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公司员工演讲比赛优秀奖的演讲稿范文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在韩国有这样一句俗话:“中国有十三亿人口,卖牙签也可以卖到十三亿个,可以赚大钱。”学汉语,去中国,是当今韩国许多父母对孩子的期许,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使韩国人对中国的期待和关注大为提高。

  德国人偏爱“燕莎”、韩国人喜欢“望京”是北京人的共识。去望京采访几乎像一次异域之旅,从城铁下来,一上出租车,司机就告诉记者,望京新城西园三区、四区70%都是韩国人。那几幢楼房与其他高层居民楼没有什么异样,但下面却横亘着“永美姿”、“八道”、“全州馆”等各式韩国招牌,这些韩式料理店、服装店、跆拳道馆、棋馆、中介公司等充斥着小区,报摊上售有韩国字样的杂志报纸,就连擦肩而过的行人,嘴里也不时有韩语飘出,勿庸讳言,现在的望京已成为名副其实的韩国城。

  上午10点,这里的韩国城还没有完全运营起来,顾客零零星星,超市里摆着很多中国人不熟悉的食品,三三两两的韩国人在采买一天的食物。

  26岁的李真美经营一家小百货门面,来北京不到三年,这位韩国女子已经是很地道的中国通。望着橱柜中悬挂的150元一顶的太阳帽,记者打探销售行情,李真美透露,“望京人口的三分之一都是韩国人,这样的价格对中国人很高,但在韩国却是市价。虽然不可能热销,但生意还是有的。”

  谈起自己学习汉语的经历,李真美的汉语变得格外流利,“开始是在江原大学进修了一年,暑期学校组织到中国进行语言培训,才知道北京有很多韩国人,毕业后就赶来‘扎堆’。搬了几次家,认识了一些中国人,汉语也越来越流利,甚至被北京人误以为是来自南方的中国人。后来把家搬到了望京。这里每几个月就能看到变化,新的商店不断增加,奥运会时,望京地区的路标还会加上韩文,出行就更方便了。”

  来中国寻找就业机会,是目前许多韩国年轻人的选择,韩国国土小,可利用资源有限,就业机会少。与此相比,北京的消费水平比首尔等韩国大城市低得多,比较容易生存。在当地的北京百姓眼中,这些友善的韩国邻居已经不能被称之为“老外”,他们外表与中国人无异,是一群拿着韩国护照的“北漂”。这些韩国人多以家庭方式入住,不但在这里生活,也在这里学习、工作。在离望京不远的花家地小区,韩国使馆开设了一所韩国国际学校,解决了不少韩国人的子女上学问题。

  对于前一天刚刚下过的沙尘暴,李真美显然很不适应,“土下下来,早上出门一看,车身上像盖了一层套子,才觉出自己不是在韩国,拿相机拍下几张照片,效果有点像作旧的老照片。虽然环境上,中国和韩国还存在一些差异,但亲情却是一样。五一、春节前后,社区会把韩文的通知单发送到家里。”

  过去,中国商店出售的韩国进口产品“辛拉面”是很多韩国人的生活便餐,今天,北京的燕莎、国贸一带,北京语言学院、北京大学等地都形成了很多韩餐街,闭门烹煮“辛拉面”的韩国人变得越来越少了。

  相对于“三千里”和“权金城”,韩国城的全洲馆并不算太有名气,老板是韩国人,说着不很流利的汉语,很是热情,和店员一起跑上跑下。这里的电视放的是韩国电台的节目,酒也都从韩国运来,住在三区的李英群是这家店的常客,这位69岁专门来给儿子“看家”的韩国人每天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孙子学习汉语。“虽然上的是韩国学校,但他从小接触中国人,接触汉语,学习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

  过去韩国街头有很多招牌都写有汉语,虽然现在少了,但六七十岁的韩国老人都认识一些汉字,与中国人“手谈”没有什么大问题。他来中国前,还曾经用“笔”给中国年轻人“指”过路。谈到孙子以后的前途,李英群并没有什么打算,“就是以后回到韩国,也有很多机会用到汉语。”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