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东北师大附中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考历史试题
(净月校区)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
1.“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根据以上材料,作者认同的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宗法制
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中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
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 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
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 D.青铜器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
3.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这表明他主张
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
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
4.《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
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
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6.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
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
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8. 在筑城技术方面,宋以前的城市,城墙主要为夯土或版筑,城门多有木柱支撑而成。宋代一些重要城市开始包砖,明代城门包铁皮,筑砖拱门等。这种变化反映了
A. 民族矛盾推动中原防御体系的升级 B. 火药用于军事导致筑城技术的改变
C. 封建社会晚期中国社会的浮华之风 D. 工商业发展刺激重农抑商政策强化
9.据《东京梦华录》等记载,宋代都城多见“当街列床凳,堆垛冰雪”出售凉食和专向客商出租铺席宅舍等现象。这反映了
A.生活习俗改变 B.城市商业功能增强
C.官府鼓励经商 D.经商方式不受限制
10.顾炎武认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曰:不能。有圣人起,寓封建之意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矣。”材料表明其主张是
A.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B.郡县制避免了分封制的弊端
C.应重新恢复分封制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11.《明史·职官志》称:“巡按则代天子巡狩,所按藩服大臣、府州县官诸考察,举劾尤专,大事奏裁,小事立断。”这说明当时的监察官
A. 对大案要案有终审权 B. 享有部分直接处分权
C. 可以代替皇帝作决定 D. 凡事都必须上奏皇帝
12.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
C.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 D.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
13.梭伦改革“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同时,在军事义务方面,一、二等级提供骑兵,自备军械、军装和马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是对从前按照血缘划分等级的肯定
B.维护利用血缘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利益
C.加剧了贵族阶层和社会下层的矛盾与冲突
D.体现出公民权利与义务相互统一的思想
14.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C.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
15.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 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16.“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17.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 “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 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18.“英国人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把‘暴力革命’和‘激进主义’的观念传播向欧洲的时代,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下列最能够体现当时英国人“自己的方式”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D.1832年议会改革
19.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20. 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衙门承认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巾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22.1930 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 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这表明作者
A.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C.强调城乡结合的均衡发展革命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3.下图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错误的是
A.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 B.殖民扩张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C.世界经济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D.近代化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24.“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第Ⅱ卷 非选择题
(本题共有7道大题,其中25题25 分;26题 12分;27、28、29、30题为选做题,只选择1道题作答,所选题目必须填卡,不做选择者按0分处理,选做题 15分,共计52分。)
25.(25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 料一 1938年5月,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对持久战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系统完整论述。毛泽东认为抗战作战形式应该是“基本的游击战,但不放松有条件下的运动 战”。毛泽东多次强调:“兵民乃胜利之本”,“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中共放手发动群众,深入敌后,开展游击 战,不断地建立和巩固抗日根据地。
抗战爆发前后,国民党逐渐形成了持久消耗战略的思想,其基本内容是:“以空间换时间”和“积小胜为大 胜”。国民党制订了“游击战重于正规战”的作战方针,但在实战中又设想用顽强的阵地防守充分杀伤敌人,遏制日军的进攻势头。1938年国民党提出“团结海 内外全民族一切力量”“训练全国壮丁,充实民众武力”。但同年蒋介石又下令,对各地自发组织的游击队“一律勒令取消”,李宗仁说国民党把抗战“前途建立在 欧战和世界大战之上”,因此在日本进攻面前被动应敌、苦撑待变。
——摘编自祝滨滨《抗战时期国共两党持久战略之比较》
材料 二 从1937年到1941年,中国的国际援助主要来自苏联,苏联三次向中国提供了总额为2.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且全部为军火贷款,苏联援助的飞机、坦克、 大炮等军火物资通过新疆和甘肃的西北国防大通道输送到内地抗战前线。而同期美英法的援助总共才2.6亿美元,且均为非军事贷款,主要用于购买非军事品和稳 定货币。
从1940年起,尤其是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成为援助中国的主要国家。1941年3月,罗斯福总统将《租借法案》适用于中国,从 1942年到战争结束,美国援助的枪炮弹药、飞机坦克及各种军用装备通过滇缅公路、中印公路和驼峰航线进入昆明、重庆等地,租借法援助总额达到13亿美元 左右。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国共两党抗战如何体现了有异有同。(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抗战期间国际对华援助的变化及国际援助对中国抗战的影响。(10分)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抗战的特点。(7分)
26.(12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历 史的发展主线和分期是两个密切关联的重要问题-----以不同的历史现象作为历史的发展主线会形成不同的史观,不同的史观往往会伴随产生不同类型的历史分 期法,而这两个问题又涉及到能否科学地认识历史,正确地总结和阐释历史的经验教训、发展规律、各种复杂的历史现象、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一系列重要问 题,因此历来是史学家们研究讨论的重点。
——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
请选择一个自己熟悉的史观给世界近代史分期(即世界近代史的上限和下限),并说明理由。
14.首相出现以后,英国并没有随即出现关于首相的明文法律规定,在很长时间里,首相制度在“无法可依”的状态下运作,往往涉及首相的事件,没有遭到议会限制或反对党的异议,就会被默认为先例,久之就会被沿用,进而形成惯例。
首相的这一“无轨运作”状态
A. 严重阻碍了英国民主政治进程 B. 反映出议会已经丧失了立法权
C. 为形成议会中心奠定基础 D. 为首相权力扩张提供了可能
15. 恩格斯曾对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做过这样的评述:“在资产阶级借以组织其统治的国家机构中,也有许多东西是工人阶级可能利用来对这些机构本身作斗 争的……资产阶级和政府害怕工人政党的合法活动更甚于害怕它的不合法活动,害怕选举成就更甚于害怕起义成就。”恩格斯的评述主要说明
A.德意志帝国分裂局面仍然没有消除 B.德意志帝国是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
C.《帝国宪法》为工人合法斗争提供了平台 D.德意志帝国并不害怕德意志工人武装起义
16.“一场严肃的祷告,同样可以在草屋中或者猪圈里进行。……有说话声音的地方,就是上帝的所在。……只有在最后一个穷人得到照应后,才能考虑兴建教堂。至于教堂的建造、风格和装饰都无关紧要”。材料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A.旨在冲破封建专制制度的束缚 B.使人获得灵魂自救的自主权
C.使人开始摆脱基督教神学统治 D.构筑了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
17. “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个人主义”、 “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 40年代出现的。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 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
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 D.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
18.“英国人在法国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把‘暴力革命’和‘激进主义’的观念传播向欧洲的时代,终于用自己的方式解决了问题。”下列最能够体现当时英国人“自己的方式”的是
A.1688年“光荣革命” B.《权利法案》的颁布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D.1832年议会改革
19.读下图,导致1849到1885年数据变化的原因是
A.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 B.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
C.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D.戊戌变法的深刻影响
20. 1887年夏,清政府总理衙门承认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有益于贫户之资生,无碍于商贾之贸易”,且“自用机器缫丝以来,外销丝巾价增一倍,足证办有成效,亦属兴利之一端……仍准照旧开设”。这一现象主要表明
A.政府对民族工业转为支持的态度 B.晚清政府职能混杂并实行多头管理
C.缫丝企业合法地位得到政府承认 D.中国更深地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21.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中说到:“辛亥革命时期的人文思潮……虽然有对人的价值的发现,但它的灵魂不是对个人理性的高扬,而是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国家和民族的独立解放紧密结合在一起。”这一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B.中国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深重
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D.欧风美雨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22.1930 年,李立三在《新的革命高潮前面的诸问题》中写道:“乡村是统治阶级的四肢,城市才是他的头脑和心腹。单只斩断了他的四肢,而没有斩断他的头脑,炸裂他的 心腹,还不能置他的最后死命。这一斩断统治阶级的头脑、炸裂他的心腹的残酷争斗,主要是靠工人阶级的最后激烈斗争——武装*。”这表明作者
A.发展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 B.客观认识了当时中国社会现实
C.强调城乡结合的均衡发展革命 D.实际否定了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23.下图时间轴所列事件,解读错误的是
A.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的趋势 B.殖民扩张推动历史发展的进程
C.世界经济由无序走向有序的趋势 D.近代化推动全球化的进程
24.“产业革命的实质,既不是发生在煤炭、钢铁、纺织工业中引人注目的变革,也不是蒸汽机的发展,而是用竞争取代了先前主宰着财富的生产和分配的中世纪规则。”下列选项对材料中“产业革命实质”的认识最准确的是
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B.重视调整经济结构
C.强调生产重于消费分配 D.确立自由市场制度
2016年浙江高考政治模拟试题4
上一篇:2016年浙江高考政治模拟试题5
下一篇:2016年浙江高考政治模拟试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