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体系 强化管理 努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发展
今天,全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在此隆重召开,这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和市委二届十次全委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推进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等会小军副市长将作重要讲话,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认真落实。下面,我就努力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全面建设讲几点意见。
一、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状况 1997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蓬勃发展,主城区基本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目前,全市已有32个区县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已建成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91个,以街道为单位有97%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覆盖,服务人口约500万人(服务人口数占城镇总人口数的55.1%)。全市有社区卫生服务专业技术人员8363人。经过岗位培训的全科医生3662人,每个全科医生服务5437人。全市平均每千人口有住院病床1.8张。8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配备了心电图机、B超、x光机、全科诊断仪等基本医疗设备。近年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公共卫生、基本医疗服务等方面初见成效。先后有渝中区、南岸区、江北区、沙坪坝区、北碚区创建成为全国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全市开展社区居民健康状况基线调查327.8万人,70岁以上老人系统管理率为53.2%,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2%。社区居民在社区就诊率达31.2%,每门诊病人平均费用为57.1元,每住院病人平均费用为1204.6元。社区卫生服务的“优质、便捷、经济”的特点得到初步体现,为下一步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虽然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探索出了不少新鲜经验,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按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来审视我们的工作,发现还存在一些体制性、机制性和结构性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础条件较差,不能很好满足群众的基本医疗需求;
二是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信任度和利用率不高;
三是社区卫生服务经费不足,主要靠医疗服务筹集建设和发展资金,“以药养医”、“以医养防”情况突出;
四是社区卫生服务六大功能不能全面开展,网底作用发挥不全;五是未形成上下有序、协调发展的格局。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当发扬自强不息、开拓开放的人文精神,坚持以人为本,克服焦虑、浮躁和畏难情绪,不等不靠,知难而进,用创新的思路,改革的措施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健康发展。
二、加强政策支撑,推进社区卫生服务发展上新台阶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深化城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突破口,是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是建立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坚实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核心是坚持公益性质,转换运行机制。因此,市卫生局将会同市级有关部门尽快完善和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各区县(自治县)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切实抓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规划,加快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各区县(自治县)卫生局要认真分析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资源利用情况,结合本地区域卫生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建立健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要统筹协调,充分利用现有城市基层卫生资源。重点对政府举办的一级、部分二级医院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的医疗机构等,按照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基本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进行转型或改造设立。各地原则上按每个街道办事处或每3-10万人口设置一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能有效覆盖的区域,根据实际需要按每5千-1万人口设置1所社区卫生服务站。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站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管理模式,降低运行成本。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全市建成200余所社区卫生机构,覆盖人口达1000万人,在主城九区和万州区、涪陵区、黔江区等六大区域中心以及有条件的其他区县(自治县、市)城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共4页,当前第1页1
(二)统筹协调,努力构建新型城市两级卫生服务体系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尽快建立疾病预防控制、妇幼保健等预防保健机构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分工合作的制度,将适宜社区开展的公共卫生服务交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同时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等服务,不断提高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共卫生服务水平。要加快建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大中型医院合作的制度,组织大中型医院医护人员到社区服务,逐步实行分级医疗、双向转诊等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技术能力的提高和设施条件的改善,大中型医院要逐步减少一般常见病的门诊服务,集中精力诊治疑难重症,开展临床科研,培养医学人才。对难于在社区诊治的疾病应及时转诊到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大中型医院收治的住院病人在康复期也要适时转回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康复、护理。主城区现有的二级医院应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特色专科医院转型,个别实力雄厚的二级医院可发展为区域性医疗中心。通过努力,逐步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城市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为重点的新型城市两级医疗预防保健服务体系,真正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良好局面。
(三)深化内涵,逐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功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承担着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任务,是构建城市居民基本卫生保健制度的重要载体。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必须坚持公益、公共和基本三个特征,改革的目的就是要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加方便、放心的社区卫生服务。
一是要明确服务内容,转变服务模式。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始终面向社区、家庭和居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和贫困居民为服务重点,积极开展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等基本医疗服务,充分发挥“六位一体”功能。要努力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和社区卫生发展的新要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创新建立医疗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服务,探索家庭合约式服务,逐步建立家庭保健医师制度,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多元化健康服务需求。
二是要建立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提高基本卫生保健服务能力。各地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把提供预防保健等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职责落实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综合考虑城市居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研究制定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以及技术操作规范,推进落实定项投入、公共卫生服务券等多种形式的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保证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的有效开展。要研究推广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的适宜技术,开展临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培训,使常见病、多发病患者在社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三是要发扬传统医学,用好中医中药。突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中医特色与优势,积极应用中医药的适宜技术为社区居民服务。要落实社区卫生中医药服务有关政策,鼓励社区居民选择和使用中医药。每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均要按要求配备中医类执业医师和中医药诊疗设施设备,开设中医诊断室、中药房,提供一定数量的中药饮片和常用中成药。应尽可能开设中医推拿按摩、针灸、火罐、中医保健等服务项目,努力为社区居民提供简、便、廉、效的中医药服务。
(四)扩大医保,积极引导就医群众合理分流按照“低水平、广覆盖”的原则,加快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城镇医疗保障体系,不断扩大医疗保险的覆盖范围。将符合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生育保险定点医疗机构的范围,符合规定的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定点管理和医疗费用结算办法。适当拉开医疗保险基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大中型医院的支付差距,促进医疗保险参保人员充分利用社区卫生服务。共4页,当前第2页2
(五)加大投入,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公益性质,应当由政府主导。由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公益性事业单位,其经费应由财政给予保障。从2007年起,市里实行社区卫生补助,按照全市城镇人口每人每年15元的标准(其中中央补助4元、市财政补助3元、区县财政补助8元)补助社区医疗机构。各区县(自治县、市)政府要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必要的房屋和医疗卫生设备,对业务培训给予适当补助。在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进行综合考核评价的基础上,根据任务完成的质和量进行核拨补助经费。
三、强化素质,大力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一)提高水平,大力加强社区卫生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全科医师系统培训。首先抓好学历教育。要充分利用在渝医学院校的教育优势,以院校教育为起点,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学历高、基础好、能力强的全科医学人才。其次岗位培训为重点。市卫生局将制订专门培训规划,以市全科医学教育中心、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基地,加强对社区现有医师和护士的培训。再次,有计划地将高等医学院校新毕业的大学生,选送到大中型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进行规范化培训,培养高素质全科医师。力争到2010年在社区工作的医护人员,经市级卫生行政部门认可的岗位培训率达到80%以上。
二是营造全科医学发展环境。积极与人事部门配合,完善全科医师任职资格制度,鼓励和引导社区医生向全科医师方向发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引入良性竞争机制,为人才流动创造有利的条件和宽松的氛围。为社区的全科医师提供继续教育和对外交流的机会,提高业务素质和服务质量。
三是做好社区卫生对口支援。要建立大中型医疗卫生单位支援社区卫生服务的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对口支援制度,落实支援内容和具体措施,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级医院的交流合作。从2007年起,医疗卫生单位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结成稳定的支援和协作关系。大中型医疗卫生单位要安排中、高级职称的有关专业卫生技术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出诊、会诊并进行技术指导,注重帮助社区培养技术骨干,开展技术协作。有计划地选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卫生技术骨干、管理人员到综合性医疗卫生机构进修、学习,鼓励退休医护人员按有关规定到社区服务,发展壮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
(二)完善机制,努力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质量。
一是完善管理机制。加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置审批和执业登记管理,严格按照基本标准和服务功能要求,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和技术服务项目的准入,明确执业范围,健全技术操作规程和工作制度。建立社区基本医疗服务项目清单、基本药目清单、基本诊疗技术目录等规范管理制度。规范收费,严厉查处乱开药、乱检查、乱收费等不合理医疗行为。全面加强质量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二是完善运行机制。市卫生局将会同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物价局等有关部门积极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开展双向转诊、政府集中统一配送、药品零差率销售及收支两条线管理试点工作,对没有覆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区域,采取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原则,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予以补助。要改革收入分配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医务人员为居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总结和推广各地成功的经验,建立科学、合理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以更好地维护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
三是完善考核机制。要改进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加强执业监管,建立逐级考核、多方评价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绩效考核评价机制,把辖区居民满意不满意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对不符合要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要及时调整、退出,保证服务质量。
四、加强协作,全面落实社区卫生服务政策市政府成立了社区卫生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卫生局,作为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我们将积极做好办公室的日常工作,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积极推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相关政策的落实。各区县卫生行政部门要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领导汇报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积极主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配合,从行业管理角度,进一步规范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设置原则、基本标准、基本服务功能、执业范围、人员配备及准入等监督管理工作,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素质。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面对机遇和挑战,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拓创新、积极探索,紧紧围绕让群众享受到更加方便的社区卫生服务这一目标,抓住坚持公益性,转换运行机制这两个关键,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公共和基本三个特点,抓好切实降低费用、切实提高水平、切实规范功能和标准、切实加强管理四个环节,把社区卫生服务作为当前卫生工作的重中之重抓紧、抓好、抓实,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健康、持续发展,不断增进广大社区居民的健康,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共4页,当前第3页3
我国旗下讲话--爱您,妈妈!--学校大队辅导员
上一篇:国旗下讲话--为着理想勇敢前进
下一篇:教务处副主任国旗下讲话--爱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