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大骗话出场 底气十足的张仪张仪是战国时期主张连横的辩士,其政治观点与战略跟苏秦完全相反,且看他如何游说诸侯,以楚国为例: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秦欲伐齐,苦于齐楚从亲,于是张仪为秦往相楚国。楚怀王闻张仪来,说:“我们是偏僻而简陋的国家,子有什么教诲我们?”张仪说:“大王如能真心听我的话,闭关绝约于齐,秦国愿献出商、於地六百里,使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娶妇嫁女,长为兄弟之国。”以六百里地为诱饵,以秦女作妾为诱饵,以兄弟之国为诱饵,使得楚国背叛从亲,不援助齐国。这是一个辩士应有的风度吗?对,应该是。所有的辩士都不是谦谦君子。这就叫做“不说慌话成不了大事”,而且说谎时面不改色心不跳,用现代的“测谎仪”是绝对测不出来的。否则就不是辩士了。张仪这么一说,楚怀王是什么反映呢?“大说(悦)而许之”,而且“群臣皆贺”。只有陈轸表示怀疑,还遭到楚怀王的痛斥。楚以相印授张仪,厚赂之。于是与齐闭关绝约。张仪回到秦国,三个月不上朝。楚王说:“是因为我们没有彻底与齐国绝交么?”于是,派勇士到宋国北骂齐王。齐大怒,反过来与秦交好。秦齐交好,张仪上朝,对楚国来使说:“本人有奉邑六里,愿以献楚国。”楚使者说:“你不是说六百里地吗,怎么成了六里?”楚王始觉受骗,发兵击秦。结果秦齐合力攻楚,斩首八万,杀楚将屈,并取丹阳、汉中地。楚再战,至蓝田,大败,割两城与秦。至此,试想一下,张仪为什么敢于说谎,就不怕谎言有朝一日被戳穿吗?张仪一定想到谎言有戳穿的一天,而且谎言戳穿的一天就是战争降临的一天,他都考虑到了。但是只要眼前的目的实现就行了,离间了楚齐,楚就没有力量了。秦国有足够的实力对付一个孤立的楚国。所以,张仪底气十足的谎言背后,是因为有强大国家的支撑。如果张仪依仗的是一个小国弱国,他怎么也不敢说谎。警惕,大国的谎言,小国是不敢说谎的。破了合从,不等于就能实现连横。秦欲得天下,最终还是要与东方大国楚打交道,与之相连。在楚王发出誓言“愿得张仪而献出黔中地”的情况下,张仪还是决心到楚国去。他对秦王说:“秦强楚弱,臣与楚靳尚交好,靳尚得事楚夫人郑袖,袖所言皆从。且臣奉王之节使楚,楚何敢加诛。假令诛臣而为秦得黔中地,这正是臣的愿望。”遂使楚。从张仪这句话看,张仪一身是胆,有的是强大的秦国,有的是秦王使节的身份,怕什么,即使被诛而得黔中地也是值得的!事情果然如张仪所料,楚王虽然囚禁张仪数日,但最终还是放了。“秦地半天下,兵敌四周,披险带河,四塞以为固。虎贲之士百余万,车千乘,骑万匹,积粟如丘山。法令既明,士卒安于过艰难的生活,乐于为国而死。主明以严,将智以武(文官武将都崇尚武功),虽无出众的盔甲,但能席卷常山之险,必折天下之脊。天下有后服者先亡。且夫,为从者(实行苏秦约从之策的国家),跟驱群羊而攻猛虎没有什么两样,虎与羊不用打斗胜败已明。今王不与猛虎而与群羊,臣窃以为这是大王之计的过失。”张仪再不用说什么骗话,也不用耍什么花招,该战的也已战过,胜败已有定论,只把实力明明确确地摆出来。“凡天下强国,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两国交争,其势不两立。大王不与秦交好,秦下甲据宜阳,韩之地不通。下河东取成皋,韩必入臣,梁则从风而动。秦攻楚之西,韩、魏攻其北,社稷安得毋危?”“且夫,从者(合从之国)聚群弱而攻至强,不去估计敌人的实力而轻敌,国贫而数举兵,危亡之术也。臣闻之,兵不如者勿与挑战,粟不如者不与持久。夫从人(合从者)饰辩虚辞,只说有利的不说有害的,终有秦祸。是故为大王着想,请孰(熟)计之。”这是以武力相威胁。“秦西有巴蜀,大船积粟,起于汶山,浮江而下,至楚三千余里。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食,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里数虽多,然不费牛马之力,不至十日就到达扞关。扞关惊恐,从境以东尽扫守城之兵,黔中、巫郡就不再归您所有了。秦举甲出武关,向南作战,则尽得楚北面地域。秦兵之攻楚,只需要三个月的时间,而楚待诸侯救兵,至少要半年时间,楚国已不可救治了。待弱国之救,忘强秦之祸,此臣所以为大王患也。”透露秦国的对楚的作战方案,这是继续以武力相威胁。“且夫秦之所以不出兵函谷关十五年以攻齐、赵,其原因是总想阴合天下。楚曾与秦构难,战于汉中,楚人不胜,列侯等死者七十余人,遂亡汉中。楚王大怒,兴兵袭秦,战于蓝田,割两城与秦。愿大王孰计之。”点出楚国屡战屡败,是增强张仪谈吐的气势,为行连横之策铺垫。“天下以信约从亲(合从),最坚定者是苏秦,封武安君,在燕国为相,却暗中与燕王谋破齐,分齐地。他假装有罪从燕到齐,受齐国相印。居二年,齐王觉察到苏秦的阴谋,大怒,车裂苏秦于市。以一诈伪之苏秦,而欲经营天下,混迹诸侯,其不可成不是十分明显的吗?”张仪直接攻击苏秦,以其被齐王车裂的事实,说明合从之策已败。这就解除了楚王心理上的最后一道防线。楚王还有什么可依靠的呢?战,战不过;联弱攻强之策又已破产。水到渠成,张仪在楚王绝望的情况下,提出了给出路的连横之策:“今秦与楚接境壤界,本来就是地形上的亲近之国。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使秦太子入质于楚,楚太子入质于秦,请以秦女为大王箕帚之妾,效万室之都为汤沐之邑,长为昆弟之国,终身无相攻伐。臣以为没有哪个计策比这个计策好。”这个计策对楚国来说并不含任何欺骗的成分,而且看上去也是相当平等的,甚至有秦国有意讨好楚国的味道。所以楚王当场允诺“出黔中地与秦”。然而,从长远看,这是致使楚国灭亡之策。秦国将一个个国家吃掉了,再来对付楚国,不是易如反掌吗?什么人质,什么秦女,一切服从于秦统一六国大业。看得极其透彻的屈原,就是在这种背影下投汨罗江而死的。 张仪入辩的路径:以大骗话出场,六百与六,相差百倍,谁听不清楚,即使听不清楚,从事理上推得出,谁要他的六里食邑。不释手段,只要能达到目的,破了齐楚的联盟关系就行(不可逆)。重新交好,不是在辩场上,而是在场外,潜规则起了作用,而最根本的是张仪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国家。强国可以说假话,然后还能和好如初。以武力相威胁,是张仪之辩的核心;嘲讽苏秦合从术的失败,摧毁楚王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然后,出台貌似公正的连横之策,楚王欣然接受。苏秦之辩与张仪之辩,相同之处在于:在作了若干铺垫之后,才显露主题。不同在于:苏秦之辩更具文采,而张仪是以不释手段行骗著称,但这也不失为一种辩术。2.辩词一泻千里的毛遂 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围邯鄣,赵国形势非常危急。赵国派平原君去合从之国楚国求救。平原君从门客中亲点去楚国的随从,计划是二十人,却只有十九人。这时门下毛遂自荐于平原君前:“遂听说你将合从于楚,约与门下食客二十人一起去,不外借。今少一人,愿君同意毛遂作为后备人员一同前往。”平原君说:“先生处胜(平原君名)门下几年了?”毛遂说:“三年于此矣。”平原君说:“贤士处世,譬如椎处囊中,其末(椎子的尖头)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左右对你未有所称诵,胜也未有所闻。看来先生的能力不行,先生还是留下吧。”毛遂说:“那就请让我今日处囊中吧!假如让我早些处囊中,乃脱颖而出,不一定非要见到其末的尖头。”毛遂的这句回答,意思是您对我未有所闻,并不是我无能,而是你没有用我。您今日把我放在囊中试试,定会脱颖而出。如今“毛遂自荐”和“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妇孺皆知的成语。这两个成语皆因辩士毛遂而存在于世,也因为毛遂而填补了人才任用中的一大缺陷。“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发也。”意思是毛遂的回答博得平原君的好感,因此同意毛遂一同前往。但是那十九人却相视而笑,不过没有出声。言下之意,这十九人仍然瞧不起毛遂。这二十一的代表团到了楚国,平原君与楚王谈合从之事,也就是说按照合从的条约,我赵国受到秦国的侵略,你楚国必须出兵。可是平原君与楚王的磋商,从日出开始一直到日中,却迟迟没有结果。二十人议论,一定是楚国不执行合约,不答应出兵。十九人都对毛遂说:“先生上。”毛遂历阶而上,对平原君说:“合从之利与害,两言而决耳。今日出而言从(合从),日中不决,为什么?”楚王对平原君说:“这是哪儿来的一个人?” 平原君说:“是胜之舍人也。”楚王喝叱曰:“为什么不下去?我是与你们的平原君说话,你是个什么人?”毛遂手执利剑而走前一步,说:“王之所以喝叱我毛遂,是仗着楚国人多吗?今十步之内,王不得依仗楚国人多,王之命悬于我毛遂的手上。吾君在前,你叱我是什么道理?遂闻汤以七十里地称王天下,文王以百里之地使诸侯称臣,难道是依仗士卒众多吗?如果真的据其势而奋其威,今楚地方五千里,持戟百万,此霸王之资也,以楚之强天下不能挡。白起(秦将),小竖子耳,率数万之众,兴师与楚战,一战而夺得贵国的鄢、郢,再战而烧毁贵国的夷陵,三战而辱大王的先人。这是百世的怨仇,连赵国都感到害羞,而大王却不知耻辱。合从者为楚,而不是赵。吾君在前,你究竟为什么喝叱我?”楚王理屈词穷:“唯唯,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而以从(合从)。”毛遂说:“从定(遵守合约)乎?”楚王说:“从定。”毛遂对楚王左右说:“取鸡狗马之血来。”毛遂奉铜盘而跪进,到楚王面前,说:“王当歃血而定从,次者吾君,次者遂。”于是,定从于殿上。这一段辩词一泻千里,十分精彩,我们得一口气读下去。现在回过头来看,毛遂之辩有个特殊的本领,死死地揪住对方可以辩驳的一点不放,加以发挥,以达到辩者的目的。这一点就是,楚王无缘无故的喝叱毛遂,你是依仗你人多吗?人少的办成大事的多得很,你人多有什么用,与秦作战,一败再败,不知羞耻。其实,人家楚王一直没有说“我人多”,也许是楚王的心理,毛遂抓了,楚王却一时反映不过来。楚王被骂得狗血喷头,由盛气凌人而变成一厥不振。毛遂只提了一下合从,楚王立马主动答应。这个议了一个上午的迟迟不决的事,在毛遂一阵痛骂后解决了。毛遂真的脱颖而出了,支撑他心理的只有四个字,爱国,牺牲。如果没有爱国的决心,他不会跟平原君来楚国;如果没有牺牲的打算,他不会骂得这么淋漓尽致。由毛遂之辩看,辩者需要一股豪迈之气。而这股气似乎是被逼出来的,三年了平原君都不认识他,楚王居然喝叱他。他哪里不懂得,只是没有说出来,死死揪住一点,便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这里没有什么特殊的构思,一切自然天成。3.目光犀利看穿事物本质的虞卿据《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虞卿,游说之士。游说赵孝成王,第一次,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第二次,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一个游说之士,何以受到这样高等级的奖赏?秦、赵战于长平,赵国不能取胜,并死去一个都尉。赵王召集楼昌与虞卿来共同商量战事,说:“部队作战不能取胜,寡人使更有战斗力的部队投入战争,如何?”楼昌说:“没有好处,不如派高级别的使者前去媾和。”虞卿说:“楼昌说的媾和是不可以实现的。和与战的关键是秦。大王你看秦国是想破赵军,还是不想破赵军呢?”赵王说:“秦不遗余力(哪怕有一点余力也要用上),是一定要破赵军!”虞卿说:“你听我的,发使者送重宝给楚、魏,楚、魏欲得我们的重宝必定要接纳我国的使者。秦国知道我们出使楚、魏,必疑天下合从,而感到恐惧。如此,媾和反而能够成功。”虞卿在这里实际上讲了一个道理:看问题要从矛盾的主要方面分析,弱者不可以一厢情愿。对于强盗来说,向他是乞求不来和平的,唯有以联合起来的实力对付强盗,才能得到和平。赵王最终没有听虞卿的,与平原君商讨议和的事,派知名人士郑朱入秦谈判。秦国接纳了郑朱。赵王召虞卿说:“寡人使平原君与秦谈议和之事,秦已接纳了郑朱,你以为此事如何?”虞卿说:“和平不可能到来,赵军必破。天下只要打仗,凡战胜的都是秦国。郑朱,贵人也,入秦,秦王必定将这件事显示给天下看。楚、魏以为赵与秦媾和,必不救赵国。秦知天下不救赵国,媾和更不可能成功。”事情的发展果然如虞卿所料。于是,长平大败,赵被秦杀四十多万将士,遂围邯郸,为天下笑。为什么赵王觉得和平即将到来,而虞卿丝毫不改变原来的看法?这是由于虞卿的目光太犀利了,始终抓做矛盾主要方面的本质不放。虞卿其实不需要什么辩才,他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能料事如神,比任何辩才高出一万倍!秦既解邯郸之围,赵王入朝,赵郝入秦,欲割六县而媾和。虞卿对赵王说:“秦攻赵国,是因为疲倦而回去的,还是因为秦国有力量进攻、爱你赵王而不进攻的?”赵王说:“秦之攻我,是不遗余力啊(哪怕有一点余力也要用上),必定是因倦而归的。”虞卿说:“既然如此,为什么还要取六县相送,这不是帮助秦国来攻自己吗?(因为有甜头)来年秦还要来攻赵,赵国是没有救了。” 虞卿所说的是又一道理:抱薪救火,火会越烧越旺。侵略者从入侵中得到好处,胃口会越来越大。但是赵郝与虞卿持相反的看法,他对赵王说:“虞卿真的知道秦军力之所至吗?如果真的知道,此弹丸之地不割给秦国,秦国明年再来攻赵国,再割地给秦国怕也不能媾和了。”赵王说:“就按你说的割地求和。你能保证明年秦国不再侵犯我们吗?”赵郝说:“这不是我所能保证的。他日三晋(赵、魏、韩)都与秦交好。今秦与韩、魏交好而攻赵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赵事秦不如韩、魏。所以,我不敢保证。”这显然是投降派的理论,秦之攻赵,罪不在秦,反在赵,因赵事秦不如韩、魏。赵王将赵郝的这番话告诉虞卿,虞卿说:“割了六县,赵郝还不能保证秦明年不不攻赵,那么,今割六城有什么好处呢?不如不割城媾和。秦虽善攻,但不能取六县;赵虽不能守,但不致于丢六县。秦倦而归,兵必罢。我们完全可以以六城为交换条件与天下交好,让别国出兵,来攻疲惫而归的秦国,但我们不是这样,失之于天下而取悦于秦国。我国还有战斗力,怎么可以自我削弱而使秦国更强呢?赵郝说‘今秦与韩、魏交好而攻赵国,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赵事秦不如韩、魏’,这是叫你每年以六城事秦,我赵国将会坐而城尽。明年,秦又来割地,大王你是不是还给它呢?不给,是弃前功而挑秦祸也,与之,就会最终无地可给。大王之地有尽而秦之欲望无尽,以有尽之地而事无尽之欲,最终赵将不复存在了。所以,使秦强而赵弱之计,是不可取的。”应该说虞卿对投降派的一套鬼话驳得很透彻。但是各色各样的投降派无止尽。赵王不知听谁的好,这时楼缓从秦来,赵王与之商榷说:“给秦地与不给秦地,哪一种做法好?”楼缓辞让道:“这不是臣所能知道的。”赵王说:“那请你说说心里话。”楼缓说:“大王您听说过公甫文伯的母亲的事吗?公甫文伯在鲁国做官,病死,其妻妾二人自杀于房中。其母闻之,不哭。有人说,哪有死了儿子母亲不哭的?其母说,‘孔子,贤人,被逐出鲁国,人们却不愿跟随他去。今我儿子死,而妇人为之自杀者二人,若是这样,肯定是对长者情薄而对妇人情厚。’所以,从母亲这个角度说,是为贤母,从妻子这个角度说,为妒妻。对同一件事,看法会因人而异。”楼缓讲这个故事的目的,实际是要赵王不要再问了,对同一件事,各有各的看法,因为各人的利害关系不同。那么楼缓究竟是什么态度呢?“今天我刚从秦国来,说不给秦六城,不是我心中的想法;说给予六城,恐大王说我为秦着想。所以不敢说。真的要我为大王计,不如给予。”赵王说:“好!” 虞卿闻之,入见赵王,说:“这是为投降派加以粉饰,王慎勿予!”楼缓闻之,往见赵王,说:“虞卿得其一,不得其二。秦赵相战,天下皆悦。为什么?天下将因秦之强,乘赵之弱,瓜分之。赵且亡,秦国还图什么呢?故不如割地求和,以疑天下而慰秦心。愿大王以此决之,不复计也。”楼缓终于全盘说出了心底的话,这是彻底投降派的论调,本来是秦欲灭赵,反而说成天下欲灭赵,因而不如讨好于秦。虞卿闻之,往见赵王,说:“危险啊,楼缓这样说完全是为秦讲话!怎么可以疑天下而慰秦之心呢?秦向赵索六城,如果我们用这六城贿赂齐国,就会是另一番前景。齐、秦本来就有深仇,齐得赵国六城,就会并力向西击秦。齐听赵王的,乃至于不等到大王把话说完就要行动。那么齐、赵就可以报对秦国的深仇了,从而以示天下是有能力对付秦国的。大王您以此发声,兵还没有出境,秦国就会重赂赵国而反过来与赵媾和。秦与赵议和,那么韩、魏听到了,就会重新重视赵国,出重宝贿赂大王。这是一举而结三国之好,是走的与割地求和相反的一条路。”虞卿在痛斥了楼缓的卖国言论后,向赵王提出了一条与齐交好的可行办法,带动了韩、魏与赵交好。这样,秦国就会反过来主动与赵议和。这是一条具有积极意义也是使赵重振雄风的国策。前面虞卿只是用犀利的目光看穿秦的本质,而这里,虞卿又向前跨进了一步,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既有破,又有立。赵王重新看到了赵国的希望,立即表示:“善。”于是派虞卿东见齐王,与之谋秦。虞卿还没有从赵国回来,秦使者已来赵主动媾和了。楼缓听到这样的消息,逃出了赵国。赵王以一城封虞卿。不久,魏请从(合从)。辩士之辩并不是只靠卖弄嘴巴,决定辩士的成败,要看辩士的基本立场。虞卿是靠反对卖国求和的立场取胜的。从这一基本立场出发,他先后应付过三个人楼昌、赵郝、楼缓,赵王也曾发生动摇,导致长平之战的惨败,但赵王最终还是认同了虞卿联齐或者说联合天下对秦的国策。作为独立的游说之士,司马迁特为虞卿写列传,可见虞卿的争辩立场具有典型意义,当然那些投降派的立场也有典型意义。中国几千年来都是如此,尤其是宋朝,和战争论不休。4.善用类比说理的鲁仲连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记载,长平之战秦破赵军四十余万,随后东围邯郸。赵王恐惧,诸侯之救兵无一敢击秦军。魏将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魏王使客将军新垣衍劝说赵王,赵王让平原君接待。新垣衍说:“当今秦雄天下,并不是一定要占领邯郸,其意欲称它为帝。赵国诚心发使者尊秦昭王为帝,秦必喜,罢兵去。”平原君犹豫不决。此时,齐人鲁仲连正游于赵,听到了这件事,对新垣衍大为不满,乃见平原君。平原君约他们两人进行交谈。新垣衍说:“吾视居此围城之中,皆有求于平原君者也,而吾观先生之玉貌,非有求于平原君者也,你为什么久居此城而不快速离去?”鲁仲连说:“彼秦者,丢弃礼义而崇尚武力,权使其士,虏使其民。假如尊秦为帝,其为政天下,那我鲁仲连宁可赴东海而死,也不愿为秦民。我所以见将军的原因,是要救助赵国。”鲁仲连开宗明义表明自己的主张。新垣衍说:“先生将怎样救助赵国呢?”鲁仲连说:“我将使梁(魏)及燕助赵,齐、楚本来就是愿意救助赵国的。”新垣衍说:“我本人就是梁(魏)人,先王怎样使梁救赵呢?”鲁仲连说:“梁没有看到秦称帝的害处,假如梁看到秦称帝的害处,就必定救赵了。”新垣衍说:“秦称帝之害如何?”鲁仲连说:“昔者齐威王很讲仁义,率天下诸侯而朝周。周贫且微,诸侯们都不愿朝觐它,而齐独朝之。一年多以后,周烈王崩,齐王没有立即去朝觐,周天子大怒,赶赴齐国,大骂,‘天崩地坼,天子下席,东藩之臣齐后至,当斫!’齐威王受不了这个气,勃然怒曰,‘叱嗟,而(你)不过是母婢也’生则朝之,死则被骂。终为天下笑。”秦称帝会出现什么情况,谁也没有见过。如何说清楚这个问题,唯有用已经出现的相类似的事情来比。这是鲁仲连的第一个类比,周天子是如何对忠心耿耿的齐威王的,天子的脾气可谓大矣!新垣衍说:“先生没有见过主人与仆人么?十人而跟从一人,哪里是力气或智力不如主人,是怕主人。”从新垣衍的这句话看,新垣衍受到了鲁仲连的感染。鲁仲连说:“呜呼,梁对秦国就好比仆人对主人啊!”这是鲁仲连巧妙地从对方接过来的第二个类比,认秦为帝就会如主人对仆人那样。 鲁仲连接着说:“我将使秦王烹醢(剁成肉泥)梁王。”新垣衍说:“你也说得太过分了吧,你怎么可以使秦王烹醢梁王呢?”鲁仲连说:“本来就是这么回事,我说给你听。过去商纣王的臣子有三公,九侯、鄂侯、文王。九侯有一位漂亮的女儿,献于纣王,该女不喜欢纣王的荒淫无耻,纣王把该女杀了,又把九侯捉起来,剁成肉泥。鄂侯为九侯争辩,纣王又把鄂侯捉起来,杀死晒干。文王听说这事,喟然长叹,纣王把文王关到牖里之库百日,欲令其死。”这是第三个类比,认秦为帝就会出现商纣王对三公那样的虐杀。鲁仲连继续说:“齐泯王到鲁国,夷维子为执马鞭,对鲁人说,‘你们用什么(吃的)迎接吾君?’鲁人说,‘我们用猪牛羊各十待天子。’夷维子说,‘你们将用什么礼节迎接吾君?吾君,是天子啊!天子巡狩,诸侯避正寝,奏管乐,摄衽抱机,视膳食于堂下,天子已食,乃退而听朝也。’鲁人听了纷纷投下钥匙,不接纳这位天子。齐泯王不得入鲁国,便去薛国,途经邹国。当时邹君已死,天子欲入吊,夷维子对邹之孤说,‘天子吊,主人必须背殡馆,设北面于南方,然后天子南面吊也。(与正常吊唁相反)’邹国的大臣们说,‘如果真的要这样,我们不如伏剑而死。’最终也没有接纳齐泯王。”这是第四个类比,新垣衍尚不知道天子的威风,无论是出行、狩猎、吊唁都是一般人想象不到的,也是不能接受的规矩。在设了上述四个类比后,鲁仲连直接以新垣衍的梁国作比,说:“今秦万乘之国也,梁亦万乘之国。既然是万乘之国,各有称王之名。不去一战而胜,反而从而帝之,是使三晋(赵、魏、韩)大臣不如邹鲁之仆妾也。”新垣衍听后深受感动,说:“始以先生为庸人,吾乃今日知先生为天下之士也。就让我放弃原来的建议吧,不复言帝秦。”秦将听到此事,将围邯郸之军后退五十里。此时,正当魏公子无忌夺晋鄙军以救赵,击秦军,秦军遂引而去。平原君欲封鲁仲连,鲁连三次辞让,终不受。平原君又以千金为鲁连寿。鲁连笑曰:“天下之士所以为贵,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取也。而有取者,是商贾之事,连不忍为也。”遂辞平原君而去,终身不复见。鲁仲连之辩只用类比,先是周天子,后用主人对仆人,再用商纣王,最后是齐泯王,就说服了对方。类比是辩论中常用的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类比的例子越多,未曾出现的事情出现的机率就越大。5.用大量事例论证的邹阳据《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邹阳,齐国人,游于梁,与一些人交往,上书议政的能力介于羊胜、公孙诡之间(同为梁孝王的门客)。羊胜嫉恨邹阳的才能,便在梁孝王面前说邹阳的坏话。梁孝王大怒,下令捉拿邹阳,将欲杀之。邹阳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一游客,却因谗被擒,死到临头,便从狱中上书梁孝王:我听说:“忠君就不会得不到回报,诚信就不会被怀疑”。臣总以为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然而这不过是虚有其词,实际生活中不是这样。过去,荆轲慕燕太子丹之义,尽管天上出现白虹贯日的征兆,而太子却贪生怕死;卫先生曾为秦策划长平之事,尽管天上有太白蚀昂的预兆,而秦昭王反而怀疑卫先生。此两人的忠心,天地可证,却不被两主认同,岂不哀哉!”在列举了上面荆轲与卫先生两个事例后,邹阳论及自己,说:“今臣尽忠竭诚,尽其计议,希望您采纳,却左右不明,士卒对我审讯,我为世所疑。这好比荆柯、卫先生再起,而燕、秦不悟也。愿大王熟察之。”“过去卞和献和氏璧,却被楚王砍去双脚;李斯竭忠,却被胡亥处以极刑(注:此处事例不当,战国在前,秦统一在后,司马迁记录有误)。箕子装疯,接舆避世,恐遭君王的打击。愿大王熟察卞和、李斯的忠心,再察楚王、胡亥的不辨忠奸,不要让我成为又一个箕子、接舆。我听说比干被纣王剖心,伍子胥被杀后吴王将其尸体装进皮革中,浮之江上,我原来并不相信是真的,现在才知道是真的。愿大王熟察,对我稍加怜悯。”卞和、李斯、箕子、接舆、比干、伍子胥,连续六个例证,都是忠而被诬,忠而被杀或逃或受重刑,目的是要梁孝王“少加怜焉”。邹阳又写道:俗话说,“有的人相处到老,如同新识;有的人偶然相遇,却一见如故。”这是为什么呢?相知还是不相知,不在于相处时间长短啊。所以,从前樊於期从秦国逃往燕国,把首级借给荆轲用来奉行燕丹的使命;王奢离开齐国前往魏国,在城上自刎用来退去齐军保全魏国。王奢、樊於期不是因为与齐、秦是新交,与燕、魏是老相识,他们离开齐国和秦国,为燕、魏二君去死,是因为行为和志向相合、对正义无限仰慕啊。这里又举樊於期与王奢的例子,说明相处不在长短,而在志向与正义感。用此暗喻本人与梁孝王相处,完全可以获得信任。意在与梁王拉近距离。“所以苏秦不被天下人信任,却对燕国像尾生一样的信实;白圭战败丢掉六国城池,却为魏国夺取了中山。这是为什么呢?实在是遇到知遇的原因啊。苏秦出任燕国的宰相,燕国有人在国君面前诽谤他,燕王手按宝剑发怒,还杀了一匹骏马给他吃;白圭在中山名声显扬,中山有人到魏文侯面前毁谤他,文侯却拿出夜光璧赠给他。这是为什么呢?两主二臣之间,剖心披胆,深信不疑,怎么能听到流言蜚语就变心呢!”又举苏秦与白圭的例子,暗喻,我们之间应深信不疑,不要被流言蜚语所离间。“所以女子不论美丑,进入宫廷就被妒嫉,士子不论贤还是不肖,入朝作官就被嫉妒。从前司马喜在宋国遭到割去膝盖骨的刑罚终于出任了中山国的宰相,范睢在魏国被折断肋骨,打掉牙齿,终于被秦国封为应侯。这两个人,都信守一定之规,摒去结党营私的勾当,处于孤独的地位,所以不能身免嫉妒小人的迫害。” 用女子、士子天然的相互嫉妒,用司马喜、范睢的遭遇,来说明忠臣往往处于孤立的位置,又被人嫉恨。也是自比。“申徒狄所以投河自尽,徐衍抱着石头投海,是因为他们不被当世所容,信守正义不苟且迎合,不在朝廷里结党营私,来动摇国君的心志。所以百里奚在路上行乞,秦穆公把国政托付给他;宁戚在车下喂牛,齐桓公把国事交给他治理。这两个人,难道是在朝中借助官宦的保举、左右亲信的吹捧,才博得穆公、桓公重用他们吗?”连用四个例子申徒狄、徐衍、百里奚、宁戚,邹阳意要梁王明白,小人干政的特点往往是结党营私,左右串通,相互吹捧,而君子对于政局,特立独行,但不被人理解,然而能成就大事业。“感召在心,相合在行,亲密如同胶漆,像亲兄弟一样不能分开,难道还能被众多的谗言迷惑吗?所以,只听一面之词就容易产生邪恶,只任用个别小人就会酿成祸乱。”英明的君王与忠臣之间应心心相印,是不可能受到挑拨的。“从前鲁君只听信季孙的话,赶走了孔子;宋君只相信子罕的计策,囚禁了墨翟。像孔子、墨子的辩才,都不能自免谗言的伤害,因而鲁、宋两国出现了危机。这是为什么呢?众口一词,就是金石也会熔化,毁谤聚集多了,就是亲骨肉的关系也会销毁(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用孔子、墨子两位圣人名人被赶或囚禁的事例,说明只有愚蠢的君主才会受谗言的挑唆,其结果不堪设想的。此处还议论了谣言的力量,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意欲梁孝王不要听信对邹阳的谣言。“所以秦穆公任用了戎人由余,而称霸中国,齐国任用了越人蒙,而使威王、宣王两代强盛。秦、齐两国,难道是拘泥于流俗,牵累于世风,束缚于阿谀偏执的谗言吗?他们能公正地听取意见,全面地观察事情,在当世一直保持好的名声。所以心意相合,就是胡人越人,也可以亲如兄弟,由余和越人蒙就是这样的;心意不能相合,就是至亲骨肉也赶走不留,朱、象、管、蔡就是这样的。”用秦用由余、齐用越人蒙的正面事例,称赞两国国君能不听阿谀偏执的谗言,不拘泥于流俗。任用真正的人才,不要问这样的人是从哪里来的,是不是自己圈子里的人。用了他们就能改变面貌,称霸中国。邹阳既用反面事例,又用正面事例激辩,在比较中鉴别,使得是非标准越来越清晰。“如今,国君如果能用齐、秦合宜的做法,摒弃宋、鲁偏听偏信的错误,那么,五霸的功业就不值得称颂,三王的功业是容易实现的。”将上述正反四个事例综合起来向梁王说,要做英明的君主,五霸、三王都不在话下。“……晋文公亲近他的仇人,就能够在诸侯中称霸;齐桓公任用他原来的仇人,却能使天下纳入正轨。这是为什么呢?心地仁慈,对人恳切,用真诚感化人心,不是用虚浮的言词能代替的。”用晋文公、齐桓公的事例,说明做人要实在,而不靠虚浮的言词。 “秦国任用商鞅推行变法,向东削弱了韩、魏,他的军队在天下称强,而终于把商鞅车裂而死;越国采纳大夫种的计谋,攻灭了强大的吴国,称霸中国,而最终文种遭到杀身之祸。因此,孙叔敖孙叔三次离开相位而不懊悔;于陵子仲推辞了三公的职位去替别人浇水灌园。如今国君果真能去掉倨傲的情绪,心里存有让别人效力的意念,披露心腹,以见真情,披肝沥胆,施以厚德,始终和别人共甘苦,爱戴士子,那么,就是桀养的狗也可以让它咬尧,而蹠的门客可以让他行刺许由;何况您依仗大国的权势,凭借圣王的才能呢?既然如此,那么荆轲甘冒灭七族的大祸,要离烧死妻子儿女,难道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吗!用商鞅、文种、孙叔敖孙叔、于陵子仲四个事例来说明国君不可以居高自傲,而要披露心腹,同甘共苦,以心换心,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此处,也是用秦、越来比梁。“我听说把月明珠或夜光璧,在黑夜的路上抛向行人,人们没有不惊异地按剑斜着眼睛看他。为什么呢?是因为宝物无端地被抛到面前。……如今那些平民百姓和穷居陋巷的士人,处在贫贱的环境下,即使有尧、舜的治国之道,持有伊尹、管仲那样的辩才,怀有龙逢、比干那样的心志,打算尽忠于当世的国君,而平素没有被推荐的根底,即使是用尽心思,献出自己的忠信,辅佐国君治国安邦,那么,国君仍然会像对待投掷宝物的人那样按剑斜视你。”用月明珠或夜光璧来比喻优秀的人才得不到重用,而这样的人才总是在平民百姓和穷居陋巷中,没有什么根底。司马迁通过邹阳说出这样的话,表明司马迁的人才观已经超越历史,具有未来意识。……“如今,国君沉湎于阿谀谗媚的言词之中,牵制于姬妾近侍的包围之下,使卓异超群的士人,混同于骏马和老牛同槽。这就是鲍焦为什么对世道忿懑不平,对富贵毫不留恋的原因啊。我听说庄重严整上朝的人,不会贪图利禄而玷污道义;追求名誉的人,不会放纵私欲败坏自己的品行。因此,县名叫作“胜母”而曾子就不进去;城邑的名字叫“朝歌”而墨子就回车离去。如今,让抱负远大的人,被威重的权势所震慑,被高位大势所压抑,那么有志之士就会老死在岩穴之中了,怎么肯竭尽忠诚信义追随大王呢!”这里邹阳告诫梁孝王不要沉湎于阿谀谗媚的言词之中,牵制于姬妾近侍的包围之下,也不要摆出权重的架势,用鲍焦、曾子与墨子作比,要让有志之士得到重用。这封信进献给梁孝王,孝王派人从牢狱中把邹阳放出来,终于成为梁孝王的贵宾。邹阳将三十多个事例安排布局在一封信中,然而又不是机械地堆积,每一个事例都服从中心,自然地引入,层次逐渐推进,先是讲忠而被诬,忠而被杀或逃或受重刑,接着讲君臣间应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不被流言所离间,小人与君子各有什么特点,再用齐、秦的正面事例说明人才的重要,作为国君做人要实在,不可靠虚假的言词、居高自傲,最后用比喻告诫梁孝王,不要沉湎于阿谀谗媚的言词之中,牵制于姬妾近侍的包围之下,不要摆高位大势,而要让有志之志得到重用。邹阳如果自己不被关押,不面临死亡,不会对历史事件体会得这么深刻,而由于自己在重演着历史的故事,众多历史故事也就由他串联成一篇完整的文章,完整的辩词。通篇没有说自己具体的案情,但借人以说己,是明君当然要被感动了。 一根红线贯通其中:亲君子近能人,远小人去奸人。而君子往往特立独行,小人往往结党营私。作为史官司马迁专为鲁仲连和邹阳写列传,并不是因为两个人在历史上的权势和地位,而是因为这两个人的故事具有的历史意义,从他们身上所展现的是中国人的脊梁,几千年的历史不还是纠缠在类似的事件展开的么?战与和,忠与奸。司马迁力主什么从这样的大是大非的较量中已看得清清楚楚了。6.能使事情逆转的游腾、胡衍春秋战国时代多辩士,凭三寸不烂之舌,能使事情逆转。辩士多有了解天下大事,懂天文、熟历史、通地理的知识素养,又有猜测对方心理的能力。当然,作为辩士还是一个雄辩的天才,能说得天上有地上无,天花乱坠,把对方引入自己设计的迷宫,从而俘虏对方,实现自己的目标。成功的辩士会因自己一张嘴而封侯或成为富豪。也有先成功后失败的辩士,最终被施以酷刑。春秋战国时代辩士层出不穷,各有千秋,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思维特别活跃,表明那是一个能人交锋的时代,是一个奋发向上的时代。真理越辩越明,国家越战越强,中华文明由此兴旺发达,在世界文明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对刺客、酷吏、游侠、货殖的专门列传,但没有对辩士的专门列传,因为辩士太多、量太大,没法通过一篇列传承载,只能散见于各篇列传。有的已经超出了辩士的范围,成了大人物,如苏秦身挂六国相印,张仪为秦相;又如范睢是提出远交近攻的大战略家,长期为秦相,蔡泽后来也为秦相。有的辩士附属于豪门,如孟尝君的冯灌,平原君的毛遂。还有的是社会上的游说之士,如游腾、胡衍、虞卿、蒯通等。这些辩士风格各异,在历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笔者从中探寻辩士的思维痕迹,取胜的路径出发,从中找出有规律性的东西。这里只谈两个没有名气的辩士,一是游腾,一为胡衍。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秦武王时,逐张仪、魏章,而以樗里子、甘茂为左右丞相,秦使甘茂攻韩,拔宜阳。使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以卒迎接,意甚敬。这件事惹怒了楚王,责备周,太过于看重秦国。辩士游腾为周游说楚王,说:“晋智伯伐仇犹,调遣大批车骑,随后是士兵,仇犹随即灭亡。什么原因?是因为仇犹没有防备。齐桓公伐蔡,号称攻楚,其实袭蔡,蔡亡。(蔡也是没有防备)今秦,虎狼之国,樗里子以车百乘入周,周接受仇犹、蔡灭国的教训,所以使长戟居前,强弩在后,名义上是卫疾(樗里子),而实囚之。防止他的侵犯。且夫,周怎么能不担忧自己的国家呢?只恐一旦亡国而使您忧虑。”楚王听后,喜形于色。此辩:第一,设喻,是辩士惯用的论辩方法。目的,使听者从熟悉的事例中进入生疏的、不理解的现实,很符合人们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对于难以解释的事情,设喻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人们可以依此类推今天的事情。第二,紧扣对方的心理,使之逆转。游腾告诉楚王,有防备才不致于有灾祸,而周所谓的迎接樗里子,也是一种防备,这种防备甚至于是对樗里子的一种囚禁。楚王本以为周对樗里子的欢迎是对秦的敬意,现在明白了是一种囚禁,听了当然高兴。游腾探测到楚王的心理,如此心理疗法正是对症下药。秦昭王元年,樗里子将伐蒲。蒲守恐,请来辩士胡衍。胡衍为蒲对樗里子说:“你攻蒲是为了秦国,还是为了魏国呢?你是为魏国做了一件好事,而为秦国则是做了一件坏事。”胡衍一开始就捉住了问题的要害,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你攻蒲实是为了魏国,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樗里子的战争意义。这是一种“开门见山,一针见血”的论辩方法。接着再进行具体的论述:“卫之所以为卫,是因为有蒲。今伐,蒲必定并入于魏,卫必定折而从之(亦并入魏国)。魏国失去了西河之外(为秦所占)之后就再没有得到什么,兵力才削弱的。卫并于魏,魏必强大。魏强之日,西河之外(秦)必危矣。秦王看到你做的事,害秦而利魏,必加罪于你。”辩士就樗里子的错误做法进行推导,得到了可怕的对樗里子十分有害的结果。谁人没有私心?对自己有害的事当然是不能做的。这种顺势推导以得到可怕结论的的论证方法叫归谬法。听到这里樗里子如梦方醒,问胡衍:“那我怎么办?”胡衍说:“公释蒲勿攻,我试试为你入卫谈谈这件事,就说秦国一向是有德于卫君的(要卫国不并入魏国)。”胡衍入蒲,对其守说:“樗里子知道蒲的存在问题,其言必定要拔蒲。”蒲守恐,再拜说:“愿请你再去说说。”胡衍说:“好吧,我定能令释蒲勿攻。”蒲守给胡衍金三百斤作为酬金。胡衍说:“如果秦兵退去,请你必定向卫君推荐我,使我为南面。”蒲守一口应允。结果,秦兵解蒲而去,胡衍不仅得了金,而且自贵于卫。这后面的话是胡衍讨得钱财的方法,事实上事情已经办成,却要有意夸大事情的难度,说假话,骗话,只为敛财而已。这也难怪,辩士们靠什么生活。请注意,这只是在大真实之下的一点点用以获利的谎言。如果没有基本事实的真实,任何一点谎言都是不可取的,获了利也要吐出来,或者要遭到恐怖的刑法。由胡衍的辩词观之,此人对蒲、卫、西河之外、魏、秦的地理形势非常熟悉,对樗里子、秦王、蒲守、卫君的为人也较清楚。7.雄辩方法多变、成就最大的苏秦苏秦是战国时期的辩士之最,其一,所辩的是合从之术,关乎战国时期的两大根本战略,具有全局意义,行踪遍及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国家;其二,所言历史、地理、军事等知识丰富,语言多排偶,气势礴磅,雄辩方法多变;其三,成就最大,挂六国相印,使得战争硝烟平熄十五年。历史上还没谁能比得上苏秦,凭一个人的力量使得战事频发时期和平能保持这样长的时间。那么苏秦究竟是怎样游说六国,以使合从之策得以成功实施的呢?试就游赵之说分析之,据《史记·苏秦列传》记载:苏秦游说燕国后,接受燕文侯资助车马金帛,到了赵国,奉阳君已死,当政的为赵肃侯,苏秦说:“天下卿相人臣及布衣之士,皆赞扬贤君您的行义,都愿在您的面前接受教诲、陈述忠心,我等待这一天已有好长时间了。前奉阳君因嫉妒您使您不能执政,宾客游士不敢在奉阳君面前进言。今奉阳君捐馆舍(去世),您复与士民亲近,臣才敢进言,谈谈自己的愚虑。”苏秦首先要了解奉阳君与赵肃侯的矛盾。不然,不能这样说话。苏秦把对方赞扬一番,当面奉承,抑故扬今,褒贬分明,以拉近自己与对方的距离,按现在的话说叫“套近乎”,这是游说成功的第一步。“我为您考虑,没有什么比安民的事大,无用的执政者才有事于民(扰民)。安民之术在于择交,择交而得,则安民;择交而不得,则民终身不安。苏秦从执政的原点“安民”出发,由此推导到“择交”,即选择什么样的外交,再回到原点,择交而得——安民;择交而不得——扰民。从而提醒对方:自己所谈外交问题的重要性。“请让我说说外患:齐、秦为两敌,相互交战民不得安宁。别的国家倚秦攻齐,民也不得安宁;倚齐攻秦,民同样不得安宁。谋人之主,伐人之国,都是不友好的侵略行为。愿君谨慎勿出于口。”苏秦在此否定了可能出现的以秦国为首或以齐国为首的军事同盟。否定,是立论的基础。“请辩白黑,异阴阳。君诚能听臣,燕必在旃裘狗马之地有所作为,齐必在鱼盐之海发展自己的特色,楚必在橘柚之园建设新天地,韩、魏、中山皆可为汤沐之奉,而贵戚父兄皆可受封侯。”究竟苏秦是什么样的外交政策,还没有说出,但已勾勒出美好的前景,引起对方向下探寻的浓厚兴趣。“今大王您与秦好,则秦必弱韩、魏;与齐好,则齐必弱楚、魏。魏弱则割河外,韩弱则效宜阳。宜阳效则上郡绝,河外割则道不通,楚弱则无援。此三策者,不可不孰计也。”苏秦还是没有谈自己的外交方略,荡开一笔,批评现行赵的摇摆不定、没有方向的外交政策可能会产生的后果,指向了一个国家——秦国。此处语言对仗工整。苏秦在一步步地接近自己的外交政策。“夫秦下轵道,则南阳危;劫韩包围,则赵氏自操兵;据卫取卷,则齐必入朝秦。秦欲已得乎山东,则必举兵而向赵矣。秦甲渡河逾漳,据番吾,则兵必战于邯鄣之下矣(兵临邯鄣城下)。此臣之所以为君患者。”苏秦为赵敲响了警钟!为自己正确的外交政策出台作了垫铺。“当今之时,山东之建国莫强于赵。赵地方二千余里,带甲数十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数年。西有常山,南有河漳,东有清河,北有燕国。”歌颂赵之大好河山,及赵国的实力,句式或三字一逗,或四字一逗,气势猴岛,实则激起赵王求得好的外交政策的心理。“燕固弱国,不足畏也。在天下所有国家中秦国所恨的莫大于赵,然而秦不敢举兵伐赵者,何也?是担心魏、韩会说本国也会紧随赵之后被秦灭。然而韩、魏,在赵国的南边,实际上起了保护赵国的作用。秦之攻韩、魏也,没有名山大川的阻碍,稍蚕食之,魏、韩不能对付秦国,必定入秦称臣。秦国既然己吞韩、魏,则灾祸必定降临赵国了。此臣所以为君患也。”这是苏秦第二次说“此臣所以为君患也”。第一次仅仅是警示,而这一次是在做了详细分析之后的实实在在的告诫。秦、魏、韩、赵,四国之形势,苏秦了如指掌,分析得令听者心服口服。“臣闻尧无三夫之分,舜无咫尺之地,以有天下;禹无百人之聚,以王诸侯;汤、武之士不过三千,车不过三百乘,卒不过三万,立为天子:诚得其道也。”连续用五位圣人的类比,只是说明一个道理,得道者得天下。“是故明主外料其敌之强弱,内度其士卒贤不肖,不待两军交战成败则已形成于胸了,难道还要等待众人之言冥冥决事哉!” 苏秦类比的目的,是将一个问题明明白白地摆在赵王面前:是做明主呢,还是做昏君呢?世界上若干事情的成败,不是到做这件事时才知道,而是事前已经料到了。明主与昏君的区别正在这里。“我查过天下所有的地图详详细细地进行比较,诸侯之地五倍于秦,料度诸侯之卒十倍于秦。六国为一,并力西向而攻秦,秦必破矣!”六国合从之主题终于破土而出!千呼万呼始出来,才显其非同凡响。“夫破人之与见破于人也,臣人之与见臣于人也,岂可同日而论哉!”意思是破人与被人破,让别人做自己的臣下与自己做别人的臣下,这两者相比,怎么可以同日而论呢?这句话将合从的意义进一步作了阐述,是通过对比的方法完成的,而且紧扣了对方的心理。“衡人(主张连横的说客),皆欲割诸侯之地与秦。秦国大功告成,就会筑高台榭,建美宫室,听竽瑟之音,前有楼阙轩辕,后有长姣美人,国破秦患(美人)不会与亡君共忧愁。所以,衡人日夜以秦权势恐吓诸侯,以求割地。”这是从反面来论述不实行合从之策,而行连横之策,是一个什么样的结果。一针戳在可能成为亡国之君的人的心尖上,荣华富贵,一切都没有了,尤其是百态娇媚的美女,将属他人。“臣闻明主绝疑去馋,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贵的君主广地强兵,臣得效忠于前。故窃为大王计,莫如——韩、魏、齐、楚、燕、赵以从亲,共畔(叛)秦。”这是再次强化合从之策,坚定赵肃侯的信心,绝不动摇。以下是谈具体的合从之策:“令天下之将相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刳白马而盟,相互约定:秦攻楚,齐、魏出精锐之师以佐之,韩绝其粮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之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而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城皋,魏塞其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皆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清河,燕出锐师以佐之。诸候有不如约者,以五国之兵共伐之。六国从亲来对付秦国,则秦兵必不敢出幽谷关害山东矣。如此,则霸王之业成矣。”苏秦在游说之前早已将合从之策的细节考虑好了,怎么结盟,举行什么仪式,秦攻其中的一个国家,另五个国家各采取什么方法对付秦国,所以现在说起来,头头是道。苏秦的军事才能可见一斑。苏秦的智慧就是中国人的智慧,如此共同防御的军事同盟,中国在两千多年以前就实行过,而世界的这种共同防御的军事同盟才出现在20世纪初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方称“同盟国”,另一方称“协约国”;出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冷战中,一称“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简称“北约”,另一称“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华约随着苏联解体,已经不存在了,但北约仍然存在,而且不断扩大范围。由于苏秦的游说,深深打动了赵肃侯,赵王说:“今上客有意存天下,安诸侯,寡人敬以国从。”于是,给苏秦饰车百乘,黄金千镒,白璧百双,锦绣千纯,以约诸侯。由上归纳苏秦的辩入途径:当面奉承,套近乎,拉近彼此距离;由原点到话题,自然平滑;立论之前先行铺垫,否定没有方向感的赵外交政策,会出现的恶果,两次警示;一个美景,一个赞颂,一个类比;千呼万呼始出来,一语点明主题,实行合从之策;然后,正反论述,阐明主题,如何实行合从之策。
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