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的教育大背景下,我校教育发展面临着以下新形势:
⒈近几年,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⒉素质教育的飓风越刮越紧,学校只重升学的畸形发展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
⒊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大。
⒋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形成的巨大反差给学校各方面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标准相距甚远。
⒌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综上所述,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我校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
⒈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新课标,伴随新课改,大胆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改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在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一代新人,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老师队伍,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⒉办学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改革为动力,心德育工作为中心,以新一轮课改为重点,以培养“五型”教师为抓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高举质量大旗,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⒊办学目标
(1)搞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一所“全面、均衡、内涵、创新、安全发展型”学校。
(2)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把我校建成县级规范化学校
二、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树立“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办学宗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生源是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导,改革动力,“智慧型”队伍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2.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评聘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普通话证书上岗制度,着力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科学与民主管理。
4.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⑴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草地花坛营造优美、绿色校园;树木挂上树种名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⑵学校围墙等公用环境配有名画临摹,名人佳作、师生精品、展现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环境;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橱窗,宣传板报宣传学校国家、学校时事,培养关心国家、社会、学生时事。
⑶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演播活动”、“每日一句名言”丰富文化内涵,提供精神食粮;学生“校园之星”展示,打造精英风采,塑造精神偶像:“三个一”活动(一次艺术展、一次体育运动会、一台文艺节目)尽展师生艺术风采,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⑷文明班级评比,从道德文化层面规范师生言行,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推进人的文明和进步。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语言无“忌”、举止无“禁”、日用无“费”,讲普通话,用规范字,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⑸校园的上空回荡着朗朗读书声;教室里教学井然有序,师生同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学校操场上“运动健将”集体舞、课间操、工间操和长跑等阳光体育活动交叉形成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展现学习氛围、展示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令人羡慕。
⑹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建教师周转房,新建初中部,学校实行分部管理
⑺加强学校森林工程建设。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课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书人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改进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⑴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⑵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在三至五年内,使学校骨干教师达一半以上,县级骨干教师20人,学科带头人15人。
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50%以上,大专学历95%以上,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 。
⑷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各教研组成立研究课题。
⑸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⑹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⑺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6.实现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实现一流的质量,着力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人才。
⑴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能合作,善合作;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强热的创新意识,勇于实践创新。
⑵培养四种能力:人人写一手好字、规范字,人人是出色的播报员,人人会熟练地操作电脑,人人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⑶、社会效验好,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高,家长信任,社会放心,学生信赖。
7.创建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
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为长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⑵突出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为补育的特色。
⑶巩固书香校园建设。
⒏完成创建县级“规范化学校”
三、我校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制度》,学习《六要六不要》、《十要十不要》等有关规定,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⑷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⑸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努力创设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的旅游、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学习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推普周、读书笔记、艺术节、科技宣传月,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有阶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4)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大手拉小手、雏鹰行动、研究性学习、学雷锋行动、社会实践、春游”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团支部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
(5)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和防范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预防高致性禽流感等教育、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⑹加强家长学校与社区德育工作站的建设,积极通过家长学校与德育工作站各项活动,宣传学校工作,积极取得家长与社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共创学校佳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完善办学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突显特点、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建立“课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实在体验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思考到的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而不是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教师角色,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是社区的开放型教师;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了“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关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与掌握教育观念,技能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理论与业务水平。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外派进修培训,压担子,承担课题、课改研究任务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县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步骤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教师50%以上,大专学历95%以上,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一是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制度;二是通过开展区级协作课题、市、县、校级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我校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能力;三是广泛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改实验,让一批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年青人脱颖而出,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四是多学科,多层面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与研究,不断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总结与撰写能力,指导与教学能力,力争各学科有不同级别的学科带头人。 4
5.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度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7.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三)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新课改目的、意义、要求与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一轮“课改”的认识上来。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挖掘校内外校本资源,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认真研究、上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习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面,关注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4.在一年内,重建能适应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注意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断创新),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者),每位教师要研究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2)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教代会,校务会等形式,广泛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和谐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决策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充分考虑教师创造性劳动、情感与工作态度、角色转变,以及教学思想、方向的同时,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现代教育水平以及师生关系等引入考评内容,并做到真抓实干,杜绝形式。
(4)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差异、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平时与终结、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6)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多元的评价改革。
(四)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差距较大,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络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学校将设法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在五年内,将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学校绿化工程建设
2.校内无教师周转房,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修建教师周转房
3.扩建操场。
4. 新建初中部。
5. 建教学语音室、音乐室、绘画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功能教室。
6.不断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室、广播等专用教室建设。继续添置充实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科技等教学仪器设备。
7. 逐年完善各年段的多媒体设备,配备“班班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一是认真贯彻新课程教学计划,落实课程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继续完善教师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业考核等评价的制度的建设;三是继续完善教师年度考评办法、全员聘任的聘后评价制度、完善教师的业务档案管理等,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四是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五是加强教师岗位练兵,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六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七是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八是加强对学业评价的改革,建立、规范学生的考试制度,公正评价学业。
(六)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与福利待遇,努力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为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物质与经费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在政策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继续组织教师的外出参观与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七)建立特色,发展内涵。
本着学校的特点和实际,认真研究、讨论,找准切入点,在三至五年内,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与社会影响的、人人参与的、能够持之以恒的开展活动的学校特色。建立人人为学校特色服务,为特色贡献的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建立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月星”文化、演播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为持点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形成以舞蹈为持长,以兴趣小组为补充的艺术文化。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管乐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为补育的特色。
3.完善、充实学校教育教学“四大基地”(校园之声演播基地、图书室读书基地、学校绿化基地、电脑小能手培养基地)的设施及资料,不断提高其档次,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4.巩固书香校园建设。
(八)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
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学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课内外活动、大型集会与外出、下水安全、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等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假期的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不进“两厅二室两吧”,不与陌生人外出,未经父母同意不得在外留宿,吃饭,不得未经父母同意私自外出。
4.加强学校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值日行政与门卫要加强校园治安的巡查,落实节假日的值班制度,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做好校园设施与周边环境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实行安全月报与大型活动报批制度。《6》
5.加强门卫工作,对进校人员实行盘查、登记制度,严把校门入校关。
(九)鼓励创新,促进学校发展
1.坚持教育理念创新。大胆吸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不断提升教育思想,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教师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3.坚持教育工作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和能力。
4.坚持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5.坚持评价体系创新。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理念,注重研究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⒈近几年,学校快速发展,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高。
⒉素质教育的飓风越刮越紧,学校只重升学的畸形发展不能满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
⒊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同时农村教育发展可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大。
⒋校园面积小,学生人数多形成的巨大反差给学校各方面工作增加了难度,这与重庆市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标准相距甚远。
⒌学校发展缺少特色。
综上所述,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为切实加快学校发展,深化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满足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发展的需要,我校特拟定此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我校教育发展的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和办学目标
⒈办学理念
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国,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围绕新课标,伴随新课改,大胆探索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胡主席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武装教师,注重用现代教育理论,新一轮课改理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武装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优化教育环境,创建文明校园,平安校园。在愉快、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实践”一代新人,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智慧型”老师队伍,让师生在共同的创造性教育教学活动中得到主动和谐的发展。
⒉办学思路
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德育活动和课堂教学改革为核心,以科研为指导,改革为动力,心德育工作为中心,以新一轮课改为重点,以培养“五型”教师为抓手,有效开发校本课程,将新课程教育改革实验研究与学校发展融为一体,高举质量大旗,强化内部管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
⒊办学目标
(1)搞好学校标准化建设,建一所“全面、均衡、内涵、创新、安全发展型”学校。
(2)打造“学习型、专家型、合作型、创新型”专业教师队伍。
(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4)把我校建成县级规范化学校
二、我校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
1.树立“夯实基础、培养新人”的办学宗旨,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生源是生命之源”思想,“科研先导,改革动力,“智慧型”队伍主动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2.强化学校的“三风”建设,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3.深化改革,建立教师全员聘任制和岗位评聘分离的管理体制,实行普通话证书上岗制度,着力建立以促进教师发展学生成长的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实现科学与民主管理。
4.改善办学条件,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育人环境。
⑴校园、操场规划合理,保持整洁,草地花坛营造优美、绿色校园;树木挂上树种名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⑵学校围墙等公用环境配有名画临摹,名人佳作、师生精品、展现文化底蕴,营造艺术环境;教室布置各有特色,营造学习氛围;橱窗,宣传板报宣传学校国家、学校时事,培养关心国家、社会、学生时事。
⑶人际和谐营造文明美:“演播活动”、“每日一句名言”丰富文化内涵,提供精神食粮;学生“校园之星”展示,打造精英风采,塑造精神偶像:“三个一”活动(一次艺术展、一次体育运动会、一台文艺节目)尽展师生艺术风采,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⑷文明班级评比,从道德文化层面规范师生言行,构筑和谐的校园人际氛围,推进人的文明和进步。倡导:课上无“乱”、课下无“嚷”、考试无“弊”、作业无“抄”、校物无“损”、环境无“脏”、语言无“忌”、举止无“禁”、日用无“费”,讲普通话,用规范字,构建校园精神文明。
⑸校园的上空回荡着朗朗读书声;教室里教学井然有序,师生同做眼保健操保护视力;学校操场上“运动健将”集体舞、课间操、工间操和长跑等阳光体育活动交叉形成生动活泼的动态画面,展现学习氛围、展示学生天真活泼的天性,令人羡慕。
⑹落实学校标准化建设,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建教师周转房,新建初中部,学校实行分部管理
⑺加强学校森林工程建设。
5.加强队伍建设,推进新一轮课改。建立一支政治思想文明,工作作风过硬,基本功扎实,遵纪守法,爱岗敬业,爱生如子,教育书人的师资队伍。实现教育思想、教学观念、课程观和教师角色的转变,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课程的创生者、建设者,教学的研究者;改进课堂教学,落实“三维”目标,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加强教师培养,实现以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组成的教师队伍:
⑴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转变教师角色,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⑵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在三至五年内,使学校骨干教师达一半以上,县级骨干教师20人,学科带头人15人。
⑶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50%以上,大专学历95%以上,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 。
⑷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组与备课组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结合学校学生实际,各教研组成立研究课题。
⑸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⑹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⑺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6.实现高质量的办学效益:实现一流的质量,着力培养“德智双全、学创俱能、特长突出、身心两健”的人才。
⑴所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社会公德,能合作,善合作;意志坚强,毅力持久,心态健康;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能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强热的创新意识,勇于实践创新。
⑵培养四种能力:人人写一手好字、规范字,人人是出色的播报员,人人会熟练地操作电脑,人人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⑶、社会效验好,社会对学校的认同感高,家长信任,社会放心,学生信赖。
7.创建学校特色,丰富学校内涵
⑴创建良好的校园环境,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为长期持久的硬性文化,不断丰富校园的环境文化,使校园环境文化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⑵突出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为补育的特色。
⑶巩固书香校园建设。
⒏完成创建县级“规范化学校”
三、我校教育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加强学校德育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形成良好的“三风”。
1.加强教育,增强教育书人、爱岗敬业精神。
(1)切实加强教师政治思想工作,坚持政治学习制度,及时有效地组织教师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教司《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学习教育法律、法规,不断提高教师的政治觉悟和依法执教的意识和能力。
(2)切实加强教师的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的思想教育。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走向成功的22条“军规”》、《教师法》、《教育法》等教育法规,学习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制定的《实施素质教育制度》,学习《六要六不要》、《十要十不要》等有关规定,切实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教学行为,提高教师自觉履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以身立教的自觉性。
(3)切实加强学校的党风廉政建设,继续开展“强师德、铸师魂、树形象、再创业”系列教育活动,加强对教师的“为人师表”的言行教育,不断规范教师教学行为,树立教师形象,加强教师言行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管理。努力形成“知书达礼、创新进取”的校风、“务实求实、精业创新”的教风以及“勤学好问、多思乐取”的学风。
⑷以“八荣八耻”为指导,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⑸重新构建学生、家长、学校相结合的多层面、多维度的教师评价制度。通过社会、家长评学校、评教师,学生评教师,教师评学校、评领导等活动,努力创建学校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氛围。努力创设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学校工作的局面。
2.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与养成教育。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与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和《公民道德纲要》,以开展多种形式活动,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五爱教育”,以“八荣八耻”为指导,在学生中扎实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1)充分发挥校本资源的作用,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地方的旅游、德育基地、乡情教育、地方文化等教育资源为载体,以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爱社会主义的民族精神为目标,广泛进行丰富多彩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2)深入学习贯彻新的《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学生一日行为规范》,为重点,通过开创“文明班级”、推普周、读书笔记、艺术节、科技宣传月,学雷锋等系列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与语言文明习惯。
(3)进一步细化、规范学校的德育活动,以重大节日,纪念日、民族的传统节日为契机,制定德育工作与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计划,落实工作制度与要求,有阶段性地抓好系列教育活动,开展社会服务、劳动、社会实践与体验活动。不断增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劳动思想与技能,增强学生正确的学习目的性,培养良好的学风。
(4)建立健全并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积极有效地开展“读书、大手拉小手、雏鹰行动、研究性学习、学雷锋行动、社会实践、春游”等丰富多彩的少先队团支部教育活动,不断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与祖国的思想,培养学习探究与体验的热情。
(5)认真抓好学生的法治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安全和防范意识。以《社会治安条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犯罪法》教育,交通安全教育、消防教育,游泳安全、预防高致性禽流感等教育、食品卫生与心理健康教育为重点,根据季节特点,有重点地做好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⑹加强家长学校与社区德育工作站的建设,积极通过家长学校与德育工作站各项活动,宣传学校工作,积极取得家长与社区对学校各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共创学校佳绩。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不断优化学校的育人环境。在二到三年内,进一步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教学仪器设备,完善教师办公条件,完善办学条件,配备“班班通”,建成“突显特点、活泼健康、积极向上、激励进取、展示自我”的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创优良的育人环境。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确保课改和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加强骨干教师队伍建设。
1.进一步改变教育观念、树立适合素质教育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重建“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建立“课程”是师生教与学的“体验课程”,是被师生实在体验到的、感受到的、领悟到的、思考到的课程,教学是课程的创生与开发过程,而不是课程的执行者;转变教师角色,认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和开发者,是社区的开放型教师;建立师生相互尊重、赞赏的师生关系;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建立“关注全体、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观;构建了“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三维(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落实的课堂教学结构,建立“关注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学生观”;关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建立“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把握教育方向,教育思想;更新与掌握教育观念,技能与方法,不断提高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理论与业务水平。
2.加强名师工程建设,树立学校师资品牌。加大骨干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步伐,通过传、帮、带,结对子,外派进修培训,压担子,承担课题、课改研究任务等形式,在三至五年内,培养一批县具有较大影响的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有步骤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省级、市级培训,促进骨干教师成长,发挥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培养成为学科带头人。
3.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文化、学历层次,加强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培训。通过培训,在五年内,实现本科学历教师50%以上,大专学历95%以上,应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力达100%,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水平 。
4.加强教学与课题的研究,不断完善教研与备课制度,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一是学校将进一步完善与健全课题研究、教学研究制度;二是通过开展区级协作课题、市、县、校级的课题研究,不断提高我校课题研究的水平与能力;三是广泛吸收青年教师参加课改实验,让一批朝气蓬勃锐意创新的年青人脱颖而出,增强教师队伍活力;四是多学科,多层面地开展教学研究活动,通过活动与研究,不断培养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总结与撰写能力,指导与教学能力,力争各学科有不同级别的学科带头人。 4
5.不断优化教师的年龄结构,实现教师队伍老中青相结合的组合,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6.加强学校的班子建设,加强对学校班子的思想政治,爱岗敬业思想教育,使之具有较高教育教学与教研能力,具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实现学校管理人员在二至五年内逐步实现学校管理人员的过度与优化,不断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7.通过学科带头人评选,实行全员聘任制,职称评聘分离、竞聘上岗等政策,引入教育教学与竞聘上岗机制,加快教育改革步伐,加快队伍建设,促进青年骨干教师与学科带头人的培养。
(三)加强对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管理与指导。
1.进一步组织学习新一轮课改的理论,加强课改的研究与实践。进一步明确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新课改目的、意义、要求与实施办法,把教师的思想统一到新一轮“课改”的认识上来。
2.继续加强教师课改的培训,通过听讲座、观看专题片、组织教师学习、进行课改实践与研究、开展课题研究等办法,不断提高教师适应课改的能力,确保课改年段的延伸。
3.加大课改项目的研究与实践,努力开展研究性学习,实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充分挖掘校内外校本资源,开发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认真研究、上好综合实践课,培养学习的社会服务与实践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技能,现代信息技术能力,获取、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
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加强评价制度的改革力度,不断探索教师评价、学生评价方式,实现多维度、多层面,关注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的评价体系的形成。
4.在一年内,重建能适应新一轮课改的教学管理制度。
(1)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注意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不断创新),教师角色的转变(研究者),每位教师要研究教学过程与方法,不断形成自己的特色与个性。
(2)建立民主的教学管理机制。通过教代会,校务会等形式,广泛建立民主的、科学的、和谐的,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决策的教学管理机制,加强监督,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3)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在充分考虑教师创造性劳动、情感与工作态度、角色转变,以及教学思想、方向的同时,将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课堂教学和校本课程的开发、现代教育水平以及师生关系等引入考评内容,并做到真抓实干,杜绝形式。
(4)建立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建立“关注全体、师生平等交往、师生与生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结构的评价。
(5)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机制。关注学生差异、关注过程与方法、态度与情感,平时与终结、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学生评价体系。
(6)加强考试制度的改革,对学生进行综合的多元的评价改革。
(四)继续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立。
我校目前基础设施离素质教育、实施新课改的要求差距较大,自然、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科技教育设备、校园网络等设备和建设相对滞后,完善我校的硬件设施建设,添置种类仪器设备的任务还相当艰巨。学校将设法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多渠道集资的办法,在五年内,将加大改善办学条件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加强学校绿化工程建设
2.校内无教师周转房,根据县教委文件精神,修建教师周转房
3.扩建操场。
4. 新建初中部。
5. 建教学语音室、音乐室、绘画室、舞蹈室、阅览室等功能教室。
6.不断加强音乐、体育、美术室、广播等专用教室建设。继续添置充实自然、体育、音乐、美术、科技等教学仪器设备。
7. 逐年完善各年段的多媒体设备,配备“班班通”,不断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
(五)加强教学常规管理,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继续加强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提高管理工作水平。一是认真贯彻新课程教学计划,落实课程安排,完成教学任务;二是继续完善教师备课、教研、课堂教学、作业批改、学业考核等评价的制度的建设;三是继续完善教师年度考评办法、全员聘任的聘后评价制度、完善教师的业务档案管理等,不断完善教师工作评价与奖励制度;四是加强课堂教学主渠道的管理,规范课堂教学;五是加强教师岗位练兵,不断学习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六是进一步规范学生的作业,提高学生的作业质量;七是加强对常规工作的检查,落实教学常规工作;八是加强对学业评价的改革,建立、规范学生的考试制度,公正评价学业。
(六)不断改善教师的生活与福利待遇,努力改善教师的福利待遇,尽可能地为教师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提供物质与经费保障,积极开展各项有益的文娱活动。在政策与经费许可的情况下,继续组织教师的外出参观与学习,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七)建立特色,发展内涵。
本着学校的特点和实际,认真研究、讨论,找准切入点,在三至五年内,创建符合本校实际的、能够形成一定规模与社会影响的、人人参与的、能够持之以恒的开展活动的学校特色。建立人人为学校特色服务,为特色贡献的氛围。
1.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特色。建立以墙上文化、班级文化、“月星”文化、演播文化、艺术文化、人文文化为持点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使校园环境达到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
2.形成以舞蹈为持长,以兴趣小组为补充的艺术文化。以班级为单位,形成长期进行课外集体舞的特色,培养以舞蹈、管乐艺术见长、音乐、美术为补育的特色。
3.完善、充实学校教育教学“四大基地”(校园之声演播基地、图书室读书基地、学校绿化基地、电脑小能手培养基地)的设施及资料,不断提高其档次,使之发挥更大作用。
4.巩固书香校园建设。
(八)做好创建“平安校园”的活动。
1.成立创建“平安校园”机构,加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领导。
2.加强对教师的安全意识教育,形成安全工作的自学行为;加强对学生的学生安全教育与安全演练,有针对性、季节性地对学生进行交通、课内外活动、大型集会与外出、下水安全、用电、消防,食品卫生、体育课、实验课、寒暑假、传染性等高致性疾病防治等安全、假期的安全教育,不断形成学生的安全与防范意识。
3.教育学生不进“两厅二室两吧”,不与陌生人外出,未经父母同意不得在外留宿,吃饭,不得未经父母同意私自外出。
4.加强学校安全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加强学校门卫的管理、值日行政与门卫要加强校园治安的巡查,落实节假日的值班制度,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领导要组织做好校园设施与周边环境的检查,及时消除隐患,实行安全月报与大型活动报批制度。《6》
5.加强门卫工作,对进校人员实行盘查、登记制度,严把校门入校关。
(九)鼓励创新,促进学校发展
1.坚持教育理念创新。大胆吸纳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教育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人才观,不断提升教育思想,科学指导教育教学实践。
2.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建立科学的领导体制和教师的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重点,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努力培养创新人才。
3.坚持教育工作创新。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教学管理体系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方法和能力。
4.坚持学校德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面对新形势、新任务,不断充实教育内容,拓展教育渠道,改进教育方法和手段,不断增强针对性、趣味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5.坚持评价体系创新。确立“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评价理念,注重研究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终结性评价与过程评价、绝对性评价与相对性评价等相结合的评价体系,规范评价行为,倡导管理者、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共同参与的多主体评价。
(十)坚持全面发展,全面提高质量。坚持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原则,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