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首页 > 其他 >

优美抒情文:拾剪缕缕的心思,缓缓蔓延深相知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抒情文应该怎么写,下面是yuwenmi组为你整理的相关作文,快来看看吧。

  一个人,有时认识一椿事情,需要十分悠长的时间。

  关个世纪以前,当我还是一个少年的时候,随父母侨居于新加坡。那时,每隔若干年,我们就要搬家一次。有一次搬家,新居恰好面对新加坡河。

  新加城河,那时密密麻麻靠满了驳船。轮船到达海面,驳船就把货物转载到新加坡河,由苦力把大米、咸杂、瓷器、土产之类的东西搁在肩膀上,搬运上岸,放进岸畔星罗棋布的货栈之中。

  我常常坐在骑楼,观赏新加坡河的一幅幅生动图景。中国苦力(那时新加坡还未独立,仍是英国殖民地,没有所谓新加坡籍华人)的劳动本领是非常敬人的。他们大抵裸露着上体,在肩上披一块搭布,手裹持着一把短柄铁钩,用这来钩取货物,搁到肩上,一百公斤一包的暹罗(泰国)大米,用竹篦笼罩着的中国咸菜、冬菜缸、盐水、荔枝之类,他们都能够把它搁在肩上,在一条狭窄的跳板上疾走,上岸的时候,还能够腾出一只手来,接过工头发给他们的竹签(这是在搬运完毕的时候,赖以结算工资的筹码)。他们一列列走在摇晃的跳板上的时候,构成了一幅异常生动的中国劳动者海外谋生、勤奋辛劳的图景。

  熙熙攘攘的新加坡河上,除了这些热闹的劳动场面以外,还有一个奇特的景观,吸引了我这个异邦少年的注意。那就是有一种船,船头漆成红色,并且书上两颗圆圆的大眼睛。木船本来就有点象浮出水面的鱼,书上这么一对眼睛,鱼的形象,就更加突出了。听长辈们说,这叫做“红头船”。当昔年海上没有输船或者输船是很少的时候,粤东的居民,就是乘坐这种红头船出洋,来到新加坡和东南亚各国的。

  三十年代的红头船,倒不一定仍然经常来往于祖国和新加坡之间,那大抵是当地居民“仿古法制”,藉以纪念先人,也用来驳运东西的一种产物。

  “九一八事变”之后不久,父亲破产了,我们一群兄弟姐妹随他回国。澄海的樟林镇,就是我们的故乡。初抵国门,觉得什么事都新鲜,都想接触,不久,我就把“红头船”的事情置之脑后了。

  故乡有许多特别的事物,吸引了我。首先,是当时已经显得有点破败的一个内地小镇,为什么竟有那么多夸耀门第家声的人家呢?这些第宅,各各大门上挂着“大夫第”、“陕西世家”、“种玉世家”、“颖川世家”之类的牌匾。河边有一座“天后宫”,香炎鼎盛。照一般状况,凡是船民、渔民众多的地方,才有许多人到天后宫去卜回旅程吉凶,祷求风调雨顺;为什么这儿也有一座天后宫呢?故乡并没有多少船民和渔民呀!还有,这个小镇里,市街上竟有不少可口的食品在出售,什么肉粽、饼食之类,其制作精美的程度,并不逊于后来我在国内好些大城市里所见到的。小贩多极了,各种小食竞奇斗巧程度,也是我在许多内陆小镇里很少见到的。当时我只认为大概是由于这里华侨众多的缘故,并没有想到,它是蕴藏着更加深远的根源的。

  我们家附近有一条小河,河面并不很宽。我们常在河中游泳和捕鱼。小河里面,不但可以捕到鳗鲡、甲鱼、鲫鱼、泥虾,有时还可以捕到一种扁蟹,它的甲壳里蟹黄极多,淹制起来,风味极美。这种小蟹,各地都很少见到。据渔民们说:它只出产在咸水淡水交界的区域,我们有时喝到的河水也有咸味,这就可见,我们家乡离海很近,有时海水涨潮,是会倒灌进来的。

  我们有时会见到一些老头子,站在河岸上,慨叹道:“这条河现在比以前窄多了。你们年轻人不知道,从前,听老辈人说,这河是可以停靠很大很大的船舶的,从这裹真达‘外洋州府’呢!”

  少年时期对这样的言语,听过也就算了,并没有怎么引起注意,更谈不上寻根究底了!我从青年时代起就离开家乡,高飞远走,此后数十年间,再也没有在家乡长住过,阔别之后,偶尔回去,也是行色匆匆,从没久留,对于家乡的印象,终于象久历沧桑的照片一样,斑驳迷离了。

  解放后,不断听到一些消息,现在潮汕一带,不断发掘出一些古代航海的遗物,有一次还发掘出一条大体完整的几百年前的红头船的遗骸,不禁为之神往。想起几百年前,人们带着一点寒怆的行李,乘着简陋的红头船,以咸鱼、虾酱、酸菜、腌罗卜送饭,在风浪中飘泊,分别到达当时的安南、暹罗、东印度群岛、新加坡、马来西来的情景,是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和毅力啊!这些人,也就是东南亚各国地生华人的祖先了。马六甲那儿的古老的华人坟墓,石碑上的纪年,不但有清初的,也还有明代的呢!

  年前,读了一些史料,又有了新的收获,知道我的家乡樟林,原来在汕头未开埠以前,已经是一个著名的港口了。清初,由于海外贸易的需要,它渐渐崛起,那时它河道宽阔,离海又近,在康熙、雍正、乾垄嘉庆之世,变成了一个热闹的城镇,粤东以至福建许多地方,人们都到这儿集中乘红头船出洋。以后,汕头开埠了,它才逐渐没落。这些史料使我豁然开朗。那儿为什么有香火鼎盛的天后宫呢!为什么集中了那么多的大户人家呢?这是历史的流风余韵!我们少年时代为什么能够在河裹捉到咸水、淡水交界处才有的小蟹?老年人为什么在河滨停产时发出那样的感慨?这一来,各种零碎的事象都可以贯串起来了。

  银夜花街十里长,满城男女鬓衣香。人潮灯下浑如醉,争看春秾初上妆!

  上面这首小诗,描绘的是广州春节前夜花市的热闹景象。它是我20年前写的。那时候自己正当盛年,逛花市时有一种“青春作赋”的感情,仿佛心灵被一根羽毛撩拨着,十分舒畅;又好像喝了一杯香甜的醇酒,感到微醺,因而也就断续写了几篇关于广州花市的抒情小品。但是,从那以后,我已经有十多二十年不写这样的文章了。粉碎“四人帮”后,已有百多年历史的广州迎春花市,又从零落销歇中复苏过来,而且像海水有小潮、大潮似的,在迎接建国三十周年的今年,它涌起了特大高潮,市里各区都设立了中心花市,许许多多公园也都设立了迎春花会。如果把这些香气缭绕的花街连接起来,“十里花街”,真是如实的写照。数日之间,不但吸引了广州的百万居民,还引来了国内许多远道的旅人和香港的30万游客。几家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们也纷纷争着到处拍摄镜头。看着这番景象,我不禁又想执笔再描写一下广州所特有的这番情景了。

  广州,地处承受“阳光之吻”的亚热带,北回归线就在它城北不远的地方穿过。太阳的直射线,一年四季,不断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移动。立春的时候,阳光从南回归线北移,广州很快就感受到春天的热力了。好像是童话中所描绘的,穿着银光闪闪的锦裳,振动着金色的翅膀、一路撒着花瓣而来的春姑娘,踏着南海波涛,登上了中国大陆的名城广州。从南到北,一直走到北方的黑龙江,差不多用了5个月时间。春姑娘走路的速度不能算很快,大概每天约莫走70里。然而在她轻盈步履走过,袍袖拂到,目光注及的地方,冬眠的动物睁开眼睛了,叶芽舒展了,花蕾结了起来和慢慢绽开了。实际上,春姑娘在春节之前就已经踏上南国的土地,农历12月间,你在广州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踪迹。广州一些街道两旁开蝶形花的紫荆树,早在迎春花市举行之前,就已经缀着累千累万蝴蝶般的鲜花,很使人想起云南省的“蝶泉”。还有一种叫做“爆竹花”的藤蔓植物,种于地面,攀缘上升到屋顶或者花棚之上,然后又从上面悬挂而下,它那一串串密集的黄花苞,开的热烈极了,像一串串正在燃烧的爆竹。南国的人们每逢看到市内和郊区紫荆树、爆竹花开花,正像听到春天的使者奔跑报讯一样,知道春天来了,花市快要举行了。今年,紫荆树和爆竹花,都开得多么灿烂呵!

  在广州经常可以见到热带、亚热带的植物,它们表现了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榕树的气根伸到泥土里,就可以长成新的树干,以至于一株榕树可以辗转繁衍,形成一个小小的树林。栀子树的树头,把它掘了回来,养在清水盆里,就可以长出片片绿叶,这就是鲁迅也称道过的盆栽“水横枝”。种类繁多、五光十色,有“沙漠美人”之称的肉质植物,在广州可以长得十分之好,能够开出各种奇形怪状的瑰丽鲜花,甚至在冬天也没有例外。还有许多国外的嘉树名花不断被引种进来,品种相当纷繁。有一种香馥得令人陶醉的花,名字叫做“含笑”,是从新加坡引种进来的。另有一种娇妍艳丽超过了它的花,样子很像马蹄莲,叫做“唇苞花”,是从斯里兰卡引进来的。还有的人家,客厅里放着一碗清水,里面放着一小段枯木似的东西,它居然能够抽芽发叶,原来那叫“巴西铁树”,是从美洲引进来的。这种树,把它像手臂似的树干,锯成几寸一段,样子就像段段枯木一般,只要有适当的气温,一浸到清水里它就抽芽发叶了,一栽到泥上里它又变成一株新的树木了。由于这座花城具有这样的气候条件,交通便利,归侨众多,既可以从国内各地,又可以从世界各地引进许多名花异卉,它出现了一批批花农花匠、园艺巧手,盆栽名家,花卉画师,就是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在具有这一切条件的广州,形成了春节前夜几乎倾城的人都到花市去看花买花的诗情画意的风俗。既是一种顺理成章的事态,也是一种群众愿望的升华和结晶。国内外有各种各样的节日,有些节日,是纪念国家的独立、民族的翻身,纪念抗暴,缅怀先烈的。国内有些节日,是要赏月、划船、登山、看灯的,国外有些节日,是要泼水笑闹、围观美人、骑马比赛、化装作乐的,五花八门,形形色色,拨开宗教迷信和民族传说的薄雾轻纱,它们都多少寓有好整以暇、舒展筋骨的意味。节日也是各式各样生活情趣的喷发口。面对这林林总总的节日,南国花城里的人们很早就说:“不够!应该还有这么一个节日:设法使各种鲜花集中开放,列置长街,大家都来赏花买花,热闹一场!”迎春花市,就体现了这种心理而逐渐形成。这不仅在中国,就是在世界上,也是别开生而,堪称放一异彩的了。

  花市,今年照例设立在一条条大街上,这些地方临时搭起了花架,那模样儿很有点像马戏的看台,一级一级,置满了盆栽和花束。更有一些摊档,是专门贩卖桃花、梅花、吊钟的,看那些摊位,又像是一个小小的树林。今年花街的花果树木特别多,因为市郊的花农加意栽培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