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填空
1、主币又称( ),是指( )。
2、通货即( )和( )。
3、货币与收入的区别在于收入是某一单位时间内收益的( ),而货币一词是( )意义上的概念。
4、“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又称为( )法则。
5、( )在所有的资产中流动性。
6、货币作为价值储藏手段的优劣,依赖于( )的高低。
7、一个国家的货币能否成为国际货币,关键取决于它的( )性。
8、交换的发展大体上分二个阶段,即( )和( )。
9、中世纪欧洲主要国家实行( ),到( )世纪,银本位制发展到鼎盛。
10、一次大战后,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实行( )本位制和( )本位制。
11、货币按形态分类,可分为( )和( )。
12、在金本位制条件下,两国货币汇价的比率取决于( )。
13、布雷顿森林协定建立了( )货币制度体系。
14、劣币是指实际价值( )名义价值的货币。
15、典型的金本位制是( )本位制。
16、最早实行的货币制度是( )。
17、货币的本质属性是( )和( )的统一。
二、判断
1、货币名目论就是货币国定论。
2、典型的银行券具有双重保证,即,黄金保证和商业信用保证。
3、货币在充当支付手段时,商品和货币在交换中同时出现。
4、我国人民币从未规定过金含量。
5、银行发行的信用货币是信用货币持有者的债务。
6、被当做交换媒介的商品不一定就是货币。
7、货币作为价值尺度,解决了在商品之间进行价值比较的难题。
8、货币的交易媒介职能是在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9、古代实物货币与现代信用货币在执行价值储藏手段的职能上没有区别的。
10、信用货币就是指由银行信用担保的货币。
11、在货币形式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货币制度。
12、纸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支票存款是商业银行的负债,二者都是本位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