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是从一位同事手里借来看的,一本小册子,努力一点的话,两个多小时就能看完。即使对我这种看一小时就要停下来歇一会的人来说,也只是花了两三个晚上。
《查令十字街84号》是美国一位女作家与英国一家古书书店长达约20年的书信集,诸多采购的书我虽几乎都没看过,也不了解,读起来却并不枯燥,我想多半是因为对通过书信来建立起感情和友谊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和向往。
现在几乎已没有人再去通过写信与家人或朋友联系了,社会早就进步,大家也都有更快的联系方式,因此在看到20世纪中旬这一封封跨国信件,及这些信件上所发生的故事时,不免会有感慨。去年上映了一档综艺节目《见字如面》,在感受到各位读信人的表演功力外,让我更加诧异的是书信所能传达的真实情感、思想甚至超过面对面的交流。
回到这本书,里面的马克斯与科恩书店是真实存在的,包装页上这样介绍:“1920年代,这家古旧书店由本杰明.马克斯与马克.科恩在伦敦共同创立,1930年迁至查令十字街84号。书店除了因与海莲.汉芙的书缘闻名之外,还接待过查理.卓别林、萧伯纳等诸多名人。”
作者海莲可称得上一位爱书之人,对书的品相、内容、版本极为挑剔。因此才会有作者不去住处附近几条街外的书摊,而用信件远渡重洋去遥远的英国旧书店找书来读。第一封信写在1949年,作者此时已经三十多岁,在与英国绅士高冷的店员弗兰克交流时,其表现出来的却像是古灵精怪的一位少女,因此在他们往来的信件对话中,一面是严肃克制,另一面是活泼俏皮,在这种对比中,读起来也是诙谐有趣。
书信集的开始正值二战结束,不消查世界史,凭书中描写也知道此时的英国物资匮乏,民生凋敝。在作者与书店各位店员通过书信逐渐熟络的过程中,身处美国的海莲在复活节、圣诞节等节日时常给店里寄去鲜鸡蛋和肉类,店员们也分外感激,每年都邀请海莲来英国玩并为她准备好了一切。虽然最终直到弗兰克由于腹膜炎过世都没能成行,但作者与店员形成的美好情谊却流传至今,不断影响读者为之津津乐道。
海莲在信中多次提到她自己对读书的一些要求,连贯起来可以瞥见一位爱书人的读书观。
我从来不买没读过的书——否则,不就和买了一件没穿过的衣服同样下场吗?...我就是没法儿喜欢那些根本不存在的虚构人物操演着不曾发生过的事儿。
持不同意见,不买没读过的书,那如何接受新知识?任何小说里都有虚构成分,但大部分内容绝对都是以历史中或现实中曾经发生的人和事为模板提炼写就的。
我们活在一个诡异的世界——这么漂亮,又能终生厮守的书,只须花相当于看场电影的代价就能拥有;上医院做一副牙套却要五十倍于此。
每年一到春天,我就会“大清仓”,把一些我再也不会重读的书全丢掉,就像我也会把再也不穿的衣服扔了同样道理。倒是旁人都很惊讶,依我看他们爱惜书本的方式才奇怪呢。他们买一堆新出版的畅销书,囫囵吞枣似的看完,我常想:他们未免读得太潦草了吧。然后呢,因为他们从不重读那些书,不消一年,书里头的内容早就被他们抛到九霄云外!...我个人坚信:一本不好的书,哪怕它只是不够好,弃之毫不足惜!
我是不舍的。
我寄给你们东西,你们顶多一个星期就吃光抹静,根本休想指望还能留着过年;而你们送给我的礼物,却能和我朝夕相处,至死方休;我甚至还能将他以遗爱人间而含笑以终。
这样一位博览群书,嗜书如命的人,百度百科里这样介绍:“海莲.汉芙1916年4月出生于费城。绝大部分的岁月都是在曼哈顿度过,一生潦倒困窘。汉芙生前从事最多的工作是为剧团修改剧本。”
这段介绍有六个字分外扎眼,一生潦倒困窘。这让我想起知乎上经常上热榜的一个问题:读书究竟有什么用?(又或者读书与不读书的区别是什么?)无论高赞答案如何为读书正名,都无法逃出感性解释的框架,无法摆脱读书对生活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这个事实。
所以读书有什么用呢?
没用。
那你还读吗?
读。
为什么?
因为没用啊。
水中捞月,其实从一开始,他就没想过要把月亮捞上来。
尾声,马克斯科恩书店店员弗兰克的女儿这样描述她的父亲:
虽然父亲从未拥有财富、权势,但他始终是一个快乐自得又具有丰富内涵的人,我们应该以拥有一位这样的亲人而深感欣慰。
《一个人的朝圣》读后感2000字
上一篇:《金陵十三钗》读后感1500字
下一篇:三毛的《温柔的夜》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