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思维是记忆的向导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很多学生都会有这样的烦恼,已经记住了的外语单词、语文课文,数理化的定理、公式等,隔了一段时间后,就会遗忘很多。怎么办呢?解决这个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要及时复习。德国哲学家狄慈根说,重复是学习之母。

  复习是指通过大脑的机械反应使人能够回想起自己一点也不感兴趣的、没有产生任何联想的内容。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曲线告诉我们:记忆无意义的内容时,一幵始的20分钟内,遗忘42%,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3%;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时间是主要的破坏者。”

  我们的记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消失,最简单的挽救方法就是重习,或叫做重复。我国著名科学家茅以升在83岁高龄时仍能熟记圆周率小数点以后100位的准确数值,有人问过他,记忆如此之好的秘诀是什么,茅先生只回答了七个字“重复、重复再重复”。可见,天才并不是天陚异禀,正如孟子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佛家有云:“一阐提人亦可成佛”。只要勤学苦练,也是可以成为了不起的人的。

  虽然重复能有效增进记忆,但重复也应当讲究方法。

  一般,要在重复第三遍之前停顿一下,这是因为凡在脑子中停留时间超过20秒钟的东西才能从瞬间记忆转化为短时记忆,从而得到巩固并保持较长的时间。当然,这时的信息仍需要通过复习来加强。

  那么,每次间隔多久复习一次是最科学的呢?

  一般来讲,间隔时间应在不使信息遗忘的范围内尽可能长些。例如,在你学习某一材料后一周内的复习应为5次。而这5次不要平均地排在5天中。信息遗忘率最大的时候是:早期信息在记忆中保持的时间越长,被遗忘的危险就越小。所以在复习时的初期间隔要小一点,然后逐渐延长。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集合法和间隔法记忆的效果。

  如要记住一篇文章的要点,你又应怎样记呢?

  你可以先用“集合法”即把它读几遍直至能背下来,记住你所耗费的时间。在完成了用“集合法”记忆之后,我们看看用“间隔法”的情况。这回换成另一段文章的要点:看一遍之后目光从题上移开约10秒钟,再看第二遍,并试着回想它。

  如果你不能准确地回忆起来,就再将目光移开几秒钟,然后再读第三遍。这样继续着,直至可以无误地回忆起这几个词,然后写出所用时间。

  两种记忆方法相比较,第一种的记忆方式虽然比第二种方法快些,但其记忆效果可能并不如第二种方法。许多实验也都显示出间隔记忆要比集合记忆有更多的优点。

  心理学家根据阅读的次数,研究了记忆一篇课文的速度:如果连续将一篇课文看6遍和每隔5分钟看一遍课文,连看6遍,两者相比较,后者记住的内容要多得多。

  心理学家为了找到能产生最好效果的间隔时间,做过许多的实验,已证明理想的阅读间隔时间是10分钟至16小时不等,根据记忆的内容而定。10分钟以内,非一遍记忆效果并不太好,超过16小时,一部分内容已被忘却。

  间隔学习中的停顿时间应能让科学的东西刚好记下。这样,在回忆印象的帮助下你可以在成功记忆的台阶上再向前迈进一步。当你需要通过浏览的方式进行记忆时,如要记一些姓名、数字、单词等,采用间隔记忆的效果就不错。假设你要记住18个单词,你就应看一下这些单词。在之后的几分钟里自己也要每隔半分钟左右就默念一次这些单词。

  这样,你会发现记这些单词并不太困难。第二天再看一遍,这时你对这些单词可以说就完全记住了。

  在复习时你可以釆用限时复习训练方法:

  这种复习方法要求在一定时间内规定自己回忆一定量材料的内容。例如,一分钟内回答出一个历史问题等。这种训练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整理好材料内容,尽量归结为几点,使回忆时有序可循。整理后计算回忆大致所需的时间•

  第二步,按规定时间以默诵或朗诵的方式回忆;

  第三步,用更短的时间,以只在大脑中思维的方式回忆。

  在训练时要注意两点:

  首先开始时不宜把时间卡得太紧,但也不可太松。太紧则多次不能按时完成回忆任务,就会产生畏难的情绪,失去信心^太松则达不到训练的目的。训练的同时还必须迫使自己注意力集中,若注意力分散了将会直接影响反应速度,要不断暗示自己。

  其次当训练中出现不能在额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时,不要紧张,更不要在烦恼的情况下赌气反复练下去,那样会越练越糟。应适当地休息一会儿,想一些美好的亊,使自己心情好了再练。

  总之,学习要勤于复习,勤于复习,记忆和理解的效果才会更好,遗忘的速度也会变慢。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