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
A.民本思想
B.仁和礼
C.严刑峻法
D.自然无为
2.《西厢记·长亭送别》中没有涉及的人物是()
A.老夫人
B.张生
C.孙飞虎
D.崔莺莺
3.下列哪位作家有过国破家亡的经历()
A.苏轼
B.辛弃疾
C.李清照
D.柳永
4.柳永是()
A.北宋豪放派词人
B.南宋豪放派词人
C.北宋婉约派词人
D.南宋婉约派词人
5.主张文章应该“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的文学家是()
A.王安石
B.欧阳修
C.柳宗元
D.韩愈
6.《杜陵叟》是一首()
A.七律
B.五律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7.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王昌龄
D.杜牧
8.《楚辞·九歌·国殇》之“国殇”的含义是()
A.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B.感伤楚国将士斗志的衰败
C.鼓舞为楚国捐躯的斗志
D.感伤楚国国势的衰败
9.《马伶传》的作者是()
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
B.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
D.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0.《报刘一丈书》中“权者”暗指()
A.顾秉谦
B.刘一丈
C.宗臣
D.严嵩
11.小说的三要素是()
A.人物情节结局
B.人物情节环境
C.开端发展高潮
D.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特定环境
12.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
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
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13.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前三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所采用的对仗形式是()
A.鼎足对
B.流水对
C.扇面对
D.隔句对[]
14.《行路难》中下面哪句诗运用了历史典故()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将登太行雪满山
C.忽复乘舟梦日边
D.多歧路,今安在[]
15.王维山水诗突出的艺术特点是()
A.旷达飘逸
B.慷慨雄壮
C.沉郁顿挫
D.诗中有画[]
16.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苟子》
D.《韩非子》
17.下列作者、作品、文中涉及的人物搭配有误的是()
A.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庄宗
B.庄子——《秋水》——北海若
C.孟子——《寡人之于国也》——梁惠王.
D.司马迁——《李将军列传》——张骞[]
18.《灯下漫笔》向青年阐明的最重要的道理是()
A.如何读书
B.创建新时代
C.改造国民性
D.如何绘画
19.《论学问》提出读书做学问的用途是()
A.增长才识
B.旅游
C.改造国民性
D.如何绘画
20.《门槛》中“一位姑娘”,喻指()
A.勇于献身的革命战士
B.艰难险阻
C.革命事业
D.人民群众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一)阅读《秋水》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1~23小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日:“野语有之日,‘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1.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时:
涘:
辩:
望洋:
22.将这段文字中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
“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23.这段选文在写景上有何特点?(2分)
(二)阅读《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4~26小题:
初,郑武公娶于申,日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日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24.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初:
寤生:
亟:
弗:
25.分析这段文字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4分)
26.这段文字中姜氏偏爱共叔段的表现是什么?(2分)
(三)阅读《战国策·齐策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29小题:
齐人见田骈①,日:“闻先生高议②:设为不宦③,而愿为役④。”
田骈日:“子何闻之?”对日:“臣闻之邻人之女。”
田骈日:“何谓也?”对日:“臣邻人之女,设为不嫁⑤,行年三十而有七子,不嫁则不嫁,然嫁过毕矣⑥。今先生设为不宦,訾养千钟⑦,徒⑧白人,不宦则然矣,而富过毕也。”
田子辞。
注:①田骈:齐国文士。②高议:高论。③设为不宦:提倡不做官。设:提倡。④为役:为百姓效劳。⑤设:假托。⑥嫁过毕:比嫁者有过之而无不及,意思是说比出嫁之女还会养孩子。⑦訾:同“资”,财富。钟:古时的一种量器。⑧徒:侍从。
27.解释加点的字(2分)
訾养千钟:
子何闻之:
28.文中齐人主要是借“邻人之女”为喻,以“”喻“”,用“”喻“”(用原文回答)(4分)
29.这则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道理?(4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一)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2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30.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4分)
31.文中“我”为什么“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4分)
32.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二)阅读《发现》,回答33~35小题:
我来了,我喊一声,迸着血泪,
“这不是我的中华,不对,不对!”
我来了,因为我听见你叫我;
鞭着时间的罡风,擎一把火,
我来了,不知道是一场空喜。
我会见的是噩梦,哪里是你?
那是恐怖、是噩梦挂着悬崖,
那不是你,不是我的心爱!
我追问青天,逼迫八面的风,
我问,拳头擂着大地的赤胸,
总问不出消息;我哭着叫你,
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
33.本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34.这首诗都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4分)
35.“呕出一颗心来,——在我心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分)
(三)阅读《门槛》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38小题:
姑娘跨进了门槛。——厚厚的门帘立刻放下来遮住了她。
“傻瓜!”有人在后面咬牙切齿地咒骂。
“一位圣人。”不知从什么地方传来这一声回答。
36.“姑娘跨进了门槛”象征着什么?(2分)
37.“傻瓜!”的咒骂在此说明了什么?(4分)
38.最后一句评价表现了什么?(4分)
四、作文:50分。
39.40多年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108分钟,成为世界上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加加林在20多名宇航员中之所以能脱颖而出,起决定作用的是一个偶然事件。原来,在确定人选前一个星期,主设计师罗廖夫发现,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这个细节使加加林赢得了罗廖夫的好感。他感到这个27岁的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如此珍惜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罗廖夫决定让加加林执行这次飞行。
请依据以上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与解析 一、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诸子基本观点的掌握情况。 【错误分析与防范】考生如果对诸子的基本思想不清楚,可能误选A项。选项A“民本思想”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C项“严刑峻法”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的思想核心;D项“自然无为”则是道家代表人物老子的思想核心。而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和礼。因此本题应该选择B项。 2.【答案】C 3.【答案】C 【解析】李清照出身于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士大夫家庭,丈夫赵明诚是金石学家。1127年靖康之变,赵明诚病逝,国破家亡的李清照便漂泊到杭州、越州、金华一带,过着孤苦的生活。 4.【答案】C 5.【答案】A 6.【答案】C 【解析】《杜陵叟》是一首叙事诗,也是一首新题乐府诗。这首诗作于元和四年(809)作者任左拾遗时,原列于《新乐府》第三十首。因此选C项“新乐府诗”。 7.【答案】C 【解析】王昌龄是盛唐时期的诗人,有“诗家天子”之誉,属于盛唐边塞诗派,因善作七言绝句,被人称为“七绝圣手”。晚唐诗人杜牧也擅长七绝,但没有此美誉。选对此题答案的关键是要牢记人们对古代作家的评价。 8.【答案】A 【解析】《国殇》是一首追悼为国捐躯的将士的挽歌,也是一首咏唱将士们的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颂歌。古代称未成年而死或在外死去的人为“殇”。本诗用于祭奠为国捐躯的战士,因名“国殇”。因此选择A项“祭奠为楚国捐躯的将士”。 9.【答案】A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A 13.【答案】A 【解析】《天净沙·秋思》前三句采用景物并置的手法,每句都由表现景物的三个名词并列,无动词或关联词连接,构成鼎足对。 14.【答案】C 【解析】伊尹见商汤之前,曾梦见乘船经过日月的旁边。这里用来表示人生遭遇,变幻莫测。因此应选择C项“忽复乘舟梦日边”。 15.【.答案】D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要求考生掌握重点作家的创作风格。 【错误分析与防范】本题四个选项分别代表了四个不同的诗人的风格。考生在学习古诗词时,除了要注重具体作品的分析,更要注重对诗人整体风格的把握,否则容易错选A项,或很难作出正确的判断。A项“旷达飘逸”,是诗仙李白诗歌的风格,B项“慷慨雄壮”是辛弃疾诗歌的风格,C项“沉郁顿挫”是杜甫诗歌的风格。王维多才多艺,擅长绘画,并将画家观察景物的眼光运用到诗的创作当中,使其诗作带有绘画的特点。所以本题正确的答案应该是D项,即“诗中有画”。 16.【答案】B 17.【答案】D 18.【答案】B 19.【答案】A 20.【答案】A
二、文言文阅读
21.时:按时。
涘:水边,岸。
辩:通假字,通“辨”,分辨。
望洋:抬头仰视的样子。
22.“知道的道理很多了,便以为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这正是说我呀。”
“如果我没有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
“再说,我曾经听说(有人)认为仲尼的学识少,认为伯夷的义行不值得看重。”
“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
23.用主观的视觉感受来表现客观世界中黄河的宽阔和大海的浩瀚。
24.初:当初。
寤生:逆生,难产。
亟:屡次。
弗:不。
25.第一部分:交代姜氏和郑庄公之间矛盾的起因:因庄公寤生,姜氏恶之,而偏爱共叔段,甚至欲立共叔段为太子。
26.向郑武公请求立共叔段为太子。
27.养:俸禄。闻:听说。
28.以“设为不嫁”喻“设为不宦”,用“嫁过毕”喻“富过毕。”
29.“听其言,观其行”,才是识别他人言行真伪的方法。
三、现代文阅读
30.改变的只是装束和名词;没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
31.十八年过去了,作者感到眼前的一切没有变化,仍是闭塞、停滞、落后、愚昧,后代人仍重复着前代人的悲剧,成为旧制度、旧礼教的牺牲品,对现实的失望和逐渐醒悟,使得作者“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32.表达了对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极度愤怒之情。
33.表现了诗人对军阀统治下的黑暗现实的失望和愤懑情绪,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祖国至痛至爱的复杂感情。
34.运用了呼告、反复、比喻、拟人、象征等手法。
35.象征手法。
36.象征着革命者已抱着坚定的革命信念毅然投身于革命事业中。
37.说明了市侩和怯懦者对于革命者的不理解和诋毁。
38.表现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者的赞美与崇敬。
四、作文
39.参见第1套冲刺预测试卷“参考答案”中的“作文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