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人,我们骄傲、自豪,我们都应该热爱自己的祖国,特别是我们小学生应该从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做起,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祖国的爱,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供您阅读,参考。
《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1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
2、认识句号。
3、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参与学习。
课前准备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VCD音乐带。
2、生字卡片。
3、中国地图。
4、布置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谈话引入
中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下面先请同学们听一首优美的歌曲。
三、放《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VCD音乐带
请你说说我们祖国有多少个民族。你知道有哪些民族?(同桌互说,小组交流)
四、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1、用横线画出文中的生字。借助拼音,反复地读。
2、检查生字认识情况。
3、提示:“人”、“中”是翘舌音,“自”是平舌音。
五、投影展示图画,以图助读
1、看图。四人小组说说图上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
2、读课文,进行句子训练,认识句号。
(1)教师范读。
(2)用提问方式引读句子。
(3)练习用“……是……”说话。
3、分角色表演。
甲:我是汉族。
乙:我是回族。
丙:我是苗族。
全班合:我们都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4、理解“祖国”一词。
出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图。
师:我们的祖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我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儿歌。以表达我们对祖国妈妈的爱。(屏幕显示)
星星是太阳的孩子,
浪花是大海的孩子。
花朵是春天的孩子。
小草是大地的孩子。
雄鹰是蓝天的孩子。
我们是祖国的孩子。
5、自主识字。交流评议。
电脑显示生字书写顺序。
6、提出问题,讨论互答。
(1)你从这一课中学到了哪些知识?
(2)你还知道中国有哪些少数民族?
(3)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关于这些问题,下课后,我们可以共同讨论。也可以读读有关的书籍,我们会从中得到更多更多的知识。
六、小结
《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我们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是一个和睦、幸福的大家庭,从而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感情。
2、借助拼音认识8个生字,会写其中4个字;在书写过程中,认识“囗”(方框儿)。
3、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教学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少数民族的图片资料,了解相关知识。
教师:有条件的可准备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音乐磁带和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录像带;生字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
一、由《大中国》这首歌引出课题
二、由图入手,以图助读
看图,说出图上有哪些民族的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对照图画或学生收集的资料,初步使汉族、藏族、壮族、苗族、土家族、回族这几个抽象的民族概念具体化。根据图中人物的和神态想像,体会到他们亲密的关系,就像一家人。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了解大意。
2、请学生读课文。再抽学生给予评价。(由于是第一次接触课文,所以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优点、缺点两方面进行评议)
四、引导学生质疑,小组合作学习,练习朗读课文
1、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2、让学生结合自己收集到的资料独立思考刚才所提出的问题。
3、然后分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难题。
4、教师可采用范读、带读的方法,指导学生朗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采用提问的方式引读。通过朗读,对学生进行句子训练,(如:杨华是哪族人?或谁是土家族人?)从而建立对“……是……”这种句式的感性认识,并使学生认识句号。
五、巩固识字,指导书写
1、以游戏的形式,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让学生观察生字,介绍自己记字的方法。教师点拨易错的字。
3、写自己想写的字,比一比谁写得又快又好。
《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3
教学内容:
教学本文要指导学生观察彩色图,看读图上画的是各民族的孩子们欢聚在天安门前,天安门前飘扬着五星红旗,在学词学句中,除了要继续复习巩固汉语拼音和汉字的笔画、笔顺外,还要教会学生认识五个生字、五个词语和新出现的三个部首名称,朗读短文。
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5个生字、5个词语,认识3个偏旁部首。
2.仔细看图,看懂图意,认识天安门和五星红旗,知道我们的国家叫中国。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短文。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会5个生字和5个词语,重点读准“是”和“星”的字音,读通并理解短文的句子。
难点:在生字教学中,“我”和“爱”的字形结构、笔画笔顺学生较难把握;在学句中,这是第一次学习由汉字组成的句子,如何使学生懂得句子的概念是个难点。
教学思路:
根据“看图学词学句”的特点,教学本文时,首先应由图入手,以图助读。在看清图意的基础上再图文结合,读通句子,在朗读时先要复习难读易混的音节,然后再由读通纯拼音句子到读通汉字注拼音的句子。通过朗读理解句子,并进行热爱祖国的思想教育。结合句子理解词语,在学习词语中学习生字,认记新出现的部首名称。
教学用具:
准备一面国旗(或五星红旗图)。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一 课前准备。
可布置学生收看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认真地看一看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
二 视读训练。
1.认读词语:北j9ng 天 1n门 中gu$人 h$ng q0
2.认读句子:w% sh@中 gu$人。
w% 4i五x9ng h$ng q0。
w% 4i 北 j9ng 天 1n门。
三 导入 新课。
同学们,老师布置你们收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升旗仪式,大家一定仔细看了,你们看到的升旗仪式是在什么地方举行的?升起的是怎样的旗?今天我们学的新课文是:(读拼音)“k4n t_ xu6 c0 xu6 j)”。第1课就是讲的这个内容。
四 指导看图。
看书上的彩色图(第54、55页)
1.图上画的什么地方?你怎么知道?
2.在天安门广场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3.天安门前飘扬的是什么旗?为什么叫“五星红旗”?(可以将国旗或国旗图片拿给学生看,特别要看五颗金色的五角星)
五 初读短文。
1.轻声练读短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想语意。
2.指名练读纯拼音的句子。
3.联系在电视里看到的升旗仪式讲讲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
小结: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每天早晨,我们的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
六 学习字词句。
出示带拼音的词:五星红旗。
1.通过个别读、集体读、读准音。
2.理解意思:五星红旗是在红旗上面有五颗金黄色的五角星,一颗大星代表中国共产党,四颗小一点的五角星象征着各族人民,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五星红旗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并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3.分析“星”的字形:上下结构,上面是“曰”字头,下面是“生”字底。(指导书写)
4.电视里看到的我们的国旗是什么时候升起的?我们学校里也举行升旗仪式,是什么时候举行?
小结:每当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时,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望着五星红旗,因为我们爱五星红旗,爱我们的祖国。5.出示带拼音的句子:我爱五星红旗。
(1)指名读句,读准音,注意自然停顿。
(2)揭示句的概念:这是一个句子,是由“我”“爱”“五星红旗”三个词组成的。
(3)学习新词:我、爱。
(4)分析字形:学习“爫”字头。“爱”是上下结构,“爪”字头,中间是秃宝盖(冖),下面是“友”、“我”是独体字(指导书写)。
(5)指导用“我”“爱”说话。
(6)齐读句子,注意停顿。
七 巩固字词。
1.认读生字。
2.认读词语。
3.齐读课文。
八 作业 :抄写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 复习检查。
1.读生字,唱笔顺。
2.复习“日”字头和“爪”字头两个部首。
3.读短文。
二 教学新课。
导语 :上一节课我们懂得了五星红旗是我们的国旗,我们爱五星红旗,也就是爱我们的祖国。为什么要爱五星红旗?爱我们的祖国呢?因为——
1.出示带拼音的句子:“我们是中国人”。
2.齐读句子。
3.理解句子意思:中国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国家土地辽阔,物产丰富,有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是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在国际上有越来越高的地位。如在第25届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居世界第四位,在第13届亚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居第一位。我们每个小学生都是中国人民中的一员,生活在我们的国家里应该感到自豪、骄傲。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分析生字字形。
(1)“是”,上下结构,想一想,上面和哪个字的上面部分一样?说说部首名称,指导下面部分的书写。
(2)学习部首“大口框”,“国”是全包围结构,外面是大口框,里面是“玉”(书空笔顺,书写两遍)。6.学习“句号”。“。”是句号,表示一句话的意思完整了。看看课文里有几个表示意思完整的句子?为什么?(因为有两个句号)。
小结:课文里有两句话,告诉我们因为我们是中国人,所以我爱五星红旗。
三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先读注拼音的两个句子。
2.再齐读全文。读后说说全文有几个词语、几个句子。
3.练习说话。用“是”说话。
(谁)是(谁)。(谁)是(什么)。
(什么)是(什么)。(谁)是(干什么的)。
四 作业 。
1.抄写生字、词语。
2.抄写句子。
3.填空:(1)我是( )。
(2)( )爱( )。
《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4
教学目标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情感: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热爱祖国教育是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居“五爱”教育第一位。从小学一年级起,就要对小学生进行热爱祖国教育。这是道德启蒙教育中最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 本课提出要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教育要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坚持不懈,反复进行,由浅入深,不断加深。在启蒙教育阶段不可要求过高,本课按课程标准要求,只进行最低层次、最浅层次的教育,即:“,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法建议:
本课教学应特别注意激发学生的情感,以“爱”贯穿全课,要采用适合一年级小学生特点的形式,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1.给学生丰富的感性材料。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插图和照片,教师还可提供相应的挂图、幻灯、录像,使学生通过生动的直观形象材料,产生对祖国的爱,产生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2.采用一些艺术形式,如唱歌、朗诵诗歌等,使学生受到情感的感染,引导学生用歌声和诗歌朗诵表达对祖国的热爱。
本课教学的知识点较多,但在教学中要认真落实,使学生切实记住。
本课内容丰富,插图、照片也不少。在教学中要组织安排好,使教学层次分明,结构紧凑。
教学设计示例
第十一课
教学目标 :
认知:
1.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爱自己的祖国。
2.知道我国的国名、首都、国庆节。
情感:
1.产生自己是中国人的自豪感。
2.增强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教学难点 :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过程 :
一、听一听(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大中国》这首歌吗?会唱吗?下面咱们就来一起唱一遍。
1.放音频:《大中国》下载
同学跟音乐唱。
提问:你知道这首歌是唱什么的吗?
师:中国是我们的家,我们都是中国人。
板书:
2.看书。(“听一听”中的图片)
提问:这些都是中国人吗?那他们为什么长得都不太一样呢?
小结: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一共有5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数最多。虽然民族不一样,但我们都是中国人,是一家人。
二、学一学(使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要热爱自己的祖国)
出示图片。(“课文”中的图片,先不出示民族图。)
1.说一说:图上画的是哪的景色?你知道关于长城的情况吗?
小结: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它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中,像一条腾飞的巨龙,所以有人说我们中华民族是龙的子孙,龙的传人。
2.提问:为什么说中国是我们的祖国?
小结:我们都是中国人,生活在中国这快土地上。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再往上一辈一辈的人都生长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个国家里,所以,中国就是我们的祖国。
板书:中国是我的祖国
3.学生四人一组说说:我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地方,美丽的景色。
请同学到前边一边举着自己找的图片,一边给大家讲解。
老师也拿出准备好的图片:黄山、长江、黄河、桂林山水等向同学做简要介绍。
小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许多名胜古迹,还有许多美丽的自然风光。
师:同学们,看完这些美丽的景色,你想说什么?
4.请同学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贴图。(“课文”中各族小朋友手拉手图)
1.提问;这些小朋友在干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高兴?
师:他们和我们一样,都非常热爱自己的祖国——中国,觉得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幸福快乐。让我们一起唱《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2.放音频:《我们的祖国是花园》
同学边唱边表演。
小结:我们和全国各民族的小朋友一样,生活得非常幸福快乐,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
板书:我爱我的祖国
3.读儿歌:
。
中国是我的祖国。
我爱我的祖国。
过渡语: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是怎么诞生的吗?
三、听一听(使学生知道我国的国名及国庆节)
放视频:《开国大典》下载
1.说一说:
你们知道是谁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布新中国成立的吗?
在宣布新中国成立时,毛主席说我们的新中国叫什么名字?(我们全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是哪一天成立的?
教师: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一天。
2.小组交流:
国庆节是哪一天?为什么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师: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因此,我国将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3.出示投影片。(“听一听”中的图2)
提问:这一天就是10月1日国庆节,天安门广场是什么情景?人们在干什么?
小结:每年10月1日国庆节时,全国各民族人民都通过各种形式来庆祝祖国的生日,表达高兴的心情和对祖国的热爱。天安门前更是鲜花盛开,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到处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的场面。
四、看一看(使学生了解首都北京)
出示课件。(场景一:中国版图)下载
1.说一说:红色五角星的位置是哪?
2.小结:红色五角星的位置是北京,北京是中国的首都。
继续出示课件
3.说一说:你们还知道北京有哪些著名建筑吗?
4.同学边说老师边出画片。(北京西客站、亚运村、中华世纪坛等。)
5.小结:北京首都除了有刚才我们看到的新华门、天安门城楼、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还有闻名于世的故宫;具有现代气息的北京西客站和亚运村;繁华的王府井和西单文化广场;还有数不清的高速公路、立交桥、高楼大厦、公园。北京是中国的首都,是全国各族人民向往的地方,全国人民都热爱北京。
五、说一说
看书(“说一说”中的填空)
1.同学在书上填写。
2.同学读。
小结:
。
我国的国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我国的国庆节是10月1日。
过渡语:让我们用一首美丽的小诗来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吧!
六、诗歌总结
1.读诗歌:
我爱鲜花,
我爱白鸽,
我爱万里长城,
我爱长江黄河,
,
我爱我的祖国。
2.总结:让我们为自己是中国人而感到自豪;让我们都来用行动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板书设计 :
探究活动一
一、找找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画片,办一期“可爱的祖国”展览。
二、举办一次“我骄傲,”的主题竞赛活动。
活动形式:
同学自愿组合成三个小组,由三位同学组成评委会,现场抢答。
题目:
1.你知道祖国的“世界之最”吗?(说对一个加10分,说得越多越好)
2.说说你知道的为国争光的中国人?(说对一个加10分,说得越多越好)
3.你会唱赞美祖国的歌曲吗?(会唱一首加10分,唱的越多越好)
4.你知道我国的风景名胜都有哪些吗?(说对一个加10分,说得越多越好)
5.我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几个吗?(说对一个加10分,说得越多越好)
6.你知道“中国”这个名称的来历吗?
7.为什么说我们是中国人?
三、办一期“祖国的世界之最”展览
《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5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解题导入 新课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
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我们一起去看海诗歌教学设计
上一篇:《中国人》教学设计和课件
下一篇:口语交际保护文物教学设计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