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三十二岁的她,一九九三年xx师范毕业分配到xx乡民办中学任教,由于工作认真踏实,一九九六年调入清江中学。十四年来,凭着一股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工作韧劲,立志在山区教育不动摇,将一片爱心倾注在学生身上,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和家长、社会的好评。
一、乐业,热爱本职不动摇
从走上讲台的那一天起,她就深深地爱上了山区的教育事业,矢志为提高农村孩子的素质,改变山区落后面貌,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奉献自己火热的青春。
繁重的教学任务(每学期都担任两个教学班的数学,还兼副课),微薄的工资收入和清苦的学校生活,丝毫没有动摇她的工作热情。家在县城的父母和亲戚,设法活动找关系,想为她工作转行,她一一婉言谢绝,坚决表示自己已深深爱上了这份平凡的工作,更离不开了自己喜爱的学生。后来父母为了使她早日离开山区农村,托人为她在城里介绍对象,却遭到她的坚决反对。为坚定扎根山区教育的决心,与志同道合的同行喜结连理,在同一岗位上互敬互爱,互帮互学,双双成为学校教学骨干。
二、敬业,脚踏实地创辉煌
她的敬业精神,体现在师德高尚,兢兢业业。她矢志教学改革,求实创新,敢于拼搏,勇于奉献。凭着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几乎是初三数学的把关教师,同时还带一个非毕业班的数学,教学质量总是本校同年级同学科的一或二名,每年被评为校、乡级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她担任班主任工作,关心爱护学生,善于做思想政治工作,班级建设抓得实,抓得细,班风良好,学风扎实,总是被评为先进班级。
她的教学方法集中体现在如下四点上:
一是把“课堂教学与创造能力培养”的理论运用于教学中。
她认为:“从事数学教学的教师,应高度重视发展学生对数学结构或顺序的理解。因为结构性地理解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直觉思维能力,当学生不断地尝试寻求直觉问题的结论时,他们事实上已从整体上、结构上把握了对象”。她十分注重把学生从习题和知识细节中解放出来。在教学中,不一味给结论,而是让学生自己用尝试、试验、讨论等办法寻求结论,从发展学生的自信和勇气中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是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常规。
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注重精讲多练,一节课讲授时间绝不超过20分钟,而把大量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问题学生提,疑难师生共同讨论,充分实行民主教学,充分相信学生。因此她带的学生肯动脑,学得轻松愉快又有成效。
三是注重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她认为:教师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决定了学生的学法。她把这种理念渗透到学生的灵魂中去,让家长和学生从思想上松绑,为自己教学方法上改进提供条件。把学生沉重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成了她迫切的追求。从而坚决摒弃题海战术,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他们用不同的方式,轻松自如地获得高分,到达成功的彼岸。她在这方面的主要作法是:课堂上的启发式、讨论式;课后的个别辅导点拨式。
四是认真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提高驾驭教学的能力。
历年来,她将自己的教学实践、体验认真归纳总结,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XX年《xx》教学论文获市级一等奖;
XX年《xx》论文获市级三等奖;
XX年《xx》获市级二等奖,并已报省级评奖。
三、勤业,一丝不苟出佳绩
十几年来,她的勤业精神在师生中有目共睹,每学期坚持出满勤,从不缺学生一节课。上班总是第一个到办公室,夜深了还在案头批改作业,准备明天的教案。她总是视工作高于一切,把关爱学生的成长作为自己的精神寄托。
结婚时,仅休婚假三天就走进了课堂;生小孩时,仅25天就坚持上班,早晨喂小孩一次奶,就要到晚自习后回家再喂(当时她家住民办中学,而上班在清江中学),小孩全靠父母照顾。而她对学生的关爱,超乎师长,胜似母爱。学生有病,她亲自护送就医,带到家里服药;学生有困难,她无私资助。
对学生学业上的进步更是倾注心血,除想方设法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外,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取得了丰硕成果,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XX年获国家级《xx》;
XX年获国家级《xx》;
XX年获全国《xx》。
四、精业,更新知识不停步
走上工作岗位后,她深深感到,要作一名称职、合格的中学教师,现有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尤其是对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的强烈感受和对教育教学的深刻反思,紧迫感和危机意识鞭策她,那就是必须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知识水平。
因此,她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挤出点滴时间,坚持自学,积极参加函授进修。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不懈的努力,于二ooo年获中文专业大专学历,在此基础上,一鼓作气,更加刻苦努力,于二oo五年又获得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学历。
十几年的教学生涯,锻炼了她,也提高了她,使她很快成熟,成为学校的教学骨干,为山区教育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校、家长、社会一致公认她是一位好老师。经全校教职工民主评议,一致推荐xx老师参评优秀教师。
工业区先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事迹材料
下一篇:青春作色耀警徽(巡警中队长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