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陕西高考政治自测题(2)一、选择题1.媒介是承载精神产品的容器,现代社会媒介正在发生着巨大变化。中国首份3D报纸在湖北十堰问世,可短短4个月后,这份报纸就不见踪影,这意味着市场价值是最终决定创新是否成功的最根本标准。这说明()①没有继承的文化创新是没有生命力的 ②文化创新必须要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 ③新传媒取代旧传媒需要一个曲折的过程 ④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C 本题考查社会实践在文化创新中的作用。 材料主要强调,脱离社会实践的创新是经不起时间考验的,故②④符合题意。①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各种传媒都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故③中“取代”表述错误。2.2014年8月,第二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南京举行。南京青奥会将以文化展示交流为载体,使人们特别是青年既穿越历史深处又相聚现实社会,在展示各自优秀文化的同时,融合多元文化元素,推动文化创新发展。文化需要不断创新,是由于()①文化创新能够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基础和主体 ③文化创新能够繁荣民族文化 ④文化创新是永葆民族文化生命力的重要保证A.②③④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①②③解析:B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基础,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排除②。3.书法家孙伯翔因其在魏碑理论和创作方面独树一帜,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究其原因在于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灵感,并将魏碑风骨般的人格魅力带入书法创作的实践中。可见()①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动力 ②文化创新必须反对“守旧主义” ③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④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是文化创新的根基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解析:D 材料强调书法家孙伯翔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实现了书法创新,故③④符合题意。材料不是强调社会实践,也没有涉及“守旧主义”,①②与题意不符,不选。4.“无论您的五官会跳舞还是脖子会唱歌,只要您肯秀出绝活,就有机会登上《我要上春晚》的舞台。只要您身怀绝技,富有创意,拥有梦想,您就是我们要找的人!”这则“开门办春晚”的广告内容,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强调了()A.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B.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C.文化市场的多元化发展D.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引导解析:B'面向社会“开门办春晚”,正是对人民群众主体作用的重视,B正确。A、C、D皆与题意不符。5.《我是歌手》是中国首档歌手音乐对决电视节目。作为湖南卫视“领SHOW2014”的开篇之作,集结乐坛资深唱将、中流砥柱和新生代佼佼者,打造独一无二的豪华音乐盛宴。如同冬天里的一把火,推高了湖南卫视的收视率,也令人重燃对中国流行音乐的热情。其成功之处在于( )①将专业的视听盛宴与商业运作有机联系起来 ②其新颖的演绎形式符合人民群众的艺术需求 ③参赛歌手的激烈对抗制约了观众的欣赏需要 ④独特的节目定位完全*了从前的选秀节目A.②③ B.①④C.①② D.③④解析:C 《我是歌手》之所以成功就在于创新了以往此类节目的形式,既体现了专业艺术,又抓住了商业机遇,所以①入选。创新形式符合人民大众的需求,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认可。所以②入选。③④没有体现该节目的成功,与现实不符。所以答案选C。6.2013年12月26日是中华各族人民的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120周年。毛泽东作为共和国,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诗词大家。他在复《诗刊》主编臧克家的信中写道:“诗当然应以新诗为主体,旧诗可以写一些,但是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这种体裁束缚思想,又不易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旧体诗是旧文化,新诗是新文化 ②诗歌创作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③对待传统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④文化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A.①②③ 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④解析:C ①不符合题意,旧体诗指的是文化的形式,旧文化指的是文化的内容。②③④符合题意。7.有人这样评价杨丽萍:执著追求、献身艺术,是她最可贵的精神境界;立足大地、扎根群众,是她艺术生命的源泉活水;尊重艺术、创新创造,是她艺术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给文艺工作者的启示是()①立足实践,关注群众 ②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刻苦钻研,锐意创新 ④面向世界,博采众长A.①④ B.①②C.③④ D.①③解析:D “立足大地、扎根群众”体现了①;“执著追求、献身艺术”“尊重艺术、创新创造”体现了③;②④与材料无关,不选。8.漫画《羲之不再练书法》给我们的文化生活启示是()A.文化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文化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C.必须利用现代科技推动文化创新D.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日渐融合解析:A 本题考查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漫画主要强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人们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故A符合题意。文化继承是文化发展的基础,故B说法错误;C、D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符。9.[2013·雅安三诊]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入现代歌词中。方文山的《青花瓷》中“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陈小奇的《涛声依旧》中的“月落乌啼总是千年的风霜”,凤凰传奇的《荷塘月色》“我像只鱼儿在你的荷塘,只为你守候那皎白月光。游过了四季,荷花依然香,等你宛在水中央。”这种风格创作说明()A.古今整合能使古典艺术焕发现代价值B.东西整合能使现代艺术具有古典韵味C.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实现作品的创新D.传统文化是现代艺术发展的主要源头解析:A 古代的诗词歌赋,成功地融入现代的歌词中,体现了古今整合,因此A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东西整合,B排除;文化是在继承基础上发展,C错误;社会实践是艺术创作和文化创新的源泉,D错误。10.[2014·南阳一中月考]《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是中国第一部深入探索东西方文化的纪录片,该片用全球化的视野展现文化交流与碰撞,包容共同与差异,将思考隐于影像的绚烂之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观众的喜爱。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能够促进文化创新 ②民族文化的个性要通过共性表现出来 ③文化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统一 ④消除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是实现文化繁荣的必要条件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解析:A 共性寓于个性之中,并通过个性表现出来。②错误,不选;④错误,不选;①③符合题意,应选,故答案选A。
11.文化交流与融合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力量源泉。下列选项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的是()①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 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③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④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解析:C 独弦不成音,独木不成林,说明应与他人合作。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明自己不想做的,不要强加与他人。二者都没有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①③不符合题意,故排除。朋友聚会是文化传播的途径之一,“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孤芳独美,不如集众芳以为美”意思是一朵花,不如百花盛开美丽,说明要博采众长,以开放的心态接纳外来的文化,能体现文化交流与融合。②④符合题意,本题选C项。12.[2013·合肥质检]《汉书》记载:昔有学步于邯郸者,曾未得其仿佛,又复失其故步,遂匍匐而归耳。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个故事给我们的启示是()A.文化创新要立足于本国的社会实践B.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C.弘扬传统文化应保持鲜明的民族特色D.学习外来文化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解析:D 该题的材料是“邯郸学步”的古文记载。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邯郸学步启示我们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要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答案选D。13.《新贵妃醉酒》是以京剧“贵妃醉酒”为蓝本,辅以时尚编曲、配器,由李玉刚反串演唱的带有戏曲风格的歌曲。《新贵妃醉酒》实现了京剧、流行音乐的巧妙结合。当前,这种风格的歌曲有很多,更有甚者,把外语、ACG、R&B等元素融入传统戏曲当中,从而进行创新。这说明在今天,通过多种手段或方式,传统戏曲也可以实现“华丽转身”,逐渐为更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这启示我们()A.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更多人的需要B.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工具便能实现文化创新C.文化创新不仅需要继承,更需要融入时代元素D.文化创新需要承袭传统、推陈出新解析:C'本题主要考查文化创新必须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一知识点。材料强调推动传统戏曲的创新和发展既要继承传统戏曲,更要融入时代元素,故选C项。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是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项错误;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多方面条件,B项错误;D项“承袭”观点错误。14.[2014·邯郸调研]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这说明 ()①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 ②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成果 ③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④文化创新要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A.①④ B.②④C.②③ D.①③解析:A 《中国好声音》通过创新受到了广大观众的欢迎,因此选①。《中国好声音》在制作技术和传播规律上学习西方,在精神内涵上强调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感,传播当下社会的“中国梦”“中国力量”正确处理了中华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因此选④。文化创新要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而不是一切成果,不选②。③与题干主旨不符。本题答案A。15.[2014·中原名校期中]的设计大师路易吉·克拉尼说:“传统文化尤其是中国文化是宝贵的创意资源,我们都要予以敬畏、珍惜。”他提醒说,如果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只要对自己的文化保持充分自信,就能设计出大胆、新奇、令世界惊讶的作品。这启示我们,在文化创新过程中要()①继承民族文化传统,反对外来文化 ②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并注入时代精神 ③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④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A.①② B.③④C.②④ D.①④解析:C 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②符合题意,应选;①不符合题意,A、D不选;一味把西方的标准当作自己的标准,会令中国设计师部分地丧失主体意识。说明在文化创新中,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倾向”。④符合题意,应选;③不符合题意。B不选,故答案选C。二、非选择题16.阅读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陕北民歌能始终跟随时代的节拍,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之中。比如人们耳熟能详的《东方红》,本是一首土生土长的陕北小曲——《你叫妹妹不放心》。抗日战争时期,陕北人奋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随之将此曲改编成抗日歌曲《白马调》;1942年陕北农民李有源有感于解放区的新生活,又将此歌改为颂歌《东方红》;1971年,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将《东方红》的乐曲送上了太空。材料二 广西通过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弘扬民歌文化。民歌节的举办,使不少濒临失传的宝贵民歌艺术遗产得以流传,催生了100多首将浓郁乡土气息与现代音乐新元素完美结合的新民歌,并以民歌新唱形式使老民歌重新释放了活力。近年来,民歌节晚会凸显高科技因素,应用现代多媒体视觉介质,配合舞美、烟火、喷泉、音效多种手段,变幻出美轮美奂的效果和画面。民歌节还通过举办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传播经久不衰的民歌魅力。南宁这个“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绽放出夺目光芒。(1)请你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一说《东方红》演变过程中的文化魅力。(2)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运用了哪些与材料一不同的方法来弘扬民歌文化?解析: 本题考查传统文化的特征、文化创新的途径、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文化传播的手段及意义等知识。 解答第(1)问必须抓住设问的关键词“演变过程”,以此排除材料中的干扰信息。主要围绕材料中《东方红》由陕北民歌演变而来、随时代发展而来、由陕北人民不断创作而成这三层意思,联系“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组织答案。解答第(2)问,首先必须注意设问要求的是“与材料一不同的方法”,那么立足社会实践、文化创新的途径等方法就不能在答案中出现;然后结合材料中高科技运用、民歌新唱、外国艺术家专场晚会等关键词组织答案即可。答案:(1)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东方红》在演变过程中保留着原有陕北民歌的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因时而变。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东方红》扎根于厚实的生活土壤,是时代不断发展的结果。③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一方面,《东方红》的形成离不开对陕北民歌的继承;另一方面,《东方红》的形成也说明,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东方红》就是在不断为陕北民歌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中形成的。(2)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推动民歌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的创新来弘扬民歌文化。②科技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高科技来弘扬民歌文化。③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来弘扬民歌文化。④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通过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形式来弘扬民歌文化。(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2016年江西高考政治模拟试题3
上一篇:2016年陕西高考政治模拟试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