿童的发展需要,促使其个性的发展。其次,提出了培养“自由的人…‘自我实现的人”和健全人格的理论体系,倡导民主的教育观,对现代学校教育有积极意义。个人本位论的不足在于:首先,忽视了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其次,过于强调人性中个人的价值及其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忽视了学习和社会影响的作用。
第二,了解个人本位论和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个人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卢梭、罗杰斯等;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有赫尔巴特、涂尔干等。
第三,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的基本观点及其评析。基本观点为:(1)个人一切发展有赖于社会;(2)教育除社会目的外,无其他目的;(3)教育结果只能以社会效益加以衡量,教育的结果主要看对社会贡献了什么,培养的人对社会起了什么作用。评析:社会本位论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作用,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来制定。这对于保证教育的地位,发挥教育的社会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但其否定了个体的兴趣、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对制定教育目的的作用,是片面的、不科学的,也容易造成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压抑。
考点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点和教育方针。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基本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
(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例7(2002年统考试题)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A.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B.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新人
C.培养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D.培养脑体结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答案】A
例8(2005年统考试题)
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应培养()。
A.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
B.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C.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新人
D.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答案】D
例9(2010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我国当前的教育方针是什么?
【参考答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例10(2011年统考试题)
我国当前教育方针强调教育必须()。
A.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祖国服务
B.为社会实践服务,为均衡发展服务’
C.为经济建设服务,为广大的农村服务
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
【答案】D
考点五:素质教育。
例11(2006年统考试题)
辨析题:素质教育是以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为根本目的的教育。
【答案】错误或不全面。
素质教育应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促进学生“双基”的掌握,智力、能力的发展仅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
考点六:体育和美育。
例12(2010年统考试题)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增强学生体质
B.向学生传授体育基本知识和技能
C.进行体育道德教育
D.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
【答案】A
例13(201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学校体育有哪些具体任务?
【参考答案】(1)促使学生正常发育和身体各器官机能的发展,增强学生体质;
(2)向学生传授体育卫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养成科学锻炼身体的习惯;
(3)通过体育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4)向国家输送优秀体育运动员。
例14(2003年统考试题)
作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并且是各项运动基础的项目是()。
A.游泳
B.田径
C.武术
D.球类
【答案】B
例15(2004年统考试题)
我国颁布的“中小学体育锻炼标准”反映出学校体育的主要内容是()。
A.田径和体操
B.田径和球类
C.体操和游戏
D.田径和游戏
【答案】A
例16(2006年统考试题)
在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中,体育的根本任务是()。
A.促进学生身体正常发育
B.发展学生的人体基本活动能力
C.使学生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D.增强学生体质
【答案】D
例17(2008年统考试题)
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各育是相互联系的,但又相对独立,各自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提供物质基础的是()。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劳动技术教育
【答案】C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关内容。
【错误防范】对于“全面发展教育”这部分,请考生掌握以下两点:
第一,“全面发展教育”的基本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第二,掌握德育、智育和体育的作用。这里考查的是体育的作用。德育的作用,简单地说,是为其他各育提供方向性的保证,智育的作用是为其他各育提供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
例18(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学校美育的任务是什么?
【参考答案】(1)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培养学生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心灵美和行为美。
例19(2009年统考试题)
中国近代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
A.王国维
B.蔡元培
C.杨贤江
D.陶行知
【答案】B
【错误防范】美育第二次被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提法是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五育并列。
例20(2003年统考试题)
美育主要是通过美和美打动学生感情,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他们具有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答案】现实(自然和社会)艺术
【解析】虽然在试卷中没有填空题的题型,但这是一个考点,需要考生加以注意。
例21(2004年统考试题)
民国时期,蔡元培对教育进行了重大改革,他将体、智、德、四育并列,并提出“以代宗教”。
【答案】美美育
【解析】虽然在试卷中没有填空题的题型,但这是一个考点,需要考生加以注意。
【文章四】
第四章教育制度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制约因素。
考点二:旧中国的学制。
考点三: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育制度的基本概念及制约因素。
例1(2009年统考试题)
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
A.国民教育制度
B.学校教育制度
C.教育领导制度
D.教育管理制度
【答案】A
【解析】这里考查的是广义教育制度的定义。
【错误防范】(1)要理解这个定义中提到的“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以应对如下类似的考题: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
A.图书馆
B.文化宫
C.教育内容
D.办学体制
(答案:C)
(2)狭义的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
(3)记住: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实质。该内容可出如下一些考题:
·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
A.中等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
(答案:C)
·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中等教育制度
B.社会教育制度
C.学校教育制度
D.高等教育制度
(答案:C)
例2(2010年统考试题)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答案】D
例3(2002年统考试题)
广义的教育制度是指教育制度;狭义的教育制度是指教育制度。
【答案】国民学校
【解析】虽然目前填空题的形式不存在了,但这是考点。
例4(2001年统考试题)
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它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
【答案】学制总体系
【解析】虽然目前填空题的形式不存在了,但这是考点。
例5(2009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
A.永恒性
B.继承性
C.阶级性
D.相对独立性
【答案】C
【错误防范】建立学制的依据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要了解这些依据以应对有关题目,如:
·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
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
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
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答案:C)
考点二:旧中国的学制。
例6(2002年统考试题)
我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为学制;正式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被称
为学制。
【答案】壬寅癸卯
例7(2001年统考试题)
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D
例8(2007年统考试题)
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第一次规定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并将学堂改为学校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例9(2008年统考试题)
在我国现代学制沿革中,最早明令废除在受教育权方面的性别和职业限制的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C
例10(2003年统考试题)
我国第一次将中等教育列入学校教育系统的现代学制是()。
A.壬寅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癸丑学制
D.壬戌学制
【答案】A
【错误防范】请记住我国现代学制包括旧中国的学制和新中国的学制改革两部分。以上例6至例10部分考查的是旧中国的学制的内容。对于旧中国的学制,需要考生掌握以下几点:
第一,记住旧中国的学制的四个名称:壬寅学制,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和壬戌学制。
第二,对于壬寅学制,需要掌握它是中国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颁布时问为1902年,这个学制只颁布而未实行。
第三,对于癸卯学制,需要掌握它是中国实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要了解下面的内容,即一看到下列内容就应该知道它出自于这个学制:“开始把学校制度与教育行政制度分开”“明文规定教育目的是‘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明显反映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精神”“体现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特点”。
第四,对于壬子癸丑学制,要能够认识下列内容,为选择题做准备:“1912年”“以孙中山为首的南京临时政府对旧学制加以修订”“第一次规定了男女同校,废止读经,充实了自然科学的内容,将学堂改为学校”。
第五,对于壬戌学制,要能够认识下列内容,为选择题做准备:“1922年”“又称‘六三三制’或‘新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
考点三:新中国的学制改革。
例11(2001年统考试题)
新中国第一次学制改革是在年;1958年我国学制改革确定了“”的办学方针。
【答案】1951两条腿走路
例12(2004年统考试题)
1958年,我国学制改革曾提出过“三个结合”的原则,其中之一是()。
A.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B.全面规划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
D.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相结合
【答案】B
例13(2002年统考试题)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要有计划、有步骤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并把其责任交给()。
A.国家
B.地方
C.学校
D.家长
【答案】B
例14(2006年统考试题)
我国当前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是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并()。
A.以乡为主
B.以县为主
C.以地区为主
D.以省为主
【答案】B
例15(2005年统考试题)
在我国当前农村教育改革中,提出要推进“三教统筹”。其中的“三教”是指()。
A.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
B.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C.幼儿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
D.幼儿教育、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
【答案】B
例16(2007年统考试题)
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曾经提出“两基”的教育发展总目标。其中“两基”是指()。
A.传授与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B.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
C.基本完成教育体制改革,基本完善教育结构
D.基本完成课程改革任务,基本实施素质教育
【答案】B
【错误防范】1993年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确立了20世纪末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在总目标中,除了提到“两基”外,还提到了“两全”和“两重”。“两全”是指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两重”是指要建设好一批重点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
例17(2010年统考试题)
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规定,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是()。
A.扫除青壮年文盲和职业人才培训
B.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培养
C.加强农业知识的教育和实用技术的培训
D.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培训
【答案】B
例18(2011年统考试题)
义务教育是我国依法统一实施,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具有()。
A.自觉性、免费性与普及性
B.免费性、统一性与选择性
C.强制性、免费性与普及性
D.福利性、自觉性与普及性
【答案】C
【文章五】
第五章教师与学生
一、常见考试知识点
考点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考点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考点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和途径。
考点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点五:师生关系的特点以及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常见考试题与解题技巧
考点一:教师劳动的特点。
例1(2002年统考试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
B.师范性
C.创造性
D.主体性
【答案】C
例2(2004年统考试题)
有人说教师工作是一个“无底洞”,没有明显的时空界限,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个特点?()
A.复杂性和创造性
B.主体性和示范性
C.长期性和间接性
D.连续性和广延性
【答案】D
例3(2005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示范性的特点。
【参考答案】复杂性是由教师劳动任务的多样性以及劳动对象的个别差异性所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复杂的劳动。
示范性是指教师应成为学生的楷模表率,教师必须身教重于言教,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是由学生“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点决定的。
例4(2007年统考试题)
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复杂性
B.创造性
C.主体性
D.示范性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易考的选择题。
【错误防范】教师的劳动特点是:复杂性、创造性;连续性、广延性;长期性、间接性;主体性、示范性。该部分内容易考简答题。
考生要对教师的主体性深入理解。主体性是指劳动手段,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他(或她)自身,是凝结于自身的知识、智慧、才能、思想品德等,教育教学过程就是将教师自身具备的知识、才能、思想品德等素质转移到学生身上的过程。
例5(2001年统考试题)
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A.复杂性、创造性
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
D.主体性、示范性
【答案】D
【解析】复杂性是针对劳动的目的和对象来说的,创造性是针对劳动对象、内容、方法和突发教育事件来说的;连续性是针对时间而言的,广延性是针对空间而言的;长期性是指人才的培养周期长,间接性是指教师的劳动价值是通过学生体现出来的;主体性讲的是劳动手段,教师的劳动手段是他(或她)自身;示范性是指教师是学生模仿的榜样。
【错误防范】教师劳动的8个特点经常考,容易出两类考题:选择题和简答题。因此,考生首先要记住这8个特点。其次,了解各个特点的含义,这样可以为选择题做准备。命题者经常会给出一两个小例子,让考生来分析它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最后,能用几句自己的话来解释教师劳动的每一个特点,这是在为简答题做准备。
例6(2008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参考答案】(1)复杂性、创造性。复杂性表现在教师劳动目的的全面性和劳动任务的多样性;创造性体现为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在复杂多变的教育情境中塑造发展中的人。
(2)连续性、广延性。教师劳动没有时间和空间的严格界限。
(3)长期性、间接性。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合格的人才,而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教师劳动不直接创造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
(4)主体性、示范性。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解析】这部分内容易考简答题。
【错误防范】首先,要求考生记住这些特点。
其次,要对这些特点理解,以防灵活性的小题出现。如: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创造性)
“教师的教育机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创造性)
“教有法,而无定法”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创造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长期性)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了教师劳动的什么特点?(示范性)
考点二:教师的专业素养。
例7(2004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做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具备哪些职业道德素养?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热爱学生。
(3)有集体协作的精神。
(4)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例8(2002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的知识素养?
【参考答案】(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以及各科教材教法等。
例9(2003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做一名合格教师应具备哪些能力素养?请简要说明。
【参考答案】(1)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
(2)语言表达能力。
(3)组织管理能力。
(4)自我反思能力。
考点三: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内容和途径。
例10(2010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是什么?教师应具备哪些专业能力?
【参考答案】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完善的过程,即由一个专业新手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教师专业能力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教育教学管理能力、组织能力、自我反思能力等。
例11(201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参考答案】(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教师自我的形成。
例12(2006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教师专业发展有哪些基本途径?
【参考答案】(1)师范教育;
(2)新教师的入职辅导和在职培训;
(3)教师资格证书制度;
(4)自我教育提高。
考点四: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例13(2001年统考试题)
简答题: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怎样正确地看待学生?
【参考答案】(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
(2)学生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3)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例14(2002年统考试题)
学生是教育的,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
【答案】对象(客体)主体
【解析】尽管填空题的题型已经不存在了,但是该考点还是需要考生加以注意。
例15(2003年统考试题)
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其主体作用的表现形式为()。
A.自觉性
B.独立性
C.主动性
D.创造性
【答案】D
【错误防范】为什么说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自我教育和发展的主体?
答案要点:(1)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客体),因为第一,从教师方面看,由于教师是教育过程的组织者、,学生就是教师教育实践活动的作用对象,是被教育者、被组织者、被。第二,从学生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