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支架评课稿范文 《搭支架》一课重点突出支架与稳固性的关系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丰富的实验方法、数据中更深刻地感受三角形支架的稳固性。
1、让学生在“做科学”中亲历科学。
科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段话“科学课程在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时候,重点不在于科学知识体系的传授,而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能力。”本课教学内容向学生提供亲历科学探究的机会,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引起他们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坚固程度的思考,激发学生探究与物体形状有关问题的探究。学生在搭支架的过程中,小组协调,合理分工,动手、动脑,想方法把自己组的支架搭好,完成不同形状的坚固程度的实验。学生们在搭支架时那份认真,那份仔细,使我真切的体会到亲历科学给学生带来的无比魅力,学生的科学素养也在这样的过程中得以提升。
2.让学生在矛盾冲突中提高科学素养。
小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他们对于自然事物与现象的把握是很具体的,只有学生在体验中加以理解才有助于他们科学素养的形成。不同形状的支架的稳固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是比较具体的,像三角形支架,学生认为三角形比较稳定,这种支架就应该不容易变形。所以学生在预测几种不同形状支架的稳固性的时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原有知识经验。带着这份预测,学生们在充满好奇的心理状态下,开始了实验。将实验一次次带进高潮,学生们在不断的否定着自己的预测,在新旧知识的矛盾冲突中,同学们更新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大家的科学素养又一次得以提升。
3、最普通的、最朴实的探究是真正的探究。
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校实际,采用现代化教学的条件,和学生一起进行了一次最普通、最朴实的科学探究活动。谭老师与学生一起准备实验材料,一起搭支架、一起观察、一起分析、一起总结……为实现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这一目标而努力着!
总之,科学教育是一次重大的改革,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必须解放孩子的眼睛、双手、头脑、嘴巴、空间和时间,引导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探索,亲近科学,发现科学,才能真正发挥科学的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意见与建议:
教师提问的时候,要注意提问的技巧性,选择学生的时候,不要光选择好学生,也还顾及到其他愿意举手的学生。
教师的语言组织还有待提高。
写好通讯稿的技巧
下一篇:高中学生毕业典礼上校长的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