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2016年河南洛阳高考历史模拟试题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2016年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考历史模拟试题1

  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质检历史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题24个, 共48分)

  1. 东方小农“不能自己代表自己,一定要别人来代表他们。他们的代表一定要同时是他们的主宰,是高高站在他们上面的”。上述情况说明

  A.东方小农在思想上信奉皇权主义

  B.封闭的自然环境使专制的产生

  C.小农经济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的经济基础

  D.儒家学说是中国专制主义的理论基础

  2.宋代经常出现县官职位空缺,没有人愿意履职的现象,即使在江南富庶之地也同样如此。出现这一现象最可能的原因是

  A.中央集权过度,地方权力衰弱 B.文化教育落后,官僚人才缺乏

  C.商品经济发达,弃官从商普遍 D.经济重心南移,文人弃北趋南

  3.有研究表明,宋代出现了经济作物种植专业化的趋势。当时在南方有菜园户、漆户、药户、花户、果农、菜农、蔗农等专业经营者。这种现象出现的基础是

  A.政府经济政策的引导 B.自然经济结构的变动

  C.粮食生产的大力增长 D.国内外市场的扩大

  4.古罗马市政官规定:上市的奴隶须用牌子写明各奴隶的国籍、性别、年龄、技能和有无疾病等,并挂在胸前,事后如发现有出入,允许买主请求减价或解除契约。此规定体现了罗马法的主要现实意义是

  A.协调罗马公民间的关系 B.维护奴隶主的经济利益

  C.保护奴隶的正常交易 D.适应商品经济的客观需要

  5.“新政的某些措施已经触动了清朝统治的根本,如在政治上宣布预备立宪,在中央设资政院,在各省设咨议局,扩大了民众表达。单纯的封建专制制度已不存在,民主政治及有关法律有些在试行,有些在准备和确立之中,整个政治制度正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演变迈进。”上述材料表明

  A.辛亥革命前君主专制巳经不存在 B.辛亥革命*了封建专制

  C.“新政”有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D.“新政”确立了民主政治

  6.1938年10月,陈嘉庚以华侨参政员身份,从新加坡向国民参政会发来“敌未出国门前,和即汉奸”的电报提案,获大会通过,被誉为“古今中外最伟大的一个提案”。该提案的“伟大”之处在于

  A.坚持抗战到底的民族独立精神 B.坚决反对蒋介石破坏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制止了国民党亲日派的投降倾向 D.鼓舞北平守军奋起保卫卢沟桥

  7.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这主要表明古代中国 ①自然经济长时间内没有根本性突破②东西方的交流渠道不畅通 ③古代手工业发展水平世界④对外贸易一直居出超地位

  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②③④

  8.“分权原则之所以会在1787年被制宪会议采纳,本就不是为了促进效率,而是为了排除独断权力的行使。”“它的目的不是为了避免权力之间的摩擦,而是想通过不可避免的权力摩擦使国民从专制下解脱出来。”这主要说明

  A.分权会影响政府的工作效率 B.分权会带来各权力之间的摩擦

  C.分权以效率为代价来保障民主 D.分权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9.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中说:“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 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

  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 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

  10. 学者陈旭麓认为:“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突出地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新的取代旧的,如戊戌维新运动,如民国取代清朝;一是新与新的递嬗,前一种新的褪色 了,后一种新的跟上来,辛亥之与戊戌是这样,‘五四’之与辛亥是这样,戊戌之与洋务也有这种迹象。”推动这种“新陈代谢”的核心动力是

  A.挽救民族危亡 B.发展资本主义 C.提倡民主科学 D.推动实业救国

  11.1832年改革以前,英国的议会选举制度十分混乱。从中世纪延续下来的旧选举制度没有改造,议会为一小撮贵族寡头操纵,议员或是由控制选区的特权人物指派、赠送,或是靠恫吓或贿赂选民当选,完全不是民主选举。这体现出

  A.君主专制是英国议会政治的一大特色

  B.1832年以前英国社会的经济基础仍是封建性质的

  C.英国的议会制度本质上是王权专制

  D.光荣革命以后英国的政治仍然是贵族政治

  12.“宋朝开历史之先河,采取‘田制不立’、‘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顺应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要求。”以致“到了宋真宗时期变成了‘百姓康乐,户口蕃庶,田野日辟’的景象”。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土地兼并这一千百年来的问题在宋代得到基本解决

  B.宋代统治者通过实施土地兼并解决了唐末五代农业的不景气状况

  C.土地兼并顺应了宋代社会发展要求,促进了宋代的长治久安

  D.土地兼并在一定时期内起到了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