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群众满意
----用真诚和奉献架起心灵的“桥梁”
(二等奖)
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是我市机关干部作风建设的一个实践基地,在组织的信任和关心下,我有幸在2007年10月被选调到受理中心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锻炼。这是一个特殊的岗位,给了我一段不寻常的经历和许多酸甜苦辣的体会,所以我很高兴,今天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大家一同分享。
市长公开电话是一座桥梁,一头牵着党和政府,一头连着群众百姓。它是一个窗口,体现政府的形象和声誉;它是一个平台,赢得百姓的尊重和理解;它更是一个服务站,解答和解决群众的问题与困难。自从成为“12345”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的2号工作人员,这道无形的空中连线,就将我融入于千家万户,感受到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当百姓称我为“市长”时,当群众求助政府时,我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和责任。面对呼唤和求助,我怎能敷衍?还怎能轻松?又怎能无动于衷?!
为了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满意,我暗下决心,“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工作中的每件小事做起,把业务做好做精。一来时常充电学习,掌握各项新出台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二来在接听电话的过程中,坚持“热心、耐心、细心、诚心”的工作作风,多做换位思考,“群众的需求多问一句、群众的难题多想一点、群众的不知多说一次,群众的不快多管一事”。有的市民对政府工作不理解,反映情况时态度不友好,甚至口出脏话,虽然这样的时候感觉很无辜,被骂的滋味也不好受,但是将心比心,更何况自己身处岗位的特殊性,这样一想,心里也就坦然了。等对方情绪稳定下来,再继续做好解释工作。凡是做到了“微笑诚、肚量大、行动快、效率高”,那么来电人的困难也已经解决了一大半。
曾经有一位退休老人来电,反映他有一个三十几岁的儿子患有精神病,经常在外惹是生非,不听管教。老人本打算将儿子送到康慈医院进行治疗,但是苦于身边没有亲人,凭他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将壮年的儿子从桐乡送到乌镇。出于无奈,他向市长公开电话求助,希望有关部门能帮他这个忙。接到这通电话后,我将老人反映的情况详细记录,并问清了他的住址和联系电话,随后又和相关方面联系落实。最后,卫生局派车和老人一起将儿子送往了乌镇进行治疗,老人非常满意,感谢政府为民排忧解难。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每当看到困难户得到了政府的帮助,打工者被拖欠的工资得到了支付,违规经营、违法乱纪现象得到查处,百姓的求学、落户、住房等生活难题得到解决,我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甘甜,会觉得自己的工作是多么有价值。
把来电人作为镜子可以正视自己,把意见作为鞭子可以驱动自己,只有群众满意了,我的工作才能算完成。半年多的实践,使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个心甘情愿为之奉献的一岗位,并在服务来电人、塑造政府形象的过程中,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提高。我知道,我的成长离不开那些骂过我、求过我也感谢过我的来电市民,因此,在今后的日子里,我也要继续用真诚和奉献搭建起心灵沟通的桥梁,回报群众,回报社会。
“叮铃铃……”
“您好!这里是桐乡市市长公开电话受理中心,2号工作人员为您服务!”
……
给生命多点色彩
上一篇:让生命在奉献中闪光
下一篇:教师爱岗敬业演讲稿—甘为铺路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