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2014年自学考试《英语(一)》模拟试题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4年自学考试《大学语文(专)》模拟试题及答案(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食以草具”中,“食”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A.给人吃

  B.食物

  C.以……为食

  D.吃

  2.下列文章,体现民本思想的是 【 A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3.梁启超在《论毅力》中两次采用层递修辞手法,其目的在于 【 D】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毅力大小不同结果也不同

  C.显示毅力的重要性

  D.强调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

  4.《吃饭》中,作者在谈到音乐和烹调时,所倡导的社会理念是 【 D 】

  A.以民为本

  B.完美人格

  C.中庸之道

  D.和而不同

  5.《垓下之围》一文最后“太史公曰”的“太史公”指的是 【 A 】

  A.司马迁自称

  B.《史记》点评者

  C.《资治通鉴》的作者

  D.《资治通鉴》的点评者

  6.下列作品,属于寓言性传记文的是 【 D】

  A.《秋水》

  B.《张中丞传后叙.》

  C.《马伶传》

  D.《种树郭橐驼传》

  7.下列属于编年体史书的是 【 C 】

  A.《史记》

  B.《汉书》

  C.《资治通鉴》

  D.《三国志》

  8.《种树郭橐驼传》所揭露的社会弊端是 【 B 】

  A.“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B.“长(zhǎng)人者好烦其令”

  C.“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

  D.“以求学为干禄之终南捷径”

  9.《前赤壁赋》的“主客问答”中的“客”所代表的是 【 C】

  A.苏子本人

  B.吹洞箫者

  C.思想矛盾中的消极面

  D.思想矛盾中的积极面

  10.《爱尔克的灯光》的行文特点是 【 C 】

  A.夹叙夹议,充满思辨色彩

  B.善用白描,作者不动声色

  C.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体

  D.熔记叙、描写、抒情于一体

  11.《都江堰》说都江堰的水,“合在一起比赛着飞奔的力量”,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 【 B 】

  A.比喻

  B.比拟

  C.借代

  D.排比

  12.《饮酒》(其五)中,包涵“大隐隐于市”意味的诗句是 【 A】

  A.心远地自偏

  B.悠然见南山

  C.飞鸟相与还

  D.欲辩已忘言

  1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 【 D 】

  A.玉环飞燕皆尘土

  B.忽复乘舟梦日边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长风破浪会有时

  14.《早雁》中,暗示逃难民众有家难回的诗句是 【 C 】

  A.“云外惊飞四散哀”

  B.“长门灯暗数声来”

  C.“岂逐春风一一回”

  D.“水多菰米岸莓苔”

  15.易安居士李清照在《声声慢》中,以“寻寻觅觅”所体现的心态是 【 A】

  A.失落感

  B.急切感

  C.休闲感

  D.绝望感

  16.从日常生活看,《雨巷》所抒写的是 【 B 】

  A.对丁香姑娘的追寻与失落

  B.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

  C.对革命事业的追寻与失落

  D.对美好理想的追寻与失落

  1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中四个层次的内容之间的关系是 【 D 】

  A.对等并列

  B.抑扬交错

  C.相互对比

  D.逐层推进

  18.《断魂枪》中下列人物,属于“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 【 A】

  A.沙子龙

  B.王三胜

  C.孙老者

  D.小顺子

  19.《麦琪的礼物>揭示人物心理活动的主要方法是 【 D 】

  A.直接心理刻画

  B.自然环境烘托

  C.肖像和对话呈示

  D.行为和表情显现

  20.《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 【 C】

  A.《城南旧事》

  B.《金桥》

  C.《台湾作家小说选集》

  D.《晓云》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下列文章中主要运用对比论证方法的是 【 CD 】

  A.《寡人之于国也》

  B.《秋水》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E.《咬文嚼字》

  22.下列《吃饭》一文中论据之间,构成相似联想关系的有 【 ABCDE】

  A.吃饭中,以需要掩饰享受

  B.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

  C.艺术上,以实用掩饰享乐

  D.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

  E.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

  23.《垓下之围>所表现的项羽的主要悲剧英雄性格特征有 【 ABCDE 】

  A.不善用人、众叛亲离

  B.勇猛无比、匹夫之勇

  C.知耻重义心理

  D.宁死不辱性格

  E.至死不知失败原因

  24.巴金的“激流三部曲”指的是 【 ACE】

  A.《家》

  B.《寒夜》

  C.《春》

  D.《憩园》

  E.《秋》

  25.下列作品,在整体构思上以小见大的有 【 ABC】

  A.《苦恼》

  B.《香市》

  C.《金鲤鱼的百裥裙》

  D.《马伶传》

  E.《秋水》

   三、词语解释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26.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种树郭橐驼传》)

  拳:屈曲,不舒展。土易:指换上了新土。

  27.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马伶传》)

  易衣:换衣裳,指脱下戏装,换上便服。

  遁:逃走。

  28.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前赤壁赋》)

  须臾:极短的时间,片刻。

  29.不舟不车,不衫不帻(zé)。(《西湖七月半》)

  不舟不车:不坐船不乘车。

  不衫不帻:不穿长衫,不戴头巾。形容衣冠不整,不修边幅。

  帻:头巾。

  30.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长恨歌》)

  阑干:纵横交错的样子。这里形容泪痕满面。

  31.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陌上桑》)

  但:只,只是。坐:因为。

  32.悠然见南山。(《饮酒》(其五))

  见:一说读“xian”,同“现”。无意间就看到。

  33.孟尝君怪其疾也。(《冯谖客孟尝君》)

  疾:迅速。

   四、简析题(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8分,共32分)

  3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选自《声声慢》

  (1)说明“寻寻觅觅”句的统领作用。

  答:“寻寻觅觅”写行为,统领词人喝酒、望雁、看菊、听雨等行为线索;“冷冷清清”指向环境,统领气候、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景物线索;“凄凄惨惨戚戚”写心情,统领秋愁、家破人亡之思、身世变迁之哀、孤苦绝望之悲等情感线索。这三条线索的相辅相成,是全词的整体建构。

  (2)说明“三杯两盏”句的表现意义。

  答:一是晚风带来秋愁;二是借酒浇愁;三是酒力敌不过风力,见出愁情深重难解。

  (3)由“雁过”所引发的思绪中主要包含哪些情景?

  答:寒秋残景、往昔故家美盛情景、今日国破家残情景、往昔夫妻唱和情景、今日夫亡身孤情景等。

  (4)“满地黄花”句寄寓着什么感慨?

  答:昔盛今衰、身世变迁、人老珠黄、孤苦无依。

  (5)“梧桐更兼”句有何作用?

  答:一是强化“秋愁”,二是雪上加霜,将孤苦无依之悲导向顶峰。

   35.媪劝餐已,婢来敛具。媪日:“唤宁姑来。”婢应去。良久,闻户外隐有笑声。媪又唤曰:“婴宁,汝姨兄在此。”户外嗤嗤笑不已。婢推之以入,犹掩其口,笑不可遏。媪瞋目曰:“有客在,咤咤叱叱,景象何堪?”女忍笑而立,生揖之。媪曰:“此王郎,汝姨子。一家尚不相识,可笑人也。”问:“妹子年几何矣?”媪未能解。生又言之。女复笑,不可仰视。媪谓生曰:“我言少教诲,此可见矣。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选自《婴宁》

  (1)婴宁出场有何特点?

  答: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2)婴宁的个性特点是什么?

  答:爱笑,痴笑,笑不可止。

  (3)鬼母为何总是教训婴宁?

  答:让其改变性情,促成婚嫁,以便今后在社会上生存。

  (4)这里怎样刻画婴宁?

  答:一是情态描写,着力表现婴宁“笑辄不辍”的个性;二是侧面描写,通过鬼母的话来彰显婴宁痴憨的心性。一写外态,一写内性,两者共同表现了婴宁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

  36.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早而蕃之也。他植者则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过焉则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日爱之,其实害之;虽日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选自《种树郭橐驼传》

  (1)郭橐驼种树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答:“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可简括为:顺天致性。

  (2)最能体现橐驼种树合乎原理的是哪两句话?

  答:“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

  (3)除正面阐述外,作者主要运用什么表现方法来凸现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

  答:作者运用对比的方法来凸现郭橐驼种树方法的正确性。与“他植者”种树在原理、方法、结果等诸方面构成了对比。

  (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主要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4)“他植者”种树“违天害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马马虎虎,草率了事;二是“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5)作者为什么略写“他植者”种树的马虎态度,而详写其“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态度?

  答:作者详写“他植者”种树“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一面,是为了与下文中“长人者好烦其令”相照应、类比,从而阐发并突出文章的主旨。

  37.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

  我是你雪被下苦莲的胚芽;

  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我是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

  是绯红的黎明

  正在喷薄;

  ——祖国呵!

  ——选自《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1)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哪些?

  答:这节诗中运用的意象有“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挂着眼泪的笑涡”、“新刷出的雪白的起跑线”、“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2)这些意象有什么象征含义?

  答:这些意象象征了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

  (3)这节诗中的“你”和“我”是什么关系?

  答:这节诗中的“你”和“我”的关系:“你”是曾饱经风霜、深受灾难,而今正在重新崛起的祖国,“我”是祖国重新崛起的象征,二者是统一的。

  (4)这节诗句写的是什么时期的祖国?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祖国,体现了经历*动乱的一代青年为祖国的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的强烈爱国之情。

  五、作文(30分)

  38.请写一篇有关“父爱”或“母爱”的文章,可写成议论文或记叙文,不要写成诗歌、剧本之类,

  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解析]“食以草具”出自《冯谖客孟尝君》一文,意思是“给他粗劣的饭菜”。“食”在此做动词,意为“给人吃”。答案为A。

  2.[解析]《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民本治国思想。B项阐述了“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的道理;C项阐述了国家盛衰、事业成败,取决于人事,取决于执政者思想行为的观点;D项论述了毅力对事业成败的重要作用。答案为A。

  3.[解析]《论毅力》一文通过“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稍强者”、“更稍强者”与“至强之人”五个层次比较和行舟中“一日而返”、“二三日而返”、“五六日而返”与坚持到底四个层次比较,说明了只有“至强之人”及“坚持到底者”才能取得胜利,从而强调了“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成功”的道理。答案为D。

  4.[解析]《吃饭》一文中,作者将烹调时味道的调和与音乐中商角、徵羽的相协相配联系在一起从而得出“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答案为D。

  5.[解析]太史公即太史令,司马迁自称。《史记》每篇传记文之后均设“太史公日”一段文字,以抒发他对传主一生行事,遭遇的总结性意见。答案为A。

  6.[解析]带有寓言性质的传记文是《种树郭橐驼传》一文,借种树阐发“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A项带有寓言性质却不是人物传记,B、C项是传记文却不带寓言性质。答案为D。

  7.[解析]《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编年体通史;A、B、D项是纪传体通史。答案为C。

  8.[解析]《种树郭橐驼传》一文揭露了“长人者好烦其令”的社会弊端。A项引自《寡人之于国也》一文,D项引自《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文。

  答案为B。

  9.[解析]《前赤壁赋》采用了主客对话、抑客伸主的表现手法,其把政治失意的苦闷等消极一面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等积极一面通过“主”来表现。答案为C;

  10.[解析]《爱尔克的灯光》一文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思绪翻滚,情感浓烈,充满动人力量。答案为C。

  11.[解析]用“比赛着飞奔”这只有人类才有的意识行为来描述都江堰的水,使水具有人的特征是比拟的修辞手法。答案为B。

  12.[解析]作者以“心远地自偏”一句道出只要心志高远不受尘俗的干扰,住地尽管处于喧闹之中,也能像在偏僻安静之处一样的“大隐隐于市”的道理。B、C、D项是表达返璞归真,陶醉自然的诗句。答案为A。

  13.[解析]属于“言典”的是出自《行路难》(其一)的“长风破浪会有时”,借南朝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话形容自己的宏伟抱负。A、B、C项是“事典”。答案为D。

  14.[解析]“岂逐春风一一回”意为人们何时能像大雁随着春风飞回北方那样而返回故乡,暗示了难民有家难回。A项比兴百姓流离失所、纷纷逃难的痛苦生活;B项暗示朝廷对百姓的漠不关心;D项是对百姓的同情及无奈的宽慰。答案为C。

  15.[解析]“寻寻觅觅”,指由孤独、失落而生发的寻求解脱的追寻动作神态,体现了作者漂泊生活中的凄凉失落感。答案为A。

  16.[解析]“丁香姑娘”富有象征意味,在日常生活层面,“她”是“恋人”以此抒发了作者对恋人的追寻与失落。C项是从现实斗争层面来抒写的,D项是从形而上学的哲学层面来讲的。答案为B。

  17.[解析]全诗四个章节,情感逻辑层次清晰。从为祖国过去苦难而悲伤,为祖国希望未能实现而遗憾,到为祖国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决心,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构成了一种逐层演进的关系。答案为D。

  18.[解析]《断魂枪》中,“东方的大梦不得不醒”的“醒者”是沙子龙,他将镖局改成了客栈,并“不传”断魂枪,点明了他对社会变化的认识。B、C项是沉潜在“东方的大梦”之中的“未醒者”。答案为A。

  19.[解析]作者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来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从德拉站在镜前决心卖掉秀发时的兴奋,到惊骇、到留恋、到痛者、再到坚定的心理过程,都是通过此种方法来表现的。答案为D。

  20.[解析]《金鲤鱼的百裥裙》选自《台湾作家小说选集》,讲述了金鲤鱼凄惨的一生。A项是林海音的短篇小说集,B项是她的儿童文学集.D项是她的长篇小说。答案为C

  21.[解析]'A、B项中心论点作者在行文中没有点明,E项中心论点是在文章中间部分提出的。答案为CD。

  22.[解析]《吃饭》一文借“吃饭”为题,通过各种类比联想和比喻,从艺术、政治、哲学、生活等角度,发表了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答案为ABCDE。

  23.[解析]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暗示了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展露了他勇猛无比、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乌江自刎,揭示了项羽知耻重义、宁死不辱的性格特征。答案为ABCDE。

  24.[解析]“激流三部曲”包括《家》、《春》、《秋》三部作品。B、D项是巴金的另外两部作品。答案为ACE。

  25.[解析] 以小见大是指以“特定”的视角,“独到”的角度,展现作者集中而又深刻的见解。A项以一个车夫的遭遇写人与人之间的冷漠,B项以“香市”兴衰写中国农村经济的凋敝;C项是以百裥裙事件写金鲤鱼凄惨一生。答案为ABC。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