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公也是傩神
关公,名羽字云长,山西人士。原系一员武将,因与刘备、张飞结拜,匡扶汉室江山,战功卓绝,官封汉寿宁候、官高爵显。后历代帝王敬他“义薄云天”,累累加封,称帝、称圣,显赫无比。在四川,虽说关羽从未入川,但关公信仰,十分普遍。不但为官宦视为楷模,连民间社团、行帮乃至封建会道门亦奉若神灵。
关公作为忠义的化身,早为百姓家喻户晓。不过,关羽作为佛道二教的护法神,傩坛坛神,尚鲜为人知。
关公如何成为佛道之教的护法神和民间坛神的呢?
传说,关公麦城战死后,冤魂不散,满怀一腔冤气,提着脑袋,四处鸣冤。一天,路遇佛祖释迦牟尼(道教说遇见太上老君),关公向佛祖倾诉满腔冤屈之后,佛祖开导他:你说死得太冤,可是,你生前斩颜良、殊文丑、过五关斩六将,难道被你所杀的人还少吗?难道他们都该杀,人家都死的不冤?关公一听,顿时大彻大悟。询问佛祖,如何才能消除冤气,断除六根?佛祖劝他,赶快皈依佛门,才能心底坦荡,祛邪扶正。关公听了佛祖规劝,决心皈依佛门(道教说“从道养身”)。后被佛教封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天尊关帝圣君”(道教称“伏魔大仙关帝圣君”)镇坛护法,威镇山门。现四川梁平县的明代建筑“双桂堂”,一进庙门,见到的是关公的殿堂。只见关公带领关平、周仓,扶佑佛殿神圣。其来源即出于上述典故。
由于关公一身正气,神勇无敌。在民间驱傩习俗中,奉为坛神或戏神。酉阳阳戏、梓潼阳戏、提阳戏都敬关公为主神。开戏,必设关公圣像、先祈关公后开正戏。在梓潼县还有“关公扫荡”的习俗。每年春节或关公生日,均要从庙里抬出关公像,在田野、村寨中游走(扫荡),以借关公之威,驱邪纳吉,保一方平安。届时,当地群众,在村头庄尾,设坛迎送,气氛热烈隆重,可谓一大宗教民俗景观。
江西南丰傩神与宜黄戏神
16世纪初,明代戏剧家汤显祖作《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记》说:“予闻清源,西川灌口神也。”西川灌口神,即清源妙道真君,原指修建都江堰的蜀郡守李冰,后衍化为李冰次子,俗称灌口二郎。由于官府的利用与宗教的渗透,灌口二郎神分化出多神,其中清源又传为隋朝嘉州太守赵昱,都是青年美男子形象。
宜黄位于江西省东部,与南丰县为邻。西川灌口神作为宜黄戏神立庙前,他作为南丰傩神早在宋代已经立庙。据南丰《金砂余氏重修族谱》记载,后梁开平二年(908),余氏为避战乱,从江西余干县迁至南丰金砂村定居,随将远祖余瑶任衡州太守时崇奉的西川灌口神迁至金砂,立庙奉祀,并承祖制,世袭“驱傩”。宋代是西川灌口二郎的神化时期,南宋大学者朱熹说:当年李冰因开离堆有功立庙。现今出许多灵怪,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初时封王,后徽宗好道,改封为真君。北宋首都开封民立灌口二郎神祠,皇帝敕赐“神保观”;南宋首都杭州皇帝下旨兴建二郎庙,御书“清源崇应之观”。由于封建统治者的倡导,南丰金砂清源庙香火兴旺,祈祷者络绎不绝。金砂村位于南丰与宜黄交界边境,宜黄乡民常来朝拜,加之金砂大傩班常为四邻乡民沿门逐疫,灌口二郎信仰遍及南、宜两县。如南丰明永乐年间(1403—1424)重修的上甘傩庙,以及稍后的南堡、上古等傩庙都以清源(灌口二郎)为傩神,宜、南边境的宜黄神岗,与宜黄为邻的乐安县东湖、罗山,与南丰为邻的广昌县甘竹、赤溪等村的傩舞、傩戏也以清源为傩神。但赣西、赣西北与赣东北地区的傩舞、傩戏都不以清源为傩神。
江西南丰石邮傩神庙
以傩神灌口二郎清源真君作戏神,有4方面原因:1、二郎神武艺高强,传说他下水斩蛟,为民除害。现存三本有关二郎神的元明杂剧中,他都是驱邪院主(真武大帝)的部属。汤显祖的戏神清源师庙《记》说:“人有此声,家有此道,疫疠不作,天下和平”。以他为戏神,能体现戏剧的逐疫功能。2、汤说灌口二郎“以游戏而得道”。傩与戏本都有游戏成分,宋代傩更具娱乐性,朱熹说:“傩虽古礼而近乎于戏”。南丰石邮傩庙就以此为门联:“近戏乎非真戏也;国傩矣乃大傩焉。”傩与戏有不解之缘。3、二郎神是艺人崇敬的对象,《东京梦华录》记载:北宋开封六月二十四日灌口二郎生日时,诸色百戏艺人都要上演杂剧、舞蹈以示祝贺。这种习俗南丰上甘村一直流传,当日,傩班弟子不仅聚会吃寿面,而且村中连演十天大戏。4、二郎神宜黄弟子最为熟悉。古代各种行业都有自己的保护神,傩既有驱疫功能,又有娱人作用,傩神清源自然是宜黄戏神的最佳选择。
清源是南、宜周边地区的傩神,所以清源戏神最早也产生于这个地区。但宜黄弟子有上千人,为了生存而四处演出,一些名角因各种原因加入其他声腔戏班时,必然带去清源信仰,这也许是后来弋阳腔和昆山腔以清源为戏神的原因。清代戏剧更为繁荣,许多地方戏曲声腔剧种进入城市,戏班弟子为了提高自己的地位,找到地位更高的老郎神(唐明皇)来充当戏神,但赣东地区仍然流传清源傩神与戏神,如南丰南堡傩神殿里早几年还悬挂着清源戏神牌。
江西萍乡傩的傩面具
江西萍乡,普遍流传着关于“铜面具”的传说。据说古时傩面具全为铜制。一百多年前,因“亵渎了神灵”才绝迹,改用樟木雕刻。现民间流传着“大安里的皇帝——轮流做”的歇后语,是指五个傩队为争最后一个铜面具而大打出手,最后由族长调解,五个傩队每年轮流供奉铜制面具而形成的。
傩面具的来源,有以下传说。
一:三位大将军杀尽邪鬼后升天,万民惧怕邪鬼再来,跪求三位将军留下。将军们立于半空,抛下牛角号一支说:“请杨吴祖师雕刻我三人像、一旦有事,吹三声仙号,我三人即刻降临”。因其在云雾中,只见三人头面,不见身子,杨吴祖师为此仅刻出了三个面像 [图1]。
二:一猎人在山上遇一野猪,被野猪引入山洞后,发现了一枚铜面具。
三:在玄武庙前的樟树洞中发现一铜面具,以后便据此制作木面具。
四:由于河里涨大水,获得了漂来一箱面具。
五:一飞鸟引人上山,见树上长出一枚面具,取下戴在脸上,便能手舞足蹈 [图2]。
六:山洪暴发,从后山冲下来三枚石头面具,三元唐、葛、周 [图3],据此而制出后来的木面具。
这些传说,神化了傩面具,增强了傩舞的神秘感。面具在傩舞中具有特殊的位置,是傩舞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分为供奉和舞耍两种面具:供奉面具较厚重,约117×60厘米,小的仅20×14厘米,不镂空。用于舞耍的较小而轻,约30×20厘米。眼、鼻、嘴镂透通气,以适合人面扣戴。傩面具的造型、注重人物性格的刻划。雕刻艺人用夸张与写实相结合的手法,按面具性格要求,以刀代笔,综合浮雕、透雕、圆雕、线刻等技法,雕刻出栩栩如生的众神形象,无一相同 [图4]。面具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凶猛狰狞型,鼓眼暴睛,眉骨隆起,立刀眉,面肌紧缩,鼻羽阔张,呲牙咧嘴,令人生畏。二是和蔼端庄型,冠嵌圆镜,胡须三绺,或新月眉,或火焰眉、或蚕形眉,眼睛微闭,脸带微笑,和气可亲。三是诙谐幽默型,或抿嘴微笑,或歪嘴咪眼,或撇嘴斜眼,或嘟嘴聋眼。
萍乡的傩面具,原有4000多幅,现存700多幅,制作时间从元末、明清到民国时期都有。面具雕刻艺人被称为“处士”,专职雕刻面具,并在面具头顶后凿刻的小方洞中,放茶叶,灯芯草,稻谷、药物等,以油膏密封称为“安腹藏”。还要杀鸡取血涂抹面具,给额头和眼睛“开光”后,据艺人说,面具才成为有生命力的神灵。
萍乡傩面具的雕刻,蕴含着艺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精巧技艺,其中传承着历代艺人对傩的祟信和理解,将先民们对神灵的偶像崇拜,对鬼魅疫疠的痛恨,通过面具的制作而表现得淋漓尽致,使人们至今仍能感受到远古先民请神驱鬼的巨大震摄力。
四川羌族祭山会中的天神塔
一年一度的农历六月初六,是羌民族的祭山会。羌民以祭山还愿来表示对上天的崇高敬仰,也是祈盼天神木比塔恩赐百姓来年牛羊兴旺、五谷丰收。所以祭山会成为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届时,巫师释比穿戴非常讲究,要戴猴头帽,戴念珠、手执神杖,主要的法器是羊皮鼓。祭山会的祭品,一般为宰杀后的羊、狗和鸡。三年一轮的“大祭”,要以宰杀神牛(牦牛)为祭。祭山会围绕天神塔进行祭祀活动,天神塔高约3-4米,状如锥形,顶端有一块较大的白石,周围放数块小白石,以象征其民族信仰的各个神位。
祭山会首先由释比领众人围塘而转,口念封山、育山、敬山的经典。如果是三年一次的祭山会,众释比还要为古羌部族、古羌部族的迁徙、部落英雄而诵经,时间时间长达1—2天。
羌族自古信仰万物有灵,其信仰的诸神各以一块晶莹白石所替代。羌民所信仰的天神“阿巴木比塔”,俗称“天神塔”,在羌人整个心灵世界木中是一个美好而幸福的象征。任何民族都希望本族的兴旺发达,但由于过去生产力的低下,对大自然的不可控制,使人们幻想得到超自然力的帮助来实现美好意愿。这种想象中的超自然力则是主宰万物的天神。在这种对天神和万物有灵至上的信仰下,便出现了火神、天神、林神、六宿神(社稷)等诸神,使羌民对天神塔产生敬畏、膜拜和祭祀。
羌族古老神话认为,羌人是天神的外孙子民,女娲视木吉卓及其祭师阿巴木拉来自上天,他们凭借高耸入云、白雪皑皑的雪隆包来到凡间。羌人祭天神就选择了离天最近,曾经降神于斯的雪山之巅作为圣山。“因高吉高,顺其类也。”班固《白虎 通》有 “天以高而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的封禅之记述。见于客观条件所限,羌民把祭塔建立在环山之中,林木丰茂的村寨半山腰平地上,更增加了它的神奇和幽深。天神塔的白石作为雪山的象征、微缩和移植,并树斗斛于腰,呈现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神塔能传颂出心灵与天地的碰撞,能迸发出灿烂的火花,这是古老羌民族的神圣信仰。
竹崇拜
富于历史意蕴的竹,曾经作为图腾为西南一些少数民族所崇拜。晋·常琚《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有则神话:有一女在在溪水中洗衣,忽然飘来三节大竹筒,飘到女子双脚之间推之不去。竹筒发出小孩声音。她取回家,破开竹筒得一男孩,以竹为女生。长大后成为竹王,建立了夜郎国。建立了夜郎国。
夜郎国极盛时,疆土所辖大致为今黔中、黔西南和滇东北等处。原族属不祥,今为苗、布依、彝、侗等族所聚居。影响所及,川、滇、鄂、湘、桂等地皆有竹王庙遗迹。
云南傈僳族有一支系为竹氏族,称“马打扒”。他们相信本支系祖先是从竹筒里出来的,号称“竹王”。后改汉姓为祝,竹与祝同音。四川彝族也有一支系为竹氏族,史书称“马胡夷”,他们自称是竹王的后代。云南昭通地区彝族的丧葬习俗:母舅家派人去外甥家奔丧时,要带上一棵有根须的活竹。去后立于门边,用枝上的竹叶蘸酒和水,洒在地上为死者祭奠。母舅家来人则将立于门前的竹树,扛到安葬的地方,植在坟旁,象征着死者灵魂将化为长青竹。
在滇桂交界居住着一些彝族支系,每个彝寨都有一块空地。这块空地的中央,种着一丛楠竹,它的长势象征着全村族人的兴衰,这块空地彝族称为“种的场”,寓有种族繁殖地之意。每年四月二十四日举行祭竹仪式。届时,族人都来参加拜竹祈求兴旺。他们认为自己与竹有血缘关系。妇女即将分娩时,她的丈夫或兄弟砍一根约二尺长的楠竹筒。待婴儿生下时,将胎衣放入筒内,筒口塞上芭蕉叶子,送到“种的场”,系在楠竹枝上,表示婴儿是楠竹的后裔。
竹,还被古人视为镇邪之物,汉·东方朔《神异经》载:“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也。《春秋》为之端月,鸡鸣而起,先于门前爆竹,以辟山噪恶鬼。”另有传说,除夕之夜投竹于火中,以燃竹爆裂之声将名叫“年”的怪兽驱走,才渐有“过年”之习惯称谓。即今人之欢度春节。
海神褚太太
天后宫供奉的妈祖娘娘是华人世界公认的海神。但在江苏南黄海边的渔民心中,海神天后却是位土生土长的渔家妇女。是渔民四时八节供奉的海神。
海边上曾有位姓储的渔妇,随老伴儿出海打鱼数十载。春往秋来,学会观天识云,欲有刮风下雨、降霜落雪之类天气反常之象,她就呼唤一起出海的渔船,聚集靠拢泊船海中,抛下大大小小的龙爪铁锚,顶风抗浪,不需返港,不误鱼汛。渔民们十分感激,尊称她为褚太太。此事最终惹怒了巡海夜叉,扯断了龙爪锚链,顶翻渔船,褚太太落水身亡。事后,出海渔船每当遇到风险,总觉得有位白发老太太暗中平息浪涌改厄化灾,隐显于烟波之中。一次有位渔人在海滩上看到一条陷在泥沙中的敞蓬渔船,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太太盘膝背坐在黄板(船板)上。他走过去一看是褚太太。没等渔人开口,褚太太撑起龙头拐杖站起来说:“往后,下海人遇到什么苦难,只要喊我三声,就会平安消灾的。”说罢,骑上大鲨鱼乘风破浪而去。
褚太太保佑打渔人出海平安,渔船上都供奉褚太太的神偶,香火陡然兴盛起来。这件事传到京城,皇帝觉得一个渔家妇人生生死死都能厚德载民,加封褚太太为“天后娘娘”,一说叫“褚太尉”。于是,南通到处有奉旨建造的“天后宫”或“天后庙”。至今通州市李港乡有天后宫村,如东县北坎乡曾有“褚太太庙”。南黄海渔民信奉褚太太为天后,应该说此天后不是彼天后。借用西方哲人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属于“个别历史现象的局部定性”。
此后,每年正月初九的高灯会,三月二十三前后的天后娘娘会,清明时节的开网节,五月初五的海洋会,龙王会,七月十五的渔蓝会,九月初九的水神会上,禇太太都是逐除纳吉胜会神坛上的主神。
四川白马藏人的山神祭
关于四川白马藏人的山神,有两种传说。
1.平武一带传说:白马神从甘肃文县去四川峨眉游历,路过平武山区,见白马部落正遭受恶魔的风雪雷电袭击,房屋倒塌,人畜伤亡,全族面临毁灭之灾。他施展法术与恶魔搏斗,救了白马部落。天亮之后,筋疲力尽,便化作神山,坐落在今天的白马乡,成为保护白马人的山神。白马人称他为“叶西那蒙”,汉语译为“白马老爷”。
2. 在文山一带传说:白马人受异族的侵扰,从平原迁至崇山峻岭,仍受土司的残酷迫害。有一年过元宵节,两个青年扮成美女,四个勇士头戴凶恶的兽面具,在给土司府进贡时杀死土司,白马人才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后人为纪念他们,便在春节期间跳兽面舞蹈。
两个传说,一叙述山神的来历,一叙述兽面舞的成因。每到春节正月初四至初五祭祀山神的日子,各地白马人倾寨出动,由“白莫”(白马语,即祭师)率领,前去神山朝拜[上图]。朝拜的仪式程序和内容,各地略有不同。朝拜的队伍里,有些人反穿黑色或白色羊皮衣,头戴粗犷、笨重具有个性美的兽头面具。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黑熊面具,白马人称为“达纳斯杰”。“达”义为熊,“纳”义为黑,“斯杰”义为神灵,即“黑熊神”[下图]。这些黑熊神一路上担负着保护族人不受魔鬼侵扰的职责。各寨祭祀队伍汇集在神山南麓,燃起篝火,献上供品,跪拜,焚香,鸣铳。白莫诵唱歌颂山神的英勇事迹,表达白马人对他的感激心情,并请求庇护村寨四季平安,无病无灾,牛羊肥壮成群。人们在祭拜过程中跳“咒乌”以娱神灵。“咒乌”动作粗犷有力,节奏缓慢凝重。祭祀前后,寨民挽手围圈,边唱边跳起欢乐的集体舞蹈。朝拜后,白莫率领族人返回山寨。装扮“黑熊神”的族人,挥动牦牛尾,到每户家中驱赶魔鬼,并把魔鬼全赶到寨外宽阔的场地。场地早已树立起一个用茅草扎成的鬼形,称为“尼奴”。寨民相信从宅内赶出的魔鬼全附在“尼奴”身上,寨民用刀棍砍打尼奴,然后把它扔到远处的山谷里,或用火焚烧,表示消灭了一切魔鬼,在未来的一年中山寨将太平、安宁。
白马人认定自己是由西北地区迁来的氐羌族后裔,即古籍中提到的“白马羌”。白马人祭祀山神,把山神视为最高神灵;把黑熊神视为除灾驱疫的保护神,这说明,至今白马人仍保留了远古时代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的民间信仰习俗。
安徽芜湖市的“泰山石敢当”
在芜湖市老城区夫子庙西的儒林街,现今55号的深宅大门的西墙上,镶嵌有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字样的石碑。碑全高约150厘米,宽约42厘米。碑的上部约高27厘米,刻有太极八卦图。下部除边框外,中间刻有“泰山石敢当”竖行五个书法遒逸、刀刻隽永的大。此碑嵌南而面北。
“泰山石敢当”碑,为古代常见的驱邪、禳解之用物。此碑的嵌立,见证了芜湖自宋代建城以来,民间的信仰与习俗。往昔,此类碑刻全国城乡常有所见。只是有的碑上只有“石敢当”三字,有的虽具“泰山石敢当”五字,上部却无太极八卦图。而似今日儒林街上的全图全文“泰山石敢当”,则属珍贵难得了。
古人对大山与灵石的崇拜与信仰,至少在汉唐时期,已有所展拓。唐开元十二年(724年)敦煌写卷中,就记有《用石镇宅法》,认为在建宅时按法用石块,埋于屋基地中,可除不洁,镇宅兴家。也正是在汉唐间,这一以石镇宅的方法已有了衍进。徐珂《清稗类钞》<泰山石敢当>记有:“石敢当,立石于里巷之口,以禁压不祥者也。此三字,始见于汉史游《急就篇》”。“是石敢当云者,亦虚构二字,与石姓相配成文耳。后人乃镌诸石,为禁压之用”。该文同时还记有:宋庆历中(1044年—1046年)张纬在莆田作官,得一石铭,上刻有“石敢当,镇百鬼,厌灾殃。官吏福,百姓康。风教盛,礼乐张。”记文的落款为“唐大历五年(770年)县令郑押字记”。这就把“石敢当”的镇鬼纳吉的功能,说得十分明白。
为了使“石敢当”更具威力与灵验,后世又在此三字前冠以“泰山”二字,有的还加上太极八卦图。自秦汉而后,历代一些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封禅),都在泰山举行;泰山的人神化也始于东汉。汉明帝刘庄封泰山“主治生死,百鬼主帅也”。魏晋则有泰山府君之说,道教习尊泰山为东岳大帝等。。后世因道教的宣扬,古代平常百姓之家,深信绘制有太极八卦图的物件,有驱邪避灾的法力。如此,芜湖仅存的这块全图全文的“泰山石敢当”碑,竟融汇了三种神力于一体。
今天遗留在儒林老街上的这块石碑,在古代芜湖居民的心目中具有至神至威的地位,足可满足古代儒林街上居民在宗教心里上的需求。因它的竖立,今日却显示出芜湖老城区古代民俗文化的一角。
江西萍乡的傩庙
萍乡建傩庙的历史,分别有唐、宋及元代插标为界始建之说。替傩神建庙是萍乡傩的一大特点。萍乡傩庙不但数量多,分布广,而且规模大、布局严谨、功能齐全、地方特色浓厚。历来有“五里一将军(庙)、十里一傩神(庙)”的说法。有傩神的地方,必建庙,有傩舞表演队的地方,必建大庙。二十纪五十年代初全市有庙52座,至今保存二十余座。
为什么萍乡人为傩神建庙?传说古时候,从岐山飞来一幅傩面具,人们因这幅面具神显灵而造傩神庙。但庙建在荒山上,庙主嘀咕;庙好造,水难挑。傩神听了也不高兴就飞到东源小枧去了。现存建于明英宗正统七年(1442)东源乡的小枧傩庙,以其历史最悠久,保存最完整而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图1]。
萍乡各地建庙,一般都由大姓独立或十小姓联合建立。庙的冠名各不相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称庙,如将军庙、傩神庙、仙帝庙等;一类称祠,如遵宣一祠、古傩祠等;一类称庵,如德化庵、福崇庵等。
萍乡的傩庙,极富江西地方特色。一般建有前堂、天心、后殿三部分,面阔三间,墙为五岳朝天式。规模大的侧在两则加建偏屋,用作厨房、储藏室和居室,并在庙前增建雨亭、空屋场、戏台、酒楼,与庙连成一体 [图2]。内殿正中设拜坛、香案、傩坛(俗称“洞”),坛上供奉傩面具。
每年农历腊月廿四日到翌年正月十五日是傩庙最热闹的时候。由于傩庙、傩队属各宗族所有,跳傩前必先拜宗祠,然后到庙里由掌案人请傩神出“洞”。正月十五日这一天,有通霄达旦的傩艺、歌舞表演。
傩公傩婆的传说
在傩仪的神坛上,供奉最为普遍、并且来自神话传说的是始祖神,傩公和傩婆(或傩公、傩娘),他们是傩俗信仰中至高无上、最具威望的傩神。
相传,傩公、傩婆原系兄妹二人。在很早很早以前,天下发大水,淹没了人间房屋、庄稼,千千万万的人畜被洪水吞噬,兄妹俩人因逃到一座很高很高的山上,才幸免于难。兄妹二人,眼见田地、房屋、人与牲畜惨遭灭顶之灾,人类面临灭绝的危险,心中十分焦急。一再商量,为了繁衍子孙后代,重建人间的美好生活,干脆结为夫妻。可是,世上没有兄妹结为夫妻的规矩,怎么办呢?兄妹二人商量了个办法,每人抱一扇石磨,从东西两边滚下山去,如果二人滚到一起,两扇石磨相合,就结为夫妻;如果滚不到一起,说明无缘,不能成亲。于是兄妹二人各抱一扇石磨从山上滚下,滚到山下平地时,恰好两人滚在了一起,石磨也完整相合,说明老天爷赞成他们婚事(后人释为“天作之合”),兄妹便毅然成亲。从此,二人耕地种田、纺纱织布、生儿育女,一代又一代的繁养生息,人间大地,又是一派生机。
所以,后来人们奉傩公和傩婆为人类始祖,是人类救星,为人类带来平安、五谷丰登、儿孙满堂、凡事兴旺的福星,而信奉倍至。依照当地习俗,凡婚久未育子女者,便向傩公、傩婆祈求,并许下愿信,以后身怀有孕或生了子女请端公做法事一堂,或演戏酬谢。如遇家有凶事或遇猪瘟、鸡瘟、家人多病,便祈求傩公、傩婆佑福,年终隆重祭祀。在农村,此种酬神方式,人们统称“还傩愿”(演出之戏叫“傩愿戏”)。
葫芦崇拜
我国西南、中南地区许多少数民族至今仍流传着葫芦神话,这些神话总是同洪水神话融合在一起。如佤族神话说,在洪荒年代,天水相连。大水漂来一只载有葫芦的小船。一头饥饿的黄牛将它添破,一些葫芦籽落入大海,长出平地和山岗。山岗上长出一颗葫芦,一只小鸟将它啄破,人从中走出来。拉祜族神话说:天神种一颗葫芦结了果,老鼠偷着将它咬破,走出一男一女。二人成婚,把人种传了下来。傈僳族神话:天神扔下两个葫芦,分别钻出男人西萨和女人诺萨。二人结婚生了九男九女,自相配对成婚,这才生出汉、彝、傣、藏、景颇、纳西、傈僳等人种。
上述各族神话传说,基本内容相同或相似,即洪水过后葫芦孕育出人类。有趣的是,台湾阿美族也流传洪水过后,兄妹二人繁衍人类的神话。未提兄妹二人在葫芦中躲过洪水,而是说兄妹二人乘船漂到高山,船代替了葫芦。这恰好曲折地反映了阿美人乘船渡海来到台湾岛的历史事实。
衍生人类与拯救人类的葫芦神话传说,是中国神话中影响最为深远,涉及民族最多,文化积淀历史最长,流布面积最广的一个。究其原因从人类繁衍的生命意识中考察:
1、葫芦外形与女人喂婴时膨胀的乳房相似。
2、葫芦外形与女人的生殖器(外阴)相似。
3、葫芦外型与怀崽快要临盆分娩的孕妇体型相似。
4、葫芦多籽,易于繁殖;枝蔓铺地或攀援,在所有可食植物中伸展得最长。
在原始先民的思维中,象征着子嗣繁衍、昌盛,继世绵长于千秋万世。葫芦神话传说是图腾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产物。洪水神话的流布几乎是全球性的,它隐约、曲折地反映了人类童年的痛苦记忆。葫芦神话即有母系制社会的掠影(无父),又有氏族社会族内婚制的痕迹。
葫芦崇拜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至今流布于西南和陕西地区,彝、苗、水、仡佬等族,仍有将葫芦绘成龙头或木瓢,挂于门楣以镇慑鬼蜮的傩俗。
贵州的苗、布衣等族,流行一种祭瓢神的傩俗。瓢神是用木镂刻成的长柄虎神面具。姑娘们常祭祀它以预测自己的婚姻和未来命运,并祈求庇护。
陕西农民在社火活动中,用木刻绘成长柄面具,称为马勺面具,以此装扮各种神灵和历史人物、传说人物。一向严肃、神秘的葫芦崇拜,现已逐渐融入了游艺、娱乐等民俗活动之中。
羌族的白石崇拜
羌族自古以来信奉万物有灵和多神崇拜,但在多神信仰中独尊白石,白石成为一切信仰神的代表和象征。当你走进羌寨,可见寨子屋顶四角上,石雕上、神龛甚至田边、林里,都各处供着一块块白石。以羌人信仰习惯,若白石与山结合,此白石即为山神;与火结合,白石即为火神;把白石供在寨顶上,白石即为寨神或天神;供在神龛上,便象征宅神、家神。羌族为什么在神崇拜中独尊白石呢?对此羌人有着自己的传说与解释:传说,羌族原本是生活在陕、甘、青一代的游牧民族。秦时,迫于秦统治者的侵略与压迫,分成几支迁徙到四川等地。在迁徙途中突然被高山、河流阻挡,后又有魔兵(戈基人)追击。在他们边战边撤,处境艰难、伤亡惨重,面临全族覆灭的危险时,得到先祖天神阿爸木比塔(一说木姐珠)救助。天神阿爸木比塔从天上扔下三块大白石,落地立刻变为三座大雪山,挡住敌兵追赶,使族人处境化险为夷。还传说,羌族在与戈基人打仗时,得到天神阿爸以白石为武器,打败了戈基人的帮助后,才到达了富饶美丽的“日补坝”(今四川茂县境内),得以安居乐业、繁衍子孙,延传至今。以后,羌人便把白石视为保护神,代表天神、地神、山神和寨神,供在寨顶、山上、地边、神龛上、房顶“塔子里”和神林中的山王塔上虔诚祭祀,祈望得到这些神灵的庇护。今天,白石崇拜现象在羌族居住区无处不在。白石崇拜既包含着羌人的祖先崇拜、天神崇拜,也是羌人对年景丰收、山寨兴旺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盼。
宗教民俗 中国白酒的文化密码
上一篇:人文通史 中国最早富豪榜
下一篇:宗教民俗 中日饮酒习俗与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