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1~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 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第1题单选 社会意识结构的核心是( )
A.意识形态
B.上层建筑
C.政治制度
D.国家政权
参考答案:A
第2题单选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是( )
A.劳动者共同富裕
B.生产资料公有制
C.社会化大生产
D.市场经济体制
参考答案:B
第3题单选 毛泽东把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关系问题提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高度加以论述的文章是( )
A.《论十大关系》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C.《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
D.《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参考答案:B
第4题单选 中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
A.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B.提高中国国际地位
C.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D.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参考答案:A
第5题单选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组织原则是()
A.民主
B.集中
C.民主集中制
D.人民当家作主
参考答案:C
第6题单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动力是( )
A.坚持科学发展
B.坚持改革开放
C.坚持以人为本
D.坚持民主法治
参考答案:B
第7题单选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 )
A.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B.科学制定党的历史任务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C.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D.科学判断我国基本国情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参考答案:C
第8题单选 中国革命斗争的主要形式是( )
A.武装斗争
B.工人斗争
C.农民斗争
D.经济斗争、
参考答案:A
第9题单选 量变是指事物( )
A.渐进过程的中断
B.矛盾双方的分解
C.平衡、静止状态的破坏
D.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
参考答案:D
第10题单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A.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D.计划和市场相结合
参考答案:A
第11题单选 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 )
A.客观存在的物体
B.作为物质普遍属性的客观实在性
C.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结构和属性
D.一切自然现象
参考答案:B
第12题单选 统一战线的根本问题是( )
A.工农武装问题
B.领导权问题
C.政策和策略问题
D.政治纲领与路线问题
参考答案:B
第13题单选 认识的本质在于( )
A.能动反映
B.自由选择
C.科学评价
D.主观创造
参考答案:A
第14题单选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是( )
A.权宜之计
B.必然造成两极分化
C.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D.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参考答案:D
第15题单选 毛泽东在《发刊词》中所说的“伟大工程”是指( )
A.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B.建立并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建设广大群众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
D.建立新民主主义的新国家、新社会
参考答案:C
第16题单选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 )
A.大城市
B.农村
C.中小城市
D.小城镇
参考答案:B
第17题单选 我国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战略方针是( )
A.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B.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C.彻底扫除文盲半文盲,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D.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合格的专门人才
参考答案:B
第18题单选 下列选项中关于改革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改革是社会制度的自我完善
B.改革就是改革社会不合理的经济体制
C.改革属于社会的质变
D.改革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参考答案:A
第19题单选 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
A.辛亥革命中
B.新文化运动中
C.五四运动中
D.五卅运动中
参考答案:C
第20题单选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 )
A.否定之否定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因果关系规定
参考答案:C
第21题单选 我国经济发展存在的三个不同层次的地带不包括( )
A.东部沿海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B.中部经济比较发达地区
C.西部经济不发达地区
D.中部经济次发达地区
参考答案:B
第22题单选 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是( )
A.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B.发展科学技术
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参考答案:D
第23题单选 世界观是( )
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
B.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
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D.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参考答案:C
第24题单选 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 )
A.保持党的先进性
B.发展
C.增强党的活力
D.理论创新
参考答案:B
第25题单选 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 )
A.创立了新民主主义理论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C.把马列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
D.领导人民****了三座大山
参考答案:C
第26题单选 依据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享有( )
A.独立的外交权
B.行政管理权
C.独立的对外宣战权
D.独立的防务权
参考答案:B
第27题单选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
A.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高低
B.生产工具的水平
C.劳动对象的利用状况.
D.劳动者的思想觉悟水平
参考答案:B
第28题单选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 )
A.社会主义本质理论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D.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
参考答案:C
第29题单选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的第一个和最凶恶的敌人是( )
A.封建主义
B.帝国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B
第30题单选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
A.社会稳定
B.企业经济效益高、
C.国民经济比例协调
D.市场体制完善
参考答案:A
第31题单选 国家的本质是( )
A.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
B.阶级压迫的暴力工具
C.维护社会秩序的工具
D.保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的工具
参考答案:B
第32题单选 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的领导地位,是由( )
A.党的宗旨决定的
B.党的性质决定的
C.党的纲领决定的
D.党的路线决定的
参考答案:B
第33题单选 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 )
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B.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
C.认识的条件只有一个
D.认识的手段只有一种
参考答案:A
第34题单选 我国对外政策的根本立场是( )
A.反对霸权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维护世界和平
D.独立自主
参考答案:D
第35题单选 认识的主体是指(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参考答案:D
二、辨析题: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
第36题简答 物质即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
参考答案:错误。
(1)这种观点没有正确理解哲学物质范畴与具体物质形态的关系。
(2)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性的哲学范畴。物质的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它概括各种具体物质形态的共同本质,是共性;各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是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是个性。共性和个性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简单地等同。
(3)物质的具体表现形态,既有能直观地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也有不能直观地看得见、摸得着的客观实物,如“场”、“社会关系”、“微观粒子”等物质形态。显然,把某种具体物质形态说成是物质的共同标志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第37题简答 “三个有利于”标准意味着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必问姓“资’’姓“社”,只要为我所用即可。
参考答案:错误。
“三个有利于”标准,是邓小平针对当时改革开放中存在的凡事都要问一问姓“资”还是姓“社”的“左”倾思潮,针对人们因思想受到束缚而迈不开改革步子的状况,明确提出的判断改革开放中一切工作得失、是非、成败的三条根本标准。按照“三个有利于”标准,就决不可以把那些既可以为“资”也可以为“社”服务的东西,错误地加以排斥。讲“三个有利于”,有一个首要的前提就是建设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三个有利于”不是实用主义,它本身是社会主义的。事实上,凡是合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就是社会主义的,或者说是为社会主义所允许的。
三、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第38题简答 简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
参考答案: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包括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和战略重点等方面内容。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三步巷:的战略步骤就是在三个不同阶段上实现各自的不同战略任务,即第一步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3)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一是农业,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是能源和交通,它们是支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三是教育和科学,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要发展科学技术,又必须依靠教育。
第39题简答 简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
参考答案: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展开的,目的是建立新民主主义的社会和相应的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依据新民主主义理论,中国共产党人制定了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即政治纲领、经济纲领和文化纲领。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民主共和国。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蒋介石、宋子文、孑L祥熙、陈立夫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即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第40题简答 简述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
参考答案:(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即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主要表现在:理论规定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性质和方向;理论制约着人们实践活动的目的和方向;理论规划着人们实践活动的步骤和方法;正确认识能指导人们采取正确行动,促进实践的发展和成功;错误认识能引导人们采取错误行动,从而在实践中遭受挫折。
(3)实践和认识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实践和认识的统一不可能一次完成,而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对每一个具体过程的正确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和认识水平的提高,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将日益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