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心理学包括基础心理学与应用心理学两大领域,其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思维、人格、行为习惯、人际关系、社会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社会等发生关联。以下是
【第一篇】
一、单项选择题
1、心理过程包括()
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点是( )。
A.行为的观点B.生物学的观点C.现象学的观点D.认知的观点
3.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
4.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 )。
A.动觉B.痛觉C.平衡觉D.内部感觉
5.()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
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B模式理论C特异化理论D行波理论
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C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
D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
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
9.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A典型事例B定义C言语讲解和概括D概念名称的组合
10.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是()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
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的有效性
A智力测验B人格测验C特殊能力测验D成绩、技能测验
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A随机误差B系统误差C抽样误差D评分误差
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应采用()
A积差相关B斯皮儿曼等级相关C肯德尔和谐系数D二列相关
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集中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语言的加工B语言的理解C语言的表征D语言的产生
17.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要通过()的活动来实现
A神经系统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到神经
18.看书时用红色笔画重点是利用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19、在“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对前瞻性记忆的影响”这一研究中,自变量是()
A目标熟悉性B任务难度C前瞻性记忆D目标熟悉性和任务难度
2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形状和方向错觉()
A佐尔拉错觉B冯特错觉C爱因斯坦错觉D潘佐错觉
二、 多项选择题
21.F检验可以用于()
A三个及以上独立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B判断连个方差是否来源于同一个总体
C三个及以上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D两个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2.在声音掩蔽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与掩蔽音频率接近的声音,受到的掩蔽作用大
B.低频掩蔽音对高频声音的掩蔽作用要大于高频掩蔽音对低频声音的掩蔽作用
C.掩蔽音强度提高
D.纯音的掩蔽作用和噪音的掩蔽作用相同
三、简答题
23.简述你是如何看待知觉和表象的功能等价问题。
四、综合题
24.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5 D D B B C 6-10 D B A A A 11-15 C D A B C
16-20 C A A D D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21.ABCD 22.ABC
三、简答题
23、答:(1)表象在知觉的基础上产生,表现和知觉中的形象具有相似性。心理学将表象看作已经贮存的知觉象的再现,或经过加工改造而形成的新的形象。Neisser认为,表象活动就是应用知觉时所用的某些认知过程,将表象看作是由相应的知识所激活的对知觉的期待。Kosslyn将视觉表象看成类似于视知觉的人脑中的图画,或者类似图画的信息表征。这些观点都强调表象与知觉的等价机能。(2)其不同点在于:①知觉形象鲜明生动;表象形象却比较暗淡模糊。②知觉形象持久稳定;表象形象不稳定、易变动。③知觉形象完整;表象形象不完整。
四、综合题
24: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
(一)过滤器理论模型
由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认为注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它按照“全”或“无”的法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一些信息通过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对选择性注意的系统研究开始于E C Cherry(l953)对鸡尾酒会效应的兴趣。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被各种谈话的声音包围着;人们只听到某些谈话,而听不到另一些谈话。如果别人议论到你,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异常敏感地听到它。1.Cherry(1953)的实验研究2.BroadbentD.E.(1954,英国)的实验研究。
过滤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Cherry和Broadbent的实验结果。
(1)在Cherry的追随实验中;被试只接受了来自追随耳的信息,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几乎完全消失。
(2)在Broadbent的分听实验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先报告从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后报告从另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而不是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这种现象是由于,当被试先报告来自一耳的信息,后报告来自另一耳的信息时,他们只在两个通道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因而成绩较好。相反,当被试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时,他们必须在两个通道间来回行多次的转换,因而成绩就差了。
模型的评价(局限性)
(1)首先,模型是根据听觉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听觉材料,因此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它只是一个单通道模型。
(2)其次,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事实上,当实验是用有语义联系的材料来做时,被试者对不注意的材料是能够加工的。
(3)第三,由于人们可能对语义进行加工,因此,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根据的。
(二)衰减理论模型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于1960年提出,认为不被注意或未被追随的信息也可通过过滤装置,但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Treisman实验结果的解释,不被注意的通道也能通过某些信息。衰减作用模型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因而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衰减作用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
两个模型的共同之处:
(1)两个模型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输入的信息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2)两个模型都假定,过滤器的位置在知觉分析之前。或在初级物理分析与高级意义分析之间,耳不是反应选择阶段。
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1)假设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注意选择的基础是对刺激物理属性的分析;衰减模型认为,注意分析更为复杂,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加工性质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是“全或无”的方式;衰减模型认为,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是关小或抑制。
(三)反应选择理论模型
由多依奇(Deutsch)提出,后经诺曼(D.A.Norman)加以完善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做出的反应选择。
(四)多阶段选择理论模型
约翰斯顿与汉斯等(Johnstone&Heinz)提出,认为选择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任务的需要。
二、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
心理学家卡内曼(D.Kahneman)于1973年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他认为,当人同时做几样活动时,如果活动不超过资源总量,这些活动就可同时进行,如超过,那么在进行第2、3项活动时,就会使第1项活动的反应退步。相关实验:Lewis(1970)的研究发现,被试者能识别几乎所有情况下的信息,即使信息呈现给非追随耳也是如此。
早期(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1)差别:瓶颈的位置不同。位置由作业性质决定,早期(知觉)选择模型是再认前选择,反应选择模型是语义分析。
(2)相同:两个模型中都存在瓶颈;两个模型都承认注意的分配,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
(3)在研究方法上应加以改进:知觉选择模型应多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反应选择模型应多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也应看到不同感觉道的特点,比较不同通道的差异。
三、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1982.1992)提出,她对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和特定朝向的线条)和物体本身进行了区分,并根据这一区分构建理论。这个理论着眼于注意的整合功能,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很有特色。该模型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两个阶段:(1)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2)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第二篇】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是于1879年创建于()
A美国B英国C俄国D德国
2.下列现象中()属于认知过程
A情绪B能力C兴趣D思维
3.()是神经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A神经细胞B感觉器官C大脑皮层D传导神经
4.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最早研究了感觉编码问题
A缪勒B冯特C考夫卡D费希纳
5.在知觉过程中,人不仅把知觉对象的特点登记下来,而且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对知觉对象作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反映了知觉的()
A选择性B理解性C恒常性D整体性
6.知觉者的知识经验,以及对事物的需要、兴趣、爱好、对活动的预先准备状态和期待等,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知觉的过程和结果,这种加工叫做()
A自上而下的加工B平行加工C自下而上的加工D简单加工
7.()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现象
A衰减理论B过滤器理论C认知资源理论D双加工理论
8.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指的是注意的()
A指向性B集中性C目的性D能动性
9.夜晚的霓虹灯广告主要在于吸引人们的()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注意转移
10.受()的影响,学习较长的系列材料时,开端和末尾部分一般遗忘得较少,而中间部分遗忘较多
A倒摄抑制B外抑制和超限抑制C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D前摄抑制
11.具有加工信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C工作记忆D长时记忆
12.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A集中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直觉思维
13.一年级小学生计算时往往扳着手指算,这种思维是()
A形象思维B动作思维C创造性思维D抽象思维
14.注意的转移与人的神经活动的()特性有关
A强度B兴奋性C灵活性D平衡性
15.()是短时记忆存储的重要条件
A机械重复B精细复述C联想D回忆
16.语言材料所负载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在的方式是()
A语言的加工B语言的理解C语言的表征D语言的产生
17.“范进中举”故事中当范进得知考中时的情绪状态是()
A应激B心境C激情D焦虑
18.自我调控系统的核心是()
A自我意识B自我体验C自我控制D自我认知
19.高级神经活动强而不平衡型相当于()
A多血质B粘液质C胆汁质D抑郁质
20.动机唤醒理论的提出者是()
A赫尔B麦独孤C赫布和柏林D德西
21.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却只能选择其一时引发的冲突叫()
A双趋冲突B双避冲突C趋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
22.沙赫特和辛格提出的情绪唤醒模型的核心是()
A情境B生理变化C认知D身体变化
23.最能代表一个人的人格状况的是()
A气质B性格C能力D动机
24.格赛尔的“双胞胎爬梯实验”运用的是()
A横断研究B纵向研究C聚合交叉研究D双生子研究
25.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的共同缺陷是()
A费时B易丢失样本C存在世代效应D成本大费用高
26.婴儿对多次呈现的同一刺激的反应强度逐渐减弱,乃至最后形成习惯而不再反应,这就是()A习惯化B去习惯化C偏爱法D优先注视范式
27.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这一对幼儿游戏的解释属于()
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B认知动力说
C学习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
28.在学习障碍产生原因方面,奥顿提出了()
A遗传说B感觉综合失调说C大脑皮质控制理论D生物学假设
29.关于初中生思维品质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具有明显的平衡性B思维创造性比批判性明显增加
C思维的自我中心性再度出现D思维的片面性表面性表现依然突出
30.认为认知功能的年减退与额叶皮层功能或执行功能的减退有密切关系的是()的观点
A感觉功能理论B加工速度理论C抑制理论D工作记忆理论
二、 多项选择题
31.根据负责的心理机能的不同,可以将大脑皮层划分为()
A初级感觉区B初级运动区C言语区D联合区
32.目前,解释错觉的理论主要有()
A眼动理论B神经抑制作用理论
C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D共鸣理论
33.对待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常用的控制方法有()
A消除对侵犯行为的关注和奖励B榜样和认知训练策略
C移情训练D创设较少冲突的情景
34.对“毕生心理发展”观念作为直接的重要贡献的心理学家是()
A荣格B古德奈夫C霍尔D艾里克森
35.下列属于被试间设计的是()
A区组设计B拉丁方设计C ABBA设计D随机化设计
三、{C}简答题
36.简述三元智力结构理论。
37.简述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
38.怎样提高测量信度?
四、综合题
39.在认知失调理论的经典实验中,Festinger(1959)和他的同事让4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一个非常枯燥乏味的实验。完成实验后指示这些被试对其他人说这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劝其参加。将这些被试随机分成两组。其中一组的20人每人给1美元的报酬(低报酬组),另一组每人给20美元的报酬(高报酬组)。之后,让每个学生评定实验的有趣程度(高分表示认为实验比较有趣)。下面是一组虚构的数据: 低报酬组 高报酬组3 3 4 6 1 2 5 2 5 5 5 7 3 5 4 5 8 5 4 8 2 3 4 4 2 6 4 4 1 2 3 3 6 7 5 5 5 1 1 3认知失调理论预测低报酬组比高报酬组更容易以为实验真的有趣。因为这样比较容易让他们认知协调。那些得到足够报酬的被试则不需要改变 态度,因此其观点更容易反映真实的情况。以上数据有没有支持这个预测?(用α= .01的显著性水平)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
1-5 D D A A B 6-10 A B A B C 11-15 C C B C B 16-20 C A A C C 21-25 B C B D C 26-30 A B C A A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
31.ABCD32.ABC 33.ABCD 34.ABC 35.ABD
三、简答题
36【答案要点】
答:斯腾伯格的三元智力理论
斯腾伯格认为:大多数的智力理论是不完备的,它们只从某个特定的角度解释智力行为。一个完备的智力理论必须说明智力的三个方面,即智力的内在成分,这些智力成分与经验的关系,以及智力成分的外部作用。智力是直接同个体生活有关的、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和重塑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其理论由三个子理论构成,即情境亚理论、经验亚理论和成分亚理论。即: 情境亚理论:智力是指向有目的的适应、选择、塑造与人生活有关的现实世界环境的心理活动。智力表现在个体对环境的适应上,这种适应不仅包括改变认知的适应,也包括个体主动选择适合的环境以及塑造新环境的活动。这些情境也包括实验情境。
经验亚理论:智力是应对新任务和新情境要求的能力和信息加工过程自动化的能力。只要实验或测验情境中的行为包含了其中的一种或两种能力,它就是智慧的行为。智力是用某种任务在一定范围的功能来衡量的,这种功能一般需要以下两种能力中的一种或两种,第一种是处理各种新颖任务和情境的能力,第二种是自动地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的能力。人们加工的信息和速度与质量取决于加工资源分配到新颖性和自动化技能的相对比例。在人们经验的早期,可以用解决新颖性任务的能力来评估智力,而在后期,需要从自动化加工的能力来评估智力。他认为有两种任务适合于测量智力:一种是实验室任务,包括(1)简单的实验室任务,如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字母识别,(2)较复杂的实验室傻,如类比、分类、演绎推理等;另一种是各种心理测验的任务。
成分亚理论:认为,智力的基本分析单元是智力心理机制成分,成分是对物体或符号的内部表征进行操作的基本信息加工过程。智力包括三种成分及相应的过程。按功能来分,可分为元成分,操作(或执行)成分以及知识获得成分。
元成分(Metacomponents):是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的高级执行过程,如确定问题的性质,选择解题步骤,调整解题思路,分配心理资源等; 操作成分(performance component):表现在任务的执行过程,是指接受刺激,将信息保持在短时记忆中,并进行比较,它负责执行元成分的决策; 知识的获得成分(knowledge-acquisition component):是指获取和保存新信息的过程,负责接受新刺激,做出判断与反应,它决定人们解决问题时所使用的策略。 知识获得成分按概括水平分为:一般成分、类成分和特殊成分。如编码是一般成分,推断是类成分,类比推理是特殊任务成分。
斯氏认为,心理测量和实验任务都可以用来测量智力,只要行为中包含了一种或两种能力。通常流体智力测验,如类比和系列完形等倾向于强调应对新异性的能力,而晶体能力测验,如阅读和词汇理解则倾向于强调高水平加工的自动化。
基于他自己的研究,他提出了成功智力(successful intelligence)的概念。所谓成功智力,就是为了完成个人的以及自己群体或者文化的目标,从而去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具有成功智力的人,应该懂得什么时候该适应环境,什么时候可以改变环境,什么进修应当选择环境,能够自觉地在三者之间进行平衡。他们还能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并能够想方设法地利用自己的优势,以此补偿自己的劣势或不足。这正是人们成功的主要原因,相反,一般智力(IQ)则并不是决定人们成功的主要因素。
在成功智力中,包含了分析思维、创造思维和实践思维三种成分。分析思维的任务是分析和评价人生中面临的各种选择,它包括对存在问题的识别、对问题性质的界定、问题解决策略的确定、对问题解决过程的监视。创造思维能力与传统的智商至少存在部分的不同,它们大致属于特定领域的能力,也就是说,在某个领域(或文学)具有创造性未必就意味着另一个领域(如科学)也具有创造性。实践思维能力的任务在于,实施选择并使选择发生作用。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或沉默知识的获得与运用是实践思维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隐性知识是通过用心地运用经验而获得的,相对而言,它属于特定的领域,它比智商更能有效地预测个体的工作成功。
37【答案要点】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为了揭示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研究者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感官或一定仪器设备,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儿童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并由此分析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突出的外显性,通过观察其外部行为,可以了解他们的心理活动。因此,观察法是发展心理学研究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一种方法。发展心理学早期的许多研究大多采用这种方法。 观察法的突出优点是可以在儿童行为发生的当时,现场进行观察、记录,能够收集到比口头报告或问卷调查更客观、全面、准确的资料。当然,观察法也有一定局限性。比如,观察资料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观察者本人的能力水平、心理因素的影响,许多发展心理学研究者所希望观察到的行为的发生有时是难以预测的,因此,采用现场观察有时难以奏效。此外,观察法的运用往往需要花费较大的人力、物力和较多的时间。
【第三篇】
一、单项选择题
1.20世纪60年代初期,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张,认为教师只是一个“方便学习的人”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是()
A马斯洛B罗杰斯C布鲁纳D班杜拉
2.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再现是观察学习的()
A注意过程B保持过程C复制(再造)过程D动机过程
3.学习形成两个或多个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的联结是()
A连锁学习B信号学习C辨别学习D概念学习
4.由海德提出,并由韦纳进行系统探讨的动机理论是()
A归因理论B强化理论C自我实现理论D成就动机理论
5.在学习迁移的经典理论中,以官能心理学为基础的理论是()
A共同要素说B形式训练说C概括化理论D关系转换说
6.心理物理法的创始人是()
A冯特B费希纳C高尔顿D艾宾浩斯
7.使用直线内插法计算阙限的方法是()
A极限法B恒定刺激法C阶梯法D平均差误法
8.以下为准实验设计的是()
A事后设计B随机区组设计C完全随机化设计D轮组设计
9.下列心理学描述中,哪一个是操作性定义()
A智力是在智力测验中获得的分数B攻击是对另一个人的失控的敌意
C测验法是用标准化量表测量个体的个性特征的方法D以上都不是
10.序列反应时任务试图将反应时实验的逻辑应用于()心理过程的研究
A有意识B无意识C前意识D潜意识
41.()实验一般不考察被试的判断标准,而只测量被试的辨别能力
A评价法B有无法C多重决策法D迫选法
12.理想的评价量表是一种制作()的直接方法
A称名量表B顺序量表C等距量表D等比量表
13.目标重复启动时,反应时间的节省被称为()
A编码协调B分心物抑制C激活扩散D目标激活
14.最早和最重要的内隐学习研究范式是()
A人工语法B序列反应时C复杂系统D信号检测论
15.下列哪种情形不利于顿悟()
A一段时间的大量准备B一定时期的放弃
C不同的环境D功能固着
16.测验的客观性实际上就是()问题
A刺激的客观性B反应量化的客观性
C结果推论的客观性D测验的标准化
17.衡量测验内部一致性的指标是()
A重测信度B肯德尔和谐系数
C α系数D复本信度
18.下面四个概念中与效标效度无关的是()
A同时效度B预测效度
C效标测量D因素效度
19.项目的鉴别指数D的取值范围是()
A 0~1 B 1~10 C-1~1 D不确定
20.在心理测验中,通过将被试的反应与标准答案相比较而获得的测验分数叫()
A原始分数B导出分数C常模分数D掌握分数
21.标准参照测验中,检验题目内容与测验内容范围要求的一致性,一般采用()
A专家的评定法B回归法C计算鉴别指数D相关法
22.下列测验中,属于投射测验的是()
A EPQ B TAT C SDS D MMPI
23.测量人格最常用的方法和形式是()
A自称量表B评定量表C投射测验D评价中心
24.下列易受极端数据影响的统计量是()
A算术平均数B中数C众数D四分差
25.已知一组数据6,5,7,4,6,8的标准差是1.29,把这组中的每一个数据都加上5,然后再乘以2,那么得到的新数据组的标准差是()
A 1.29 B 6.29 C 2.58 D 12.58
26.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是()
A 1 B 0 C根据具体数据而定D无法确定
27.同一组学生的数学成绩与语文成绩之间的关系为()
A因果关系B共变关系C函数关系D相关关系
28.有四个评委对八位歌手进行等级评价,要表示这些评价的相关程度,应该选用()
A肯德尔W系数B肯德尔U系数C斯皮尔曼等级相关D点二列相关
29.初学电脑打字是,随着练习次数增多,错误就越少,这属于()
A负相关B正相关C完全相关D零相关
30.正态分布的对称轴是过()点垂线
A平均数B众数C中数D无法确定
31.区间估计依据的原理是()
A概率论B样本分布理论C小概率事件D假设检验
32.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的平均数之差的t检验,对应着非参数检验中的()
A秩和检验法B中数检验法C符号检验法D符号等级检验法
33.在统计假设检验中,同时减少α和β错误的办法是()
A控制α水平,使其尽量小B控制β值,使其尽量小
C适当加大样本容量D完全随机取样
34.以下各组分布中,不因样本容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分布是()
A正态分布B t分布C卡方分布D F分布
二、 多项选择题
35.恒定刺激法的变式有()
A分组法B单一刺激法C极限法D最小可觉差法
36.所谓混合螺旋式编排方式的特点有()
A将不同性质的测验题目交叉排列B将性质相同的题目归为若干分测验
C难以维持做答的兴趣D难度则逐渐提高
37.以下各项中不是采用合理建构法编制的人格测验的是()
A爱德华个性量表B 16PF C MMPI D艾克森人格问卷
38.假设检验中两类错误的关系是()
A α+β=1 B α+β不一定等于1 C α+β可能同时减小D α+β不可能同时增大
39.已知某次物理考试非正态分布,σ=8,从这个总体中随机抽取n=64的样本,并计算得其平均分为71,那么下列成绩在这次考试中全体考生成绩均值μ的0.95的置信区间之内的有()
A 69 B 70 C 71 D 72
三、简答题
40.影响反应时的因素有哪些?
41.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四、综合题
42.试述注意理论及其实验证据。
43.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答案】
1-5 B C A A B
6-10 B B D A B
11-15 D C D A D
16-20 D C D C A
21-25 A B A A C
26-30 A D A A A
31-34 B D C A C
二【答案】
35.AB
36.AD
37.BCD
38.BD
39.BCD
三、简答题
40【答案要点】
答:影响反应时的因素包含刺激变量和机体变量两个方面:
(1) 在刺激变量中,刺激的类型、强度、复杂程度和呈现方式都会影响反应时。
类型:不同类型的刺激作用于相应的感觉通道的反应时不同,同一类型的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通道的不同部位反应时不同。
强度:一般而言,中等强度的刺激的反应时最短,较弱的刺激反应时较长。
复杂程度:主要是指刺激的数目和相似性。数目越多,反应时越长。相似性越大,反应时越长。心理旋转实验反映了刺激相似性对反应时的影响。心理旋转实验共有三种实验条件:第一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平面二维旋转;第二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也是相同的,只是经过了三维的前后旋转;第三种条件中,左右两个图形有相似性,但实际是不同的。这个实验的结果是:(1)二维旋转和三维旋转的图形具有相似的斜率;(2)心理旋转呈线性规则,随着旋转角度的增加,反应时间也发生变化。
刺激呈现的差异:实验证明,反应时间的长短和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程度有关,一般而言,物体偏离双眼视野中心的距离越大,则反应时间也越长。
(2) 机体变量影响反应时间
①适应水平:在此处适应是指在持续刺激的作用下,感受器发生的变化。
②准备状态:是指机体对于某种行为做出的准备情况。
③练习次数
④动机:是由于人的某种需要所引起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指向。
⑤年龄因素和个体差异:后者指不同个体之间在品质和属性上存在的任何差别。
⑥酒精和药物作用
41【答案要点】
答:方差分析的基本假定:
1.可加性
方差分析的每一次观察值都包含了总体平均数、各因素主效应、各因素间的交互效应、随机误差等许多部分,这些组成部分必须以叠加的方式综合起来,即每一个观察值都可视为这些组成部分的累加和。在对每种模型进行讨论前我们都给出了适合这种模型的线性统计模型,这正是可加性的数学表达式。以后的理论分析都是建立在线性统计模型的基础上的,这正说明可加性是方差分析的重要先决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例如数据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即数据取对数后才服从正态分布)时,各部分是以连乘的形式综合起来,此时就需要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对数变换,一方面保证误差服从正态分布,另一方面也可保证数据满足可加性的要求。
2.正态性
即随机误差ε必须为相互独立的正态随机变量。这也是很重要的条件,如果它不能满足,则均方期望的推导就不能成立,采用F统计量进行检验也就失去了理论基础。如果只是实验材料间有关联,可能影响独立性时,可用随机化的方法破坏其关联性;如果是正态性不能满足,即误差服从其他分布,则应根据误差服从的理论分布采取适当的数据变换,具体方法将在本节后边介绍。
3.方差同质性(齐性)
即要求所有处理随机误差的方差都要相等,换句话说不同处理不能影响随机误差的方差。由于随机误差的期望一定为0,这实际是要求随机误差有共同的分布。如果方差齐性条件不能满足也可采用数据变换的方法加以弥补。
四、综合题
42、【答案要点】
答:注意的理论
一、注意的选择性理论模型
(一)过滤器理论模型
由布鲁德本特(D.E.Broadbent)提出,认为注意相当于一个过滤器,它按照“全”或“无”的法则工作,接通一个通道,一些信息通过并得到进一步加工处理,其他通道被阻断,信息不能通过,暂时贮存在短时记忆中,并迅速衰退。 对选择性注意的系统研究开始于E C Cherry(l953)对鸡尾酒会效应的兴趣。在一个鸡尾酒会上,人们被各种谈话的声音包围着;人们只听到某些谈话,而听不到另一些谈话。如果别人议论到你,提到了你的名字,你就会异常敏感地听到它。1.Cherry(1953) 的实验研究2.BroadbentD.E.(1954,英国)的实验研究。
过滤器模型较好地解释了Cherry和Broadbent的实验结果。
(1)在Cherry的追随实验中;被试只接受了来自追随耳的信息,由于过滤器的作用,对非追随耳的信息几乎完全消失。
(2)在Broadbent的分听实验中,大多数被试倾向于先报告从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后报告从另一个通道进入的信息,而不是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这种现象是由于,当被试先报告来自一耳的信息,后报告来自另一耳的信息时,他们只在两个通道间进行了一次转换,因而成绩较好。相反,当被试按信息同时进入两耳的时间顺序进行报告时,他们必须在两个通道间来回行多次的转换,因而成绩就差了。
模型的评价(局限性)
(1)首先,模型是根据听觉实验的结果提出的,实验所用的材料都是听觉材料,因此信息的选择与过滤只发生在同类性质的材料间。当材料的性质改变,信息输入来自不同的感觉通道时,模型的预测力量就不强了。它只是一个单通道模型。
(2)其次,模型只解释了刺激的物理性质对信息选择的作用,而无法解释材料的语义联系在信息选择中的作用。事实上,当实验是用有语义联系的材料来做时,被试者对不注意的材料是能够加工的。
(3)第三,由于人们可能对语义进行加工,因此,假定注意选择发生在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是没有根据的。
(二)衰减理论模型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于1960年提出,认为不被注意或未被追随的信息也可通过过滤装置,但被衰减,其中重要的信息仍可以通过而得到高级加工,并反映到意识中。Treisman实验结果的解释,不被注意的通道也能通过某些信息。衰减作用模型不仅解释了注意的选择机制,而且解释了单词的识别机制,因而在认知心理学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衰减作用模型改进和发展了过滤器模型,它能解释更广泛的实验结果,并对人的行为作出更好的预测。
两个模型的共同之处:
(1)两个模型都认为,人的信息加工系统的容量是有限的,因此,输入的信息必须由过滤器加以调节。
(2)两个模型都假定,过滤器的位置在知觉分析之前。或在初级物理分析与高级意义分析之间,耳不是反应选择阶段。
两个模型的不同之处:
(1)假设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注意选择的基础是对刺激物理属性的分析;衰减模型认为,注意分析更为复杂,可能由语义加工组成。
(2)加工性质不同。过滤器模型假设,是“全或无”的方式;衰减模型认为,通道不是完全关闭的,而是关小或抑制。
(三)反应选择理论模型
由多依奇(Deutsch)提出,后经诺曼(D.A.Norman)加以完善和发展。该理论认为,早期的信息加工是没有选择性的,信息都可得到识别,信息是否被注意,是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做出的反应选择。
(四)多阶段选择理论模型
约翰斯顿与汉斯等(Johnstone&Heinz)提出,认为选择在信息加工的不同阶段都有可能发生,在选择之前的加工阶段越多,所需的认知加工资源就越多,且选择发生的阶段依赖于当前任务的需要。
二、注意的资源分配理论模型
心理学家卡内曼(D.Kahneman)于1973年提出了第一个注意的资源分配模型,他认为,当人同时做几样活动时,如果活动不超过资源总量,这些活动就可同时进行,如超过,那么在进行第2、3项活动时,就会使第1项活动的反应退步。相关实验:Lewis(1970)的研究发现,被试者能识别几乎所有情况下的信息,即使信息呈现给非追随耳也是如此。
早期(知觉)选择模型和反应选择模型的比较
(1)差别:瓶颈的位置不同。位置由作业性质决定,早期(知觉)选择模型是再认前选择,反应选择模型是语义分析。
(2) 相同:两个模型中都存在瓶颈;两个模型都承认注意的分配,几个通道的信息可以同时受到注意。
(3)在研究方法上应加以改进:知觉选择模型应多利用附加追随程序的双听技术,比较两个通道的作业情况;反应选择模型应多用不附加追随程序的双耳作业,使注意分配到双耳。也应看到不同感觉道的特点,比较不同通道的差异。
三、注意的特征整合理论
由特瑞斯曼(A.M.Treisman)(1982.1992)提出,她对物体的特征(如颜色、大小和特定朝向的线条)和物体本身进行了区分,并根据这一区分构建理论。这个理论着眼于注意的整合功能,将注意与知觉的内部过程紧密地结合起来,很有特色。该模型的核心是将客体知觉过程分成两个阶段:(1)早期的前注意阶段和特征整合阶段,对特征进行自动的平行加工,无需注意;(2) 通过集中注意将诸特征整合为客体,其加工方式是系列的。
43、【答案要点】
(一)教师应以自身的学习动机为示范,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思维
教师在与学习交往的过程中,应自始至终地做出榜样,表现出自己对学习的兴趣。通过这种示范,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意义的、实现自我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学生就可以获得了一种个人的满足感,并丰富了生活。因此,教师除了教授课本知识外,还应当与学生一道学习日常生活的知识。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当中,注意观察身边所发生的一些与自己所学的有关知识和事情,并让学生多留意有关的书籍、文章、电视节目等等。
回答学生的问题,也是教师示范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的重要时机,尤其是回答课本中没有提到的问题时。学生的提问表明他们对主题感兴趣,教师的回答方式要体现出他们自己对这些问题的重视。
教师在平时描述自己的一些课外生活的信息中,也可以示范对学习的好奇心和兴趣。教师不需要反复强调和声明,他们就可以传递这样的信息,即定期的看报、看新闻,以及参加各种教学和文化研究等。通过这些,可以使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教师对自身的学习是如何的认真思考问题和参加活动,对时事政治的了解是如何的深入,并表现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活跃的、喜欢探究的思维。
(二)教师应加强对学生学习目的的教育,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正确而又明确的学习目的是形成和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必要条件。学生只有明确地认识到了自己当前的学习与将来参加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联系,体会到当前的学习是未来参与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准备时,才能确立起远大的高尚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方面的教育。
教师要注意根据各个学科的特点、所讲的知识的特点、所进行的教学形式的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点等,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明确总的学习目的,还要使学生明确每一学习活动、每一学习课题的具体学习目的。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仅凭教师说理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利用其他各种方式如课外活动、参观访问、实验实习,介绍科学家和劳动模范的光辉业绩以及组织学生与科学家和劳动模范见面等,丰富学生的切身体验和生活感受,使学生学习动机在现实和活动中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四)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地采用启发式的教学,创设问题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
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但并非所有的情境都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推动作用,只有那些带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境,才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才能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
那么,怎样去创设问题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呢?
第一,教师要深入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新旧知识之间、纵横知识之间的联系,还要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在知识经验、水平等方面的特点,这样,创设的问题情境才能做到繁简得当、难易适度,既紧扣教学任务,又适合学生的情趣口味。
第二,创设问题情境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方式,切不可拘泥于一式。既可以采取教师设问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学生作业的方式;既可以面对全班,也可以面对个别学生或小组;即可创设于课堂上,也可以创设于实验室或课外活动中。采用在课前布置作业,特别是活动性的作业如实地观察、参观访问、调查统计、采集和分析标本、自做小实验、查阅文献资料、课前预习等,在作业的设计中使之具备一定难度,以造成问题情境,以及在课后布置探究性的思考题和作业作为问题情境,也是常用的方式。
(五)教师应正确适当地组织竞赛,以激发学生的外在动机
一般认为,竞赛是激发学习积极性和争取优良成绩的一种有效手段。因为在竞赛过程中,学习的好胜性动机和求成的需要会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会大大增强,所以多数人在竞赛的情况下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但过多的竞赛有时会产生消极的作用,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造成紧张气氛,加重学生的负担,有损学生的身心健康。
那么,教师应怎样才能有效地发挥竞赛在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中的作用呢?
第一,加强思想教育,端正学生对竞赛的认识。要教育学生克服单纯的“竞争”心理,使竞赛成为激励学生集体责任感的一种手段。竞赛后要针对不同类型结果的学生进行集体的和个别的教育,以使学生正确的动机得以强化,错误的动机得以及时纠正。
第二,竞赛的类型和方式要多样,次数要适量。类型可以有文、数、理、化的,文艺的,体育的,劳动的等;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口头的或活动性的等。次数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不能过多。要通盘考虑,让每一个学生尽可能都有在竞赛中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都有取胜的可能。
第三,竞赛应体现鼓励进步和团结互助,要把比学赶帮的良好学风纳入到竞赛之中。不仅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的应受到鼓励,那些有了进步的后进者也都应得到表彰。
(六)教师要善于运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以不断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
来自教师的对学生学习结果的种种信息,对学生的学习动机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强化作用。它不仅使学生从反馈的信息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使自己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得到加强,而且又能从中了解到自己学习上的弱点和不足,从而调动克服缺点、为争取更好成绩而努力的积极性。
那么,怎样运用反馈信息,才能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呢?
第一,坚持正面教育和表扬为主的原则。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适当而又实事求是的鼓励和表扬,能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切忌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进行讽刺挖苦、体罚和变相体罚。对学生的评分既要客观公允,又要谨慎郑重;既要教育学生不能为分数而学习,又要教育他们为争取好成绩而努力。
第二,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所作的反馈信息必须客观、公正和及时。教师对学生学习的评定或评价要尽可能排除臆断,要将评定和评价结合起来,在评定时配合一定的分析评论。在评价时不仅要注意学习结果,还要把学习的态度、方法、目的等纳入进来,使学生感到“确实如此”,并进而产生更大的求知欲望。对学生的作业或考卷还要及时批改,并尽早地发还学生。
第三,要照顾学生的年龄特点和个别差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与对于自信的学生和对于较为自卑的学生都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比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自我评价的能力不强,这时教师的反馈信息就应以教师的评定或评价为主,重在表扬鼓励。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除了教师所作的反馈信息外,还要经常通过集体舆 论、集体评价作为反馈信息的方式,并且除了表扬鼓励外,还可适当辅以批评。再如,对于自信的学生,就要在表扬的同时更多地提出要求,指出不足;对于较为自卑的学生则应多鼓励,少指责;对于个性较强的学生,严厉的批评或一个坏分数可能会激起他们奋发努力;而对于个性较弱的学生,则应更多采用温暖、惋惜或信任去滋润和激荡他们深藏在心底的上进心。
总之,对于怎样更好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的方法是多方面的,关键是我们作为教师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法。
答:
(1)语义网络模型是一个语义记忆储存的网络模型。科林斯和奎利恩(Collins and Quillian,1969)提出此模型。
(2)在这个模型中,语义记忆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具有一定的特征。他们把上下级及同级水平的概念按层次组织成一个网络,网络中有节点、线段及连线。节点代表概念(命题或组块),每个节点上的小线段表示该概念的有关特征或属性,从节点向上的连线表示与上一级概念的联系及归属,如“金丝雀”属于“鸟”,而“鸟”又属于“动物”。概念的特征是分级储存在记忆中的,如“会吃东西”,“会呼吸”的属性只附在动物这个节点上,而不附在较低的节点“鸟”或“鱼”上;同理,鸟这个节点仅储存它所独有的特征或属性,而不储存所有动物的共同属性。这种处理符合认知经济原则。
(3)这个模型最初用于计算机理解汉语的系统,后用于人的记忆。
2018年考研英语真题及答案
上一篇:2018年考研数学真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8年考研政治真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