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一网宝!您身边的知识小帮手,专注做最新的学习参考资料!

教学实录《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一网宝 分享 时间: 加入收藏 我要投稿 点赞

  《岳阳楼记》看着好像只是写楼观的景象,实际上里面要表达的思想也是耐人寻味,下面是教师的课堂实录,欢迎参考!

  《岳阳楼记》超越了单纯写山水楼观的狭境,将自然界的晦明变化、风雨阴晴和“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结合起来写,从而将全文的重心放到了纵议政治理想方面,扩大了文章的境界。

  《岳阳楼记》课堂实录

  一、检查预习并导入课文

  二、赏读观景

  三、细读品情

  四、研读悟理

  滕子京嘱托范仲淹写文的用意是什么?

  同为谪人的范仲淹此时思考的是什么?

  五、齐读课文,课堂总结。

  (课前检查《岳阳楼记》小练习、反馈)

  师: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一个人。(生齐读课件出示关于范仲淹介绍的文字)

  (师帮助正音:谪)

  师:大家知道老师给大家介绍的人是谁吗?

  生:范仲淹。

  师:之所以范仲淹被称为文正,就因为他的思想蕴含在了他的文章中,大家知道文章那句话写出了他的思想吗?

  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大家齐读吧。

  生齐读文章最后段落。

  师:读得不错,如果等下能读的更响点就更好了。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在天下人快乐之前快乐,在天下人担忧之前担忧。

  师:这是不是范仲淹灵光一现想到的?老师讲刚才大家读到的资料整合,你是否能有所发现呢?从哪里看出这种思想早已有之?有没有?

  生:他前面写到他少年苦学,他小的时候就有一种志向。他先天下之忧而忧,他小的时候就有了。

  师:你发现的很快,还有吗?

  生:因为他上面写到了范仲淹为百姓做事,是他毕生的追求。

  师:嗯,毕生的追求。

  师:其实我们文章第五段中也有提到,你能发现么?

  生:我认为应该是“尝”这个字?

  师:为什么是这个“尝”字?

  生:曾经。

  师:你的发现很好,你应该更自信点。为什么不开篇就直抒胸臆呢?范仲淹写这篇文章是受了谁的嘱托啊?

  生:滕子京。

  师: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滕子京这个人物。你从中有什么发现呢?(出示滕子京的相关内容)

  师:谁能说说看呢?既然这种思想早已有之,为什么不开篇就写呀?你来说说看好吗?

  生:文章写道滕子京是一个豪迈自负的人,如果一开始就先用这种思想教育他的话就感触不深。

  师:感触不深吗?你说说看。

  生:一开始就写就有点接受不了。

  师:嗯,直说接受不了,那范仲淹该在母亲劝说呢?我们昨天已经分组了,接下来就分组讨论范仲淹是如何劝勉的。不过小组讨论前老师有三个要求:联系课文探究;组内全员参与;探究结束后派一名代表发言。开始吧。

  生小组讨论。

  师:说说看,每个人都发言哦。

  师:可以转过去,我们三个人一起讨论。你们呢?

  (教师巡视指导)

  师:咱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吧,也许交流后就会有新的发现,你先说。

  生:我觉得文章先岁滕子京作了赞扬,后面写了景色,文章先忧后乐。

  师:你们组是这样的看法,别的组呢?

  生:文章先是赞扬滕子京,然后摆出事实,说出了现实的情况,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师:非常好,你的发现很好。

  生:我们是这样认为的,滕子京就花了2年时间就建成了岳阳楼,说出了政治的安稳,后面委婉劝勉滕子京。

  师:三组同学都先肯定了滕子京的功绩,然后委婉劝勉。他是如何劝勉的呢?

  生:借景抒情,借物喻人。用景色比喻危机,用春和景明来比喻好的国情,有危险的一面,也有好的一面。

  师:刚很多同学提到了国情,文章提到的是谁在登楼啊?先看看前面,迁客骚人是什么样的人啊?

  生:就是被贬官的人和诗人。

  师:是他们登上了岳阳楼,当他们登上了岳阳楼,产生了怎么样的情感?

  生:悲愤。

  师:嗯,你是如何看出来的?

  生:“满目萧然”句

  师:又一次登楼时,看到了什么,又产生了什么样的情感?

  生:“宠辱偕忘”句。

  师:范仲淹为什么要写时而喜时而悲的情绪呢?

  生:我认为是为了引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先写好的方面,再写不好的方面。

  师:再想想看。

  生:我就是觉得当时的国情太起伏动荡。有时国泰民安,有时有反政府之类的。

  师:这位同学很能联想,但我们这里说的是迁客骚人。

  生:我觉得滕子京也是这种人,这种悲啊喜啊也能用来劝说滕子京。

  师:嗯啊,你很会发现。然后呢?

  生:像迁客骚人这样悲啊喜啊的人,告诉滕子京大家都会有这样的忧和乐。

  师:大家想想看,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情绪,看到纯净就会有喜气洋洋的感觉,那范仲淹喜欢这样的情绪吗?

  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为外物好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或悲或喜。

  师:非常好,这是范仲淹想要告诉滕子京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二他笔下的迁客骚人的时而喜时而悲却恰恰相反,以物喜,以己悲。通过探究我们发现范仲淹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情绪,这样让滕子京自己去感悟,还让他自己去体会,正所谓一箭三雕。我们读一下3、4段。

  生齐读第3、4段。

  师:刚才范仲淹通过对比引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和我们刚刚说到的先忧后乐一样吗?

  生:不一样。

  生:一样。

  师:我也认为不一样。

  师:我们请个代表来说说看。你认为一样吗?

  生:不一样,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不因为事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喜悲,而“”是先忧天下,后优自己,先喜天下,后喜自己。

  师:我认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短暂性的,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长远的。

  生:我觉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同步性的,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跟别人是不一样的。

  师:还有同学说说看吗?

  生:我认为是各人情感,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关注国家的。

  师:嗯,你发现到的是个人和国家的区别。

  师:我们发现先忧后乐的境界高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种情感意境根植于思想之中。昨晚老师浏览网页,有了一个发现。(出示嘉兴体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境界的事例)这样的事例多吗?

  生:“吾谁与归?”和范仲淹同样的人很少。

  师:我发现你多提到了一个字。

  生:“噫”非常强调。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句子吧,你从这个句子中读出了什么呢?没有这样的人,我同谁一道呢?

  生:孤单。

  师:给我们读一读吧。

  生读。

  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还有没有读出别的味道来?

  生:我也读出了一份伤感。他也很希望他的培养滕子京也能够像他一样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读。

  师:将这声叹息读的更长一些。

  生读。

  师:还能读出什么来?这篇文章是在劝勉滕子京的,你还能读出什么来?你来说说看好吗?昨天听说你的朗读是很出色的,你给我们读一读,看能读出什么来?

  生读:不甘心。

  师:我没听出来,能再读一读吗?

  生读。生齐读。

  师:你能不能读出他对滕子京的劝勉呢?我们把后面的声调往上扬好吗?试试看。

  生读。

  师:他劝勉的仅仅是滕子京吗?

  生:全天下的人。

  师:是啊,不仅是在劝勉滕子京,也在劝勉全天下人。

  师:这一声叹息,一句疑问,读出了范仲淹的的思想。虽身处 我们再依赖来读一读吧。

  生读最后段落。

  师:很好,你们已经渐渐走进了范仲淹的内心。走近了范仲淹内心的三只境界,一步一步走上这样的境界。我们能不能把这三段一起读一读,读出三只境界。

  生齐读三个自然段。

  师:这种情感是大多数人都有的,但是不是范仲淹欣赏的,所以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生齐读最后一段。

  师:你们想不想做这样崇高境界的人呢?范仲淹发出了“微斯人,吾谁与归”的长叹,我们该怎么回答呢?

  生:我。

  师:下课。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分享