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
促进司法行政工作有新提高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心得体会
文/默非
在全党开展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于加强我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使党更好的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而长远的意义。我们每个党员一定要充分认识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部署和省、市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具体要求上来,切实增强搞好先进性教育活动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饱满的政治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积极投身到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去,促进基层司法行政工作有新发展、新提高。
通过学习林树森同志2月18日在广州市党员干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专题学习培训班上的讲话,并认真研读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读本》之后,作为一名入党不久的年轻党员,我感到受益匪浅,很受教育,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是深入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现实需要。保持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新的执政目标,必须继续保持先进性,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加强党员队伍自身建设,与时俱进,不断争取新的胜利。保持党员先进性,是我们党巩固执政地位、提高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我们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要完成好党所肩负的执政任务、历史责任,广大共产党员就必须始终保持先进性,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员先进性,是加强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党的生机与活力的迫切需要。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的队伍中出现了一些与“三个代表”的要求不相符合的问题,迫切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解决,使广大党员始终保持先进性,确保党的肌体不受腐蚀,党的战斗力不受削弱,党的形象不受损害,永葆党的生机和活力。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要深刻领悟和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林树森同志的讲话中说,“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根本目的就是使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巩固执政地位,完成执政使命。”他还说,“把握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从根本上把握住了党的先进性要求,把握住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本质。”
的确,“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意愿,体现了当今世界和中国发展的时代精神,显示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新世纪新阶段继续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最新成果。这一科学理论用一系列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表明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全面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党和国家工作的全局,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关系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长远发展。我们一定要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切实使广大党员和干部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在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始终做到“三个代表”上取得新的成效。
在基层司法所全面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让其成为司法行政工作发展的新动力,必须首先把广大司法干警的思想和行动进一步统一到胡锦涛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从全局的战略的高度不断增强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要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牢固树立“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司法行政工作中的指导地位,自觉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真正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到工作中,使我们在各项工作上不断取得新成效,推动司法行政工作的全面、新的发展。
二、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要不断加强学习,争做“三有一好”,争当时代先锋。
学习是前提和基础,理想是方向和动力,责任是使命和奉献,能力是本领和才干,形象是威信和力量。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六个坚持”中第一个就是坚持理想信念,第二个就是坚持勤奋学习;林树森同志的18号的讲话中,讲到切实保持党的先进性时,讲了四点,第一点就是自觉加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我们局在《关于在共产党员中开展“理想、责任、能力、形象”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也提出了四个明确的目标任务,即一要坚定共产主义理想,心系司法行政事业,二要增强执政为民的责任,提高执法服务水平,三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提高促进发展能力,四是求真务实取信于民,塑造干警干事形象。以上告诉我们,做一名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形象好的党员干部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内在要求,是从本质上体现和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不断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系到共产党员能否保持先进性,或者说是始终保持先进性。当前,我们党内的一些同志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先进性意识弱化的问题。要从根本上解决党员先进性意识弱化的问题,就必须用先进的理论武装党员的头脑,并严格党的组织生活,把提高思想觉悟与端正形象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要紧紧抓住思想理论学习,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强化精神支柱这个核心问题。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核心,是党员必备的政治素质和首要条件。事实说明,一个党员如果没有科学的理想信念,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迟早会发生问题。理想信念的动摇是最根本、最危险的动摇。作为基层党员,一定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有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做到高举旗帜、坚定信念、严守纪律不动摇,和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在实践党的宗旨上做表率,使党员的先进性与新的时代要求相适应。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和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思想武器,广泛开展党员形象评议活动,切实加强党性教育的原则性和针对性,通过自评、民主测评和组织讲评等形式,能使每一位党员在反思中找到差距,在批评中受触动,使党员队伍得到党性锻炼、思想净化,达到触及思想灵魂和解决存在问题的目的。例如,在这次抗击“非典”的战斗中,许许多多党员不顾个人安危,冲在第一线,使我们深受教育,使我们倍加珍惜党员称号,使我们更加明确党员这个称号意味着责任、意味着先锋模范作用。最后一方面是要对照先进找差距,结合典型寻不足。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使党员学有榜样,历来是我们党教育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方式。前段时间,我收看了钟南山等优秀公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报告会,通过他们本人的自述和亲人以及生前战友的讲述,让我们再次走进这些党员的内心深处,触摸到一个个活生生的灵魂。这些优秀共产党员他们在自己的平凡工作岗位上,真正贯彻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日常的工作中,真正体现出一个公产党员的先进性,为我们树立了一个个“三有一好”的时代先锋典型。总之,作为政法战线的一名基层党员要把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责任意识转化为立足基层岗位、服务群众、争创一流、自觉奉献的实际行动,积极投身到司法行政的事业中去,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当时代先锋,开拓新时期司法行政工作的新局面。
三、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就要坚持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利益的忠实维护者。
基层司法所是构建和维护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制环境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一名基层司法干警中的党员同志,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是保持先进性的具体体现和要求。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于坚持执政为民,因此,作为执政党的党员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意识,实践党的宗旨。这要求党员应该能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在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而维护党和国家的利益,始终把人民的利益、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于首要地位。
作为基层司法干警中的党员,维护人民利益主要体现在全心全意为基层人民群众服务,为当地基层政府服务,为辖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法制环境,满足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反展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
1、强化服务意识,在工作中努力为基层群众服务,为政府服务,为社会服务,实践司法行政为民的指导方针;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努力减少“民转刑”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热心开展法律服务,维护和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2、要有奉献精神,党员有自己的合法的正当的权益,但是当个人利益与党、国家、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作为党员应该把以党、国家、集体利益为重,必要时能牺牲个人利益;在工作中有自己的追求和目标,维护自己的正当的权利,但不过分计较个人的得失。
3、事业心强,以事业为重,能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和创新作出自己的贡献;有理想、有责任、有能力,树立司法干警的良好形象。
总之,对于我们来说,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最终要落实到工作上,体现在工作上来。因为,立足本职工作岗位,创造一流业绩,是保持公产党员先进性的重要标志。无论在重要的岗位,还是在平凡的岗位,都同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奋斗目标和党的整个事业紧密相联。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每一个岗位上,每一项工作中。爱岗敬业,尽心尽责,努力在各自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才能让党员先进性在不同的岗位熠熠生辉。
2005年2月28日
中学校田径运动会竞赛规程
上一篇:抒云水胸怀立须眉气概做廉洁自
下一篇:选民与人大代表关系问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